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會剛
(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重力式擋土墻一般采用明挖基礎,當基底松軟或水下挖基困難時,可采用換填基礎、樁基礎或沉井基礎。對于土質地基,墻趾的埋置深度至少lm;有沖刷時,在沖刷線以下至少lm;凍脹地區(qū),應在凍結線以下至少0.25m,凍脹深度超過1m時,基底應換填一定厚度的砂礫或碎石墊層,且墊層底面應在凍結線以下至少0.25m。對碎(礫)石、砂類地基,基礎埋深不宜小于1m對巖石地基,應清除表面風化層,如風化層較厚,基礎應嵌巖0.25-1.00m,墻趾前應有足夠的襟邊寬度。
片石宜分層砌筑,應長短相間地與里層砌塊咬接成一體,上下層石塊交錯排列,避免豎縫重合。每層的水平縫大致齊平,豎縫應錯開,不能貫通,砌縫寬度一般不應大于4cm。砌筑較大的片石,宜用在下面,寬面朝下,片石間以砂漿隔開。砌體中的片石應大小搭配,相互錯疊,咬緊密實并配有小石塊,作擠漿填縫之用。
用作鑲面的塊石,表面四周應修整,以便安砌;塊石應平砌,每層石料高度應做到基本齊平。外圈定位和鑲面的石塊應一丁一順排列,丁石深人墻心不小于25cm,灰漿縫寬為2-3cm,上下層豎縫錯開距離不應小于l0cm。
1.3.1 每層鑲面料石均應事先按規(guī)定灰縫寬及錯縫要求配好石料,再用鋪漿法順序砌筑和隨砌隨填立縫,并應先砌角石。
1.3.2 鑲面石砌筑完畢后,方可砌填心石,其高度與鑲面石齊平。
1.3.3 每層料石均應采用一丁一順砌法,縫寬一般為1.0-1.5cm,相鄰兩層立縫應錯開不小9于l0cm。
墻頂宜用粗料石或現澆混凝土作成頂帽,路肩墻頂面寬宜用大石塊砌筑,5號砂漿勾縫和抹面,并均應在墻頂外緣線留出l0cm的帽沿。
1.5.1 在松軟地層或坡積層地段時,基坑不宜全段貫通,應采用跳槽辦法開挖以防上部失穩(wěn)。
1.5.2 當基底軟弱、地形平坦、墻身又超過一定高度時,可在墻趾處伸出一臺階,以拓寬基礎。
1.5.3 當地層為淤泥土、雜填土等,可采用 砂礫、碎石、礦渣灰土等材料予以換填,或用砂樁、石灰樁、碎石樁、織布、粉噴樁等方法處理。
1.5.4 基坑底面開挖寬度應比設計尺寸各邊增寬0.5-1.0m,并保持一定的開挖邊坡度。
1.6.1 砌體砂漿強度達70%以上時,方可回填墻背填料,并應優(yōu)先選擇滲水性較好的砂礫土填筑。浸水擋土墻背應全部用水穩(wěn)性和透水性較好的材料填筑。
1.6.2 墻背回填要均勻攤鋪平整,并設不小于3%的橫坡逐層填筑,逐層夯實。每層壓實厚度不宜超過20cm,碾壓機具和填料性質、厚度及碾壓遍數應經過試驗確定。
1.6.3 壓實時,臨近墻背1.0m范圍內,應采用小型壓實機具如蛙式打夯機、內燃打夯機、手扶式振動壓路機、振動平板夯等。
混凝土擋土墻一般包括重力式混凝土擋土墻、扶壁式鋼筋混凝土擋土墻、懸臂式鋼筋混凝土擋土墻和組合式鋼筋混凝土擋土墻(如擋土板)等。其共同特點時墻身斷面小、自重輕、圬工省,適用于石料缺乏、地基承載力較低的路堤和路肩墻,澆注的鋼筋混凝土系整體結構,以現澆為宜。
2.1.1 重力式混凝土擋土墻
一般是指素混凝土結構,相似于砌石擋土墻。其施工特點是,模板簡單,混凝土量大。
2.1.2 扶壁式鋼筋混凝土擋土墻
屬典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有直墻、斜墻和板等幾種的結構,模板、鋼筋和混凝土施工工序齊全。
2.1.3 懸臂式鋼筋混凝土擋土墻
與扶壁式鋼筋混凝土擋土墻相比,結構受力方式雖不同,但其結構形式、施工工藝相似。
2.1.4 組合式鋼筋混凝土擋土墻
適用于需要快速施工的擋土墻。開挖前,預制鋼筋混凝土擋土板。土方開挖到位,將預制的鋼筋混凝土擋板安裝到位,作臨時支撐,起到土體防護作用。同時進行基底清理,組立模板,澆注混凝土,與預制鋼筋混凝土一起組成重力式擋土墻。
按墻體模板的特點,可使用木模、組合鋼模以及整體模板,甚至滑模和翻模。
2.2.1 基本要求
擋土墻分段施工時,相鄰段應錯開間斷施工。鋼筋混凝土擋土墻,特別是扶壁式擋土墻,因墻體交叉傾斜,需要放樣準確,支撐控制到位,并且模板要有一定的結構剛度。
2.2.2 整體模板技術
整體模板是目前發(fā)展比較快的一種模板技術。它的特點是整體設計、工廠加工、整體鞏裝。整體模板成型混凝土質量高,功效也大大提高。整體模板由面板、筋肋和支撐件構成。擋土墻對模板接縫要求不是很高,可不用拼接件而直接安裝。為了方便拆模,模板表面應涂刷拆模劑?;炷翐跬翂ν鍪瘬跬翂σ粯?,需作排水、滲水和接縫處理,方法基本相同。
2.3.1 墻體鋼筋安裝
墻體鋼筋安裝應在立模前施工(有時先立一側,再扎鋼筋,然后封閉另一側)。安裝模板時,特別是對扶壁擋土墻鋼筋,不易校正其位置偏差,因此鋼筋安裝綁扎必須控制到位。一般控制方法是搭架支撐,在鋼筋頂部位置設置檁架,控制鋼筋在頂端的準確位置。對每根鋼筋,控制上下準確位置,拉緊固定。
2.3.2 墻體混凝土
鋼筋混凝土擋土墻截面較小,鋼筋密,混凝土澆注時,塌落度可適當大些?;炷料聜}要有漏斗、溜槽等輔助措施,以免上層鋼筋沾上殘漿,影響成型混凝土對鋼筋的握裹力。另外,應分層澆注,分層振搗。每層厚度以30cm為宜,澆注進度控制在每小時1-1.5m。
加筋土擋土墻具有圬工工程量少,地基強度要求不高,抗震性能好,造價低,施工方便,進度快等特點,在公路工程中已廣泛應用于擋土墻和橋臺部位。
回填土料要求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和較高的抗剪強度,一般采用中低液限粘土、砂類土、礫碎石土和各種穩(wěn)定土。對于滿足要求的工業(yè)廢渣也可采用。禁止使用腐殖土、凍結土、白堊土和硅藻土。
控制放線。加筋土擋土墻墻面垂直,平面上隨現場條件作成直線或曲線。第一層面板安裝準確,以后每層只需用垂線控制就可。擋土墻的另一個控制內容是面板的接縫線條。擋土墻的美觀主要體現在線條上,要求平順整齊,接縫大小一致。每層面板安裝前都應準確放出每塊面板的位置,精確對線。
3.2.1 面板施工要點
3.2.1.1 面板安裝以外緣定線。
3.2.1.2 矩形、十字型及六角形面板安裝順序。
3.2.1.3 為防止相鄰面板錯位,可采用螺栓夾木或斜撐固定。
3.2.1.4 面板的沉降縫,同時也是分段施工的分界線。
3.2.2 筋帶鋪設施工要點
3.2.2.1 筋帶鋪設應與面板的安裝同步,進行鋪設的底料應平整密實。
3.2.2.2 鋼帶不得彎曲,接頭(插銷連接)和防銹(鍍鋅)處理應符合標準規(guī)定。
3.2.2.3 鋼帶或面板間的鋼筋連接,可采用焊接、拉環(huán)連接或螺栓連接,且連接處應澆混凝土保護。
3.2.2.4 聚丙烯土工帶、塑鋼帶,應穿過面板的預留孔或拉環(huán),折回與另端對齊或綁扎在筋帶中間,與面板連接。筋帶本身連接也采取綁扎方式。施工中,嚴禁用打結方式連接。
3.2.2.5 筋帶應成扇形輻射狀鋪設在硬基上,不得與硬質棱角填料直接接觸筋帶從面板鋪設到位后,在尾部少量填土。
總上所述,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要根據當地的材料以及地基的要求強度采取不同的擋土墻施工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又快又好的滿足施工進度和要求。
[1]余鈺.重力式擋土墻結構體系可靠度分析[D].蘭州理工大學,2008.
[2]張文居.邊坡支擋結構可靠性設計探討[D].成都理工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