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10/dVyg4hboTfzartN3hF8thd.webp)
“一把手”一少三多,大多遭遇“妖魔化”
“臉似晴雨表,眉如溫度計……縣委書記,你奔波在風雨里,你的白發(fā)換來了百姓的小康日子。”2011年4月,一段名為《縣委書記》的歌曲視頻在網上引起爭議。有網友說它拍馬屁,“太肉麻”;制作者卻堅稱,這是一位縣委書記的寫照,不信可以來看看。近些年,關于縣處級領導干部的新聞屢見不鮮,好壞都有。那么,這批人的真實生活到底是什么樣子?2011年11月25日,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的調研報告《縣處級領導干部日常工作生活狀況觀察》做了結項報告,部分回答了這一問題。
“這個課題所涉及的內容大家都很感興趣,有人說縣處級干部累,有人說他們閑,我們就是想從科學的角度,把真實情況展現給大家看。很多接受調研的縣處級‘一把手’曾對是否參與調研很糾結。現在,報告得到了廣泛的關注,是成功的?!表椖空n題組組長房寧在接受環(huán)球人物雜志記者專訪時表示。
調研162名縣處級干部
《縣處級領導干部日常工作生活狀況觀察》項目于2010年展開。調研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怎么界定“縣處級領導干部”。房寧介紹說,在中國,同樣是縣處級領導干部,差別卻可能很大?!耙粋€縣委書記和一個科研機構的正處級干部,職責和工作性質完全不同?!彼裕瑤捉浻懻?,課題組最終將所調查的縣處級領導干部界定為“縣委常委以上的領導干部”,“再推進一點說,就是關注‘一把手’。”
于是,課題組選取了我國8個省市的12個縣(區(qū)或縣級市)的162名主要領導干部為研究對象,包括黨委常委、人大主任、政協主席等。其中,“一把手”23名?!凹骖櫫藮|北、東南、中部和西部幾個區(qū)域,里面既有全國百強縣,也有貧困縣,以保證數據的全面?!闭{查人員對這些領導干部進行了至少連續(xù)一周的工作與生活跟蹤?!爸饕桥阃?、面談以及填表等方式。”房寧介紹說。
2011年10月18日,報告公布,并在社會上引發(fā)反響。房寧稱,無論是縣處級干部本人還是群眾,都認為報告比較真實可信。但也有人質疑,領導干部的工作時間之外是私生活,他們有隱私權,憑什么調研?對此,房寧解釋說,“領導干部在某種程度上是公眾人物,身份的特殊性將擠壓他們的私人生活空間,他們有面對媒體的責任?!?br/>
“一少三多”
調研結果表明,縣處級領導干部工作生活中最集中、最突出問題是忙、累和壓力大。房寧對此并不感到意外?!翱h處級干部的位置基本上都在基層,工作直接關系到落實國家政策和保障民生,忙、累、壓力大是自然的事?!?br/> 房寧介紹說,責任大是縣處級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壓力來源?!捌渌笔忠灿胸熑?,但是他們的責任比較具體,而‘一把手’要承擔主要責任。一件事誰最著急?肯定是負主要責任的那個?!敝T如發(fā)展經濟、解決信訪、處理糾紛、維護穩(wěn)定,甚至爛尾樓,區(qū)縣“一把手”都要考慮到,要負責。“有時候,責任就成了懸在他們頭上、不知何時會突然掉下的利劍?!?br/> 而且,有些責任負得有點無奈。“比如說,一個地方出了環(huán)境污染問題,源頭可能是央企,是上下垂直管理的‘條條’單位。而地方政府屬于按地域分的‘塊塊’單位,對這類企業(yè)管理權限非常有限。但污染出在你這兒,問責還是會問到地方‘一把手’頭上?!?br/> 忙就更是家常便飯了。調查組給了這樣一組數據:書記、縣(市)長每周平均工作約55.08小時,相當于每天工作11個小時,比普通上班族明顯要多。“一把手”的工作和生活更呈現出“一少三多”特征:休閑少,會議多、出差多、陪同多。“三多”中無論哪一項,“一把手”都比其他干部多耗費兩倍甚至三倍的時間。“我們曾經跟過一位書記一天,他從早上7點50開始開會,一直到晚上9點還在開會,連體檢都沒法一次做完,時間全散開了?!?br/> “有的人說,陪同不就是跟著玩嗎,其實根本不是這樣?!闭n題組成員之一、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博士鄭建君告訴記者,“陪同”也是個累活。要是部委、省里來的重要人物,有的需要“全陪”:先去高速公路口接,車隊到賓館后,吃飯、開會匯報情況,然后陪同視察,再開會總結情況,走的時候還要送到高速路口。更重要的人物,黨、政、人大、政協班子領導都要參加?!吧霞夘I導關系著縣處級干部的升遷,商界老板則關系著地方的招商引資。說白了,還是為了政績,誰來都得周全地安排。這樣的工作強度長年累月下來,誰也受不了?!狈繉帉τ浾哒f。
山西省某縣縣委常委、副縣長看了這份報告后,對環(huán)球人物雜志記者說:“報告寫得挺真實。說實話,我以前跟朋友說我忙、累,大家都說我矯情。其實每天都累得半死,我們縣里好多領導干部都是亞健康,每年體檢好多人‘三高’。有人說這也算是‘吃公家的飯,得自己的病’?!?br/>
他們怕什么?
也有人看了報告,說它把縣處級領導干部寫得太好了。為什么報告的結果與一些人慣有的認知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徑庭?“其實,縣處級干部在某種程度上被妖魔化了?!狈繉幷f。
近年來,媒體上報道了很多領導干部的貪腐問題,其中不少是縣處級干部,比如河南省封丘縣原縣委書記李蔭奎貪污千萬,等等。而互聯網上,更是常有帖子爆出基層官員的“丑聞”??偪催@樣的報道,總聽說這樣的事,人們就容易形成一種既定的心理暗示,認為領導干部都有問題,就是常說的“十官九貪”。
“前一陣,有一些干部履歷造假,之后,但凡有年輕官員破格升遷,很多人就想當然地覺得,他肯定是有關系、造了假。確實,縣處級領導干部這個群體素質是良莠不齊,貪腐問題也值得重視,但他們中的大多數還是不錯的,不少人來自普通家庭,從基層一步步干起來,稱得上實干派,也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有些人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官僚作風。我們有一次去云南一個縣調研,縣委書記和我們一起吃飯,到了飯店發(fā)現沒空位,我們就在外面吃烤豆腐一直等著。從這事可以看出,縣委書記不全是有特權,也不是都飛揚跋扈。我們調研的時候,經常和很多書記一起吃大排檔、路邊攤?!狈繉幷f。
云南省某縣縣委書記在接受環(huán)球人物雜志記者采訪時也說,這份報告概括出了他們的一種狀態(tài),尤其是報告中提到不少女干部,她們?yōu)榱斯ぷ鳡奚彝?,付出很多。而且,作為縣處級女官員,這個群體格外受到“關心”,不少女性干部的升遷,直接被歪曲成了“被潛規(guī)則”,或者“有背景”?!坝形慌笨h長曾經跟我說,她走上領導崗位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縣里當時缺一個女副縣長,她正好符合所有條件,就當了。但親戚和朋友還是說她挺有‘門道’,這么快就從科級干部升到了縣處級?!T道’一詞的意思不用說清,誰都明白。”
也正是這種認知偏差,讓將近一半的縣處級領導干部把自己劃為弱勢群體,更加謹言慎行。一名縣委書記曾對課題組調研人員大倒苦水:“以前我愛跳舞,跳舞時也愛邀請漂亮的女性,但當了縣委書記以后,我就有顧慮了。我跳舞時再請稍微漂亮一點的女性,她要是再有點職位,在別人眼里就很可能變成:她和我有不正當關系,她的升遷是我一手提拔的。為了謹慎起見,我現在都不跳舞了?!?br/> 如今,縣處級領導干部一般都不接受媒體采訪,在公眾場合講話更是分外小心,不敢有半點差池,生怕會被媒體放大,變成“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信了”。“這次調研的對象,有的是得到了省委領導的推薦和同意,調研成功率比較高。剩下靠我們主動聯系,1/3都碰了釘子?!狈繉幷f。他清楚地記得,有一次已經聯系好了一位地方官員進行調研,機票也都買好了。可就在出發(fā)前夕,忽然接到對方電話,說適逢換屆敏感時期,經過再三考慮還是算了?!拔液軕嵟貟炝穗娫?,因為這樣的經歷不止一次。也不是說領導干部不能說話,但他們有顧慮,怕帶來惡意的誤解或不友善的炒作,誰都不愿引麻煩上身。”
在房寧看來,不論是“一少三多”,還是“被妖魔化”,大多數的縣處級干部應當盡量調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讓自己“健康”起來?!案刹康纳罘绞?、行為方式,與他們的思想品德有很大關系。多讀書,多做戶外運動,一個身體健康、心態(tài)陽光的人亂七八糟的事情必然會少。你在做,百姓在看。時間長了,溝通就無障礙了。”
編輯:廖楠 美編:苑立榮
編審: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