蘇秀霞 趙 兵 賈鳳斌 解放軍第260醫(yī)院麻醉科,河北省石家莊市 050041
手術患者麻醉后會出現(xiàn)生命體征的改變,病情的變化迅速、兇險,需立即補液、給藥、輸血進行搶救,因此,通暢、有效地液路對于麻醉的維持、手術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為便于操作、觀察,手術的液路還應不妨礙手術操作、暴露好。筆者結(jié)合2005-2010年對1 000例手術的巡回配合,將手術患者術中的液路管理介紹如下。
1.1 靜吸復合麻醉 氣管插管后連接呼吸機,術中持續(xù)靜脈滴入復合液,間斷吸入異氟醚;廣泛用于胸腹部手術。需建立兩條液路;一條誘導成功、氣管插管后輸入復合液,可建在上肢,能縮短誘導劑的起效時間,提高麻醉效率,還便于誘導時與麻醉醫(yī)生的配合;另一條供術中給藥、補液,輸血用,建在下肢(因另一上肢用于無創(chuàng)監(jiān)測)。
1.2 靜脈麻醉 氣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暢,定時靜脈注射全麻藥物維持麻醉,多用于開顱手術。在保持生命體征正常情況下,為防腦水腫,液體輸入不宜過多,建立1條液路。
1.3 基礎麻醉加局麻 間斷靜脈注射全麻藥物維持麻醉,用于小兒手術,一般術中只需維持液路通暢,建立1條液路。硬膜外阻滯、頸叢麻醉、臂叢麻醉,無外傷休克、術中出血少的前提下,建1條液路。老年人病情復雜、變化快,在局麻時也應建1條液路,以備急救用。急診手術如各種外傷、產(chǎn)后大出血等引起的休克、血壓測不到,不論實施何種麻醉均應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用大號靜脈留置針建立2條以上的液路,迅速搶救。
(1)體位為側(cè)臥位的手術,上位上肢不受壓,監(jiān)測準確,上肢液路可選在下位上肢。下肢液路選在受壓較輕的上位下肢。體位為俯臥位的手術,液路選在上肢。(2)上肢手術時,健側(cè)上肢用于無創(chuàng)監(jiān)測,液路選在下肢。下肢手術時,健側(cè)下肢被無菌手術覆蓋,液路選在上肢。(3)頭頸部手術時,手術操作區(qū)小,上肢被無菌單覆蓋,液路選在下肢。(4)子宮下段剖宮產(chǎn)術、腹腔、盆腔巨大腫瘤手術,下肢靜脈不同程度的受壓,血液回流不暢,液路選在上肢。(5)膀胱截石位手術時,雙側(cè)下肢被托起并用無菌手術單覆蓋,液路選在上肢。(6)腎移植手術的下肢液路選在非手術側(cè)。(7)所有的液路均應選在術者較少的一側(cè)。
術中患者因麻醉、疼痛等原因會出現(xiàn)意識不清、煩躁、躁動,造成輸液針頭刺破血管或脫出血管,使麻醉藥物不能按時輸入,影響了麻醉效果和手術的進行。對此筆者的體會是:至少建立1條靜脈留置針連接三通閥的液路,液路不受肢體活動的影響;通過三通閥給藥直接、迅速且不必打開密閉輸液系統(tǒng),避免了血液污染和氣泡的產(chǎn)生;調(diào)節(jié)三通閥的開關方便切換不同的液路,不必排盡輸液管內(nèi)的殘余藥液,爭取了寶貴的搶救時間;三通閥可直接連接輸液器進行輸血。總之,有效的輸液手段可避免液路影響手術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