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什么是中風
中風是一種醫(yī)療急癥。中風原因有二:一是腦部血管破裂,二是血栓,后者更為常見。若不及時治療,腦細胞會迅速死亡,結果會導致嚴重殘疾或死亡。如果親人出現(xiàn)中風癥狀,應立即尋求緊急醫(yī)療救助。
圖2
出現(xiàn)以下跡象要當心:
●身體突然感覺麻木或無力,尤其是一側身體;
●一只眼睛或雙眼突然出現(xiàn)視力變化;
●突然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嚴重頭痛;
●突然出現(xiàn)眩暈、走路困難或身體失去平衡;
●突然失去意識,說話困難或頭腦糊涂;
如果發(fā)現(xiàn)任何上述癥狀,請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圖3
中風測試:說話、揮手、微笑
F.A.S.T.測試有助于發(fā)現(xiàn)癥狀。
F 面部:微笑,觀察是否一側臉沒有反應。
A 胳膊:抬胳膊,觀察是否一側胳膊抬不起來。
S 說話:能否重復一句簡單的話?是否有困難或發(fā)音模糊?
T 時間:時間是關鍵。如果出現(xiàn)任何癥狀,請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圖4
中風時間與腦損傷
對于中風的救治需要爭分奪秒。缺氧狀態(tài)下,腦細胞會在數(shù)分鐘內(nèi)死亡。溶栓藥物能控制對大腦的損傷,但是必須在中風癥狀出現(xiàn)三個小時內(nèi)給藥。一旦腦組織死亡,相應的身體部位將無法正?;顒?。這就是為什么中風會導致長期殘疾的最大原因。
圖5
中風的診斷
當某些有中風癥狀的人來到急診室,首先要確定是何種中風。中風主要有兩種,治療方式也不同。CT掃描可以幫助醫(yī)生確定到底是血管阻塞還是血管破裂。另外還要作些檢測來確定血栓或出血的具體部位。
圖6
缺血性中風
缺血性中風最常見。幾乎90%的中風患者為缺血性中風。罪魁禍首是血塊阻塞腦部血管。血塊可能來自腦部也可能來自身體其他部位。
圖7
出血性中風
出血性中風較為少見,但更容易致死。腦部某脆弱血管破裂導致出血性中風。腦內(nèi)出血很難止血。
圖8
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
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通常稱為“輕微中風”,更像是僥幸脫險。腦部短暫性缺血,引起與中風類似的癥狀。血供恢復正常后,癥狀消失。TIA是一種危險信號,表示有可能很快出現(xiàn)中風。如果您認為自己有短暫性腦缺血,要盡快看醫(yī)生。通過治療來降低中風風險。
圖9
常見原因:動脈硬化
中風常見原因為動脈硬化。脂肪、膽固醇、鈣及其他成分在動脈聚集形成斑塊,影響血液流動。血塊卡在血管狹窄處,導致缺血性中風發(fā)作。動脈硬化同時也更容易形成血塊。出血性中風通常是由于無法控制的血壓升高導致脆弱的動脈破裂。
圖10
風險因素:慢性疾病
某些慢性疾病會增加中風風險。包括:
●高血壓
●高膽固醇
●糖尿病
●肥胖
通過控制這些疾病可以降低中風風險。
圖11
風險因素:行為
某些行為同樣也會增加中風風險:
●吸煙
●缺乏鍛煉
●酗酒
圖12
風險因素:飲食
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增加中風風險。吃太多的脂肪和膽固醇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而變窄,攝入過多的鹽會導致高血壓,過多的熱量會導致肥胖。多吃水果、蔬菜、全谷類、魚類有助于降低中風風險。
圖13
無法控制的風險因素
有些風險因素是無法控制的,比如,衰老或有中風家族史。性別也是一個影響因素,男性更容易出現(xiàn)中風。不過,女性因中風而致死的人數(shù)更多。最后,種族也是一個重要的風險因素。非洲裔美國人、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比其他種族人的風險更高。
圖14
中風:緊急救治
對于缺血性中風,緊急救治主要是通過藥物恢復血供。溶栓藥物能快速溶解血栓,減小長期損害,但是它必須在中風三小時內(nèi)給藥。出血性中風則更難處理。通常包括控制血壓、止
NKJkHhL58woEnY8gqX6NgA==血、清除腦部血瘀。
圖15
中風:長期損害
中風是否會引起長期損害,取決于中風的嚴重程度及治療速度。至于造成何種損害則取決于中風發(fā)生的部位。中風后常見癥狀包括胳膊或腿麻、行走困難、視力障礙、吞咽困難、說話和理解困難。這些情況可能會是永久性的,但很多人可以恢復大部分能力。
圖16
中風康復:語言治療
康復治療是中風恢復進程的關鍵,可以幫助患者恢復失去的技能,并學習彌補那些無法消除的損傷,幫助患者盡可能恢復其自理能力。對于說話有困難的人,言語和語言治療至關重要。對于有吞咽困難的患者,語言治療師也有所幫助。
圖17
中風康復:物理治療
肌肉無力,以及平衡問題,都是很常見的中風后癥狀。這些會影響走路及其他日?;顒印N锢碇委熌苡行У鼗謴土α?、平衡及協(xié)調(diào)能力。對于精細的運動技能,比如使用刀叉、寫字、釘紐扣,職業(yè)治療會有所幫助。
圖18
中風康復:談話治療
一般對于中風幸存者及其家人而言,他們都經(jīng)歷了強烈的情感起伏,如恐懼、憤怒、擔憂和悲傷。心理醫(yī)師或心理咨詢師可以提供處理這些情感的方法。由于治療師經(jīng)常接觸中風患者,所以他們也能發(fā)現(xiàn)抑郁跡象。
圖19
中風的預防:生活方式
對于有中風或短暫性腦缺血的人來說,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預防復發(fā):
●戒煙;
●鍛煉及維持健康體重;
●限制酒精和鹽的攝入;
●多吃蔬菜、魚和全谷類食品。
圖20
中風的預防:藥物預防
對于有較高中風風險的人來說,醫(yī)生往往建議通過藥物治療來降低風險??寡“逅幬铮ò⑺酒チ?,可以防止血管中的血小板聚集,預防血塊形成;抗凝藥,如法華林。最后,如果您患有高血壓,醫(yī)生會開降壓藥。
圖21
中風的預防:手術
某些情況下,中風是因為頸動脈狹窄所致(血液通過頸部兩側的血管供應給大腦)。那些因為這種情況而患有輕度中風或TIA的人,可以通過頸動脈內(nèi)膜切除手術治療。該手術能清除頸動脈壁的斑塊,并預防中風再次發(fā)生。
圖22
中風的預防:球囊和支架
某些情況下,醫(yī)生不用手術也能治療頸動脈阻塞。該過程被稱為血管成形術,包括臨時在動脈內(nèi)植入導管、通過球囊擴充被斑塊淤阻的部位;也可以植入支架(一種金屬管)保持血流通暢。
圖23
中風后的生活
半數(shù)以上的中風患者都能恢復自理能力。及時應用溶栓藥物的患者有可能完全恢復。對于出現(xiàn)殘疾的患者通過治療也能恢復自理能力。雖然一開始再次中風的風險較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風險會逐漸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