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華君
八國聯(lián)軍進北京,慈禧太后下詔向列強宣戰(zhàn)。張之洞身為滿清忠臣,又手握重兵,接到皇帝“宣戰(zhàn)”的上諭,卻“抗旨不尊”,與李鴻章等人策劃,搞“東南互?!薄c列強簽署協(xié)議,確保東南各省不參與戰(zhàn)事,以求得安寧和平。此舉在當時,簡直就是謀反叛逆??墒牵瑥堉吹热瞬粌H沒有遭到清廷任何處罰和申斥,還大受嘉獎,成為他們引以為豪的榮耀。事情何以能取得如此效果?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下詔向列國“宣戰(zhàn)”后,通電全國,要求地方籌款調(diào)兵,勤王抗敵。湖廣總督張之洞知道,以大清當時的國力絕無戰(zhàn)勝的可能。面對“危迫甚矣”的局面,張之洞憂心如焚。戰(zhàn)端一開,大清必敗無疑,怎么能保全國家,免于大好山河分崩離析是當務之急。無論如何,不能隨著慈禧太后等人做毫無意義的孤注一擲。他下令治下的各電報局不公開宣揚此諭,只“密呈督撫”。然后又發(fā)電報給廣州的兩廣總督李鴻章,商議對策。李鴻章完全同意他對時局的看法。得到李鴻章的支持,他們一起宣稱此行上諭是皇帝皇太后被義和團挾持所發(fā)的“亂命”,拒不執(zhí)行。然后積極想方設法,避免全國崩潰。
在盛宣懷的建議下,張之洞決定聯(lián)合其他督撫,讓東南各省聯(lián)合自保:與列強簽訂協(xié)議,東南各省不參與戰(zhàn)事,不執(zhí)行慈禧太后宣戰(zhàn)上諭,不對治下洋人動武,并保護他們在華人身財產(chǎn)安全。
這在當時是抗旨不尊、大逆不道的死罪。張之洞明白就算是其他督撫心有此意,誰也不敢提出來。他先聯(lián)合很有正義感的兩江總督劉坤一,與他商討,并把自己一套主張?zhí)岢鰜?,兩人一拍即合。得到劉坤一的贊同,他開始一方面積極聯(lián)絡袁世凱等各省巡撫都督,一面與列強接觸,一面積極籌劃。向各督撫講明利害:“從古無一國與各強國開釁之理……即合各省兵力,餉缺械少,豈能抵御群強……危殆必矣?!睘榱舜蛳蠹业念檻],張之洞和劉坤一主動提出搞“東南互?!?,如果朝廷怪罪下來,保證一切責任都是他們兩人的,與他人無干。早就心有想法的各督撫,不再猶豫,欣然同意,一致行動。
取得各督撫一致同意后,張之洞和劉坤一立即給皇帝皇太后上奏折,陳述開戰(zhàn)的不利,強調(diào)不能“與各強國一齊開釁”,在論證了朝廷面臨可怕的局面后,他們自然得出為全國計、為朝廷計應實行“東南互保”的結論,在奏折中,張之洞抓住慈禧開戰(zhàn)上諭中“各督撫互相勸勉,聯(lián)絡一氣,共挽危局”的字句,把“東南互保”說成是符合圣旨的“聯(lián)絡一氣,共挽危局”。最后,張之洞也表明忠心“倘各國必欲以干戈從事,派大隊兵艦來江攻我營臺,實逼處此,臣等受恩深重,有守土之責,自當盡力抵御,存亡與共”。
這封奏折情辭懇切,論證嚴密。慈禧太后看了,也沒有什么話好說,在“宣戰(zhàn)”后給他們的上諭中不但沒有責備,反而稱贊他們的“互?!笔恰袄铣芍\國之道”。于是,經(jīng)過一番串聯(lián),廣東、浙江、福建、四川等省份先后參加“互?!薄?/p>
后來的事實完全如張之洞所料,8月15日北京陷落,慈禧攜光緒倉皇出逃,張之洞、劉坤一在8月17日忙致電各國駐上??傤I事,為慈禧開脫,說皇上和太后為拳匪挾持,因為“東南互?!薄案鞫綋峋捣钪嫁k理”,所以請求聯(lián)軍“萬萬不可震驚我皇太后、皇上”。慈禧此時最怕被列強作為“禍首”嚴懲,逼其“歸政”光緒帝,張之洞為其開脫正中下懷。如此以來,“東南互?!弊兂煞钪嫁k理,不僅合理,更是合法。
及至八國聯(lián)軍占領北京,因為當初有“東南互?!边@一招,李鴻章議和時辯稱,皇帝和皇太后是被“拳匪”挾持,下詔宣戰(zhàn)為“矯詔”,從而為西太后開脫,免于割地賠款,而僅僅支付八國聯(lián)軍“出兵幫助清廷”剿滅“拳匪”的軍費,以及支付“拳匪”毀壞教堂建筑和教士修女徒眾等生命財產(chǎn)損失補償費。
張之洞等人因此大受表彰。清廷贊譽為“庚子之變,顧全大局,保障東南,厥功甚偉”。
政治達人張之洞滴水不漏的周旋,以及對形勢的準確判斷和審時度勢的大膽擔當,終使得一場危機得以化解,自己也得到了好處。
編 輯/惜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