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他留學美國歸國受阻,曾致信美國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人物。60年后,他因榮獲國家最高科技獎而備受矚目。
他就是我國合金材料的開拓者、科技領域的戰(zhàn)略家、兩院院士、共產(chǎn)黨員師昌緒。回顧自己的大半生,這位老一代的“海歸”話語樸實無華:“作為一個中國人,就要對祖國做出貢獻,這是人生的第一要義?!?br/> 敢于向艾森豪威爾挑戰(zhàn)的人
1920年,師昌緒出生于河北省徐水縣。青年時代,他親眼目睹了舊中國被列強任意欺凌的屈辱歷史。
“使中國強盛、強大,是我一生最根本的思想?!睅煵w懷著報國的夢想,翻秦嶺,過潼關,千里跋涉,風餐露宿,歷經(jīng)重重輾轉,1941年考入西北工學院礦冶系。
為什么選擇礦冶系?師昌緒的想法很簡單,“當時有一個說法,一個國家貧窮,主要是地下東西沒開采出來,因此當時學采礦或冶金的人非常多,所以我就選了礦冶系?!?br/> 1945年大學畢業(yè)后,師昌緒以全班第一的成績被推薦到資源委員會從事煉銅工作。1948年9月,他來到美國密蘇里大學礦冶學院開始了留學生涯。
在美國學習期間,年輕的師昌緒就顯示出他的科研才華。他在密蘇里礦冶學院攻讀碩士學位時,利用真空中蒸汽壓原理,改進了傳統(tǒng)金銀的提取方法,提高了提取純度。在歐特丹大學,他的博士研究課題是銦銻砷三元合金相圖,這個研究結果為化合物半導體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就在師昌緒準備回國參加新中國建設時,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了。1951年,美國政府下令,所有在美國攻讀理工的中國留學生一律不準回國,還沒收了他們的護照。這份禁令非但沒能束縛住師昌緒,反而促使他展開了更為激烈的斗爭。
1953年夏天,師昌緒以組織夏令營的名義,把中國留學生聚在一起,共同商量爭取回國的對策。他們決定,把他們被扣留的事公開,并且和國內取得聯(lián)系,得到國內的支持。確定了這兩點,師昌緒他們就在波士頓的住所開始了行動。
很快,師昌緒聯(lián)合部分留美學生向周總理寫了一封求助信。1954年5月在日內瓦國際會議上,周恩來總理向美國政府提出了嚴正抗議。
師昌緒等中國留學生還寫信給美國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申訴美國不應阻撓中國留學生回國,并將這封信向美國人民散發(fā)。這些公開信在美國引起了很大反響。當時的《波士頓環(huán)球報》在第2版報頭刊登了師昌緒的大照片,直稱他為“敢于向艾森豪威爾挑戰(zhàn)的人?!?br/> 1955年春,美國在各方的壓力下被迫允許師昌緒等中國留學生回國。臨走前,他的導師柯恩問他:“如果因為在美國職務低,掙錢少的話,我可以幫忙?!睅煵w回答說:“你說的這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