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啟程(高級心理咨詢師)
起身去維護,讓真實回歸
文/啟程(高級心理咨詢師)
新聞背景:
如果當事人不開口說話,你不會知道甜美的笑容后面隱藏著多少煩惱。像曾經(jīng)的體操運動員桑蘭就是這樣,這么多年,我們在媒體上看到的是一個“模范”,似乎她就永遠應(yīng)該那么堅強,那么陽光。最近媒體頻頻關(guān)注的桑蘭跨國訴訟案,當事人以打官司的方式,努力在公眾面前還原真實的自我:委屈、焦慮,甚至憤怒,對不公正的過往耿耿于懷。網(wǎng)絡(luò)上頓時口水紛飛,支持她維權(quán)的,大有人在;對她的心態(tài)和做法報以微詞的,似乎也很多。一個失去了部分身體機能的可憐的女孩子,不應(yīng)該再失去她追求真相和表達心聲的權(quán)利與空間,這是我持守的一個基本立場。因為這種發(fā)聲與抗爭,不僅僅對她自己的生命是種釋放與解脫,對這個在喧囂中迷失的社會走向健康,也有重要的象征意義。
為什么社會對于桑蘭的維權(quán)行動會有嚴重的誤讀?因為首先我們曾經(jīng)對她的印象就是“假”的。我們的期許建立在一個虛幻的前提之下,就像建立在沙灘上的積木建筑。而后來發(fā)生的事違背了這個虛幻的前提。還記得那個被批評沒有在領(lǐng)獎時先“感謝國家”的冬奧選手嗎?在十三年前,年少的桑蘭就是她的硬幣另一面。只不過她恰好與冠軍失之交臂,不幸從上面摔了下來,從此失去了自由行動的能力。倘若冠軍的榮譽竟然不是自己的,而是集體的,是宏大的名目,那么意外的傷痛又是誰的?青春的身軀從此被困在輪椅上,桑蘭的委屈和不平難道是一種不可理解的情感?據(jù)《新京報》等媒體報道,“國家體育總局體操中心和浙江省體育局撒手不管,傷殘運動員保障制度缺失”,讓她感到自己處在被“拋棄”的狀態(tài)。硬幣的另一面至少在桑蘭這里寫著:傷痛是你自己的。另一個必須指出的問題,就是桑蘭一直堅持她的墊子被羅馬尼亞教練動過,導(dǎo)致事故發(fā)生。但是當時中美聯(lián)合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表示“事故純屬意外”,“排除人為因素”。據(jù)桑蘭的說法,當時在場的證人已被下了“封口令”,甚至被說成“幻覺”,她只有“對事故責(zé)任方采取法律措施”(《新京報》)。那么,真相何在?據(jù)最新報道,“被告方承認1998年美國友好運動會桑蘭受傷非個人失誤造成?!边@是美國體操協(xié)會和三家美國保險公司達成的共識。所以,桑蘭沒有說謊。如果她感到,在她所受傷害的事情上,這個世界有
人對不起她,她有錯嗎?桑蘭的經(jīng)紀人黃健說她要打這官司“甚至都不在乎輸贏”,為什么?因為她在療傷。她意識到自己必須回到真實的前提之下。她說“想得到一個說法,還我一個公道”。
《新京報》的報道里提到,桑蘭被“模范”得太久?!赌戏街苣返膱蟮勒f,她“被推上神壇,被打造成微笑天使,被貼標簽”。最近一兩年,這個“被”字句走俏網(wǎng)絡(luò),它表達了人們在強大的異己力量面前無奈的心情。桑蘭更是如此,她的事故,被她的主管部門規(guī)定為她個人的動作失誤。她面對人生災(zāi)難的態(tài)度,被她的主管部門規(guī)定為樂觀、積極,笑對坎坷。她那時尚未成年,心智有限,她對事物和自己都無法擁有足夠清醒的自由意志。她的主管部門說她應(yīng)當做一個英雄人物,那就像一個英雄人物那樣生活吧。主管部門既然認為領(lǐng)獎的冬奧冠軍不該說她的由衷之言,而應(yīng)該念組織上準備好的通稿;硬幣另一面被厄運擊倒的桑蘭當然也一樣。不能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情緒,處理自己的情緒,而只能接過一個虛幻的面具,在面具后面隱藏和壓抑那些憤怒、困惑與悲傷。這樣巨大的壓抑,早晚會爆發(fā),會反彈,而只有敏銳的覺察,勇敢地表達,堅定地站在自己這一邊,接納自己的全部,真正的療愈才有希望。桑蘭在紐約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當我知道自己權(quán)益被侵害,我需要通過司法的途徑來要一個說法。其實就是這么簡單。其實對于任何人而言,得知自己權(quán)益受到侵害,就應(yīng)該起身去維護,這是作為人的一項基本權(quán)利。我相信,口水是淹不死我們的,我的信念一直很堅定,那些攻擊我的言論不會讓我退縮,我會越挫越勇。”三十歲的桑蘭明白維權(quán)的意義。她說過她的理想是做個幸福的母親,有尊嚴地生活,才是幸福感的真實基礎(chǔ)。
桑蘭的官司還牽涉到昔日在美國的“恩人”劉、謝夫婦。在各種嘈雜的聲音中,桑蘭說出了她曾遭遇“恩人”兒子性侵犯的辛酸往事,以及在“恩人”控制之下的種種屈辱。性侵犯案的細節(jié),以及所謂“恩人”劉、謝夫婦是否涉及侵吞財產(chǎn)、非法支付等,需要法庭去辨別和認定,這里不多說。在異國他鄉(xiāng),根據(jù)當?shù)胤?,桑蘭的主管部門不得不安排與中方有業(yè)務(wù)關(guān)系的華人夫婦來接待她,負責(zé)醫(yī)療救護,日常生活,以及管理社會捐助,這就是“恩人”說法的依據(jù)。但是,對當年一個十七歲在厄運中被“拋棄”的不幸少女,她內(nèi)心的驚慌、緊張和強烈的不適應(yīng)感,又有誰來體會與呵護?她回憶自己的媽媽來美國照顧自己,謝曉虹呵斥她的媽媽笨手笨腳,她也不得不隨聲附和,導(dǎo)致媽媽曾自尋短見的傷心往事,她也說起自己曾因接受記者采訪而受呵斥,不得不寫悔過書:“它讓我糾結(jié)很久,我曾一度想把這封信爛在心里,但我做不到。”這些負面的記憶,正是殘酷而真實的人生境遇的組成部分。新華社高級體育記者楊明在文章中說:“桑蘭在美國的10個月中,我和桑蘭的監(jiān)護人謝曉虹打過交道,親歷過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通過我在美國的所見所聞,以及最近了解到的更多情況,我基本了解到為何桑蘭和昔日監(jiān)護人反目。在罵桑蘭忘恩負義之前,先要看有多大恩,有沒有義,到底誰占了誰的便宜?”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德行,但它須有底線,也絕非暴力的強制。感恩之心也不該成為拒絕叩問真相的借口。重提舊事,又何嘗不是對桑蘭舊傷的觸痛?《新民周刊》說:“不管結(jié)果如何,當舊案重提,法律從來不會拒絕真相的回歸。”
桑蘭打官司,包括面對昔日“恩人”,她都沒有畏懼。這份蘇醒的勇氣讓人感佩。人生從來都是艱難的,逃避和退縮也不能讓艱難的情境變得更容易忍受。在古老的《易經(jīng)》哲學(xué)中,中孚卦的卦象就講述了這種應(yīng)對挑戰(zhàn)的生命智慧。巽卦在上,代表流動的生機;兌卦在下,代表內(nèi)心的時空。“柔在內(nèi)而剛得中”,有了這份柔中透剛的生命底氣,內(nèi)心的時空就能夠容載和消化外界的風(fēng)雨,挑戰(zhàn)就轉(zhuǎn)化成生機。失去了這份底氣,就會深深陷入爻辭所云“馬匹亡”的絕望境地?!兑捉?jīng)》哲學(xué)常說“卦氣起中孚”,就是在最黑暗和寒冷的日子里,天壤間漸漸開始了一元復(fù)始的生命消息。這份生命底氣就是穿透虛偽簾幕、追求真實生活的勇氣。內(nèi)在的至誠大信可以感天動地。《易傳》說:“節(jié)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彪[忍許久,但是信念沒變。節(jié)制的隱忍,要有后面那一次舒張的挺立,才有意義。這就是“信”。維權(quán)者的信念是一份遲來的公義,還原當年事故的真相,是為了一份職業(yè)的榮譽感,更是為了一份生命的尊嚴感。桑蘭訴諸法律,是因為她相信規(guī)則,相信生活,也相信自己。這份大信才給了她勇氣。爻辭里說:“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彼臼亲杂瑟毩⒌纳氤统?,想哭就哭,誰又能奈她何?
孔子在《象傳》里說:“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边@里,“獄”可以是失去行動自由的象征,“死”可以是疾病、殘損和壓抑的極致。而桑蘭的至誠大信讓她有勇氣改變這一切,赦免自己被操控、被局限的悲劇宿命,生命危困的種種挑戰(zhàn)也都變成可“議”、可“緩”的艱難狀況而已。從十七歲到三十歲,她都困在一座狹小的輪椅上。誰會想到,她竟在“三十而立”的時刻有了這樣美麗的成長。“人無信不立。”這份從內(nèi)心升起的至誠大信讓她仿佛從輪椅上站立起來,甚至飛翔起來?!坝⑿廴宋铩钡拿婢咚查g脫落墜地,紛紛裂成碎片。贏回自我的那一刻,不再有恐懼與怯懦的拘牽,強大充盈的內(nèi)心是沒有辦法封殺的,身體不能,體制也不能。于是,“起身去維護”屬于你的生活,讓真實回歸,讓生機流溢,從身體孱弱的桑蘭開始,成為每個人都可以勾選的一個陽光選項?!?/p>
編輯:盧勁杉 lusiping1@gmail.com
你是一個敢于做自己的人嗎?
父子倆和一頭驢在路上,因為路人不斷的指指點點,品頭論足,弄得二人騎驢也不是,不騎也不是,最后只好抬著驢子走路。這則很著名的寓言故事就是在告訴我們:既然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對自己滿意,“做真實的自己”就是我們必須具有的勇敢。做做下面的小測試,看看你有多大膽量承擔(dān)起自己來?
1.只要下定決心,哪怕別人反對,也要堅持到底,對嗎?
a. 對。我就是這樣的人。b. 不一定,要看堅持起來的難度而定。c. 做不到,我不希望自己成為別人反對的人。
2.當身邊有人與你能力相仿,卻取得了比你更高的成績時,你會:
a. 泰然面對,依然按照既定的方向和計劃走自己的路。b. 按照他成功的方式調(diào)整自己的人際關(guān)系與生活方式。c. 很羨慕,慨嘆自己能力不如他。
3.什么樣的情況下,你會向別人袒露自己的人生理想:
a. 當感到自己的想法會對別人有益時,就會與他坦誠以待。b. 只向親密的友人袒露自己的內(nèi)心。c. 沒有什么理想可對別人說的。
4.你任由他人來支配你的生活嗎?
a. 從來不,我總是有自己的主見。b. 來自社會或上級、長輩的壓力很難阻抗,時常會不得已地跟從所謂的社會常規(guī)或權(quán)威意志。c. 常常是這樣,習(xí)慣了過被別人安排的生活。
5.你對自己的人生滿意嗎?
a. 比較滿意,因為我可以比較自信地把握自己做事的節(jié)奏。b. 不太滿意,因為有太多的理想抱負難以實現(xiàn)。c. 談不上滿不滿意,我只是個普通人,過著普通的生活。
6.如果在聚會場合,發(fā)覺自己生得不夠體面,你會:
a. 更打起精神來,用自己的內(nèi)在氣質(zhì)去改變衣著可能帶給別人的偏見。b. 不太自在,但也能勉強周旋。c. 躲在角落,自慚形穢,怕被人笑話。
7.你如何對待給你提意見和建議的人?
a. 耐心地聽取,認真地檢討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b. 不服氣,總要和他辯論幾句。c. 會感到自己很糟糕,在提意見的人面前矮一截。
8.和友人發(fā)生矛盾后,你會:
a. 理性對待,會采取包容的態(tài)度,如果錯誤確實在自己,我會道歉。b.除非他先向我道歉,否則我們之間的朋友關(guān)系就算完了。c. 總是我先道歉以求盡快緩和關(guān)系,雖然心中并不情愿。
分值:a. 3分 b. 2分 c.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