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白朗起義看袁世凱政府的危機應對

      2012-04-07 13:33:34蘇全有鄒寶剛
      關鍵詞:白朗縣知事袁世凱

      蘇全有,鄒寶剛

      (河南師范大學社會發(fā)展學院,河南新鄉(xiāng)453007)

      從白朗起義看袁世凱政府的危機應對

      蘇全有,鄒寶剛

      (河南師范大學社會發(fā)展學院,河南新鄉(xiāng)453007)

      白朗起義是民初政府面臨的重大政治危機。袁世凱政府在危機應對方面存在如下問題:官員重視不夠,大意輕視;官軍素質低下,腐敗無能;官軍之間協作缺失,關系不睦;基層政府力量薄弱,疏于防備;未能有效阻斷白朗與革命派之間的互動聯系。白朗起義之所以能夠轉戰(zhàn)5省、持續(xù)3年有余,對民初袁世凱政府造成沉重打擊,上述因素值得關注。

      白朗起義;袁世凱;民國初年

      民國初年河南寶豐農民白朗領導的轉戰(zhàn)豫鄂皖陜甘5省、持續(xù)3年(1912-1914)的武裝起義,對袁世凱政府造成了沉重打擊。目前學界對該事件有一定研究,亦取得了一些成果,[1]但研究視角多拘泥于革命情結,取徑往往自下而上,袁世凱政府成了被忽視的對象。本文擬從政府視角出發(fā),考察袁世凱政府在危機應對方面的失誤。

      一、官員重視不夠,大意輕敵

      起義的發(fā)源地豫西地區(qū)生存環(huán)境惡劣,“為了求食謀生,青壯年多鋌而走險,結伙拉桿已成家常便飯”。[2]8“匪擾而窮民日多,不匪者亦匪?!盵3]27政府賑濟未能及時見效,揭竿起義者“如雨后春筍,往往一縣就有數十股?!盵4]5

      白朗拉桿之初集數百人劫奪寶豐縣原知縣張禮堂槍支并勒贖朝廷命官,具體清剿任務由北洋陸軍第6鎮(zhèn)第12旅第23標管帶吳鴻昌負責。吳接到命令后,認為白朗軍乃“跳梁小丑,不難一鼓蕩平也”。[2]49其駐軍從調查、寫報告到備案頗費時日,延誤了時機,而白朗軍早已撤退回避。

      1913年4月中旬,白朗軍進入湖北隨縣田王寨“劫殺八大團和戴寡婦、陳、臺等三家后,糧餉豐足,可以支持年余,土炮銃藥更多,機關槍共七架,快槍一千余支,烏銃桿槍不計其數”。[5]隨縣知事李光炎急電副總統(tǒng)兼鄂省都督黎元洪,黎令鄂軍第三師王安瀾往剿。王安瀾接電后滿不在乎,僅派第3師第36團胡炳南團長,統(tǒng)率步兵150余人,于4月22日出發(fā),前往天河口清剿,結果兵不敵“匪”。王安瀾又派第35團李團長帶領該團2營300余人再往清剿。李亦是“滿不在乎,自以為幾個毛賊,沒什么了不起,不值一擊。這趟差事和游山玩景差不多,毫不為難,踴躍前往”。[2]76政府軍疏于防范,白朗軍則趁其不備大舉進攻,李團遭痛殲,僥幸而逃者寥寥無幾。王安瀾大為震驚,從此對白朗軍不再等閑視之,不敢冒險輕進。

      1913年6月,禹縣知事陳善琛風聞白朗軍遠在唐縣,且中間還隔郟縣一道屏障,認為“無關痛癢,萬無一失”。禹縣城內沒有駐軍,他只把團丁分駐在四個城門樓上作為防匪的守備,就心安理得地高枕無憂了。[2]88結果白朗軍喬裝打扮,里應外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取禹縣,“即釋放囚犯,縱火焚掠,縣中存款,全行搜去”?!八谐莾戎娀?、財帛,已為白狼一網打盡?!盵6]

      白朗軍在豫、鄂省界間活動時,“陜督張鳳翙者,始終以白狼為癬疥疾,不足措意,防御一事,事前并未有任何規(guī)劃。即如荊紫關為入陜第一重門戶,不先以重兵駐守,遏其竄逸,已為失計;及白狼破關而入,張尚以為小丑易與,但令陳殿卿略為防范。迨匪逼近武關,進占商縣,張始率兵一旅出防藍田”。[3]3701914年4月白朗軍兵臨陜西重鎮(zhèn)鳳翔縣,守軍為甘肅驍勇軍統(tǒng)領崔正午,其“對義軍的規(guī)模和戰(zhàn)力一無所知,總認為是尋常‘刀匪’,雞鳴狗盜之徒,就憑驍勇軍的牌子,只要一聽說崔統(tǒng)領駐節(jié)鳳翔城,就足以嚇得義軍退避三舍,不敢正視鳳翔城”。[2]312其子認為不妥,再三勸阻,但崔立功心切一意孤行,只帶310人防守鳳翔城。當聽說白朗軍連克重大城池,此前眾多勁旅尚且不敵,大敵未至,崔即出城而逃。

      白朗軍即將攻打天水,天水駐軍為秦州鎮(zhèn)總兵馬國仁。他對縣紳信誓旦旦:“有本軍在此,無論賊勢如何,此城萬無一失云云?!辈涣纤麆偝龀且暡旒从霭桌受?官軍且戰(zhàn)且退,“賊隊遂勢猛撲,馬鎮(zhèn)身先堵御,頭部中彈而亡。官兵見主帥已傷,不敢戀戰(zhàn),即挾帥尸回城”。[7]

      陜省都督張鳳翙因剿匪不力,袁世凱命陸建章取而代之,陸對白朗軍也不甚重視。據《白狼猖獗記》所載:白朗軍在返豫途中“竄入寶雞,縣知事飛騎告急,陸則以為白狼方在隴中,豈有驟入陜境之理,該知事妄自張皇,情殊可惡,應嚴加申飭。乃時未久,忽有探卒報稱,狼匪已逼近省垣,只有四十里,陸乃大驚失色,連呼怪事者”![3]391幸虧白朗軍繞子午關而去,陸才躲過一劫。

      二、官軍素質低下,腐敗無能

      一是暗中通“匪”。1913年11月,“白匪之陷南陽,并非汴軍力不能敵,聞張錫元師長之司令部,即設于城內,各得力軍隊均已調遣出外擊匪,僅余新兵千余人駐守。該新兵本多與匪通,白匪探知司令部儲械甚多,特以重金賄通。于本月十號突以二千余人臨城,直沖南門而入,汴軍即從西門而遁。張司令命令拒敵,竟置之不理。張率護兵二三百人,僅以身免,倉皇出奔”。[8]南陽失陷之后全國嘩然,社會紛紛指責袁世凱政府“剿匪”不力、張鎮(zhèn)芳縱匪禍豫罪大,要求查撤,袁、張二人遂成眾矢之的。[2]150

      天津《大公報》1914年2月14日稱:“汴軍之隸于某長官者,計五十營,無一營不與白匪酣戰(zhàn),亦無一營不與白匪暗通。既通矣,何能戰(zhàn),既戰(zhàn)未必通,不知此對外之泛談,皆未悉其中真相。彼巧妙之兵匪,實則有極聰明之手段,以欺吾人民及官吏也……故河南人普通之談論,謂汴中兵匪乃商家之買賣焉,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又似文人唱和焉,詩酒往還,應酬頻繁,在局外視之,目為兵匪,其實彼輩乃好友也云云?!盵9]上海《申報》亦曾報道官軍暗中通“匪”事實:“豫軍通匪,童叟皆知,土匪以搶劫之金錢,暗送軍隊,軍隊以捍衛(wèi)之器械,密獻土匪,事實昭著,令人驚駭。張鎮(zhèn)芳不惟不能以軍法從事,且捏報肅清,謬邀賜賚,給文虎章。”[10]

      二是膽小怕事。1913年8月豫軍張錫元第一師第三團1 500余人駐防李官橋,內鄉(xiāng)縣知事房燕海對官兵介紹白朗軍:“機動靈活,神出鬼沒,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特別是破棗陽之后,其裝備更現代化,其鋒利更無人可擋?!惫俦牶?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二天進軍時路遇嫁娶迎親隊伍的炮仗聲,因霧大而以為白朗軍已至,不辨真?zhèn)?掉頭潰奔。后來派人偵探才知為娶親,虛驚一場,此事件激起了社會輿論對豫軍的嘲弄和責難。[2]128

      白朗軍剛剛進入乾縣,永壽縣便驚恐不已。1914年4月10日忽傳“匪”至,縣知事嚴恩榮不問真假跳城而下,向南逃出20公里才細問所以,始知是本地土匪假借白朗之名入縣署劫監(jiān)獄搶庫房。[2]300白朗軍遠在距扶風縣城15公里之外的武功時,扶風縣城紳商便認為本城既無駐軍又防御無術,遂積極籌餉,張燈結彩,準備恭迎白朗軍。然白朗軍卻北向乾縣,又虛驚一場。[2]293上述滑稽可笑之事將政府官員膽小如鼠之丑態(tài)刻畫得淋漓盡致。

      三是貪功近利。白朗死后,豫省軍官冒功邀賞之事也被貽笑大方。鎮(zhèn)嵩軍統(tǒng)領劉鎮(zhèn)華8月6日致電開封將軍、參謀長稱:“靳副官等乘兵匪交戰(zhàn),突將白匪擊斃……白匪首級現已割下呈驗?!盵3]211河南巡按使田文烈據此稟報,袁世凱 8月10日頒發(fā)嘉獎令:“特任趙倜為宏威將軍……劉鎮(zhèn)華著開復原官,授為陸軍中將,并給勛五位,張治功授為陸軍少將,并給予三等文虎章,靳敬民、王景元著趙倜查明現職從優(yōu)請賞,以示激勸?!盵3]215然巡防營統(tǒng)領田作霖致電田文烈,詳述白朗死因之真相為“由于水缺糧盡,彈藥不繼,乃趁夜向南突圍,途中與民團相遇,倉猝互擊,白朗中彈受傷”,[11]隨即不治身亡。袁世凱于是于8月12日發(fā)布策令:“應將本月九日策令獎案,一律撤銷?!盵3]216袁世凱政府軍政界之貪功近利的腐朽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四是兵變倒戈。“北洋軍閥雷震春的報告說,白朗初起時的汝州便是‘各省兵變,叛勇潰卒,糜集于茲’的地方。白朗軍進攻南陽時,南陽鎮(zhèn)守使郭文魁的部下,‘投歸白朗者甚多’,而‘舊湖北第八師即季雨霖部下之兵多歸之?!盵12]駐陜西鳳翔府的陜軍第一師第二旅馬玉貴及其部下王生岐對政府種種行為懷有惡感,又聞孫中山二次革命如火如荼,白朗軍大敗袁軍,因此于1913年8月下旬兵變倒戈,率軍1 000余眾并攜帶精良裝備投奔白朗軍。[2]141

      白朗軍入陜之后,兵變倒戈者不絕于耳。1914年4月白朗軍攻入乾縣,“突然城上部分兵士向其他守軍反戈開槍,一時大亂,陣線崩潰,其他守軍始而抵抗,繼而亂竄,反戈兵士有的沖去打開城門,義軍乘勢大股涌入,槍聲不絕,子彈橫飛”。[2]297《申報》亦報道:“聞匪入城時,恒有守城兵開門迎入云?!盵13]是年5月,“漢南觀察使即調駐夔萬之秦軍團長丁同升回漢駐守……抵漢中后與朱鼎銘團長所變之兩營大起暴動,損失在百萬以上,該團長見川軍已至,即于五月四日率隊向興安方面而去”。[14]

      三、官軍之間協作缺失,關系不睦

      各地駐軍之間介于畛域,協作缺失。1913年10月17日邱國翰、駱繼漢致陸軍總長段祺瑞函中認為:“悍匪白狼、白瞎子等在豫、鄂交界處聯合會匪,招集游勇,聲勢洶涌,遐邇周知。去歲至今,出沒無常,鄧、新被破,唐邑兩陷;今又攻破棗陽……而兩省附近軍隊不能剿滅,推厥由來,則無專司。雖上憲屢頒剿辦之令,防堵者畛域為懷,漫不盡力,以致星火燎原,不可向邇?!盵3]72其實早在 5 月28日湖北第三師師長王安瀾即致電陸軍部、參謀部:“瀾以為根本解決,非責成一軍專剿,則此剿彼竄,蕩平匪易……已準河南張都督電商,責成敝師,勿分畛域,專任剿滅。”[3]48而至 7 月,白朗軍“由河南淅川竄入湖北鄖境,豫軍追擊,奈限于省界”,[3]59仍無法追剿。

      親歷剿辦白朗軍的湖北王仲霖在《麻黃支隊防匪記》中亦稱:“巡防各隊,又互不相屬,命令既不統(tǒng)一,動作難期聯系,此剿彼竄,各不相救,屢被匪困者,良有以也。其后雖有總司令之設,而所率各部又非建制之師,終至河口失陷,竄入西秦。”[3]278該書最后一章《凱旋》說,該隊剿匪任務完成后,鄂省都督致電麻黃剿匪支隊:“麻黃及松子關一帶匪氛漸靖,即飭劉團長錫廣速帶兩營刻日回省聽候調遣?!盵3]298此種“凱旋”唯是將白朗軍逐出其領域而“禍水”西引,并未對白朗軍構成實質性威脅。

      直到白朗軍將士不愿再戰(zhàn)意圖回豫時,各地剿匪駐軍省界意識仍舊存在。1914年6月底皖省都督倪嗣沖從俘虜口中得知白朗軍回竄意在安徽六安、茶山,遂致電大總統(tǒng)袁世凱:“沖意匪東竄,陸督辦軍隊既已落后,似宜于豫、鄂兩省抽調勁旅,在豫、鄂邊界如荊紫關等處,迎頭痛擊。以陸督辦之兵躡其后,使匪無可息之暇;以豫、鄂之兵遏其前,使匪無潰決之患,收數路夾攻之效,成以逸待勞之力,掃蕩廓清,在此一舉……伏乞大總統(tǒng)迅訂方略,電飭豫、鄂兩督,切實辦理?!蹦哂衷诖穗妶笾笱a充道:“如果該兩省兵隊不敷分布,沖可抽撥八營分赴該兩省會同防剿?!盵3]195其意圖在于欲抵擋白朗軍于皖省之外。

      縣知事與駐軍之間也存在協作缺失,且關系不睦。1913年唐縣知事孔憲貴反對新政,縣城駐軍團長劉鳳同屬新派反對專制,縣內大事二者分歧甚大無從合作。縣城守御之事,互相推諉扯皮,導致城防松懈且無人過問的局面。[2]81白朗軍夜襲唐縣城一舉攻破,知縣孔憲貴料定大勢已去即蒙混出城暫避風頭。此為白朗軍第一次攻占袁世凱政府的縣級政權。

      1913年9月,白朗軍攻取棗陽城之前,知縣夏柏華深知駐軍力量單薄,與紳商一起曾請姚景華管帶出城十里防衛(wèi)。姚之前受白朗賄賂8 000元不肯出城。夏又懇求眾商民協助守城,姚又不許。夏問何故,姚答:“商民站城攪亂戰(zhàn)斗部署誤事,有礙防守,只要軍隊守城足矣!棗城固若金湯,夏大人放心盡可高枕無憂。”夏柏華無力強扭,只好長吁短嘆,聽天由命而已。夜間白朗軍突襲,城內大亂,姚管帶逃亡襄陽,夏柏華見大勢已去化裝出城逃遁,不知所向。[2]108

      四、基層政府力量薄弱,疏于防范

      1914年1月白朗軍攻下光山、潢川后,固始縣知事鄧灜賓見白朗軍大敵壓境,向河南省民政長張鳳臺求援而遠水不解近渴,自知固始彈丸小邑防守無力,若抵抗反遭屠戮,遂召紳商研究對策,最后決定開城迎接并盡量供其所需。[2]196白朗軍所經之小縣、弱縣,縣內僅有為數不多的團勇、警察,尚無駐軍防守,為免遭洗劫此等投城狀況不勝枚舉。

      白朗軍1914年二三月間由武勝關到隨縣厲山鎮(zhèn)數百里如入無人之境。究其原因有三:其一,沿途城鎮(zhèn)原有軍隊駐防,近因鄂東羅、黃、麻吃緊,均被東調,故甚空虛;其二,廣水雖有駐軍,因其責任在保護鐵路不敢輕出冒戰(zhàn);其三,德安城中的守軍,因為馬上就要退伍故也不愿再戰(zhàn)。[2]25

      “陜西是辛亥革命時較早獨立的省份,但在民初,其‘兵弱’為各省所公認?!卑桌受娺M入陜西境內,眾多縣鎮(zhèn)防守甚弱,無兵可調,一觸即潰,白朗軍“一路風馳電掣,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就橫掃了陜西13縣”。[15]商南縣知事曹澍雖忠于職守,但縣團隊、警察和駐軍聯合起來仍人少械乏,頑抗兩小時縣城即被攻破。白朗軍前進至商縣城下,城內無駐軍,縣知事秦俊聲派團勇一隊出城迎擊結果迅速潰敗,秦俊聲隨即帶人和印信逃出縣城。其他縣城亦大致如此。

      1914年4月,白朗軍抵達甘肅通渭縣,此縣地瘠民貧,無兵無械可作守備,縣知事陳鴻寶“不得已便親率百姓迎白朗軍于東十里之峽口”。[16]縣知事出城十里遠迎匪軍,古往今來可謂奇觀。白朗大軍入伏羌縣,縣知事徐兆藩自知無法抵擋,于是打開城門,簞食壺漿以待白朗軍。[2]335

      袁世凱對于甘南被陷城池的11縣知事予以懲戒:“各縣知事本系守土之官,即使事變猝生,猶應保障地方,效死勿去。況白匪西竄,早有先聲,節(jié)經該巡按使飭辦城防,特授辦法,尤宜預為布置,俾免疏虞。乃該知事等于事前既不設防,致臨時無從守御,蹂躪所及,竟至有十一縣之多,荼毒生靈,殊堪痛恨?!盵3]182白朗軍所經其他省份各處狀況莫不如是,即使白朗軍由甘陜返豫之時,雖然實力削弱,但是“除在寶雞、郭社鎮(zhèn)、子午峪三處與官軍稍有接觸外,其他各處無敢迎擊者”。[17]

      五、未能切斷白朗與革命派的互動聯系

      袁世凱政府未能切斷白朗與革命派的互動聯系亦是白朗軍勢力壯大的一大原因。白朗起義雖然是河南的地方武裝起義,實則與南方革命形勢互為表里,形成遙相呼應之勢,很大程度上如果沒有南方革命黨人的支持,白朗起義也不會鬧出那么大的動靜,形成不了那么大的陣勢。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少,本文僅擇其相關者略述之。

      南方革命派與白朗共同反對袁世凱政府,二者聯系至為密切?!皩O中山、黃興與河南革命黨支部,不斷派遣人員到義軍中進行工作,書信往來,為義軍出謀獻策,接濟經費,運送機槍彈藥,幫助義軍發(fā)展,支援義軍活動?!盵2]101

      1913年3月,白朗急需與武漢革命黨人聯系,革命黨河南支部派人到漢口找到武漢革命組織負責人鄒永成,委任白朗為“湘鄂豫三省聯軍先鋒司令”,[2]103希望他與南方革命軍一致討袁,卡住河南這個戰(zhàn)略要地,牽制北洋軍后方。[4]147月黃興致信白朗:“足下占領鄂、豫之間,相機進攻,可以窺取豫州,若能多毀鐵道,使彼進路阻礙,為功實匪淺鮮?!盵3]226二次革命中,“贛、皖二省反抗中央,該匪亦隨聲附和,謬假‘二次革命’之說,互相號召”。[3]56據白水推測:“白朗的主要意圖,大概是以革命黨人為聲援,進而吸引退伍、被裁軍人以及各種反袁力量,擴充自己的軍事實力?!盵18]

      革命黨在人員方面對白朗軍也大力支持。最初有一個名叫孫浩的知識分子,是革命黨人,在白朗軍中作秘書一類的事情。最受白朗重視的為一姓沈的參謀,“他年約四十多歲,留著八字須,是孫中山派遣的人。白朗對他是言聽計從,十分重用。打到南方、入川、遠征西北,都是沈參謀的建議”。[19]

      白朗軍縱橫馳騁,勇猛善戰(zhàn),革命黨對其大加贊賞。黃興認為白朗“倡義鄂、豫之間,所至風靡,豪客景從,志士響應,將來掃清中原,殄滅元兇,足下之豐功偉烈可以不朽于后世”。[3]226革命黨重要報紙《民立報》興奮地報道:“白狼已與民軍合作,軍容甚壯,紀律亦嚴……足以扶助南省獨立,將來不難分兵直搗北京?!盵20]

      白朗軍與革命軍密切聯絡,官軍有所聞知。陸軍少將京師稽查長王天縱對陸軍總長段祺瑞屢有報告。他于1913年8月22日報稱:“南方派去運動員赴各處聯絡鼓吹,意圖大舉,所標旗幟上書‘南軍大都督’字樣。自豫軍隊調赴南方而后,該匪等亦無忌憚,聲言起‘二次革命’,肆行坑殺,所過輒墟。”[3]227是年 10 月 1 日王又密報:“有亂黨劉天樂、于華慶二人,前由豫匪白狼派赴日本,運動孫、黃作介紹人,向日本購辦快槍三千枝、子彈若干粒,擬由日本游緝隊押送至漢口劉家廟地方。”[3]228

      信陽城失陷后,白朗軍與革命軍的聯合使豫省都督張鎮(zhèn)芳不無擔憂,遂密報袁世凱細陳危情:“白狼此次占據信陽,確系亂黨黃興所運動,擬占據河南全省,意欲阻斷直、鄂交通,再圖北京,則各省救援甚難,成事極易云?!盵2]1521914 年 3 月 19日,內務部致各省民政長訓令轉述大總統(tǒng)令中,對白朗軍與革命軍密切聯系亦有所述:“查有海外逋匪分遣黨徒凌鉞、劉天猛、劉承烈、熊灌香等勾結煽動,授白狼等以司令、都督各名目;并由孫文作書與該匪所派代表竇憲民等介紹,私購軍械,分頭接濟,以致匪焰驟張,殘毒愈甚。在皖、鄂邊界襲掠城邑……該亂黨等侈言共和,口談幸福,而暗結悍匪,傷殘人道,處心破壞,竟至于此。”[3]233值得強調的是,雖政府官軍對白朗與革命派的聯絡有所了解,卻未能及時有效地予以制止,顯得措手不及,任其事態(tài)惡化。

      總之,白朗起義之時,無論是官員重視程度、官軍素質,還是官軍之間的協作關系、基層政府的防備,以及對白朗與革命派的聯絡等諸多方面,袁世凱政府均存在失當之處。

      [1]徐有威,貝思飛.去偽存真:50年來中國史學家筆下變化著的白朗起義[J].史學月刊,2006,(11):110-114.

      [2]張顯明,余進倉.白朗傳[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3]杜春和.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白朗起義[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

      [4]楊炳延.白朗起義[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78.

      [5]湖北隨縣匪亂之詳情[N].申報,1913-05-06(6).

      [6]白狼攻據禹縣詳情[N].大公報,1913-06-13(3).

      [7]白狼蹂躪天水記[N].申報,1914-06-07(6).

      [8]南陽失陷情形[N].申報,1913-11-22(6).

      [9]豫軍通匪之駭聞[N].大公報,1914-02-14(3).

      [10]張鎮(zhèn)芳不容于豫之露布[N].申報,1913-06-28(6).

      [11]胡思庸.五十年前的白朗起義[M]//胡思庸學術文集.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384.

      [12]來新夏.談民國初年白朗領導的農民起義[J].史學月刊,1957,(6):11-16.

      [13]專電[N].申報,1914-04-25(2).

      [14]援軍抵陜情形[N].申報,1914-05-30(6).

      [15]程有為,王天獎.河南通史[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200.

      [16]王留現,廉敬灝,朱幼華,等.白朗起義始末[G]//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委員會.河南文史資料:第1輯.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37.

      [17]喬敘五.記白朗事[J].近代史資料,1956,(3):136-139.

      [18]白水.白朗起義與革命黨人關系述論[J].史學月刊,1986,(1):64-69.

      [19]開封師范學院歷史系,河南歷史研究所.白朗起義調查簡記[J].史學月刊,1960,(2):18-23.

      [20]杜春和.關于白朗起義的幾個問題[J].近代史研究,1981,(1):292-304.

      Yuan Shikai Government’s Crisis Response to Bai Lang Uprising

      SU Quan-you,ZOU Bao-gang
      (Institute for Social Development,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Bai Lang uprising is a major political crisis facing the early Republican Chinese government.The response of Yuan Shikai government to the crisis has the following problems:officials’neglect of duty,low quality of government officers,poor coordination between officials and military,weak grass-roots government,the supports between revolutionaries and Bai Lang.Bai Lang uprising which spread across five provinces for more than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gives a heavy blow to Yuan Shikai’s government.

      Bai Lang Uprising;Yuan Shikai;early Republic of China

      E296.90

      A

      1672-3910(2012)01-0024-05

      2011-09-16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8年度規(guī)劃項目(08JA770009)

      蘇全有(1966-),男,河南輝縣人,教授,博士后,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研究。

      猜你喜歡
      白朗縣知事袁世凱
      張培爵之死:袁世凱一手制造的血案
      公民與法治(2022年7期)2022-07-22 07:12:26
      民初縣官選任制度的重建
      安徽史學(2020年2期)2020-06-01 05:03:46
      蔣介石甘做“鏟屎官”
      百家講壇(2016年8期)2016-07-23 17:40:05
      袁世凱:從來也沒有蹺過二郎腿
      北廣人物(2016年12期)2016-04-15 07:02:10
      淺談西藏河谷區(qū)草地畜牧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以林周縣卡孜鄉(xiāng)白朗村為例
      西藏科技(2015年4期)2015-09-26 12:12:43
      革命、起義與反帝:白朗研究綜述
      陰山學刊(2015年5期)2015-02-12 03:44:27
      向我學
      ···白朗年譜···
      鴨綠江(2014年8期)2014-02-12 08:45:44
      北洋政府時期的縣知事研究
      學理論·下(2013年6期)2013-04-29 10:38:51
      軍閥袁世凱的三次背叛行動
      軍事歷史(1995年5期)1995-08-16 03:09:08
      兰考县| 湄潭县| 周口市| 贵德县| 五华县| 乌苏市| 郁南县| 东源县| 利川市| 无棣县| 永和县| 马尔康县| 民乐县| 江川县| 武义县| 永春县| 同德县| 罗定市| 秀山| 友谊县| 祁连县| 连山| 鄢陵县| 公安县| 福清市| 驻马店市| 布尔津县| 闻喜县| 托克托县| 车致| 通化县| 迁西县| 贺兰县| 阿图什市| 兰坪| 建湖县| 特克斯县| 正镶白旗| 锦州市| 紫金县| 武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