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任淵《山谷詩集注》的詩學批評

      2012-04-01 17:14:00何澤棠吳曉蔓
      東方論壇 2012年4期
      關(guān)鍵詞:黃庭堅山谷詩集

      何澤棠 吳曉蔓

      (1.華南農(nóng)業(yè) 大學人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2;2.廣東工業(yè)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廣東 廣州 510006)

      論任淵《山谷詩集注》的詩學批評

      何澤棠1吳曉蔓2

      (1.華南農(nóng)業(yè) 大學人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2;2.廣東工業(yè)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廣東 廣州 510006)

      宋代詩歌注釋者任淵有較高的文學創(chuàng)作才能,并曾親身跟隨黃庭堅學習詩歌創(chuàng)作。他注釋了黃庭堅平生最得意的《內(nèi)集》,對黃詩中許多含蓄未盡的言外之意作了發(fā)揮補充,評論了其中一些精妙的對偶和用典,還總結(jié)了黃詩“有為而作”的立意特點及“有味”的風格,并對“點鐵成金”等創(chuàng)作方法做了細致的分析說明。

      任淵;《山谷詩集注》;黃庭堅詩;詩歌注釋;詩歌批評

      任淵,字子淵,蜀中新津人。生卒年不詳,其生活的時代大約在北宋哲宗到南宋高宗紹興后期之間。任淵擅長注釋本朝詩歌,撰有《山谷詩集注》與《后山詩注》,亦曾注宋祁詩,惜已佚?!渡焦仍娂ⅰ仿曌u最高,其注釋對象是黃庭堅的外甥洪炎所編《山谷內(nèi)集》,為二十卷編年本。作為一位曾親身跟隨黃庭堅學詩的后俊之士,任淵的《山谷詩集注》有著濃厚的詩學研究色彩,引起了學術(shù)界的廣泛關(guān)注。吳曉蔓曾撰有《任淵〈黃陳詩集注〉與江西詩派》、《從任淵〈山谷詩集注〉看“奪胎換骨”的內(nèi)涵》、《任淵〈山谷詩集注〉對黃庭堅創(chuàng)作理論的闡釋與深化》,這些論文主要研究的是任淵《山谷詩集注》對黃庭堅乃至江西詩派的詩歌創(chuàng)作主張的驗證。除此之外,任淵對黃庭堅詩歌的評點尚多。本文擬分析任淵《山谷詩集注》中對黃庭堅詩歌的評點,以期對學術(shù)界現(xiàn)有成果作一點微薄的補充。

      一、詩歌注釋視野中的詩學批評

      詩歌注釋的基本目標是解釋詩意,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需要注釋者對多門學科均有所涉獵。理解詩意的關(guān)鍵之處有兩點:一是詩歌要說什么,即寫作目的;一是詩歌是怎么說的,即表現(xiàn)的手段,兩者缺一不可。對前者的解釋,一般以考證本事為目標,屬于歷史解釋,與注釋者的史學修養(yǎng)密切相關(guān)。對后者的解釋則包含兩個層面:一是語言解釋,需要語言學的知識,因為詩歌是一種語言藝術(shù),以語言為媒介;二是詩學解釋,詩歌雖以語言為介質(zhì),但歸根結(jié)底是一種藝術(shù),有其特有的表意方式,這就要求注釋者有一定的詩學素養(yǎng)。除此之外,由于宋代以來印刷術(shù)的發(fā)達,詩歌別集的刊刻、流傳甚廣,還就要求注釋者有堅實的文獻學功底。在這幾個要素當中,最重要的是注釋者的詩學修養(yǎng)。詩歌注釋不同于經(jīng)、史、子等其他文獻的注釋,除了運用文獻學、歷史學、語言學的方法之外,還必須運用詩學的方法。詩歌解釋的本質(zhì)是對詩歌意蘊的闡發(fā),對比興、用典等較委婉含蓄的表現(xiàn)方法,必須反復揣摩,剖析作者的用意;對采用“賦”體直陳其事,或鋪敘、或議論的詩歌,也必須發(fā)揚作者的言外之意,品味詩歌的意境,捕捉詩人的藝術(shù)構(gòu)思,才能理解詩意。這就要求注釋者有深厚的詩學修養(yǎng)與高超的藝術(shù)理解力,尤其是必須研究詩歌的技法與形式,從而對詩歌的創(chuàng)作方法進行評論總結(jié),于是詩歌注釋就不免包含了詩歌批評的內(nèi)容。

      在早期的詩歌注釋中,就存在著詩學批評的傳統(tǒng)。孟子的提出的“以意逆志”與“知人論世”的觀點,是詩歌注釋的濫觴,同時也是詩歌批評史上的重要理論,由此可見,詩歌注釋與詩學批評密不可分。

      現(xiàn)存最早的詩歌注釋是一些漢代的作品,可分為學者之注與詩人之注。學者之注包括《詩經(jīng)》的毛傳與鄭箋。毛公是語言學家,鄭玄是著名的經(jīng)學家、思想家,卻非文學創(chuàng)作大師。《毛詩》屬古文經(jīng)學,側(cè)重語詞的音義與訓詁,鄭玄集今、古文學派之長來補充毛傳,同樣側(cè)重于語言學與修辭學的角度,未對賦、比、興作更多的詩學解說。詩人之注則當推王逸的《楚辭章句》。王逸的身份,除學者之外,還是一位杰出的辭賦家。王逸仿照屈原創(chuàng)造的“美人香草”式的比興手法,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騷體賦《九思》。在《楚辭章句》中,他也針對屈原的這一表現(xiàn)方法作了系統(tǒng)的研究。王逸作為文學家,他的注釋與毛傳、鄭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開啟了寓研究于注釋之中的先河。

      漢代詩歌注釋的兩種不同的思路,在后代的詩歌注釋中都分別得到了繼承。唐代李善注《文選》,繼承了毛傳、鄭箋之類學者之注的傳統(tǒng),注重語詞的音義、訓詁,詳細地征引典故的出處,卻較少開展詩學研究。宋代則有不少詩歌注釋者則繼承了王逸“詩人之注”的傳統(tǒng),在廣引典故出處、詳釋詩意的基礎上,發(fā)揚藝術(shù)理解力,總結(jié)作者的創(chuàng)作得失。任淵的《山谷詩集注》、趙次公所注杜甫與蘇軾詩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二、任淵的詩學背景

      任淵本人擅長文學創(chuàng)作,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八著錄其文集《訢庵集》四十卷,[1](卷十八)惜已佚?,F(xiàn)存作品有駢文兩篇:《起居沈侍郎啟》(載于南宋魏齊賢、葉棻所輯《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四十七)與《宴忠州交代》(《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十)。南宋員興宗《九華集》卷一有《遺任子淵省元六首》,[2]所謂“省元”,指的是由尚書省禮部所主持的考試中式的第一名,這里的“任子淵省元”指的就是任淵。又據(jù)許尹《黃陳詩集注序》,任淵“以文藝類試有司,為四川第一”[3](P6),可見任淵的文學修養(yǎng)十分深厚。

      關(guān)于任淵的詩學師承情況,其《黃陳詩集注序》云:“始山谷來吾鄉(xiāng),徜徉于巖谷之間,余得以執(zhí)經(jīng)焉。”[3](P3)按《宋史·黃庭堅傳》載黃庭堅貶謫戎州(今四川宜賓)之時,“蜀士慕從之游,講學不倦。凡經(jīng)指授,下筆皆可觀?!盵4]又洪炎《豫章黃先生退聽堂錄序》云:“(黃庭堅)遷黔州、戎州,蜀士流相勸就學,以詩教諸生焉?!盵5]因此可以推論,任淵早年曾經(jīng)接受過黃庭堅的親自教導,他跟從黃庭堅學習的內(nèi)容很可能就是寫詩作文。任淵正是黃庭堅所指導的許多文學青年中的一員,他的文學師承之一是來源黃庭堅這位“本朝詩家宗祖”的。

      關(guān)于任淵的詩文交游情況,目前可考的尚有兩人。其一便是上文提到過的員興宗,另外一人則是詩人張縯。任淵與張縯的詩歌唱和見于宋代葉氏的《愛日齋叢鈔》:“張季長縯賦梅自序云:‘余往歲和任子淵《梅花詩》有云:夢隨影瘦溪橫月,詩與香深竹擁門。子淵喜曰:新語也。’”[6](P652)片言只語,彌足珍貴,從中亦可瞥見任淵對于詩歌創(chuàng)作的求新理念。

      EGCG通過抑制谷氨酰胺代謝通路抑制結(jié)直腸癌細胞的生長的實驗研究……………………… 李 哲,錢佳樂,向 敏,等(3·166)

      任淵在文學上主要師承于本朝詩文大家黃庭堅,自身也具備了一定的文才與學養(yǎng),更與蜀中文士員興宗、張縯等人詩文酬唱,這說明他對文學是具有足夠的理解與把握的。因此任淵的《山谷詩集注》并沒有成為一部學究老儒式的蟲魚箋注,對文學特質(zhì)的深切認識為他成功地注釋黃庭堅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任淵對詩意有準確的理解,在此基礎上,除了對“無一字無來處”、“奪胎換骨”、“以俗為雅”等創(chuàng)作理論進行了驗證之外,還能夠?qū)S庭堅詩作出精彩的評點。

      三、《山谷詩集注》的詩學釋意:對言外之意的闡釋

      解釋詩意,常常需要通過考證時事來推斷作者的寫作目的,才能解釋詩意。無論是使用“賦”體、直陳其事的詩句,還是運用了比興、用典等方法的詩句,句子背后的“本事”都很重要。任淵在考證本事方面成就突出。①參見何澤棠《論山谷詩宋代三家注的歷史解釋》(載于《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及吳曉蔓《任淵〈山谷詩集注〉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今典考證》(載于《襄樊學院學報》2009年第9期)等文。然而這是不注重詩學研究的詩歌注釋者也能完成的任務。作為一位詩學素養(yǎng)深厚的學者,任淵還發(fā)揮自己的藝術(shù)想象力,注重對黃庭堅詩言外之意的探尋。因為詩歌以精煉含蓄見長,意在言外。有些詩歌沒有使用典故、比興等特定的修辭手法,但往往含有深遠的言外之意,因而需要聯(lián)系上下文,反復咀嚼,以揣摩作者的味外之旨。有些使用了典故或比興的詩句,更需要進一步探討作者的創(chuàng)作心理,補充作者的微言大義。具體而言,詩歌含蓄未盡之處,注釋者須加以補充發(fā)揮;詩歌跳躍飄忽之處,注釋者須輔以銜接串連;詩歌層次遞進之處,注釋者須予以條分縷析;詩歌晦澀多義之處,注釋者須使其明朗清晰。有時還需要將精粹詩歌語言翻譯成宋代白話,這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若非對詩意有全面、細致的把握,是難勝其任的。對于黃庭堅詩中一些命意深遠的優(yōu)秀詩作,尤須從簡練含蓄的詩句中,反復品味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在《山谷內(nèi)集》開篇《古詩二首上蘇子瞻》的注釋中,任淵再次重申了自己注釋黃詩的主要任務:

      山谷詩律妙一世,用意高遠,未易窺測,然置字下語,皆有所從來。孫莘老云:“老杜詩無兩字無來歷?!眲舻谜撛娨嘌詿o來歷字前輩未嘗用。山谷屢拈此語,蓋亦以自表見也。第恨淺聞,未能盡知其原委,姑隨所見箋于其下,庶幾因指以識月,象外之意,學者當自得之。[3](P7)

      雖然任淵自稱其主要任務是黃庭堅詩用字的來歷,而非釋意,尤其非象外之意。實際上這是自謙之詞。《山谷詩集注》對黃庭堅詩原意本旨的闡釋與發(fā)明,量少而精,不容忽視。任淵不像漢唐及宋代趙次公的詩歌注釋那樣,對詩集中的每一篇作品均有解釋甚至詳細的串講,雖然釋意所占篇幅不大,卻以精審準確而著名。南宋許尹在《黃陳詩集注序》中便說:“且為原本立意始末,以曉學者,非若世之箋訓,但能標題出處而已也。”[3](P5)陳振孫也在《直齋書錄解題》中對此予以好評:“大抵不獨注事而兼注意,用功為深?!盵1](卷二十)晚清許印芳也評價說:“任氏之注,于詩中意旨亦能逐處發(fā)明?!盵7](P1082)

      如《題郭熙山水扇》“郭熙雖老眼猶明,便面江山取意成。一段風煙且千里,解如明月逐人行?!比螠Y注:“言扇雖小,而畫有風煙千里之勢,扇中江山常與人俱,如月在天,處處皆逢也?!盵3](P173)本詩是一首七絕,七絕以韻味悠揚見長,常含不盡之意于言外。全詩只有“便面”、“風煙”、“且千”等詞匯有出處,但僅僅注出這些詞匯的出處是遠遠不夠的。任淵指出,黃庭堅此詩在于贊頌郭熙的山水畫功力精深,雖然作畫的材料只是一幅小小的扇面,畫意卻能吞吐千里,有“咫尺之間,便覺萬里為遙”之勢。更重要的是,“明月逐人行”并非指畫中出現(xiàn)了明月照人的場景,而是指畫中山水栩栩如生,持扇者時常可與山水相伴,正如中天明月與之相伴一般。若非任淵曾從黃庭堅學詩,斷難品味黃庭堅的藝術(shù)風格,對詩意做出正確的判斷。

      又如《次韻奉答文少激紀贈二首》之二:“揚子墨池春草遍,武侯祠廟曉鶯啼。”任淵注曰:“揚子云墨池、諸葛忠武廟,皆在今成都。老杜《蜀相祠堂》詩云: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黃庭堅意謂東坡竄謫,岷峨凄惶,無復振起前人氣象也?!盵3](P326)這兩句都用了典故,分別來自揚雄的經(jīng)歷與杜甫的《蜀相》詩。但在典故之外,任淵指出黃庭堅有更深刻的意蘊:揚雄與《蜀相》這兩個典故都與蜀地有關(guān),暗指蜀人蘇軾,并以當年的“春草”、“啼鶯”反襯如今東坡被貶謫海南的落魄,以至于蜀中風云為之變色。這種補充闡釋是非常必要的。

      四、《山谷詩集注》的詩歌批評

      任淵善于把握黃庭堅詩中含蓄不盡的言外之意,這使得他在下述幾方面能準確地分析黃庭堅詩的創(chuàng)作技法與形式特征,從而作出精妙的藝術(shù)評點。

      (一)論立意與風格:有為而作,有味

      任淵在評論黃庭堅詩時,常常使用“有所因”、“有所寄”等字眼,意在說明黃庭堅詩“有為而作”的特點。自從《尚書·堯典》、《毛詩序》提出“詩言志”的觀點以來,詩人往往強調(diào)“有為而作”,黃庭堅詩亦不例外。與前代詩人相較而言,黃庭堅詩不像杜詩那樣與社會現(xiàn)實有廣泛的聯(lián)系,以至于有“詩史”之稱;亦不象白居易旗幟鮮明地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觀點,試圖通過詩歌干預政治。即使與同代詩人相比,黃庭堅詩亦不像蘇軾詩那樣直接議論朝政,以至于釀成“烏臺詩案”。但這并不代表黃庭堅將主要精力放在吟詠風月、抒寫性情方面。黃庭堅作為一個正直的士人,雖然在朝中地位不高,但處于新舊黨爭的旋渦之中,對時局常深有感觸,而非漠不關(guān)心。而且,黃庭堅對不良的政治風氣,決不同流合污,而是潔身自好,不惜得罪當權(quán)人士,晚年貶居黔南、宜州之禍,與此不無關(guān)系。這一類的情況,在黃庭堅詩中常常得到體現(xiàn)。黃庭堅的秉承“詩言志”的詩教傳統(tǒng),常常發(fā)表自己對時局、人物的見解,但這類見解又不是如蘇軾般的直抒胸臆,甚至流于好罵,而是以曲折的筆觸娓娓道來,感觸既深,命筆又曲折有致,變化無常,遂令人回味無窮,形成了“有味”的風格。任淵深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予以詳析。

      如對《和邢惇夫秋懷十首》其六“雖折千里沖,豈若秉事樞”一句,任淵注云:

      范文正公篤于忠亮,雖喜功名而不為朋黨。早歲排呂申公,勇于立事。其徒因之,矯厲過直,公不喜也。自睦州還朝,出領西事,恐申公不為之地,無以成功,乃為書自咎,解仇而去。其后以參知政事安撫陜西,申公既老,居鄭,相遇于涂,文正身歷中書,知事之難,有悔過之語,于是申公欣然相與語終日。申公問:“何為亟去朝廷?”文正言:“欲經(jīng)略西事耳?!鄙旯唬骸敖?jīng)制西事,莫如在朝廷之為便?!蔽恼秊橹等?。事見蘇黃門《龍川志》。知此然后知山谷之詩有味也。[3](P100)

      這首詩是黃庭堅為范仲淹、范德孺父子所作,上文所引二句,極其精煉含蓄,難明其意。尤其是末句看似平淡,不了解內(nèi)情的讀者或許會對此毫無感觸。任淵多方探索,從蘇轍的《龍川略志》中鉤稽出范仲淹與呂公著的一段往事,以此為證,判斷基本句意指呂公著(申公)與范仲淹討論經(jīng)營陜西的策略。任淵又引范、呂二人起初交惡、后言歸于好、終成莫逆的相關(guān)史料,揣測黃庭堅此句的言外之意在于揭示范、呂二人的微妙關(guān)系,并評論黃庭堅詩具有意味深長的藝術(shù)風格。讀畢任淵注,再品黃庭堅詩,才發(fā)現(xiàn)的確是寓意深遠、字字有為而發(fā)的。

      又如對黃詩《次韻德孺感興二首》其一中“于此吾忘我,從誰尺直尋。事來千萬種,人有兩三心”等句,任淵注云:“世變無常而人心亦異,當元祐、紹圣、崇寧之間,士全其守者鮮矣?!盵3](P452)他指出了在新舊黨爭的殘酷斗爭中,一干士人隨波逐流、甚至于見風使舵的局面,并指出黃詩間接委婉地表達了對這種風氣的不滿。而對同詩中“自守藩籬小,猶能井臼任。過時雖不采,吾與菊花斟”等句,任淵注曰:“此語蓋有所寄?!段倪x·古詩》曰: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此借用?!盵3](P452)他認為,黃詩前幾句已有很深的寓意,在此基礎上,“過時雖不采”同樣有所寄托,表達了黃庭堅秉節(jié)獨清,寧屈下僚,如蕙蘭花一般無人問津、隨風枯萎,也決不茍且求容的志向。

      (二)對偶之工

      對偶是律詩的基本要求,是詩歌創(chuàng)作技法的重要方面,因而也為任淵所關(guān)注。如對黃詩《送王郎》“江山千里俱頭白,骨肉十年終眼青”,任淵注為:

      山谷此對極有妙處,前輩多使之。老杜詩:別來頭并白,相對眼終青。東坡云:讀書頭欲白,相對眼終青。又曰:身更萬事已頭白,相對百年終眼青。又曰:看鏡白頭知我老,平生青眼為君明。又曰:故人相見尚青眼,新貴如今多白頭。又曰:江山萬里將頭白,骨肉十年終眼青。其用青眼對白頭非一,而工拙各有異耳。[3](P30)

      他指出了黃詩用“白頭”對“青眼”的妙處,并列舉了杜甫與蘇軾在律詩中使用這一組對偶的種種例子,還將杜、蘇詩與黃詩作對比,進一步映襯出黃詩對偶的佳處?!扒嘌邸庇玫氖侨罴転榍喟籽鄣闹适?,謂對知己特別重視?!鞍最^”則沒有字面背后的故事,直用頭發(fā)花白的字面之意。在對偶句中,一句用典,另一句不用典,只有詞性相對,看似不均衡,實則另辟蹊徑,擴大對偶的范圍,增強表現(xiàn)力,不拘一格,具有創(chuàng)造性,這種情況是杜甫開始大力提倡的。宋代詩人都傾向于學習杜甫,黃庭堅更不例外。任淵注中所引的杜詩,謂與知已久別重逢,但交情未改,是最原始的用法。蘇軾的詩句引用此典甚多,但“看鏡白頭知我老,平生青眼為君明”、“故人相見尚青眼,新貴如今多白頭”二例平平;“讀書頭欲白,相對眼終青”一聯(lián),將杜詩的“別來”改為“讀書”,改變了語境,開始富有創(chuàng)造性;“身更萬事已頭白,相對百年終眼青”、“江山萬里將頭白,骨肉十年終眼青”二聯(lián),則極大地拓展了時空背景:“頭白”的背景,一為經(jīng)歷中的“萬事”,一為行程中的“萬里”;“眼青”的背景則延伸為“十年”、“百年”,在廣袤的背景下拓展詩意,境界壯闊。而黃庭堅詩這一聯(lián)與東坡詩的兩聯(lián)有異曲同工之妙,同屬任淵所云“工拙有異”中的工對。

      (三)用事之工

      如對黃詩《戲詠猩猩毛筆二首》之一中“政以多知巧言語,失身來作管城公”,任淵注云:

      老杜《鸚鵡詩》:紅嘴漫多知。退之詩:惜哉此子巧言語。又《毛穎傳》曰:封諸管城,號管城子?!兑住吩唬撼疾幻軇t失身。按劉夢得《和樂天鸚鵡》詩曰:誰遣聰明好顏色?爭須安置入深籠。與此詩意同,而山谷語尤工?!盵3](P89)

      劉禹錫詩與黃庭堅詩皆以禽獸設喻,謂以多言而獲罪。然劉詩詠的是鸚鵡,已落俗套;而黃庭堅巧妙地將視線轉(zhuǎn)為大家相對不熟悉的猩猩,標新立異,自勝一籌。而且黃庭堅詠的不是猩猩本身,而是猩猩毛筆,用了管城公這個與毛筆有關(guān)的典故,非常準確。尤其是本詩的贈送對象是值紫微閣的錢穆父,掌管制誥等機密大事,以猩猩多言失機來提醒對方,用典更屬貼切。因此任淵認為黃庭堅詩句比劉禹錫詩更加工整準確,用意尤深。

      (四)“點鐵成金”

      《山谷詩集注》中詩歌評點的內(nèi)容,還可以反映出任淵對“以故為新”、“點鐵成金”這一重要詩法理論的關(guān)注。例如對黃詩《睡鴨》“山雞照影空自愛,孤鸞舞鏡不作雙。天下真成長會合,兩鳧相倚睡秋江?!比螠Y注為:

      徐陵《鴛鴦賦》曰:山雞映水那相得,孤鸞照鏡不成雙。天下真成長會合,無勝比翼兩鴛鴦。山谷非蹈襲者,以徐語弱,故為點竄以示學者耳。至其末語,用意尤深,非徐所及。唐人吳融《池上雙鳧》詩曰:可憐翡翠歸云髻,莫羨鴛鴦入畫圖。幸是羽毛無取處,一生安穩(wěn)老菰蒲。意雖佳而語陋。山谷兼用二人之長,政如臨淮王用郭汾陽部曲,一經(jīng)號令,氣色益精明云。[3](P177)黃庭堅詩襲用了相同的題材,卻施以丹青妙手,將其改造為一幅耐人尋味的水墨畫。黃庭堅詩所展示的畫面之中,只有積水而無鷗鷺,免卻了畫面的喧囂擁擠,展現(xiàn)了鄉(xiāng)間的靜態(tài)美,并且給讀者以填補空白的期待視野。接著又以動寫靜,畫面上偶爾出現(xiàn)一只橫渡的水牛,打破了寧靜,卻能反襯原先畫面之靜。而牛身沒入水中,只余鼻孔劃水而過,令人不禁欣賞起水牛的自得之趣,頓時有物我兩忘之感,與《莊子·秋水》所言“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黃庭堅點化陳詠詩,正如將一篇不成功的草稿進行了脫胎換骨式的改造,詩境得到了升華。

      另外還有一些 “點鐵成金”的特例,如對黃詩《謫居黔南十首》之題,任淵注云:

      摘樂天句。近世曾慥端伯作詩選,載潘邠老事云:張文潛晚喜樂天詩,邠老聞其稱美輒不樂,嘗誦山谷十絕句,以為不可跂及。其一云:‘老色日上面,歡悰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當不如今?!臐撘蝗照龠摾巷嫞A設樂天詩一帙,置書室床枕間。邠老少焉假榻,翻閱良久,才悟山谷十絕詩蓋用樂天大篇裁為絕句。蓋樂天長于敷衍,而山谷巧于剪裁,自是不敢復言。端伯所載如此,必有依據(jù),然敷衍剪裁之說非是。蓋山谷謫居黔南時,取樂天江州、忠州等詩,偶有會于心者,摘其數(shù)語,寫置齋閣,或嘗為人書,世因傳以為山谷自作,然亦非有意與樂天較工拙也。詩中改易數(shù)字,可為作詩之法。[3](P304)

      徐陵的《鴛鴦賦》語佳而意淺,吳融的《池上雙鳧》意佳而語陋,黃庭堅則兼用了二人的長處,將徐語與吳意相結(jié)合,從而達到了對前人的詩句“點鐵成金”的效果。任淵對黃詩這個實例的分析評點,可以說是十分細致而且貼切的。

      又如對黃詩《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之一:“翰墨場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維摩。近人積水無鷗鷺,時有歸牛浮鼻過。”任淵注云:“老杜詩:年衰鷗鷺群。《北夢瑣言》陳詠詩曰:隔岸水牛浮鼻渡,傍溪沙鳥點頭行。此本陋句,一經(jīng)妙手,神彩頓異?!盵3](P356)他指出黃詩更具有“點鐵成金”的神奇效果。陳詠詩二句寫鄉(xiāng)間水牛橫渡、鷗鳥翱翔之類的景色,技法平平,似一幅簡單的臨摹畫,將上述意象堆砌在同一畫面之中,了無生動之感。

      此處任淵總結(jié)了黃庭堅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的作詩技法,即從前人的成句中改變某些字眼,從而別造新境,是“點鐵成金”的一種特例。這與黃庭堅本人大力提倡的“貴速而不貴巧”的“集句詩”一脈相承,但更富有創(chuàng)造性。然而,任淵反對將“點鐵成金”理解為生搬硬套前人語句,處處牽強附會,更強調(diào)創(chuàng)新,因此他對曾慥的“敷衍剪裁”說深不以為然。

      總之,任淵在其《山谷詩集注》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藝術(shù)理解力,并利用熟悉黃庭堅創(chuàng)作理念與詩歌風格的優(yōu)勢,對黃庭堅《內(nèi)集》中許多含蓄未盡的言外之意作了補充。在此基礎上,他還對黃氏《內(nèi)集》進行了精彩的評點,尤其是其中一些精妙的對偶和用典,并總結(jié)了黃詩“有為而作”的立意特點、“有味”的創(chuàng)作風格及“點鐵成金”等創(chuàng)作方法?!渡焦仍娂ⅰ肥撬未⒃姼柩芯坑谧⑨屩械牡浞吨?,也是今人研究宋代詩歌理論的又一平臺。

      [1]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M].清武英殿聚珍本.

      [2]員興宗.九華集[A].文淵閣四庫全書(1158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黃庭堅著.山谷詩集注[M].任淵,史容,史季溫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

      [5]黃庭堅.黃詩全集[M].乾隆五十四年樹經(jīng)堂本.

      [6]葉氏.愛日齋叢鈔[A].文淵閣四庫全書(854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7]方回.瀛奎律髓匯評[M].李慶甲集評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Poetic Comments onShan Gu Shi Ji Zhuby Ren Yuan

      HE Ze-tang1Wu Xiao-man2
      (1.Humanities Institut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2.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Guang 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InShan Gu Shi Ji Zhu(An Annotated Poem Collection by Huang Tingjian), Ren Yuan created two important methods of annotating poems.First, Ren Yuan comprehended Huang Tinjian’s poems by learning from the poet himself, analyzed his rhetorical techniques and poetic structure, so that he explained the meaning of his poems.Second, Ren Yuan put the emphasis on the composing methods.He summarized Huang Tinjian’s composing characteristics and pointed out that Huang Tinjian’s innovative methods exceeded those of the earlier poets.

      Ren Yuan;Shan Gu Shi Ji Zhu; Huang Tinjian’s Poems; poem annotation; poetic criticism

      I207

      A

      1005-7110(2012)04-0116-05

      2012-03-17

      本文為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宋人注宋詩研究”(09YJC751030)的階段性成果。

      何澤棠(1975-),男,廣東樂昌人,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古典文獻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古典詩學與詩歌文獻研究;吳曉蔓(1979-),女,江蘇南京人,廣東工業(yè)大學講師,文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古典詩學研究。

      潘文竹

      猜你喜歡
      黃庭堅山谷詩集
      山谷里的居民
      詩集精選
      散文詩(2021年11期)2021-06-25 07:00:00
      詩集精選
      散文詩(2020年17期)2020-10-21 05:54:52
      睡吧,山谷
      詩集精選
      散文詩(2019年7期)2019-05-05 08:41:56
      黃山
      黃庭堅書論(上)
      丹青少年(2017年4期)2017-02-06 03:08:37
      黃庭堅論書85則(中)
      丹青少年(2017年5期)2017-02-06 03:03:58
      詩集精選
      散文詩(2016年13期)2016-11-11 03:40:49
      詭異的山谷
      奧秘(2016年7期)2016-07-30 17:24:27
      巴东县| 武清区| 宁晋县| 泌阳县| 洪泽县| 新沂市| 军事| 香港 | 江孜县| 邳州市| 武冈市| 温州市| 安庆市| 临颍县| 临城县| 舟曲县| 仪征市| 临海市| 陆川县| 长顺县| 洛阳市| 泸定县| 巴塘县| 稻城县| 乡城县| 永丰县| 黔西| 开远市| 深泽县| 康保县| 炉霍县| 罗源县| 武陟县| 蓝田县| 韶山市| 海南省| 黔西县| 东阿县| 柯坪县| 大竹县| 通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