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杜娟
(新太陽房地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竹類植物四季常青,風姿卓雅,挺秀悅目,自古以來就是園林綠化和造園藝術中不可缺少的觀賞植物。因此,總結竹景的意境營造、空間構成、視線控制,以及竹與其他風景園林要素的結合,對于園林空間的景觀營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作為背景。在風景園林中,常以大面積的竹林作為環(huán)境特征,形成主要景點的背景;或以小面積的竹叢作為雕塑小品的背景,烘托意境,如同綠屏,隨風飄搖,優(yōu)雅而生動。
作為主景。片植的竹林可以獨自成景,作為一個景區(qū)的特色如杭州的“云棲竹徑”;孤植或叢植的竹也可以配合其他園林造景要素,放置在視覺的中心點或者視線端點作為主景,如庭院中的竹石小景。
作為配景。竹景在風景園林中,常被作為其他造園要素的輔助與襯托,如蘇州滄浪亭中的“聞妙香室”,因杜甫詩:“燈影照無睡,心清聞妙香”得名,院中孤植梅,姿態(tài)優(yōu)美,清香暗浮,墻角配植竹,竹枝自然彎曲,與梅相映成趣。
竹類植物可以用來分隔園林空間,若干個大小不同的空間可通過成叢、成片的竹子相互隔離,使空間層次深邃,意味無窮。其中綠籬在分隔空間中的應用最為廣泛和常見,不同形式、高度的綠籬可以達到多樣的空間分隔效果。菲白竹、箬竹等地被竹多用于開敞空間的分隔。這類竹枝葉濃密,尺度宜人(高約0.5~1米),界定空間的同時保證了空間的開放性和視線的連續(xù)性,適用于廣場、入口、草坪等。
從建筑的角度,竹類植物可以用來完善由建筑或其它設計因素所構成的空間范圍和布局。當一個空間的兩面或三面是建筑或圍墻,剩下的開敞部分可用植物來完成整個空間的“圍合”或完善。像圍合那樣,運用竹子將其它孤立因素所圍成的空間給予更大的圍合面。連接形式是運用線型的種植方式,將孤立的因素有機地連接在一起,從而構成連續(xù)的空間。
要創(chuàng)造出園林中富于變化的空間感,除了運用分隔的手段使空間呈現多樣化之外,空間的相互穿插與流通也很重要。
圍與透。當要突出空間中的主景或將興趣引向空間內部事物時,可采用竹景進行圍合,將興趣引向到所觀察的事物上,使注意力向內集中。當營造私密空間時,也可用密植的竹林圍合空問。用竹林作為空間的邊界時,可以使園內與外界環(huán)境自然過渡,既滿足了功能上的需要,又使得園內外景致自然過渡,融為一體。
藏與露。竹林深處是最好的隱藏空間,可營造幽靜的環(huán)境氛圍,將景物藏于竹林深處,在竹林外不可見,須沿竹徑幾經轉折后才突現眼前,引人驚嘆。也可通過將景物藏于竹景后,采取欲揚先抑的方法,達到“峰回路轉”、“柳暗花明”的效果。
疏與密。用竹景圍合或分隔的空間,可密不透風,幽深郁閉,亦可在分隔中,產生透、露、漏的效果,使空間既分隔又相互滲透;既相對獨立、封閉的,又互相融合、敞開,呈現出了一定的層次感。游人在這樣的空間中游賞,空間之外的景致時隱時現,畫面逐漸展開,會引發(fā)游人進一步探求的欲望。
障景。竹類植物作為屏障視線的材料如直立的屏障,能控制人們的視線通過,如將所需的美景收入眼里,而將俗物障之于視線之外。在一些園路轉折處、建筑入口、粉墻前植竹,既可控制視線,又障而不嚴,從竹間仍可見三分“春光”,使竹與背后景物相應成趣,同時又避免了因完全障景而產生閉塞的弊病,增加了景深。
控制私密性。由于竹類植物具有屏蔽視線的作用,因而私密控制的程度,將直接受竹類植物品種、大小以及人所處的位置的影響。如果竹類植物高度為1.2米時,身體的大部分被遮蔽,給人一種安全感;當竹類植物的高度達到1.5米時,一般人除頭部外,身體都被遮擋,空間產生一定的私密性;如果竹類植物的高度超過1.8米以上時,人幾乎被完全遮擋,則空間的私密感最強。
引導視線。竹景可以通過列植形成引導性強的線性空間,來引導人的視線方向,也可以通過竹林小徑的設計,讓游人在游賞的過程中,視線隨著竹林的種植邊緣左移右轉,直到達到視線的終點?;蛟谥窳种芯植块_敞,種植小喬木或灌木,形成透景線,將遠景呈現。
“景貴乎深,不曲不深”,說明幽深的園林空間常具有強的感染力,而曲折則往往是達到幽深的手段之一。運用園林植物能夠營造出園林空間的曲折與深度感,如一條小路曲曲折折的穿行于竹林之中,能使本來并沒有多大的空間顯得具有了深度感。
竹林蔭道設置。竹林蔭道宜選擇側枝短,稈形、葉形較優(yōu)美的散生竹種,如:茶稈竹、滿山爆竹、黃甜竹等。側枝短,不會影響游人行走,午間能照到一點太陽,道路也顯得較干凈。竹林蔭道一般設計成曲線,給人以“曲徑通幽”之感。
竹窗配景。竹窗配景搞得好,灑脫素雅,非常有特色。竹窗配景選擇的竹子不宜太高、太大,以竹窗外能看到竹稈及少量竹葉為宜。竹窗的竹子以觀稈為主,一般選擇紫竹、斑竹、方竹為好,并通過人工管理,控制竹叢密度。
竹石配景。假山景石是特殊風趣的庭園小品,若配植適當竹子,能增添山體的層林疊翠,呈現自然之姿,山林之美。如上海豫園假山下,蘇州留園冠云峰旁,都有此景觀。竹石配景中,竹種選擇應考慮以下幾點:1)大型假山邊栽竹可選擇:散生竹中的花毛竹、金絲毛竹、金鑲玉竹、方一竹、紫竹、斑竹、黃稈烏哺雞竹或選擇叢生竹中的花竹、銀絲竹、大肚竹、青絲黃竹、花孝順竹等;2)瘦小、直立的小型假山以選擇方竹、紫竹為佳;3)孤石與竹配景時,一般選擇叢生竹中的花竹、大肚竹較好;另外,黃金間碧玉竹、花吊絲竹、金絲慈竹、粉單竹也一可與孤石配景。
竹與水景。水景范圍大,宜選擇大型或中型叢生竹,注重“觀形”,以選擇長勢茂密、稈形密集的竹叢為好。如能同時兼顧到觀稈更佳。適宜的竹種有:粉單竹、花吊絲竹、金絲慈竹、青麻撐竹等。也可選擇中型的叢生竹如:銀絲竹、青絲黃竹、花竹等。在水池邊,竹與梅、桃配植,可形成色彩豐富的竹景,倒映水中,上下兩層天,自成一片景。
竹子與其它植物。竹子邊上安排栽植一些矮小植物給人以一種逼真、回歸自然的感覺。如散生竹林中可栽植一些石蒜,開花季節(jié)美不勝言;叢生竹也可栽一些野芋、龜背竹、杜鵑或者在叢生竹旁放置一塊石頭,石頭邊再種一叢蘭花或石蒜也別有韻味;此外,龜甲竹與蘇鐵搭配,紫薇與方竹搭配也別有詩意。
竹子與花壇配合。竹子種在花壇中,搭配得好,別具特色。這類花壇宜矮,安排在墻邊一帶,以長方型較適合?;▔锌煞胖靡?、二塊石頭,種上一株蘇鐵或紫薇,竹類以選擇較小型的鳳尾竹、銀絲竹、青絲黃竹或散生竹中的紫竹、斑竹、方竹。
竹林片栽。成片栽植小面積造景竹種林,一般栽植在綠地的邊沿或一些特定的環(huán)境地點。為了控制地下竹鞭亂長,要在地面以下澆灌水泥隔板。
蘇軾《凈因院畫記》:“山石竹木,水波煙云,雖無常形,而有常理”。可以理解為造園雖無固定的模式與形式,卻有法可依。竹景的營造也同樣如此,雖然造景形式與手法靈活多變,卻具有一定的設計原則與營造方法。竹景在風景園林中的營建,應遵循因地制宜、空間多變、巧于因借、尺度合宜的設計原則。
[1]連巧霞.竹類植物在現代園林中的應用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J].竹子研究匯刊,2007.4.
[2]翟敬宇.竹類植物觀賞特性及在北京園林景觀中的應用[J].世界竹藤通訊,2011.3.
[3]田英翠,楊柳青.竹類植物在園林造景中的應用[J].北方園藝,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