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令人難以忘懷的是她耀眼的美麗。她“會在不知不覺中迷倒萬千男性;他們窮盡辭藻也難以描繪她的美貌?!边@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時代》影評人理查德·考利斯對黃柳霜的評價。在美女如云的好萊塢,這樣的評價并不多見。時至今日,去好萊塢闖蕩的華裔女影星已不稀奇,黃柳霜可以說是她們的“先驅(qū)”,撥開善于遺忘的歷史煙云,這位奇女子的坎坷經(jīng)歷依舊令人唏噓。
從洗衣房到好萊塢
1905年1月3日,黃柳霜出生在洛杉磯唐人街的花街,是華人移民的第三代。她的祖父屬于最早一代來加州淘金的華工,在當時的美國可以說是底層的底層。但華人歷來是肯吃苦求上進的,到了父親黃善興,已可在唐人街開一間洗衣房來維持生計,為了讓后代有更好的明天,他把女兒送到當?shù)氐陌兹藢W(xué)校??稍诋敃r的美國,華人仍被渲染成未開化的人種,一個男同學(xué)甚至用別針扎她,想試試中國人有沒有“痛”的感覺,小柳霜只得穿上6件衣服來抵抗這個惡作劇。第一次融入主流社會的意愿失敗了,后來,黃善興只得將女兒轉(zhuǎn)到唐人街的中國學(xué)校。
唐人街在當時的美國人眼中是神秘而不可理解的,早期的好萊塢電影往往會特地到唐人街取外景。小柳霜因此能常去街頭拍片現(xiàn)場看熱鬧,回家后就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對鏡模仿著演員的臉部表情自得其樂。那一年,她9歲。拍攝人員也開始注意到這個漂亮的中國女孩。他們稱她為C.CC(Curious Chinese Child:好奇的中國娃娃)。于是5年后,14歲的黃柳霜等到了上鏡的機會。那是《紅燈籠》中一個無名的小角色。第一次真的“觸電”,讓黃柳霜興奮不已。也許她能藉此改變命運,過上與父輩完全不同的生活呢。
黃柳霜開始涉足銀幕,她留著一頭烏黑濃厚的“清水掛面”齊頸短發(fā),嘴唇猩紅,厚厚的額發(fā)半掩著會說話的黑眼睛,以影響至今的“中國娃娃”造型引起越來越多的注意。17歲時,她出演了好萊塢首部彩色電影《海逝》,飾演中國少女蓮花。在片中她救起了落水的英俊的美國人,兩人相愛后對方拗不過多重壓力離她而去,蓮花最后投水自盡?!都~約時報》為此評論說:“黃小姐在影片中的表現(xiàn),恰如其分地喚起了觀眾對于她所飾演的角色應(yīng)有的同情。其角色之復(fù)雜,演員中亦是十者有九難以詮釋,而黃小姐恰是那第十人?!?br/> 美麗而屈辱的中國娃娃
20歲不到,黃柳霜已參加了十幾部好萊塢影片的拍攝。包括在當時好萊塢最賣座的片子之一、道格拉斯·范朋克的神話電影《巴格達竊賊》中飾演一名蒙古女奴??雌饋磉@是一個好的開始,但事情卻并不那么簡單。美國1850年通過的《反異族通婚法》是黃柳霜電影事業(yè)上的一個巨大的障礙,她無法在熒幕上與任何歐美男演員接吻。因此,除非能有與之搭檔的亞裔男主角,否則她絕無可能出演女主角。
這是一杯必須飲下的“生不逢時”的苦酒:黃柳霜的從影生涯,不幸正值美國社會種族偏見最強烈的時代。好萊塢影片中的華裔女性往往不是妓女就是女奴,唯唯諾諾屈從于命運和男人的淫威,最終死于非命。黃柳霜的演技及美麗雖然得到了認可,但作為好菜塢首位華人女明星,她不得不屈從于按西方人的觀念塑造出的中國娃娃概念:艷麗暴露,軟弱及充滿屈辱感。曾有一位華裔影評人如此評述她的演出:“我看見黃柳霜在一群半裸的女人中扭著臀部,除此之外,就再沒任何演技可言?!泵鎸ΨN種非議,黃柳霜后來無奈地辯解說:“那不是我的選擇。即使我不演,也會有其他演員去演。而我會失去僅有的那一點‘中國人演中國人’的機會!”
困境中的黃柳霜決定進行新的嘗試。23歲的她毅然離開好萊塢到歐洲發(fā)展。在那里她生活了3年,學(xué)會了英國上層社會的英語,還能操流利的德語和法語。她在德國拍了影片《歌》,有了前所未有的發(fā)揮空間,主演的《唐人街繁華夢》成為一生中少有的代表作。為影片的宣傳,她常到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旅行,印有她劇照的明信片也廣為發(fā)行。
旅歐三年后,依舊放不下好萊塢情結(jié)的黃柳霜重回美國。但之前的尷尬仍在延續(xù)。1932年,首部以上海為背景的好萊塢片《大飯店》上映,擔任片中第二女主角的黃柳霜名字在上海海報上被隱去,她的劇照也未能在海報上出現(xiàn)。而從影生涯中受到的最大打擊,莫過于在由賽珍珠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大地》中選角落選。黃柳霜鐘情于劇中中國女性的角色,也盡了最大努力去爭取。那一年她30歲,正值一個女演員的黃金時代??勺罱K兩個中國女性的角色還是選擇了白人。而她落選的原因是“太東方”了。 1937年,出演《大地》女主角的瑞那憑此片獲奧斯卡獎。
回歸之旅與夾縫生存
落選《大地》后,黃柳霜來到中國探望回臺山老家定居的家人。故鄉(xiāng)之行可以說是一次療傷之旅,特別是在上海,她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她不禁感慨:“當我在德國受到影迷歡迎時,作為在場的惟一的一個中國人,我被一股強烈的孤獨感所淹沒!能與廣大上海同胞在一起,是我盼望已久的一天!”在給美國友人的信中她寫道:“雖然中國對我來講是個陌生的國度。不過,我終于回家了!”
尋根之旅喚醒了黃柳霜的愛國熱情。就在她探親回美國后不久,中國抗戰(zhàn)爆發(fā)了。在電影界的宴會上,在慈善機構(gòu)的集會上,黃柳霜多次發(fā)表演說,呼吁美國人民積極支持中國抗戰(zhàn),并將自己在中國選購的眾多珠寶首飾拿出來義賣,將所得全部義款匯回中國支持抗戰(zhàn)。然而,新的打擊又悄然發(fā)生了。1942年到1943年,宋美齡訪問美國宣傳中國抗日,并在好萊塢進行演講,許多著名影星眾星托月般簇擁在蔣夫人左右,卻惟獨沒有好萊塢惟一華裔女明星的身影。原來在宋美齡眼中,黃柳霜代表的是“只有洗衣店、餐館老板,黑幫和苦力組成的舊中國人”,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才是她認可的代表新中國人的形象。
宋美齡的冷落其實正反映出黃柳霜的困境,無論是事業(yè)上還是感情上。一方面,好萊塢并不真的接納她。她的初戀對象是電影制片人米奇·尼蘭,圈內(nèi)出名的花花公子,最終以白人不能與華人女子通婚的理由離她而去。而留美定居下來的精英華人又看不上這樣“復(fù)雜”的女人。終其一生,黃柳霜始終沒有找到幸福的感情生活。
四十多歲時,黃柳霜已基本上很少拍片。1960年,她有一次出演主要角色的機會,卻因長期酗酒患有嚴重肝硬化未果。1961年,這位在夾縫中頑強拼搏大半生的華裔女影星在洛杉磯家中病故,終年56歲。
?。ㄠ嵰鹚]自《中國女性》)
責編:小側(c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