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中藥治療;HIV/AIDS、CD4
中圖分類號:R512.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1)10-0054-01
本州自2006年開始開展國家“中醫(yī)藥治療艾滋病試點項目”工作4年多來,采用固定制劑對數(shù)十例HIV/AIDS患者進行了純中藥臨床觀察,從中收集到一些資料,現(xiàn)將臨床觀察1~4 a CD4+T淋巴細胞計數(shù)檢測資料齊全的22例,就其免疫指標變化與療效進行分析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22例,男7例,女15例,年齡22~63歲,平均34.5歲。22例均為德宏州CDC確認的HIV感染者(無癥狀期、艾滋病期),治療前CD4+計數(shù)在200~680個/mm3之間,其中200~400個/mm3之間16例,400~680個/mm3之間6例,無嚴重機會性感染和嚴重的心、肝、腎功能異常。在治療前進行臨床癥狀與體征程度的評分,依從性教育,簽署知情同意書。22例患者尚未接受過藥物治療。
2 治療方法
22例患者分別在不同時期入組,根據(jù)患者無癥狀期或艾滋病期分別選用扶正抗毒膠囊或康愛保生膠囊之其一,口服,每次4~6粒,每日3~4次,長期服用(除患重感冒或其它急性病等宜短暫停藥);治療期間,無癥狀期病例CD4+下降>100個/mm3,且只降不升,更換用康愛保生膠囊。每個月隨訪1次,每3個月檢測CD4+,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12個月后每6個月檢測1次;不定期檢測HIV病毒載量。治療期間,患者CD4+計數(shù)出現(xiàn)明顯下降,且合并機會性感染,HIV病毒載量過高,符合國家抗HIV病毒藥物治療原則的,征得患者同意,給予轉(zhuǎn)介治療(以下簡稱轉(zhuǎn)介)或中西藥結(jié)合治療,22例服藥和隨訪依從性良好。
3 治療結(jié)果
22例患者中,療程達到12個月的10例,達到18個月的8例,達到30個月的3例,達到48個月的1例。見表1~3。
表1結(jié)果表明,本組中藥固定制劑治療后,CD4+計數(shù)較治療前比較,6~18個月以前有明顯的上升和下降,隨治療時間的延長,下降率在增加,轉(zhuǎn)介增多,30個月以后,只降未升;表2結(jié)果表明,本組22例治療后,CD4+較治療前比較,前6個月,上升平均數(shù)明顯高于下降平均數(shù),12~18個月,病例間上升或下降數(shù)差距較大,無一定規(guī)律,但上升與下降范圍相近,30個月以后,只降未升,但下降幅度相對穩(wěn)定;表3結(jié)果表明,17例患者在治療6~32個月中,有12例處于病毒復制期,有4例處于病毒復制極強階段,有1例由復制期過渡到了抑制期。
4 療效分析
本組22例通過純中藥治療,患者CD4+在6個月、12個月、18個月出現(xiàn)階段性的增加,表明中藥對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功能有增強作用;30~48個月,CD4+出現(xiàn)只降不升,但所下降數(shù)與未治的AIDS患者每年平均正常下降數(shù)50個/mm3相比,顯然又緩慢,這又表明中藥能階段性阻滯HIV/AIDS患者的免疫細胞的減少,從而對免疫系統(tǒng)起到保護作用;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患者艾滋病期的到來,中藥的免疫增強和免疫保護作用也隨之減弱。
本組治療還表明 中藥對HIV患者的病毒復制基本無抑制作用,但1例患者治療28個月,病毒載量下降<400 copies/mL(達檢測限),這給中藥抑制HIV病毒的研究提供了數(shù)據(jù)。
既然中藥確有階段性保護與提升免疫細胞的作用,就應(yīng)該尋求中藥治療HIV/AIDS的最佳介入時段,并有必要進一步推廣中西藥結(jié)合治療艾滋病的模式。
?。ㄊ崭迦掌冢?01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