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弘揚延安精神 加強思想工作(續(xù))

      2011-12-23 14:04:35張全景
      中華魂 2011年2期
      關鍵詞:毛主席延安群眾

      文/張全景

      弘揚延安精神 加強思想工作(續(xù))

      文/張全景

      (接上期)

      三、弘揚延安精神,必須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這個宗旨就是毛主席在延安時期明確提出來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和中國人民的先鋒隊,黨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延安時期,隨著黨在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上的日益成熟,對黨的根本宗旨的認識也更加深刻。1940年,毛主席在 《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新民主主義文化 “應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眾服務”。1942年,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毛主席說:一切文藝工作者要為工人、農民、士兵和城市小資產階級服務,使我們的文藝成為 “革命的為人民服務的東西”。1944年,在著名的 《為人民服務》的講演中,他指出,共產黨領導的隊伍 “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5年,毛主席在七大政治報告《論聯(lián)合政府》中,深刻、完整地闡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指出: “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fā);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fā)點?!睆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成為黨的宗旨最簡要、最精辟的表述。青年是我們事業(yè)的希望,培養(yǎng)他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不僅是他們今后走向社會建功立業(yè)的需要,更是人民事業(yè)的需要,是民族復興的需要??v有千般武藝,如果沒有為黨為國家為人民拼搏奉獻的精神,只想到用來為自己謀取名利,這樣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

      唯物史觀是樹立為人民服務思想的前提。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必須加強唯物史觀教育。只有懂得歷史是群眾創(chuàng)造的,才能更加自覺地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更加自覺地堅持黨的宗旨。毛主席說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碑斕彀查T廣場游行群眾高呼 “毛主席萬歲”時,毛主席高呼: “人民萬歲”。毛主席到基層視察工作,群眾喊“毛主席萬歲”時,他說喊 “共產黨萬歲”就行了;當群眾說感謝毛主席時,他都說:不要感謝我,感謝共產黨就行了。 “毛主席萬歲”的口號,最早是在1943年11月陜甘寧邊區(qū)政府召開的邊區(qū)勞動英雄大會上,一些勞動英雄們喊出來的。胡錦濤同志提出以人為本,就是建筑在唯物史觀這一理論基礎上的,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一致的。

      現(xiàn)在,有人故弄玄虛,提出 《國際歌》中說 “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中國卻出了 “大救星”,這是搞唯心主義。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同的含義。提出世上 “從來就沒有救世主”,是歷史唯物主義,是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政治覺悟,激勵一切受剝削、被壓迫的人,奮起反抗,打倒壓迫者、剝削者,推翻反動統(tǒng)治,不要相信 “神仙”、 “上帝”,不能等待壓迫人民的統(tǒng)治者的恩賜。 “大救星”是 《東方紅》這首頌歌中人民群眾發(fā)自內心的對中國共產黨及其偉大領袖毛澤東的贊頌。這首歌產生于上世紀40年代,在延安大生產運動中由佳縣農民李有源創(chuàng)作,他和翻了身的農民兄弟行進在開荒的路上,編寫了歌詞,用民間曲調演唱,并很快在邊區(qū)和全國流傳 (在流傳過程中有所加工)。人民群眾把領導自己翻身解放,從黑暗走向光明,從水深火熱到獲得幸福,幫助自己化危解困的人,稱為 “大救星”、 “大恩人”,是很自然的人之常情,有什么不可呢?中國共產黨、毛主席為人民做了很多事,沒有半點私心雜念,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從來就沒有想從人民那里獲取什么東西和稱贊。有人竟然說,1950年慶祝 “五一”口號中的 “毛主席萬歲”,是毛主席自己加的。對此,中央文獻研究室的同志拿出當年的文件稿給予了駁斥,不知道造謠生事者在事實面前有何感想?我想,只要認真學習列寧關于群眾、階級、政黨、領袖的論述,出以公心、不帶偏見、實事求是,對這個問題是很容易弄清楚的。

      加強黨的歷史的教育,從歷史的實踐中汲取經驗教訓。我們黨已經走過了89年的歷程。在這89年中,既有成功的經驗,又有失敗的教訓??偨Y這些經驗和教訓,可以得出一條基本經驗:凡是成功的革命斗爭,無一不是依靠人民群眾取得的;凡遭受失敗挫折,無一不是脫離人民群眾的結果。離開人民群眾,我們寸步難行。早在建黨之前,毛主席就大聲疾呼:什么力量最強?民眾聯(lián)合力量最強。在土地革命中,黨領導了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顯示了在黨的領導下人民群眾聯(lián)合起來的巨大力量。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蘇區(qū)群眾把黨和紅軍當親人,用生命保衛(wèi)革命成果。當時根據地之所以能在白色恐怖中存在和發(fā)展,與廣大人民群眾全力支援是分不開的。延安時期,是我們黨歷史上黨群關系最密切,黨的群眾路線執(zhí)行得最好的時期之一。我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贏得全國人民的擁護;我們采取 “三三制”的政權組織形式,實行民主政治,讓人民當家作主;我們 “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不是向人民要東西,而是給人民以東西”;我們建立保障人權制度, “邊區(qū)一切抗日人民,不分民族、階級、黨派、性別、職業(yè)與宗教,都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居住、遷徙及思想、信仰之自由,并享有平等之民主權利”;我們讓人民監(jiān)督政府,實行民主選舉,成功破解了黃炎培先生的 “歷史周期率”問題;我們建設廉潔政府,全邊區(qū) “一沒有貪官污吏;二沒有土豪劣紳;三沒有賭博;四沒有娼妓;五沒有小老婆;六沒有叫化子;七沒有結黨營私之徒;八沒有萎靡不振之氣;九沒有人吃磨擦飯;十沒有人發(fā)國難財”。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同志和普通群眾密切往來,過年過節(jié)互相走動,真正與老百姓打成一片。1947年,胡宗南侵犯延安。當時有人認為毛主席和黨中央應該離開陜北,轉移到河東去。毛主席卻認為:哪里群眾擁護,哪里就最安全,決定 “中央率數百人在陜北不動,這里人民、地勢均好,甚為安全”。胡宗南當時有20萬大軍,我們只有2萬多部隊,最終卻粉碎了敵人的進攻。解放戰(zhàn)爭時期,蔣介石先后有800萬軍隊,有先進的裝備,但由于人心喪盡,結果在我黨領導的人民戰(zhàn)爭面前土崩瓦解。陳毅元帥說,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也是依靠群眾而不斷地取得勝利。我們要在廣大師生中加強黨的聯(lián)系群眾、依靠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歷史的教育,這是引導他們實踐黨的宗旨的重要途徑。對黨的歷史越了解,對人民群眾歷史作用的認識就越深刻,與群眾的感情就越深。

      我非常留戀和懷念我們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好傳統(tǒng)、好作風。蘇區(qū)時期,興國縣有一首山歌:蘇區(qū)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日著草鞋分田地,夜打燈籠訪貧農。這是一幅多么美好、和諧的干群關系畫卷!去年我到山東濱州 (老渤海區(qū))考察,專門請當地同志查出1947年渤海日報刊登的一篇通訊 《王元壽訪瞎牛》,故事發(fā)生在山西平泉縣,講的是王元壽如何聯(lián)系群眾,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事。憶及當年干群關系的密切,心情很不平靜。

      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反對個人主義。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應該不計較個人地位、名利,一切為了國家、為了人民,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的關系。從總體上說,我們黨和大多數黨員干部都保持著淡泊名利、不計得失的優(yōu)良作風。但也要看到,也有些人從個人利益出發(fā),整天想著自己的 “前途”、待遇、職務、薪水,想著為小團體謀私利。有的同志搞自我設計,現(xiàn)在干什么,幾年后干什么,再過幾年干什么,滿腦子都是自己的名利、地位,有利于自己的事情爭著干,對公共事務和他人的事情漠不關心。廣大師生生活在社會當中,一些人難免會受到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影響。我看過一個課題組在幾所大學搞的調查材料:73.6%的大學生認為利己主義、功利主義和拜金主義是當前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只有2%的受訪者認為多數人追求的是為國家和社會作貢獻;在職業(yè)選擇上,75.5%的人愿意到大城市去發(fā)展,23.1%的人選擇中小城市,只有1.5%的人愿意到農村發(fā)展創(chuàng)業(yè)。這雖然不是關于人生觀、價值觀的專門調查,但從中也可以看出,功利主義、個人主義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不容忽視。我過去在一些會議上講過:要多想為群眾、為黨做點什么,不應當計較自己的名利,許多烈士連名字都沒有留下,有的人干工作幾十年只是一般工作人員,怎么比?什么叫高,什么叫低,都是相對的。我對一些縣委書記、縣長說,如果從上向下看,你是基層,是低的;如果從下向上看,你又是十幾萬人、幾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中最高的,這么大的舞臺,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廣大師生要拋棄個人主義的價值觀。歷史上流傳的 “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車馬多如簇,書中自有顏如玉”,還有所謂“光宗耀祖”、 “名垂青史”等觀念,我們堅決反對。戰(zhàn)爭年代的許多革命先烈和建設時期的許多模范人物,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目標,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把個人利益乃至生命置之度外,正所謂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用生命和熱血鑄就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甘于奉獻的光榮傳統(tǒng)。老一輩革命家向來淡泊個人名利。1954年初,中央任命張鼎丞同志為中組部代理部長。不久,他向中央提出:我剛從華東來,對各地干部不熟悉,請中央派個部長來,我做具體工作。后來中央決定由鄧小平任中組部部長,他任第一副部長。不計名利、謙虛謹慎,是張鼎丞同志一貫堅持的優(yōu)良作風。1945年,黨中央為了適應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新局面,決定在蘇皖地區(qū)建立華中軍區(qū),并電令張鼎丞擔任軍區(qū)司令員。接到中央電報后,他經過反復考慮,建議中央任命粟裕當司令員,自己當副司令員。中央同意了張鼎丞的建議。但粟裕也十分謙虛,他又電請中央恢復原來的任命,最后中央還是決定張鼎丞任司令員。這種高風亮節(jié)多么值得我們學習!現(xiàn)在有人正好相反,跑要買賣,甚至殺人謀官,令人發(fā)指!名位是虛的、一時的,實在的、永恒的是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是對黨和人民的貢獻。臧克家在悼念魯迅的一首詩中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給人民做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這些樸素的詩句講得多么深刻!金錢沒有是不行的,但要取之有道,不義之財,堅決不沾。大學生將來走向社會,都會遇到這些問題,我們要加強教育,引導他們?yōu)辄h為國家干出一番事業(yè),不能僅僅從自我出發(fā)考慮問題,那樣遲早要吃虧的。毛主席在 《紀念白求恩》一文中,號召我們學習白求恩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這些話是60多年前在延安講的,至今閃耀著燦爛光輝,每一個同志都應牢牢記取。

      社會實踐是樹立為人民服務思想的重要渠道。社會實踐是連接社會和學校的橋梁,是廣大師生向群眾學習、增進對群眾感情、樹立為人民服務思想的重要途徑,也是認識社會、增長知識、鍛煉才干的重要途徑。毛主席在七大的口頭政治報告中,說過 “韓荊州”這個典故。韓荊州叫韓朝宗,唐朝人,當過荊州的刺史。他因為向朝廷舉薦人才而贏得了獎掖后學的美名。李白當時苦于沒有出路,就給韓朝宗寫了一封信,對他大加稱贊,目的是想要韓朝宗推薦自己。信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話——“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毛主席當時為什么說這個典故?主要是延安有些知識分子在尋找干事業(yè)立足點這個問題上有些困惑,希望能遇到 “韓荊州”一類的人物,干出一番成就。毛主席告訴他們,韓荊州在延安到處都有,就是廣大的工農兵。我們今天理解這個典故,就是知識分子要善于深入基層、深入實踐、深入群眾,這樣才能提高認識,開闊視野,有所作為。不了解群眾,不清楚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怎么為他們服務呢?廣大師生要學會聯(lián)系群眾,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到實踐中去。我過去經常對搞行政工作的干部提這樣的建議,對我們的教師和學生我認為也應該有這樣的要求。我了解到一些高校組織學生走出校門、接觸社會,開展多種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效果很好。我現(xiàn)在已經離開了工作崗位,但還很愿意到基層走走看看,多接觸一些群眾,了解一些實際情況。在基層和群眾中能夠吸收許多機關里、學校里得不到的營養(yǎng),有利于我們砥礪感情、牢記宗旨、增強黨性。

      四、弘揚延安精神,必須樹立科學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更好地落實科學發(fā)展觀

      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問題,對于革命和建設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就像是過河必須解決 “橋”和“船”的問題,我們干革命、做工作,首先是要有正確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延安時期,我們黨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業(yè)績,這同當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一思想路線日益成熟,同堅持正確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分不開的。

      重視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1930年,毛主席就寫出了 《反對本本主義》,1934年,又寫了 《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指導人們樹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正確開展革命工作。延安時期,為了糾正黨內思想上的 “左”、右傾錯誤,總結歷史經驗,毛主席寫出了 《實踐論》、 《矛盾論》等重要著作,奠定了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從1941年到1945年開展的延安整風運動,使我們黨進一步清除了 “左”、右傾錯誤的影響,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得到進一步闡發(fā)。1941年,毛主席在 《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全面闡釋了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深刻內涵。特別是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 《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在黨的歷史上統(tǒng)治時間最長、對革命危害最大的 “左”傾錯誤進行了徹底清算,實現(xiàn)了全黨在毛澤東思想基礎上的統(tǒng)一,標志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在全黨已經確立起來。此后,毛主席又寫出了《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 《健全黨委制》、 《黨委會的工作方法》等名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又親自主持制定了 《工作方法六十條》,提出了 “三十二個字”的領導原則等等,進一步指導全黨樹立正確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多次告誡全黨注意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問題。歷史經驗表明,不論是革命還是建設,只有樹立科學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才能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從勝利走向勝利。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中央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中國的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相反,我們歷史上的許多失誤或嚴重錯誤,也主要是由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的主觀片面性,對實際情況缺乏正確了解造成的。近年來,有些地方發(fā)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事故、群體性事件,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原因之一就是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形而上學、主觀片面。今天我們弘揚延安精神,必須把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放在突出位置,樹立正確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堅持與時俱進,反對因循守舊。堅持與時俱進,反對因循守舊,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點,任何事物每時每刻都是發(fā)展變化的,永遠不會靜止、不會停頓。正確的思想是對實踐的真實反映,必須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隨著時事的變化而變化。進入新時期以來,江澤民同志將與時俱進上升到黨的思想路線的高度,并且賦予了新的涵義,成為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重要指導思想。我國改革開放的歷程,就是思想上不斷解放、不斷與時俱進的歷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是一項全新的事業(yè),在前進道路上必然會遇到種種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我們不斷發(fā)揚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思想作風,自覺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努力使主觀和客觀相一致,理論和實際相一致。高校是思想最活躍的地方之一,要弘揚與時俱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打破陳規(guī),這樣才能做出更好的成績。

      堅持實事求是,反對弄虛作假。堅持實事求是,是黨的事業(yè)興旺發(fā)達的重要保證。我們黨89年的歷史表明,什么時候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工作就會取得顯著成績;反之,就會造成嚴重損失。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依然有人不講黨性,不實事求是,弄虛作假。例如,有的在經濟建設中急于求成,不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盲目追求速度;有的為了達到個人升遷的目的,搞虛假“政績”;有的為了掩蓋工作中的失誤,故意隱瞞實情,不向上級反映實際情況;有的對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狀況心中無數,想問題、作決策嚴重脫離實際等等。高校里也有這樣的問題, “假學歷”、 “假論文”事件;有的地方不尊重教育規(guī)律,拿折騰當改革,等等。這些都與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格格不入,必須堅決杜絕。堅持實事求是,首先要全面了解事物的各個方面和來龍去脈,對事物的本來面目不了解,怎么去“求是”呢?我們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了解社會情況、了解事物的真相,這樣工作起來才能有的放矢,避免假、大、空。要提倡講真話,反對講假話。有的人弄虛作假,是上面壓出來的,不得已而為之,有的是因為私心雜念,想通過作假的手段為自己撈好處。對弄虛作假的人要嚴肅查處,決不能讓他們渾水摸魚,蒙騙過關,更不能讓他們從中得利;對那些堅持實事求是,講實話、辦實事的人,要大力宣傳表揚,弘揚正氣,反對邪氣。要堅持群眾路線,弄虛作假的人不管裝扮得多么巧妙,總躲不過群眾的眼睛。只要我們堅持群眾路線,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就一定能夠收到實效。

      堅持全面性,反對片面性。全面地、歷史地看問題,才能看到和抓住事物的本質,掌握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如果是零星的、片面的、一知半解的,就不可能掌握真實的全貌,就會犯簡單化、片面性的錯誤。坐井觀天,瞎子摸象,只能看到、摸到 “天”和 “象”的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艾思奇 《大眾哲學》中講了一塊招牌的故事,告訴我們看問題要全面看,前后左右、正面反面都要看。上世紀50年代 “大躍進”中犯過的錯誤,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頭腦發(fā)熱、片面性。毛主席雖然負有領導責任,但與許多同志的片面性有直接關系。毛主席提出 “以糧為綱,全面發(fā)展”,還有農業(yè) “八字憲法”、 “十二個字”的綜合發(fā)展,但在相當多的人那里變成了 “以糧為綱,全面砍光”,這不是片面性嗎?青年學生正處于風華正茂的年齡,他們對社會上發(fā)生的各種事情非常敏感,接觸新事物多、信息面廣,思想活躍、思維敏捷,觀念新穎、興趣廣泛,主體意識、獨立意識、參與意識和擔當意識強,上進心強,我們要善于通過一些積極向上的人和事去教育引導他們,堅定他們的理想信念。同時,對一些負面的、不好的東西也不能掉以輕心,這些負面信息有可能對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消極影響。要加強引導,使他們學會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分析問題,看主流,看大局,看主要矛盾。對黨史上的一些重大問題,也要引導他們全面分析,用辯證的、歷史的觀點去看待,不要被某些人的一面之辭迷惑。這方面的工作十分重要。如果我們不進行正確引導,有些同學對一些問題就可能看不準,甚至會被錯誤的思想所左右。我們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身上的擔子很重。打鐵先要自身硬。政治工作教師、干部首先要把自己武裝起來。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反對簡單化、絕對化。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在于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認為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共性寓于個性。在實際工作中,為了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就需要采取 “解剖麻雀”的辦法,從個別到一般,從個別事物中取得對實際情況的了解,把握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用以指導全局,即所謂 “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用個別推動一般是一種科學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如果不著邊際,只是一般號召,沒有典型帶動、引領,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我們在高校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這應當是一條基本經驗。青年人朝氣蓬勃,他們崇尚先進,追求進步,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通過宣傳、弘揚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可以有效調動他們學先進、趕先進的熱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堅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做工作時就不能搞 “一刀切”。同樣的教育措施,對張三有用,對李四可能沒有用;對低年級有用,對高年級可能沒有用;對本科生有用,對研究生可能沒有用。因為各人的思想狀況、生活狀況、理想追求等是不一樣的,不能一個模子去套。吳仁寶這個人,大家可能都知道,江蘇華西村的黨委書記,名聲很大。他們那里沒有搞聯(lián)產承包,有一次我問他為什么不搞,他說:中央規(guī)定是宜分則分,宜統(tǒng)則統(tǒng),我們這里是 “宜統(tǒng)”的。我還問他股份制怎么搞?他說:我這里要什么 “制”有什么 “制”,我反對的是 “一家兩制”。這就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區(qū)別一般與個別。 “一刀切”、 “簡單化”,不作具體分析,則是形而上學。

      五、弘揚延安精神,必須發(fā)揚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艱苦奮斗的作風,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百折不撓、頑強向上的崇高精神的表現(xiàn)。延安時期,我們黨的物質條件是非常落后的,有一段“曾經弄到幾乎沒有衣穿,沒有油吃,沒有紙,沒有菜,戰(zhàn)士沒有鞋襪,工作人員在冬天沒有被蓋”,“困難真是大極了”。但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領導下,根據地抗日軍民自己動手,克服困難,積極開展大生產運動,不僅克服了嚴重的物質生活困難,而且展現(xiàn)了共產黨人積極進取、奮發(fā)圖強的頑強意志,用實際行動深刻詮釋了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1949年,毛主席在給延安同志的復電中希望 “全國一切革命工作人員永遠保持過去十余年間在延安和陜甘寧邊區(qū)的工作人員中所具有的艱苦奮斗的作風”。這充分表明了艱苦奮斗精神在延安精神中的重要地位,說明了艱苦奮斗精神的極端重要性。不僅在條件差的時候需要這種精神,即使將來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物質產品極大豐富,也需要這種精神?,F(xiàn)在的大學生,都成長于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大都有優(yōu)越的學習和生活條件,相對缺少艱苦生活和艱苦環(huán)境的鍛煉,尤其需要對他們進行艱苦奮斗精神的教育。胡錦濤同志號召我們牢記“兩個務必”,這是完全正確、完全必要的。延安時期,我們黨的奮斗歷程就是弘揚 “兩個務必”的生動教材,是進行艱苦奮斗教育的寶貴財富。

      艱苦奮斗是一種創(chuàng)業(yè)精神。艱苦奮斗是和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分不開的。現(xiàn)在人們提起延安時期的艱苦奮斗精神,往往把它同 “大生產精神”、“南泥灣精神”聯(lián)系在一起。這些精神是延安艱苦奮斗精神的核心內容,它們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創(chuàng)業(yè)精神。1939年,黨中央發(fā)出 “自己動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克服困難”的偉大號召后,延安各機關、學校、部隊積極響應,很快形成了邊區(qū)軍民齊參戰(zhàn)、男女老少齊動員的壯觀場面。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中央領導帶頭開荒種地、紡棉紗,參加大生產。1941年春,三五九旅全體官兵開赴荒無人煙的南泥灣, “在深山密林安家,向荒山野嶺要糧?!倍潭虄赡陼r間,開荒10多萬畝,養(yǎng)豬上萬頭,把南泥灣變成了 “糧食堆滿倉,麥田翻金浪,豬牛羊肥壯”的 “陜北的好江南”,成為大生產運動的一面旗幟。一曲 《南泥灣》傳唱至今。我們今天弘揚艱苦奮斗精神,也要發(fā)揚當年延安軍民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特別是一些老、少、邊、窮地區(qū),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落后,更需要這種精神。大學生也應該有這種精神,到艱苦的地方去,到條件落后的地方去,用自己學到的知識為人民服務,和群眾一起努力,使這些地方更好更快地發(fā)展起來;不能把目光僅僅盯在大城市,盯在沿海和發(fā)達地區(qū)。有許多模范人物都是在艱苦環(huán)境下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yè)來的,不僅造福了人民,也成就了自己。

      艱苦奮斗是一種勤儉節(jié)約的品質。戰(zhàn)爭年代,我們靠節(jié)衣縮食,節(jié)約一分錢、一粒米、一顆子彈,去爭取勝利。延安時期,黨中央多次號召中央機關和各抗日根據地,在發(fā)展生產的同時,務必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我們黨的領導人向來倡導勤儉節(jié)約,并且率先垂范。毛主席早在1934年就提出,貪污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在七屆二中全會上,他告誡全黨牢記 “兩個務必”。他自己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轉戰(zhàn)陜北時,李銀橋看到他洗臉洗腳用同一條毛巾,就又領了一條。毛主席見后說,現(xiàn)在用腳多,用面子少,一條就行了。李銀橋又說,不管用腳用臉,要講衛(wèi)生啊。毛主席說,如果全軍每人多用一條毛巾,這些錢買子彈,可以打兩個沙家店戰(zhàn)役,堅持讓他退回。周總理始終堅持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要求 “一切招待必須是國貨,必須節(jié)約樸素,切忌鋪張華麗,有失革命精神和艱苦奮斗的作風?!敝炜偹玖钜簧饲诳藘€,清正廉潔,凡是同他有過接觸的人,沒有不被他的精神感動的。廚師鄧林回憶說:一般人認為朱老總是中央領導,吃飯是特灶,標準一定很高??蓪嶋H上,老總、康大姐和我三個人加起來的伙食費平均每月不過五十元,就是按當時的標準,也勉強稱得上是中層干部的水平。延安時期,著名的華僑領袖陳嘉庚回國慰問抗日將士,蔣介石在重慶花八百大洋請他吃山珍海味;而到了延安,毛澤東則請他吃戰(zhàn)士們自己種的蔬菜和房東大娘專為貴賓送來的一只母雞。對比之下,陳嘉庚含著眼淚感慨地說:共產黨一定會取得勝利。當年,美國作家斯諾到延安采訪,從毛澤東住窯洞、周恩來睡土炕等平凡小事上,洞察出共產黨人作風的偉大力量,并動情地把它稱之為 “東方魅力”、 “興國之光”。他們正是透過黨的作風,看到了共產黨人的崇高精神和巨大力量。

      現(xiàn)在,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有些人認為艱苦奮斗精神過時了,丟掉了勤儉節(jié)約的好作風,奢侈享樂之風滋長蔓延。比如,有的人大手大腳,慷國家之慨,貪圖享樂,揮霍浪費,花錢像流水, “一頓飯,一頭牛,屁股底下一座樓?!逼鋵崳趾沃埂耙活^?!薄?“一座樓”呢,影響很不好。高校里也有學生相互之間比吃比穿,講名牌,花錢大手大腳,有些家里困難的孩子,父母東挪西借甚至賣血供他上學,而他在學校里卻不知節(jié)儉。這些都是不應該的。我們現(xiàn)在的條件比過去好了十倍、百倍,改善生活是應該的,但要和勤儉節(jié)約結合起來。社會資源是有限的,既要增產又要節(jié)約,既要開發(fā)又要保護。艱苦奮斗精神永遠不能淡忘,永遠要發(fā)揚光大。

      艱苦奮斗是一種奮發(fā)向上的意志。在生活上保持艱苦樸素,這是艱苦奮斗精神的重要內容。但艱苦奮斗的內涵還不止如此,它不僅表現(xiàn)為生活上的樸素,而且還表現(xiàn)為一種努力向上、銳意進取的精神。越是艱苦,越是奮進,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長征途中,爬雪山、過草地、吃草根、啃樹皮,粉碎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勝利到達陜北,就是這樣一種精神;上甘嶺戰(zhàn)斗,山頭削平幾尺,我們的陣地巋然不動,就是這樣一種精神;建國以后,以美國為首的反華勢力封鎖我們,我們不屈不撓,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設新中國,也是這樣一種精神。我們今天提倡艱苦奮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在全國人民中間提倡這種精神。我們在學校里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也需要這種精神。首先在學習上要有這種精神。馬克思曾經說: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彼麑懽?《資本論》,前后用了40年,參閱各種資料1500多種,累病十七、八次。大英博物館閱覽室七號座位幾乎成了他的專座,天長日久,座位下的水泥地面竟然被腳擦出了痕跡。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事情。事實上,不論古代還是現(xiàn)在,不論在中國還是在外國,只要是在事業(yè)上做出重大成績的人,有哪一位不是艱苦奮斗的呢?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成一件事情,也需要有頑強的精神。大學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學習時期,要想不虛度光陰,就要艱苦學習。思想上要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勤于動腦?,F(xiàn)在有些人吃喝玩樂,唱歌跳舞,通宵達旦。但要讓他們動動腦子,用心想一些問題,則絕對做不到。毛主席說:“不愿用腦筋多想苦想,結果仍然做不成事業(yè)?!边@句話就是在延安時說的。思想上艱苦奮斗對于廣大師生尤其重要。大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地方,也是探求未知的地方,必須養(yǎng)成勤于思考、艱苦用腦的習慣,這樣才能做出突出成績。

      艱苦奮斗是一種同甘共苦的情懷。井岡山時期,紅軍生話極度困難,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同普通戰(zhàn)士一起吃野菜,每人每天伙食費5分大洋。 “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 “干稻草來軟又黃,金絲被兒蓋身上,不怕北風和大雪,暖暖和和入夢鄉(xiāng)?!毖影矔r期,毛主席作為黨的最高領袖,工作的付出和壓力超乎常人,但他沒有因此搞特殊,生活上高人一等,住的是和別人一樣的窯洞,吃的是和別人一樣的小米,穿的是和別人一樣的粗布衣服。延安的同志們多次提出要給他增加伙食費,都被他謝絕了。他說:伙食標準是供給部的統(tǒng)一規(guī)定,大家都一樣嘛!我怎么能搞特殊呢?經濟困難時期,他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延安時期,陳云同志任中央組織部部長,他以身作則,帶領全部同志艱苦奮斗,工作上兢兢業(yè)業(yè),生活上不搞特殊。在大生產運動中,他同大家一起紡線,部機關組織紡線比賽,陳云同志紡得好,總是得第一。只有領導帶頭艱苦奮斗,艱苦奮斗才能成為黨的一種本質特征。

      延安精神博大精深,內容非常豐富,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和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我上面說的僅僅是我個人的一些思考。偉大的事業(yè)需要偉大的精神。我們要密切聯(lián)系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際,大力弘揚延安精神,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yǎng),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開拓進取,扎實工作,不斷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箏 (續(xù) 完)

      猜你喜歡
      毛主席延安群眾
      “八大”上我為毛主席做了同聲傳譯
      讀毛主席詞《漁家傲》“不周山”的注
      郭沫若學刊(2022年1期)2022-03-24 08:19:38
      多讓群眾咧嘴笑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從延安整風運動說起
      當代陜西(2019年17期)2019-10-08 07:41:42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設(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壯錦獻給毛主席
      歌海(2018年5期)2018-06-11 07:02:15
      毛主席啊,我們永遠懷念您!
      黃河之聲(2018年5期)2018-05-17 11:30:00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zhí)著追求
      人大建設(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色达县| 吐鲁番市| 东辽县| 巢湖市| 绩溪县| 河西区| 宿州市| 绥德县| 临邑县| 会昌县| 府谷县| 宁波市| 肇庆市| 墨竹工卡县| 顺平县| 无为县| 繁昌县| 荔浦县| 浪卡子县| 藁城市| 文安县| 南汇区| 黎平县| 玛曲县| 广饶县| 宁阳县| 彰武县| 金门县| 东至县| 泉州市| 海伦市| 交口县| 双桥区| 德州市| 吴江市| 景宁| 马关县| 松阳县| 南靖县| 阳春市| 商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