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臟腑辨證出發(fā)論治艾滋病

      2011-12-29 00:00:00
      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 2011年10期


        關鍵詞:艾滋??;臟腑辨證;HIV
        中圖分類號:R512.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11)10-0078-02
        
        艾滋?。ˋ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當前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1~2]。其潛伏期長,死亡率高,病情復雜而嚴重,被稱為“超級癌癥”、“世紀瘟疫”。盡管西醫(yī)學對其病因及發(fā)病機制有了較為明確的認識,但至今仍未找到治愈的方法[3]。近年來中醫(yī)藥憑借其自身的理論體系,以及獨特的辨證論治方法,豐富的方劑及藥物,被越來越多地用于艾滋病的治療,日益受到國際醫(yī)藥學界的重視和關注,其在許多方面有著現(xiàn)代西方醫(yī)學所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本文通過對艾滋病臟腑辨證論治的重要性進行探討,以期為中醫(yī)藥治療艾滋病的臨床實踐提供理論依據(jù)。
        1 從病因及疾病歸屬論證臟腑辨證
        艾滋病的發(fā)病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外感濕熱疫毒:艾滋病病毒,既不同于普通的六淫邪氣,又有別于傳統(tǒng)溫病學中的癘氣,是一種兼夾濕、熱、毒、癘等的傳染性病邪,外感濕熱疫毒所產(chǎn)生的病理變化包括兩方面:①致衛(wèi)氣營血失常及臟腑功能逆亂,進而產(chǎn)生濕濁、火熱痰濕、血瘀等中間病理產(chǎn)物,②致五臟氣血陰陽虛衰、元氣虛損,進一步導致各種毒邪侵犯和留戀、內(nèi)陷,又促進各種中間病理產(chǎn)物的形成[4]。二是情志內(nèi)傷。艾滋病大多是通過性接觸、吸毒等感染而來,而由于社會法律、宗教道德等各種因素的制約,容易使患者產(chǎn)生緊張、憂郁、焦慮等情志變化,導致氣機紊亂,氣血暗耗,久之則正氣不足,臟腑功能失調,使病邪更容易侵入[5]。腎藏精,為先天之本,古人認為腎精“施之則生人,留之則生身”,腎精足則“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部分患者房勞過度,以妄為常,以欲竭其精,造成精枯液耗,真氣散失,所謂“至虛之處,便是留邪之所”,抗病能力下降,邪氣乘虛而入,留而不去,遂發(fā)為?。?]。由此可見疫毒之邪入侵人體是否發(fā)病不僅取決于毒邪強弱,更主要取決于人體“正氣”的盛衰,正氣虛損與否是疾病進展的關鍵[7]。艾滋病疫毒感染人體后引起臟腑功能紊亂,化生“水谷精微”功能降低,正氣逐漸虛弱,抗邪能力也隨之逐漸減弱。臟腑虛損貫穿于艾滋病的整個病程,是該病的主要病因,同時其臟腑虛損的程度也決定著本病的歸屬,所謂“留得一分正氣,便有一分生機”,這就需要根據(jù)疾病發(fā)生的主因,用臟腑辨證的方法明確疾病各階段臟腑虛損之所在,進而“虛則補之”。
        2 病邪侵入途徑、邪伏部位與病機傳變確定臟腑辨證
        艾滋病疫毒入侵機體后,病位涉及廣泛,某一病理階段,不同疾病分期,側重部位也不同。在眾多的辨證方法中,臟腑辨證尤其是辨肝、脾、腎三臟的功能失常,更能對該病病位做出恰當?shù)嘏袛啵?]。古人云:“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9],患者當確診為艾滋病時,難免引起震驚、恐懼等心理變化,進一步導致肝郁,肝郁則肝之疏泄不利,會影響到脾的運化功能,就是肝病傳脾。如果肝郁久滯不解,除傳脾臟之外,還會逆?zhèn)魅肽I,導致腎臟閉藏失約,精氣流失,出現(xiàn)精血兩虧。如果腎虛不足,元陽不力,則脾運化之功減弱,氣血生化乏源,腎藏之精不能得以補充,出現(xiàn)脾腎兩虛的病理現(xiàn)象。肝腎之間,肝的藏血和腎的藏精是可以進行互相轉化的,即精血互化,精不足以血補之,血不足以精化之。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病邪在傳變過程中,其病機錯綜復雜,病位涉及廣泛,某一病理階段,不同疾病分期,側重部位也不同,但從整個病程來看,隨著病毒的不斷侵襲,正氣的不斷虧虛,病勢不斷加重,其主線均圍繞著肝脾腎,最后出現(xiàn)多臟俱病。由此可見,要充分抓住艾滋病病邪侵入途徑、邪伏部位與病機傳變的規(guī)律就不能離開臟腑辨證。
        3 由臨床表現(xiàn)選擇臟腑辨證
        艾滋病病程長,可累及全身多個臟腑、系統(tǒng),病情復雜,證候較多。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基本可以歸納于臟腑辨證體系之中:早期以肺脾氣虛兼有脾腎陽虛為主,可出現(xiàn)發(fā)熱、頭暈、無力、咽痛、關節(jié)疼痛、皮疹、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等癥狀。中期虛實夾雜、正邪交爭,正氣有所削弱,各種外邪乘虛而入,逐漸損傷肺、肝、脾、腎等臟腑,有較為明顯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體質逐漸下降,出現(xiàn)易感發(fā)熱、咳嗽、泄瀉、乏力、淋巴結腫大、盜汗、或瘙癢、或斑疹、或口腔糜爛等。晚期伏邪已發(fā),正氣衰敗,肝、心、脾、肺、腎五臟陰陽俱虛,致使毒熱、濕濁、瘀血等各種病邪結聚,全身癥狀突出,表現(xiàn)為長期發(fā)熱、持續(xù)性全身淋巴結腫大、多汗、消瘦、全身無力、慢性泄瀉、肌膚麻木不仁、口腔多處潰瘍、白斑、各種機會性感染、腫瘤等[10]。《內(nèi)經(jīng)》云:“治病務求于本,本于五臟陰陽”。表里、虛實、寒熱、氣血、經(jīng)絡、營衛(wèi)等均為條目不能為綱。對于艾滋病,雖然其臨床癥狀復雜多變,但我們只要把握住“治病求本”的原則,從整體出發(fā),以五臟為本進行辨證分析,辨清疾病臨床表現(xiàn)所反映的病因、病性、病位,以此確定相應的治療手段和方法,及早進行干預,才能把握住病變的全局,抓住主要矛盾,真正體現(xiàn)中醫(yī)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傳統(tǒng)和優(yōu)勢。
        4 應用臟腑辨證指導臨床治療
        對于艾滋病的治療,當以整體調理臟腑功能為本,兼以對癥治療。其方法是通過臟腑辨證掌握臟腑功能失調的主要方面,之后進行全面調控,促使五臟功能協(xié)調平和以化生正常的物質,匡復正氣,增強體力,以正氣驅邪淫,配合對癥藥物以緩危重之急[11]。艾滋病早期疫毒為重,以祛邪為主,扶正配之,從而達到延緩病情進展,促進疾病恢復的目的。臟腑辨證以肝郁氣滯、肺脾氣虛兼有脾腎陽虛為主,治療以疏肝解郁、健脾益氣、培補后天脾胃為主,兼以溫補肝腎,清熱解毒。中期患者正氣已虛、疫毒偏盛、正不勝邪,應注意攻補兼施。臟腑辨證為肺脾氣虛、肺腎陰虛、氣郁痰阻等證型,脾肺氣虛:治宜補氣健脾;肺腎陰虛:治宜滋補肺腎;氣郁痰阻:治宜理氣化痰。晚期呈現(xiàn)正氣虛衰夾有邪實內(nèi)蘊之證,若以逐邪之法已失正氣之內(nèi)應,而扶正之方則有生機之可能,且可驅邪,故治以培補元氣,溫補脾腎,兼以滋養(yǎng)肝腎陰精之法,以扶正為主,佐以祛邪之品[10]??傊暧^整體地協(xié)調臟腑功能是治療本病的大法,臨床上應深悉臟腑功能失調與病情發(fā)生與發(fā)展的關系,調節(jié)五臟六腑,以恢復人體“精氣”為目標,將人體正氣功能的恢復作為中醫(yī)學治療艾滋病的優(yōu)勢。
        5 討論
        臟腑,古人稱為“藏象”,藏,指藏于內(nèi);象,是征象或形象,意指內(nèi)臟生理、病理所表現(xiàn)于外之征象。正如《內(nèi)經(jīng)》所說:“臟居于內(nèi),形見于外,故曰臟象”。臟腑辨證,是根據(jù)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特點,對疾病所反映的臨床癥狀、體征等進行分析歸納,從而推斷出疾病所在的臟腑病位、性質、正邪盛衰情況的一種辨證方法。中醫(yī)認為人的各項生理活動都依賴于臟腑,各種病理變化也與臟腑密切相關。因此,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大多會影響到臟腑,致使臟腑功能出現(xiàn)異常改變的結果。各辨證方法,都有其不同的特點,但在確定病位時,往往必須落實到臟腑。臟腑辨證在臨床診治疾病時具有其他辨證方法無法代替的重要作用,是辨證體系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艾滋病患者的診治過程中注重臟腑辨證也顯得至關重要。根據(jù)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現(xiàn),結合八綱、病因、經(jīng)絡等理論,通過四診合參,對艾滋病的證候進行分析歸納,推斷其不同發(fā)展階段的病因病機、病變部位及性質、標本緩急、邪正盛衰等,以確定所患何證,然后根據(jù)證來決定治療原則和方藥,才能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艾滋病由濕熱疫毒引起,疫毒自外而入潛伏膜原,每因正氣虛弱而發(fā)病。其主要病機是本虛標實,疫毒之邪和瘀血痰濁內(nèi)結是標,臟腑氣血虧損是本。病位主要在肝、脾、腎[8]。由于各臟腑生理功能不同,其病變所反映出來的癥狀、體征也不同。如肺氣虛主要表現(xiàn)為咳喘氣短,進行性呼吸困難,甚至呼吸窘迫、自汗等,脈象寸部虛弱,舌淡苔薄白。多見于艾滋病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或卡氏肺囊蟲肺炎者。脾氣虛、脾陽虛表現(xiàn)為食欲不佳、食后腹脹、大便瀉下清稀或溏軟,受涼或食飲涼餐冷飲后腹痛腹瀉,四肢困重乏力,多見于中后期泄瀉患者。肝氣郁結表現(xiàn)為胸脅或少腹脹悶竄痛、情志抑郁、吞咽不利,或腹中有包塊,婦女月經(jīng)不調、閉經(jīng)、痛經(jīng)或乳房脹痛結塊,或頸部淋巴結腫大,脈象弦澀,舌苔薄白,為艾滋病人因疾病或精神壓力造成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紊亂。腎氣不固則表現(xiàn)為精神疲乏、頭眩目花、耳鳴重聽、腰酸腿軟、小便頻數(shù)、余瀝不盡遺尿、小便不能控制,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帶清稀,或習慣性流產(chǎn),脈尺部沉弱,舌質淡苔灰白,多見于艾滋病后期免疫功能低下的體質虛弱者。因此,艾滋病的診治當從整體出發(fā),以臟腑功能整體辨證為根本。
        總之,艾滋病的辨證方法雖然多種多樣,各有特點,但由于艾滋病的不同階段病情差別很大,最后又大都歸結在臟腑的病變上。因此,具體制定治法、擬定方藥仍需結合臟腑辨證,明確病位、病性,辨別主次、標本、緩急,對艾滋病各期不同臟腑的病變進行綜合分析,充分發(fā)揮臟腑辨證優(yōu)勢,才能真正發(fā)揮中醫(yī)增強患者免疫能力,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update on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United State[J].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1982,31(37):507~514.
        [2]李敬云.艾滋病監(jiān)測方法與應用[M].北京: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2006:9.
       ?。?]李華偉.艾滋病中醫(yī)證候學研究進展[J].中醫(yī)研究,2010,23(5):77~80.
       ?。?]丁洋,李峰,王文奎,等.艾滋病中醫(yī)病因病機研究暨治療新突破[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7,25(12):2518~2521.
        [5]丁洋,李峰,關靜.艾滋病中醫(yī)病因病機研究進展[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7,26(4):60~62.
        [6]徐志明,李銘,和麗生.對艾滋病的探討[J].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0,23(12):12~14.
       ?。?]尤松鑫.艾滋病中醫(yī)證治概述[J].江蘇中醫(yī),1999,20(3):3.
       ?。?]方路,王莉,段呈玉.云南省180例HIV/AIDS的中醫(yī)癥狀及證候的初步分析[J].云南中醫(yī)藥雜志,2006,(3):10.
       ?。?]王文奎,王峰,王嶺.辨證論治艾滋?。跩].中國工程科學,2007,9(8):30~34.
       ?。?0]蔣自強,王永奇.中醫(yī)藥治療艾滋病思路的探討[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3(12):740~741.
       ?。?1]徐韶金.從整體觀出發(fā)辨證論治艾滋?。跩].甘肅中醫(yī),2007,20(2):26~27.
        (收稿日期:2011-05-29)

      墨玉县| 宁都县| 澎湖县| 长兴县| 青浦区| 铅山县| 辽中县| 华安县| 藁城市| 绥江县| 田林县| 古蔺县| 宁乡县| 札达县| 宜阳县| 通化市| 农安县| 白银市| 保靖县| 波密县| 盐源县| 桑植县| 南靖县| 晴隆县| 静海县| 曲水县| 阳新县| 娄底市| 建始县| 澎湖县| 法库县| 新民市| 万盛区| 尉氏县| 普格县| 和龙市| 四子王旗| 枣强县| 深州市| 东乌| 卫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