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困倦
曾有一個傳說:晚自習上,某同學在最后一排睡覺。突然,他醒了,然后把教室燈關(guān)掉,接著睡。全班同學坐在一片漆黑里,目瞪口呆。晚自習時睡覺,不是因為困,而是在“困”與晚自習之間,已經(jīng)建立了某種偉大的條件反射。
“正面人物”變“反面教材”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謝立貴
傳說大多夸張,真實性難以考究。不過,許多高三生在晚自習時得跟瞌睡蟲作戰(zhàn),是不爭的事實。
阿貴——謝立貴是個精力過人的人。剛上高三時,班主任讓全班同學輪流上臺發(fā)表高三宣言,大家或是羞澀地簡潔明了,或是簡單地照本宣科,唯有阿貴不拘一格,放言要榨干高三的每分每秒,3個月一小步半年一大步,一年后要位列年級前20名。阿貴的豪言壯語很是激勵了同學們。
阿貴的確精力充沛。你能堅持每天早上6點準點起床,繞操場跑10圈嗎?你能堅每天第一個到教室嗎?你能做枯燥的數(shù)學題做到凌晨兩點嗎?阿貴能——至少高三的前兩個月能。兩個月后,他崩潰了,精力的堤壩在晚自習時出現(xiàn)裂縫。
第一節(jié)晚自習是老師的講課時間,從19:40開始,到20:30結(jié)束。老師在臺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能起到提神的作用??梢坏降诙?jié)晚自習,老師退居二線的時候,阿貴就撐不住了。他呵欠連連,眼里噙著淚,課本上的文字在阿貴眼中變得模糊,常常從A段跳到B段也渾然不知,腦袋儼然被灌進水泥,運轉(zhuǎn)不靈。同桌繪聲繪色地描述了阿貴“倒下”過程:“月黑風高,阿貴右手寫字,靠左手撐著頭顱,但很快就獨木難支,開始‘小雞啄米’。最后,他像一座年久失修的鐵塔,緩慢又堅定地倒下。北京時間21:20,全班同學見證了這歷史性的一刻。”
從“正面人物”變成“反面教材”,阿貴很尷尬。隨著高三進程的推進,有越來越多的同學在晚自習上提不起精神?!按死Ьd綿無絕期”,高三的興奮感漸漸退卻,重復和枯燥的練習讓人煩躁,困倦像病毒般四處傳播,一片同學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陸續(xù)倒下。晚自習本是鞏固一天學習成果的最好機會,現(xiàn)在卻變成部分同學鞏固睡眠質(zhì)量的“良機”,也成了他們的心理、生理上痛苦的煎熬。
現(xiàn)在,晚自習結(jié)束的鈴聲一響,就像有人往教室扔進了手榴彈,大家都速速逃離?!拔也幌朐僭诮淌依锼耍绊懖缓??!卑①F很不好意思。他寧可散散步,和朋友聊聊天,然后按照正常時間作息。阿貴希望短暫的休整能讓自己的宣言不至于淪為蒼白的口號。
謝立貴:“我現(xiàn)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天能‘死’幾個小時,不問世事,好好休息。不過,我會死而復生的,做人要面對現(xiàn)實!”
那些神游
一旦元神出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一條短信一條微博幾頁雜志幾句閑聊就能把晚自習切割得支離破碎。看看時間,只能悻悻罵一句:今晚又浪費掉了!
不玩微博也走神
武漢市第二中學 任秋婧
“唉,只有看著班上帥哥的側(cè)臉,才有繼續(xù)晚自習的動力哦……”任秋婧發(fā)了一條微博?!八睦镂憷玻亢芤话懵?!”很快就有人回復道?!澳阌种牢艺f哪個哦?你是不是也覺得他帥咧?”任秋婧在微博上回了一句,側(cè)過頭,瞅著同桌壞笑。
跟她一唱一和的,正是她的同桌。有話不直說,而是通過微博或QQ傳達,這種“迂回”的溝通方式已經(jīng)成為了她倆的最愛。10分鐘內(nèi),任秋婧已經(jīng)回復了6條微博,還轉(zhuǎn)發(fā)了7條。
“你們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們在玩手機,”班主任孫老師沒點名,“沒有幾個人會無緣無故地對著自己的褲襠笑?!?br/> 任秋婧只好不動聲色地收起手機,眼光又重回到習題上。
高三原本是相對封閉的,微博的出現(xiàn)仿佛在高三生與外界之間架起了一座橋,不管他們身在何處,都能通過微博知曉這個世界正在發(fā)生什么。但是,這也帶來了一個壞處:他們時不時就想看看世界。任秋婧承認微博的吸引力,但她也說:“班長也是‘微博控’,但他從來就沒在晚自習玩過,我就算不玩微博吧,一樣會忍不住看閑書、發(fā)呆、和同學瞎聊?!?br/> 孫老師曾總結(jié)過學生的幾種狀態(tài):“氣態(tài),特別活躍,思維緊跟老師,老師提問時十有八九都是他們回答。固態(tài),習慣默默地聽,靜靜地想,嘴巴就是不動,但很專心。液態(tài),容易受外界影響,波瀾起伏。最后是游離態(tài),有誰知道他們在腦子想什么,告訴我?!蓖碜粤暼绻麤]有老師講課,就會有很多人處于“液態(tài)”和“游離態(tài)”。
“我們又不是小孩子,當然知道這是不對的?!蹦菫槭裁淳褪菦]法靜下心來學習呢?“也許是學習太辛苦吧,又或者是因為我對學習根本不感興趣!”任秋婧翻閱過不少介紹高考狀元學習經(jīng)驗的文章,她發(fā)現(xiàn)了狀元們的共性:“他們都很享受學習的過程,因為享受,所以很投入。”這是一種她難以理解,但很渴望達到的境界。
任秋婧:“不是說‘成功就是一種習慣’嗎?萬丈高樓平地起,先從專注學習10分鐘開始吧,培養(yǎng)‘全神貫注’的習慣。”
那些喧鬧
政治老師和物理老師都說,運動是絕對的,所以就是很想動,很想動,于是有了喧嘩與躁動。
要安靜,“不要”哥們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周末
“你們能不能別吵了?現(xiàn)在是晚自習時間!”周末忍不住大聲喝道。
22:00,正常的晚自習已經(jīng)結(jié)束,教室里還坐著二十多個內(nèi)宿生。從現(xiàn)在到教室熄燈,沒有老師,一切全憑自覺。晚自習是不存在絕對安靜的,即使有老師坐鎮(zhèn),后排也還是有同學在討論題目,聲音不大,偶爾擠出一點笑聲,也是壓低了的。各種和學習無關(guān)的雜音像顆種子,一開始只是耳語,后來就開枝散葉,成了大聲熱議。就像今晚,李吟波和韋波從英語閱讀題聊到了最近鬧停擺風波的NBA,聲音越來越大。
“雙波”的嬉笑聲讓周末靜不下心。他相信有人能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但他不行,他更習慣在安靜的環(huán)境里學習。有時實在太吵,他就戴上耳機。耳機里沒有音樂,但能把他和周圍的嘈雜隔絕起來。這是一種無聲的抗議,他希望別人能注意到。
這時,有同學給周末使了使眼色,“叫他們別吵啊?!敝苣┏煽兣虐嗌系谝幻路饘W習成績好,說的話也更有威懾力。
被呵斥后,李吟波和韋波住了聲,韋波臉上有些掛不住,雖自知理虧,仍小聲反擊道:“你晚自習也別吵著我們?!彼肋@話有些蒼白——周末晚自習時基本上是不出聲的——但就是忍不住?!罢l讓他態(tài)度那么囂張,教室又不是他一個人的?!表f波嘟囔道。
周末臉有些灼熱,他只能當做沒聽見。的確,嚴格來說,現(xiàn)在早過了晚自習時間,教室又是公共空間,同學做什么說什么,是他們的自由。他不知道叫他們“別吵”,算不算是將自己的意愿強加到對方身上,算不算自私、霸道。當各自的利益發(fā)生沖突的時候,晚自習不知不覺變成了人際關(guān)系的彩排。不過,空氣中的火藥味很快就被稀釋了,特殊時期,誰也不會把幾句拌嘴太當回事。
周末聽朋友說重點班的學習氛圍更好,更清靜,“以后我跟你一起去重點班晚自習吧。”他對朋友說。他拿不準重點班的人會不會把他當“外來人員”,也不確定同班同學會怎么看他的“叛逃”。他并沒有太在乎這些,他在乎的是,能在一個相對安靜的環(huán)境里,高效地利用睡前的一個半小時。
周末:“為自己爭取一個舒心的學習環(huán)境,應該沒有錯吧?我的態(tài)度可能差了些,對不起哦,哥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