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國
40年前,當時我還是一個剛?cè)胛榈膽?zhàn)士,在青海遇到一位紅軍長征時流落在草原的紅軍老媽媽。她17歲跟隨紅軍長征,在部隊行進到青海草原時部隊被白匪打散,她逃離虎口流落到草原,嫁給了當?shù)啬撩瘛km經(jīng)歷了幾十年的草原生活,但她始終沒有忘記組織,沒有忘記她的紅軍丈夫。她把紅軍丈夫臨別交給她的珍貴資料裝在一個牛皮囊里,貼身珍藏了近40年。當她得知我來自北京時,她把這十幾件珍貴資料送給了我。遺憾的是,之后我再也沒有見過這位紅軍老媽媽。但她那顫抖的雙手、渴盼的眼神和對她紅軍丈夫的思念……我至今難忘。這也成了我“紅色”收藏的開始。
20世紀70年代末期,我曾到草原尋找過這位紅軍老媽媽,但她已經(jīng)隨著草場的變化轉(zhuǎn)到了草原深處。之后,我走訪了甘肅、青海很多地方,尋找這位紅軍老媽媽。在尋找的過程中,我意外遇見過11個老紅軍,也收藏了這11個老紅軍的全部珍藏。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甘肅永登見到的一位紅軍老媽媽。她曾是當年長征途中紅軍文工團的女班長,被俘后強迫嫁給當年白匪營長的瘸子弟弟。倔犟的她起初誓死反抗,受盡屈辱,最后被鎖在羊圈里,靠羊暖著身子過了一冬天,活了下來。在我走訪她的整個過程中,她始終沉默不語,當我說:“老紅軍,您不說話,您不是紅軍吧?”她這才著急了,拉著我的手就往家里拽,當時把我的手都拽紅了。到她家后,她急切地從箱子里翻出一根拐棍,拐棍頭兒上有一個子彈殼兒。她生氣地用拐棍頭捅著我的脖子,那神情分明在說:“你信不信我是紅軍!”
在甘肅臨洮,我還見到過一個紅軍老媽媽,她始終保存著紅軍時期的一只手電筒。她告訴我:“她就是打著這個手電筒從虎口逃出來的?!?/p>
11位老紅軍的故事讓我感動。從她們身上,我收獲的不僅僅是這些老紅軍一個個悲壯的人生故事,也不僅僅是他們贈予的紅色“信物”,更多的是一段沉甸甸的歷史,一曲飽含著激情和血淚的史歌。
在我多年的記者生涯中,無論在何時何地從未放棄過對紅色文物的收藏,希望通過收藏能夠找到一點紅軍老媽媽丈夫的線索。我的收藏有在太行山區(qū)、膠東老區(qū)收集的,有老領導、老朋友贈送的,也有一部分來自舊貨市場,如潘家園舊貨市場,當年的什剎海地攤、朝外大棚舊貨市場,還有一個秘密渠道,那就是騎著平板三輪車下街道串胡同收廢品的小販……
特別是在1991年的夏天,我跟隨一位曾經(jīng)在太行山戰(zhàn)斗過的老領導,三次重走了他在太行山戰(zhàn)斗的老路。盧溝橋事變的第三年,老領導和他的幾個同學,不滿日本人的統(tǒng)治,結(jié)伴進入太行山加入抗日隊伍。在太行山里,他拿著槍支打擊日本侵略者,發(fā)動群眾參與抗日,組織農(nóng)民減租減息,動員農(nóng)民組織農(nóng)會、青救會、婦教會,帶領百姓與地主惡霸做斗爭。1948年,他所在的部隊突然接到上級指示,要輕裝前進,連夜進入北京城。遺憾的是,進城前為了輕裝便行,他把自己隨身的行李和珍貴的筆記本等資料,都存放在太行山中一個放羊倌的家里。近半個世紀后,老領導進山尋找當年存放在放羊倌家中那些珍貴的東西,我陪他三次進山隨他追溯留在山村里的青春記憶。
記得汽車開進一個個小山村。純樸的鄉(xiāng)民,聽說當年的老八路回來了,都露出熱情的笑臉。在一個抗日時期曾擔任民兵隊長的老者帶領下,順著山間的小路,在半山腰一座破舊的土房子前停了下來,老人摘下房梁上掛著的一個竹籃,灰塵下面是滿滿一籃子戰(zhàn)爭年代留下的文書資料。老領導認真地翻閱,盡管不是老領導當年的遺存,村民還是給我們裝上汽車,一再說“這些資料放在村里沒有用,也許你們會有用場?!泵鎸σ淮未瓮谱?,我都掏出幾元錢,或隨身的衣物送給鄉(xiāng)民。在河北涉縣,一位老奶奶把我們領到已經(jīng)變成羊圈的老屋里掏墻尋找到了當年留下的東西……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段歷史、一個故事。這些珍貴的資料保存了下來,的確是非常不易的,這些珍貴的文物能傳承到今天,可以說是歷史饋贈給我們的最好禮物。
起初,女兒對我搞紅色收藏是不理解的,認為收藏這些東西沒有用??措娪啊兑粋€也不能少》時,她認為是瞎編,能連彩色粉筆都沒有?一個班的同學好幾個人搶著喝一瓶可樂她認為根本不可能。讓她學習“愚公移山”的精神,她認為,“搬山?為什么不搬家?”讓她看歷史題材的電影,她說太累、太沉重。但一遇到武打片、動畫片,她卻能很快沉迷其中。年輕的一代對歷史不感興趣,不知道歷史是現(xiàn)在成長所依賴的土壤,這對年輕人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
于是,我有了通過收藏把歷史的真實講述給年輕人的迫切愿望。把真實的歷史傳給年輕人,把能夠證明這段歷史的東西展示給他們,老一代人把歷史的真實交付給了我們,我們有責任傳承給下一代,把我們所知道的那段歲月與現(xiàn)在年輕人的生活鏈接到一起,使他們眼中的社會變得立體、可信,讓他們記住歷史,讓歷史成為他們生活的動力。
令人欣慰的是,我根據(jù)自己的珍藏品創(chuàng)作的電影劇本《心動歲月》拍攝上映后,贏得了人們的共鳴,也深深感動了女兒。這部電影當時被認為是“最有創(chuàng)意的收藏故事”,并且在第十一屆大學生電影節(jié)上被評為最佳影片。女兒從此也對紅色收藏有了真切的認識。她開始說:“爸爸,我越來越喜歡這些歷史資料了?!?/p>
我和女兒把這些手里的藏品編入《紅色珍藏》一書中,用了三大章節(jié),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批珍貴的紅色藏品,以及每件藏品所蘊含的歷史意義和作用,同時還精選了大量與紅色藏品有關的收藏故事,目的是想透過這些文字、圖片,能夠讓大家感受到那個時期革命者的堅強信念,感受到那個時代年輕人的火熱激情。
我和女兒把一批珍貴的入黨志愿書編輯成書。一份志愿書講述著一個故事;一份志愿書濃縮著一段歷史;一份志愿書寄托著一份信念。這一頁頁歷史的斷章,里面有信仰更有深情,里面有魅力更有震撼。這些是需要我們?nèi)ビ眯捏w會,用心探索的。
如果把紅軍精神理解為民族之魂,我認為,我的紅色收藏就可以理解為民族之魂的“紀念章”,是那個年代、那段紅色歷史的見證。因為這些紅色藏品定格了那段歷史,見證了那段歷史的精神,更教育著今天的我們。
整理紅色藏品,展示紅色藏品,將流動的、隨時會飄散到時間深處的事件凝固下來,讓大家重新閱讀歷史,充分理解歷史,在過去與現(xiàn)在之間架起橋梁,一起走向美好的明天。
(責任編輯:馮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