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質量的提高,人們更加注重飲食調養(yǎng)來改善體質,其實,不同體質的人,其飲食調養(yǎng)方法是不同的。下面為您介紹一下不同體質的人如何通過藥膳來養(yǎng)生。
1.氣虛體質
特征:面色偏白或淡黃,肌肉松軟,容易出汗,容易感冒。
飲食調理:可多吃補氣的食物,如菱角、荔枝、葡萄、土豆、山藥、鰱魚、鱔魚等。
食譜推薦:
鯽魚黃芪湯:鯽魚一條,黃芪24克,枳殼9克,鹽少許,一起燉服即可。
2.血虛體質
氣虛者常兼有血虛。
特征:面色蒼白、唇甲淡白、兩目干澀、四肢麻木等。發(fā)病時傾向于頭暈、頭痛、心悸、失眠。
飲食調理:多吃補血的食物,如豬肝、黑米、大棗、花生、櫻桃、椰子、龍眼肉、黑芝麻、南瓜等。
食譜推薦:
鹽水豬肝:用鹽水將豬肝煮熟,切片食用。
黑米粥:將黑米、大棗、花生一同煲粥即可。
3.陰虛體質
血虛易發(fā)展為陰虛。
特征:形體瘦長,性情急躁。
飲食調理:多吃補陰的食物,如鴨肉、蕎麥、小麥、甲魚、銀耳、黑木耳等。
食譜推薦:
排骨湯:黃芪15克,山藥10克,玉竹10克,麥冬10克,石斛10克,姜兩片,鹽少許,以上原料放入砂鍋燉熟即可。
4.陽虛體質
氣虛易發(fā)展為陽虛。
特征:形體白胖、臉色發(fā)白、肌肉松軟,容易水腫,手腳冰涼,喜歡吃熱的東西。
飲食調理:多吃補陽的食物,如羊肉、白菜、番茄等。
食譜推薦:
當歸生姜羊肉湯:將當歸、生姜、羊肉、鹽、雞精一同煲湯即可。
5.痰濕體質
特征:肥胖、腹部肥滿松軟。多表現為面色黃腫、容易困倦、舌體肥大、胸悶、痰多等,還容易關節(jié)酸痛、腸胃不適,易患高血壓、糖尿病等,不適應潮濕的環(huán)境。
飲食調理:要控制體重和改善飲食習慣。要多吃祛濕的食物,如白扁豆、薏苡仁、香菇、陳皮、鱸魚等。
食譜推薦:白扁豆肉片湯、香菇燜鱸魚。
6.瘀血體質
特征:以瘦人居多。皮膚暗、眼眶偏黑、女性痛經等,易得中風、冠心病等,不耐風寒。
飲食調理:多吃活血的食物,如薺菜、佛手、黑木耳、洋蔥、藕、桃、栗子等。
食譜推薦:鯉魚赤豆湯。
7.氣郁體質
特征:瘦人居多。發(fā)病傾向為抑郁癥、失眠等。女性容易乳房脹痛,對精神刺激適應較差。
飲食調理:多吃理氣的食物,如佛手、橙子、白蘿卜、萵苣等。
食譜推薦:蘿卜絲炒牛肉、黃芪紅燒萵苣。
【編輯:遲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