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士承
唐朝末年,天下大亂,落霞孤鶩與草莽英雄齊飛,鬧得神州大地兵連亂結?;次鳎ㄒ徽f青州)人成汭乘著亂世的烽煙,奪取荊南節(jié)度使所轄的八州之地,占據“北控中原、西憑兩川、東臨江東、南接楚粵”的兵家必爭之地江陵城(今湖北荊州),成為掌控一方權柄的割據者。
與同時代很多軍閥不同的是,底層出身的成汭是個深諳百姓疾苦的統(tǒng)治者。他剛到江陵時,城中僅剩17戶居民。經過他勤政愛民、通商務農的勵精圖治,不過數年全境人口即恢復為萬余戶。若按照歷史發(fā)展的正常走向,在這亂世中奉行著“保境安民”基本政策的“優(yōu)秀軍閥”成汭完全有可能久居此地,將這片熱土作為基業(yè)傳給子孫,建立歷史上第一個由成姓人做國君的小王國。不過,一件看似突如其來的事情改變了這一切。
公元903年,鄂州(今湖北武昌)被人圍攻,駐守此地的軍閥杜洪自知力弱只得向當時掌控大權、兵多將廣的朱溫乞援,無力南顧的朱溫則命成汭等人發(fā)兵相助。聞知此訊后,成汭大喜過望,立即調遣所轄的水師十萬余人,戰(zhàn)艦200余艘傾巢而出。
一向低調的成汭這次如此大動干戈,難道真是出于防止人道主義災難的目的而幫助友鄰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成汭心中最真實的想法是企圖向東奪取淮南的地盤,擴張勢力。他認為荊南所轄的長江中游地區(qū)位于四戰(zhàn)之地,物產不豐,遠不如鄂東和江淮一帶的魚米之鄉(xiāng)富庶。若借此時機一鼓作氣打敗吳軍,再乘勢兼并了杜洪,就可將大江沿岸的州縣盡收囊中。在這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他沒有聽從手下將領的苦口良言,而是親率檣桅林立的戰(zhàn)艦和主力精銳,群帆飄懸地浩蕩進發(fā)了。
讓成汭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同受詔令討敵的另外兩路人馬盡管也很快出兵,但方向卻與他恰恰相反。在成汭的大軍即將到達鄂州時,另外兩路人馬則開到了江陵城下。他們在荊江口會合,乘虛突襲江陵,將成汭苦心經營十余年的根據地蹂躪殆盡,大掠人口和貨財而去。成軍將士在前線聽說此事后立即軍心渙散,斗志全無,最終慘敗,成汭本人也在此役的熊熊戰(zhàn)火中,深深感受到了無力回天的苦楚,萬念俱灰之后縱身投向水中,他氣吞長江的野心和嘔心瀝血所建立的基業(yè),自然也隨之煙消云散。
成汭這個亂世梟雄之所以會敗亡得如此迅速,其主要原因與600多年前就同樣據守此地的關云長別無二致。他們都看到了武力擴張帶來的巨大利益,自認為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的驕矜心理,讓他們放松了應有的警惕和戒備。殊不知,誘惑其實是誘殺,魚餌背后實際隱藏著鋒利的魚鉤。這二人用前半生的英名和慘烈的“杯具”結局鑄成的深刻教訓,值得今人汲取。
編 輯/曉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