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是人類文明的初曦地之一,尼羅河年復(fù)一年送來豐饒的黑土地,金字塔無聲地訴說著曾經(jīng)的輝煌。埃及這個偌大的競技場幕起幕落,無數(shù)英雄豪杰登臺退臺。而最有名的表演者,當(dāng)推希臘化時代托勒密埃及(公元前305—30年)的末代法老克列奧帕特拉七世。
歷史學(xué)家和大眾讀者都喜歡稱她為“埃及艷后”。實際上她沒有埃及血統(tǒng),她是征服埃及的馬其頓人的后裔。她也不是所謂的“艷后”,而是貨真價實的國王。她曾經(jīng)是縱橫地中海的羅馬人死敵之一。漢尼撥不過讓羅馬人血流成河,而克列奧帕特拉幾乎統(tǒng)治了羅馬帝國。古典歷史學(xué)家們對她贊譽有加,稱她是一個異常美麗的女人,聲音極為嫵媚迷人,認為她看上去和聽起來風(fēng)情萬種。而從傳世的錢幣看,她的容貌讓人大失所望。不過,她的聰慧給她帶來獨特的知性魅力:“傳聞她能立即領(lǐng)會皇宮里每一幅宏偉的繪畫和每一件精致陳列品的用意:她學(xué)的知識從機械制圖、船舶設(shè)計、人體構(gòu)造到硬幣制作無所不包……還掌握了六七種地中海地區(qū)的語言?!?br/> 公元前69年,正值羅馬這片西方飄來的烏云籠罩地中海之際,克列奧帕特拉降生在風(fēng)雨飄搖的埃及王室。她的父親托勒密十二世綽號“蘆笛”,整日沉溺于聲色犬馬之中。于是,克列奧帕特拉的姐姐貝勒奈西發(fā)動政變,趕跑了托勒密十二世,軟禁了克列奧帕特拉。公元前55年,被迫逃亡羅馬的托勒密十二世在羅馬支持下復(fù)辟,克列奧帕特拉重獲自由。羅馬對埃及的掠奪由來已久,因此克列奧帕特拉出于本能的民族自尊而痛恨羅馬人。但從此時開始,她對羅馬的感情復(fù)雜起來:羅馬人依然還是盛氣凌人的剝削者,但此時對她也意味著生命和自由,以后更意味著權(quán)力和欲望,或許還有愛情。
公元前51年,托勒密十二世駕崩,克列奧帕特拉與其弟托勒密十三世共同繼承王位。她繼位后勵精圖治,逐漸使破敗依舊的國家重新煥發(fā)了生機。但是公元前49年,托勒密十三世驅(qū)逐克列奧帕特拉,在一幫近臣的擁護下獨掌政權(quán)。她逃到紅海一帶糾集支持者,準備卷土重來。公元前48年,愷撒在法薩路斯戰(zhàn)役中戰(zhàn)勝龐培并追擊至埃及。此時托勒密十三世的內(nèi)侍總管波狄諾斯已經(jīng)殺害了龐培,并向,愷撒獻上他的人頭和印戒。愷撒隨即以埃及人無故殺害龐培為理由,干預(yù)埃及的王權(quán)歸屬問題。他命令克列奧帕特拉帶她的軍隊回到JEccHBaPFP7mKVCGg+rijqgWqc6xqTBOIS+DkW3+Qy0=亞歷山大里亞。
克列奧帕特拉十分清楚,一旦托勒密十三世得到愷撤的支持,就意味著自己政治生命的徹底終結(jié)。為了至高權(quán)力和身家性命,克列奧帕特拉決心把自己作為砝碼下注。按照各種記載,克列奧帕特拉讓手下把自己裹在一張?zhí)鹤永铮偷綈鹑瞿抢?。這次會面可能是英雄美女,可能是惺惺相惜,也可能是爾虞我詐。總而言之,愷撒下定決心全力支持這位流亡者,他被克列奧帕特拉俘虜了。愷撇曾對元老院宣布:他來,他見,他勝。而克列奧帕特拉則對全世界宣告:她來,她見,她勝。此后,愷撒和克列奧帕特拉并肩作戰(zhàn),消滅了托勒密十三世,控制了埃及的統(tǒng)治大權(quán)??肆袏W帕特拉重新登上了埃及王位,與她最小的弟弟托勒密十四世聯(lián)合執(zhí)政。當(dāng)然,實際掌握權(quán)力的是克列奧帕特拉和愷撒這對“政治夫妻”。女王攜愷撒在尼羅河上泛舟游覽,猶如他是這位女王的戰(zhàn)利品。不久,克列奧帕特拉生下一子,取名為愷撒里昂。
愷撒肅清東方的敵對勢力后返回羅馬,并邀請克列奧帕特拉參加了他的凱旋慶典。這個異族統(tǒng)治者的駕臨自然在羅馬引起了滿城風(fēng)雨。但是愷撒毫不顧忌家中妻子和羅馬公民的態(tài)度,熱情接待了女王和她的兒子,還寬恕了女王的妹妹。女王在羅馬與眾多要人接觸頻繁,就連西塞羅也這樣的名人也被她吸引了。不過,公元前44年3月15日,愷撒在元老院遇刺身亡。克列奧帕特拉在羅馬觀望一段時間后,認為兒子無望繼承愷撒的權(quán)力,遂回埃及重新整頓統(tǒng)治秩序。但是她與羅馬人的恩恩怨怨依舊剪不斷,理還亂。公元前42年,愷撒的部將安東尼聯(lián)合愷撒的繼承人屋大維,徹底肅清了刺殺愷撒的共和派。隨后安東尼前往埃及,傳訊克列奧帕特拉前往塔爾蘇斯,意欲追究她援助共和派的責(zé)任。原來女王曾派出軍隊攻打共和派,意在為愷撤報仇,不料這支軍隊竟然掉轉(zhuǎn)頭進攻安東尼和屋大維的軍隊。安東尼的計劃自然是剝奪她的王位,把埃及并入羅馬。
然而,與果敢睿智、胸懷天下的愷撒相比,安東尼強壯如色雷斯角斗士,任性如酒神狄奧尼索斯。因此,克列奧帕特拉對愷撒的感情是愛慕與敬重,滿懷年輕女性對成年男子和英雄人物的崇拜之情,因此她的權(quán)力欲望是內(nèi)斂而克制的。在面對猶如一個長不大的大男孩般尋求刺激的安東尼時,克列奧帕特拉有足夠的空間釋放她對激情和權(quán)力的渴求。他與克列奧帕特拉的相會雖是一幕喜劇,但是最終導(dǎo)致了他兵敗身死的悲劇。
克列奧帕特拉沿河上溯至塔爾蘇斯去會見安東尼。莎士比亞對這次旅行做了如下的生動描寫:“她的船尾是黃金鍛造而成的,船帆是紫色的,船槳是白銀的,在豎琴和笛簫的伴奏聲中整齊而有節(jié)奏地在水面上劃動。女王身著維納斯的服飾,帶著女神的氣質(zhì),斜躺在鋪有金絲錦緞的睡椅上,宛如阿芙洛狄特女神現(xiàn)身人間;……各種香料散發(fā)出的沁人清香從船上一直飄到了岸邊,沿岸成千上萬的人群爭相一睹女王的芳顏?!彪S后的事情不出女王的預(yù)料,安東尼徹底被她征服了。他毅然放棄了來到東方的目的,乘坐女王的豪華游艇,與她一起回到了亞歷山大里亞??肆袏W帕特拉不僅保住了女王的寶座,還擴大了埃及的領(lǐng)土。事情遠不止如此,安東尼還和她在埃及王宮中過起奢華享樂的生活,兩個人還有了兩個孩子。
公元前40年,安東尼為了解決羅馬的問題而率領(lǐng)軍隊返回意大利。不久就娶了屋大維的姐姐屋大維婭為妻。在此之后到公元前36年,安東尼在賢慧的屋大維婭陪伴下,簡樸勤勉,撫養(yǎng)子女,恢復(fù)了羅馬人的傳統(tǒng)生活。這一時期也是安東尼和克列奧帕特拉的平靜時期,他們一直沒有相見,仿佛將彼此遺忘了。事實上,當(dāng)安東尼忙于政事和準備東征帕提亞人的時候,克列奧帕特拉一直靜靜地關(guān)注著羅馬,直到歷史讓雙方的命運再次糾纏在一起。安東尼為了發(fā)動攻打帕提亞人的戰(zhàn)爭,需要大量軍餉和物資,但他的財政情況卻十分糟糕。他又想到了富庶的埃及和能拿到這些財富的鑰匙——克列奧帕特拉。
于是,克列奧帕特拉欣然接受安東尼要她前往安條克城的邀請。這一次她盡占上風(fēng),徹底征服了安東尼。公元前36年,安東尼打發(fā)屋大維婭帶著孩子回羅馬,此后二人再未見面。公元前32年,安東尼與屋大維婭離婚,正式迎娶克列奧帕特拉。克列奧帕特拉向安東尼索取大片土地作為“新婚禮物”,還有其他眾多經(jīng)濟和政治要求。安東尼幾乎答應(yīng)了克列奧帕特拉的全部要求,真可謂“愛江山更愛美人”。安東尼的行動激起了羅馬人的憤怒,也給了安東尼的對手屋大維一個絕佳的機會。
屋大維從維斯塔神廟中武力奪取安東尼的遺囑并公之于眾,在羅馬人民中引發(fā)軒然大波。因為安東尼在遺囑中宣布,愷撒里昂以及克列奧帕特拉與他所生的孩子都是他的合法子女,并將諸多行省分別劃歸他們所有:在他死后,他的遺體必須在肅穆的游行隊伍的護衛(wèi)下穿過羅馬廣場,最后要用船只運送到亞歷山大里亞,與克列奧帕特拉合葬在埃及王室的墳?zāi)怪小?br/> 羅馬人可以寬容安東尼的率性享樂,但是他們無法容忍安東尼如此消耗羅馬多年征戰(zhàn)的戰(zhàn)果,亦無法容忍安東尼將異邦的土地作為自己的長眠之地。于是,屋大維借機向埃及宣戰(zhàn)。在當(dāng)時的羅馬人看來,這無疑是一場正義的戰(zhàn)爭?!拔荽缶S的盜竊行為固然是一個卑鄙無恥的行徑,可是,他卻能完全準確估計到公布這份遺囑所能產(chǎn)生的效果?!?br/> 公元前31年,屋大維的部將阿格里帕率領(lǐng)海軍,與安東尼和克列奧帕特拉的聯(lián)合艦隊在亞克興海角大戰(zhàn)??肆袏W帕特拉在兩軍酣戰(zhàn)之際突然命令退出戰(zhàn)斗,隨后安東尼也撤往埃及。一年后,屋大維揮師親征埃及,大獲全勝。安東尼英雄氣短,兒女情長,聽到克列奧帕特拉已死的訛傳后拔劍自刎。就在他氣絕之前又聽說她還活著,于是便讓人將他抬到克列奧帕特拉早已修好的陵墓中,死在愛人的懷抱里。
對于克列奧帕特拉而言,她對安東尼有的大概只是政治手腕。她畢竟是一個君王,“作為被保護國的元首,她很清楚羅馬會怎樣對待不聽話的臣仆。如果她繼續(xù)抵抗,不但她本人,她的子女以及祖宗的神器都會被毀滅。如果她表示歸順,她本人生死不論,羅馬的統(tǒng)治者也許會從她子女當(dāng)中挑選一個當(dāng)國王,托勒密王朝至少名義上還能繼續(xù)存在下去。”克列奧帕特拉用最隆重的儀式安葬了安東尼后,派人將她的冠冕送給屋大維,意在向他求饒。屋大維雖然當(dāng)時還只是一個年輕人,但是向來冷酷無情,早已下定決心徹底解決埃及問題。
屋大維把克列奧帕特拉軟禁起來,并采取了嚴密的防范措施。幾天后,屋大維親自來探望她,克列奧帕特拉將自己的財寶清單交給了屋大維,希望能得到寬恕。然而,當(dāng)克列奧帕特拉得知她終將作為戰(zhàn)利品被帶到羅馬游街示眾以后,她決定以死御侮。她給屋大維寫了一封要求與安東尼合葬的信。然后她最后一次穿上王袍,從一籃無花果中取出“阿斯普”毒蛇,從容地放在了自己胸脯上。屋大維聞訊后命令最好的醫(yī)生趕來施救,但是女王早已身故,遂遵其遺囑將她安葬在安東尼身邊。
克列奧帕特拉與愷撤、安東尼和屋大維三個羅馬男人的故事,造就了一段蕩氣回腸的篇章。克列奧帕特拉與他們或基于政治利益,或基于愛情,或基于兩者的交融??肆袏W帕特拉充分利用自身的美貌、財富和智慧,深深地影響了地中海世界的政治局勢。我們可以評述她的權(quán)力欲望,也可以慨嘆她的激情,然而任誰都無法忽略這位女王的歷史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