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麻煩。身體有病了;欲望滿足不了;氣候太冷太熱;吃飯不合口味;你說一句話批評我;一個不喜歡的人坐在旁邊……這些都讓人不自在。要自在就要放下。人生好像一個皮箱,用的時候提起來,不用的時候就放下,出門要帶東西,沒皮箱不行;回家來,在客廳、廚房還老拎著皮箱,多辛苦啊?!?br/> “不過,放下很難,要指揮。諸位,要有家庭,要有事業(yè),要有子女,要有財產,有、有、有,有也是有限的。放下不是不要,放下是更富有?!?br/> 星云大師如是說。(以下根據(jù)星云大師講話整理)
金錢積聚,煩惱也積累
人,有了金銀財寶、功名富貴,不一定歡喜。有人說有了愛情才歡喜,但愛情是一半歡喜,一半煩惱。世間所有東西都是一半一半的,白天一半,黑夜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好的一半,壞的一半。就是這樣一個一半一半的人生,追求美滿的一生很難,人生就是要在缺陷中找到一種自在、安穩(wěn)。
如何才能找到自在安穩(wěn)?從一般的共同需求來說,首先是財富。尤其現(xiàn)在的社會,哪一個不是向錢看?一般的人看到的財富,比方說人民幣、黃金、美鈔,還有大樓、股票、有價證券等。
沒有錢的人比較慷慨,有錢的人反而不容易慷慨。比如一個人身上只有20塊錢,如果看到一個可憐人,唉,給你吧。如果一個人有200萬,他就不會。為什么?200萬再努力就會變成1000萬,因為想積聚。
金錢積聚,煩惱也積聚。
有一對小夫妻,結婚之后住在一間小矮房,過得很快樂。住在高樓上的董事長,天天看到他們,就想“我住在高樓上,天天計算經營,都沒有這么快樂”。他很妒忌。旁邊的秘書說:“董事長,你可以送一些煩惱給他們就行了?!薄盁涝趺此徒o人呢?”秘書說:“你拿一百萬給他們就行了?!焙茫麻L決定送一百萬給小夫妻。小夫妻開始很歡喜,發(fā)財啦。但是,到了晚上,麻煩了,這一百萬放在哪里呢?放在抽屜里、枕頭下面,怕小偷,放在哪里都不安心,一宿沒睡,天亮了,他們明白,“哦,我們上當了,”他們到高樓上,把一百萬送回董事長,“把煩惱還給你。”
所以財富也會帶來煩惱。能讓人快樂歡喜者,在佛教叫善財,凈財,正財,義財。
最大的財富在心里
講到財富,其實世界上沒有一個窮人,每個人都是大財主。何以見得?我有一雙眼睛,可以看山河美景、日月星辰、高樓大廈,雖然不是我的,但可以欣賞。耳朵,可以聽到鳥叫蟲鳴,歌聲音樂;聽到贊美的話,滿心歡喜。我們有身體,能感受風和日麗,能感受空調、沙發(fā)、地毯的舒服,這就是財富啊。
滿足就是財富,所以過去有人贊美孔夫子的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敢其樂。賢哉回也!”
歡喜、快樂、健康,都是財富。金錢不是唯一的財富。金錢能買到酒肉、山珍海味,但買不到高貴的靈魂。金錢買得到書看,但買不到氣質;金錢能買到床鋪,但是買不到睡眠。我們不是經常問,睡得好嗎?很多人焦慮失眠。金錢能買到酒肉朋友,但買不到患難之交;金錢能買到高樓大廈,但買不到安全。
金錢不是唯一的財富,所以要找到財富的源頭——心,心里的財富最多,最大。
怎么把心的寶藏挖掘出來?有人說遇到貴人就好了。找貴人,貴人在哪里?貴人就是自己,我們自己要做自己的貴人。
不過,求助自己也難。別人不聽自己的話,自己又何嘗聽自己的話。最不聽我們話的就是我們自己。人要做自己的主人。
忍就是接受和化解
“忍”很容易讓人誤會,不好懂。忍,不是讓人忍窮苦、饑餓,忍氣吞聲。忍是一種智慧,一種力量、一種看法。
忍又可分為生忍、法忍、無生法忍,你們可以體會忍的豐富。
人家送東西給你,鮮花、獎牌,好的能接受,壞的,叫我犧牲、奉獻、吃虧,也能接受、能承擔。是非、難堪、爭執(zhí),都能處理、化解,沒什么過不去的事情!所以,第一個階段,忍在生活里能派上用場,儒家叫修養(yǎng),佛家叫生忍。
法忍。法,就是宇宙間的一切我(道理),一切東西,有形的,無形的,都能認識和接受。
無生法忍。無生,是看透世間“諸法無生”,是一種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境界。明白這個道理就沒什么不可忍了。
人就是不懂死。把生看成是歡喜,死就是悲傷,其實不必。
有一個人,老來得子,有一個老和尚站在門口哭泣,老員外說:我們家正在歡喜慶祝,你要化緣可以,別哭嘛。老和尚說:我不是要化緣,我哭你們家多了一個死人。
有生就有死,生和死是靠在一起的,中間只有幾十年,生了要死,死了要生,死也不用哭,要歡笑啊,噢,要移民啦,種子又要種下去,以后會再生長開花結果,何必要把生死分開呢?
有一個道樹禪師把寺廟建在道觀旁邊,道觀里的道士很有法術,時而撒豆成兵,時而呼風喚雨,要與禪師斗法,一些法師都被嚇跑了,可是道樹禪師一住就是20年,道士最后只好說:算了,我們不住在這里,搬家了。有人問道樹禪師,你怎么讓那些道士自甘退卻?怎么贏的呢?禪師說:我沒有什么法術,也沒有神通,但是我有一個字“無”,以不變應萬變。有,就有窮有盡,無,是無窮無盡,無限無量。
所以人生、佛法,有的是有形,有的是無形的,有的是一時的,有的是永久的。
懂得這些,每個人就能決定自己的人生,決定自己的一切。
摘自《瞭望東方周刊》201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