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濤,史旭陽
(1.陜西蒲城縣畜牧獸醫(yī)站,陜西 蒲城715500;2.蒲城縣孫鎮(zhèn)畜牧站,陜西 蒲城715500)
奶牛真胃變位可分為左方變位和右方變位。左方變位是指胃從正常位置通過瘤胃下方移動到左側腹腔,處于瘤胃和腹腔之間;右方變位是指真胃順著它的縱軸發(fā)生順時針方向扭轉,轉到三胃的后上方位置,處于肝臟和腹壁之間。右方變位一般呈急性經(jīng)過,常出現(xiàn)腹疼、腹瀉、堿中毒和急性脫水等癥狀,如不及時治療,多在24~72h死亡。
①于粗飼料喂食過少,細料、高精料在奶牛瘤胃中產(chǎn)生大量揮發(fā)性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抑制真胃運動,導致真胃遲緩;②懷孕后期胎兒逐漸增大,壓迫真胃;③分娩后胎兒排出,腹腔內(nèi)有一定的空間,真胃積氣、積液,對真胃變位創(chuàng)造了條件。
本病發(fā)生于分娩之后,病畜食欲減少或時有時無,反芻減少或不反芻。有的病畜出現(xiàn)回顧腹部,糞便減少,產(chǎn)奶量下降,瘦弱、腹圍縮小、嚴重脫水、出現(xiàn)中度至重度酮尿,左側腰旁窩下陷。多數(shù)病畜體溫、呼吸、脈搏無明顯變化,瘤胃蠕動音減弱,病程長達10~30d不等。
右方變位發(fā)生在產(chǎn)犢后1~3周,臨床癥狀比較嚴重,病畜突然不食、腹疼。有的患牛則不會出現(xiàn)腹疼癥狀,但心跳達100~120次/min,體溫正?;蚱?,瘤胃蠕動音減弱或完全消失,不排糞或排黑色稀糞,出現(xiàn)脫水、酮尿等癥狀。
早期診斷比較困難,后期可見左側最后3個肋骨間明顯膨大,在左側2~3肋骨處叩診,可聽到典型的鋼管音,尿酮檢查呈強陽性反應。必要時也可作該區(qū)域穿刺檢查,若胃液呈酸性反應(pH值1~4)即可確診為真胃左方變位。
右方變位時右側最后肋弓周圍明顯膨脹,在右側最后3個肋骨間叩診,出現(xiàn)典型鋼管音,加之臨床癥狀即可確定四胃右方變位。
站立保定,3%鹽酸普魯卡因進行腰旁神經(jīng)傳導麻醉,配合術部浸潤麻醉,在左肋部作15~20cm切口,常規(guī)打開腹腔,真胃便暴露出來。若真胃積液、積氣,可先放氣,以減輕真胃壓力,便于整復。用長約50cm的雙根12號縫合線于真胃的大彎上做2個漿膜肌層的水平鈕扣縫合,并將特制的直針通過瘤胃下部繞到右側腹腔,確定原來四胃位置,再將針穿過腹壁,要求助手將帶有四胃固定線的針拉出,然后檢查,若四胃完全復位時,將固定線固定于右側腹低壁上,涂抹碘酒,常規(guī)閉合左肋切口。
保定與麻醉同左方變位,做右肋切口,打開腹腔,探四胃扭轉方向,需要放氣則先行放氣,做與扭轉方向相反的整復。為防止再度變位,可參照左肋固定進行四胃固定,然后閉合切口,涂抹碘酒。
①石蠟油2瓶,一次口服;②大黃蘇打片300片,一次口服連用3~4d;③10%葡萄糖500mL3瓶、糖鹽水500mL2瓶、甲硝唑250mL4瓶、氨基西林0.5mL25支、Vc5×52合,一次靜注,每天一次,連用5~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