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琴
“巴掌”所里的“拳頭”兵
□楊玉琴
我所在的修武縣城關國土資源所,被全局干部職工稱為“巴掌”所,之所以被這樣稱呼,有兩個原因:一是片小,我們所的轄區(qū)在全局8個國土資源所里面積最?。欢侨松?,全所共有5名工作人員,扳指一數(shù),正好一“巴掌”。
別看我們所片小人少,工作成績可不含糊,連年被縣局和城關鎮(zhèn)政府評為工作先進單位和貢獻突出單位,2006年還被河南省國土資源廳評為全省先進國土資源所。
所長薛金河常常這樣對大家講:“我們所就如同一只手,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我們要五指張開,各有分工,各盡其職;在查處違法行為時,我們就緊握成拳,緊密團結,重拳出擊?!?/p>
所長薛金河,性格沉著穩(wěn)重,思路廣、辦法多,遇到許多難題到他這里總能迎刃而解,大家都喜歡稱他“金點子”所長。
副所長王書戰(zhàn),軍人出身,能寫善畫,任勞任怨,對所里的土地管理工作樣樣精通。去年,在土地變更調查過程中,由于時間緊、任務重,于是大家白天搞外業(yè)調查,王書戰(zhàn)便利用晚上進行繪圖,一干就是一個通宵。第二天早上,大家便會看到桌上一摞繪好的圖紙,心中都敬佩不已。
工作人員李利和張俊杰,主要負責動態(tài)巡查工作。李利也是一名退伍軍人,性格樸實,不善言談,張俊杰在全所年齡最小,活潑可愛。去年夏季的一天,他倆下鄉(xiāng)去巡查,走到小梁莊李某的養(yǎng)殖場時,只見養(yǎng)殖場大門緊鎖,但能聽到里面有搬磚、水泥攪拌機的聲音。憑著以往的經(jīng)驗,他倆斷定里面有貓膩。為了不打草驚蛇,張俊杰蹭蹭幾下,就爬到養(yǎng)殖場圍墻邊的大樹上。低頭一看,只見院子里鋼筋、水泥等建筑材料齊全,幾個工人正在建住宅。張俊杰用相機拍照取證后,找到了養(yǎng)殖場主李某。在鐵證面前,李某慚愧地低下了頭。
我負責所里的內勤工作,分管信訪接待、檔案管理等,同時還擔負著大家的后勤保障。如果誰的工作實在忙不過來,我就會挺身而出,大家都說我是他們的“替補隊員”。
盡管我們五個人各有分工,但遇到艱巨的任務,我們又配合得十分默契。
“二調”工作期間,從早上到晚上,全所人員全力以赴,精誠團結,忙得真是不亦樂乎。記得有一天,薛所長駕車,帶著大家下鄉(xiāng)調查。由于多天勞累,同志們在車上打起盹來。突然,一個急剎車,大家猛一驚,睡意全無。大家下車一看,只見車子的右前輪陷入了路邊的泥坑里。原來這坑是群眾給莊稼澆水時為了方便堵水挖的,澆過地之后剛填上土,所以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推出來!”大家異口同聲。薛所長重新把車發(fā)動,王書戰(zhàn)、李利和張俊杰主動站到車前準備往后推,我趕緊在旁邊找了幾塊碎磚頭往車輪下墊,隨著大家“一、二、三”的號子聲,車子徐徐從泥坑里倒了出來。車子是出來了,可大家都笑了起來,原來書戰(zhàn)、李利和俊杰在奮力推車時,車輪轉出來的泥水噴了他們滿腿都是??粗约簼M腿是泥,書戰(zhàn)也幽默了一把:“我們終于成了真正的泥腿子!”大家上車后,所長笑著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啊,真有你們的!”
2011年6月的一天,臨下班時,薛所長從辦公室急匆匆出來,著急地對副所長王書戰(zhàn)說:“書戰(zhàn),快跟我走,李利來電話說西關村楊某又開始動工了,他和俊杰倆人在現(xiàn)場阻止,楊某拒不停工,咱倆趕快去?!?/p>
轄區(qū)西關村楊某未經(jīng)批準,擅自占用村集體土地建皮毛加工廠,所里已對其下達了《責令停止國土資源違法行為通知書》,對他進行調查處理,但他仍心存僥幸,堅持要把廠房建起來。
“薛所長,讓我也去吧!”看到他們全體行動,我也主動請纓。
“你一個女同志,就甭去了!”薛所長勸道。
“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不容他們答應,我起身就往外走,上了執(zhí)法監(jiān)察車。
當我們趕到現(xiàn)場,便看到一群人正圍著李利和俊杰,場面比較混亂。薛所長一下車,便撥開人群,用身體護住了李利和俊杰,四周掃視了一下,卻不見當事人楊某。李利告訴所長,楊某授意施工隊強行施工,而自己卻躲了起來。得知詳情后,薛所長對著工人們說道:“這是違法占地建廠,正在接受調查處理,請大家配合,收拾工具趕緊撤離!”
“不管違法還是不違法,我們只管干活掙錢,只要老板不讓停,我們就不停?!庇腥嗽谌巳褐欣智徽f。
見狀,薛所長厲聲喝道:“我們在依法行政,無關的人不要妨礙我們執(zhí)行公務,要不然后果自負!”隨著薛所長鏗鏘有力的聲音,王書戰(zhàn)、李利、俊杰還有我,都站成了一排,用我們的身軀履行著我們的職責,捍衛(wèi)著法律的尊嚴。看到我們的堅定和執(zhí)著,在場的施工人員沒有一個人敢走上前來。最終,楊某露了面,表示不在集體耕地上建廠。
瞧!這就是我們巴掌大的城關國土資源所!
(作者單位:修武縣城關國土資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