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料:在產區(qū)、春夏季節(jié)以鯉、草、青、鳙魚等為原料進行加丁。制品銷售頗廣。
二、加工方法:
1、鮮魚剖割:根據鮮魚的大小,剖割的方法可分為三種:
(1)腹開。即在腹部割一刀,挖出內臟。250克以下的魚,多用這種方法。
(2)割片。在魚的腹部或背部割成兩片,然后取出內臟,刮去黑膜。1公斤以下的魚都用這種剖割法。
(3)切塊。先除去魚頭、魚尾及鰭部,再將魚分為兩片,并刮除黑膜,切成3~5厘米長、2厘米寬的魚塊。魚體重在1公斤以上的都用這種剖割法。
2、漂洗:剖割后水洗,除凈魚體上的血污。漂洗時間要適當,漂洗過久會影響魚的風味,且易變質。漂洗時間一般不超過15分鐘。粗鱗魚(如鯉魚、青魚、草魚等)可適當延長,但不能超過30分鐘。
3、腌漬:用鹽量視加工季節(jié)而定。春季氣溫較高,用鹽量為魚重的8%;夏季可適當提高,但不能超過魚重的10%。鹽撒在魚體上要均勻,按照一層魚一層鹽的方法進行腌漬。最上面的一層要撒封缸鹽,以防蒼蠅在魚上產卵生蛆。
腌漬時間為6~8天。腌至4~6天后,即在桶上加壓。
4、加糖:腌漬后將魚從鹵水中洗凈取出。再取其中一部分鹽鹵過濾,并加入白糖。白糖用量按50公斤魚用白糖0.25公斤計算。將魚逐尾在糖鹽液中浸泡一下,取出瀝干水分aZmFZKZ/AJX6gAG1C3nfzl7Ga2Q/w7kMBVS859Jg1Ao=。
5、曬干:曬魚地點以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環(huán)境衛(wèi)生好的平地為宜。小魚可用稻草墊曬,大魚和魚塊放在竹簾上曬。
曬魚時,魚的背部向下,并注意經常翻動,以便干燥均勻。
6、熏制:
(1)熏制工具。大都采用木箱,箱身高約145厘米、寬約115厘米,分10~12層格,最下一層離地向約40厘米。箱的下面有一小門,為添加鋸屑、調節(jié)空氣用,箱的頂部無蓋。
(2)熏制方法。將曬干的魚擺入熏格內。熏格可用竹篾制成。熏制時,肉面朝上,每格可放魚10公斤左右。在熏制過程中,必須經常將熏格上下調換。當熏至2.5小時左右后,視上煙程度將魚塊翻而一次。熏制材料宜采用杉木屑,有特殊氣味的木屑如樟木屑等不能采用。在熏制過程中,根據熏煙的大小適時添加木屑,但要防止明火。每箱的熏制時間約4~5小時。熏制完畢,冷卻,即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