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是我國的特產果樹,結果早、壽命長,容易連年結果,是城鄉(xiāng)庭院中很好的綠化樹種。盆栽棗樹當年就能開花,部份還能夠結果,葉小果紅,十分美觀,能增加生活樂趣。
用于盆栽棗樹的品種應具備結果早、果實大而奇特、枝形美、樹形緊湊等特點。主要品種有龍須棗、茶壺棗、葫蘆棗、柿蒂棗和冬棗等。
棗樹多為春栽,以春季萌芽前栽植成活率高,華北地區(qū)在4月中下旬為宜。如冬季有較好的越冬條件,也可在秋季落葉后上盆。這樣春季萌芽較早,可縮短緩苗期,促進前期的生長發(fā)育。
初上盆時為了便于養(yǎng)護,一般選用適合樹體大小的素燒盆(瓦盆),使其快成型,易結果。待成型后,為增加其觀賞性可更換于釉盆、紫砂盆、瓷盆或木盆(桶)中。
棗樹盆栽對盆土要求不甚嚴格,但由于其是在有限的土壤中生長發(fā)育,所以要求盆土疏松肥沃,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強。可用園土4份,腐殖土2份,廄肥2份,砂土2份,按體積比例充分混合后作盆土。
栽前對苗木進行修剪,剪平傷口,剪除傷根,多留須根;栽時使根部舒展并與土壤密接,對較大或主根較粗的根系,可用竹簽或木棒將根部四周的土輕輕插實,并用手輕拍盆腰,以避免根際存有較大的空隙。栽植深度以棗苗原土痕(根頸)處相平為宜,若為嫁接苗,接口要露出土面,盆土裝八成滿,留20%左右的水口以利澆灌。上盆后及時澆透水,然后放于背風向陽處,保持盆土濕潤。
棗樹為喜光樹種,修剪反映遲鈍,應保持樹冠的通風透光,才能使其生長結果良好??蛇x用主干彎曲形、三主枝自然形、游龍形等。修剪采用冬剪與夏剪相結合。冬剪主要是培育樹形,對需要延長的骨干枝棗頭短截后,將剪口下的第一個二次枝剪除,以促使主芽萌發(fā),形成新的延長枝。同時對樹體上的并生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等進行疏除。對于利用結果的枝條一般縮剪到二年生部位,剪口下的二次枝剪除。夏剪主要是抹芽疏枝和摘心,以控制徒長枝,要經常注意抹除多余的棗頭。盆栽棗樹成形快,一般當年就可完成整形修剪任務,因此,對萌發(fā)出的新棗頭,除更新外,其他均從基部抹除,以節(jié)省營養(yǎng)消耗,保持樹冠內的通風透光,集中營養(yǎng)促進二次枝、棗吊及花、果的發(fā)育。
盆栽棗樹由于盆土有限,比大田露地栽培的棗樹需要更精細的水肥管理。早春發(fā)芽后應結合施基肥澆水1次。棗樹萌芽、枝條生長、花芽分化、開花、坐果幾乎同時進行,對營養(yǎng)需求特別大,因此在開花前后結合施有機肥應再適當增施速效性氮肥,此期澆水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在果實二次速長期(膨大期)要追施以磷、鉀為主的速效肥,秋季施基肥則有強壯樹勢的作用。另外,盆栽第一年,土中常帶有雜草種子或根段,當萌發(fā)時,應立即拔除,盆土由于澆水次數(shù)較多,易板結,每年春天應中耕1次,適當松動盆面土壤;也可在盆中養(yǎng)少量蚯蚓,既起到疏松土壤作用,又可培肥土壤。
隨盆栽棗樹植株的長大,原有的盆容積已不適宜植株生長的要求;盆土經植株根系長期選擇吸收,有些礦質營養(yǎng)已經缺乏;再者,經多年生長,棗樹根系在盆內交叉生長,互相擁擠,影響新根生長,使吸收養(yǎng)分的能力下降。因此,盆栽棗樹2~3年須進行1次換盆或倒盆。結合換盆,進行適當?shù)母敌藜簦云鸬綇蛪训男Ч?。換盆一般在春季萌芽前進行,換盆前準備好營養(yǎng)土,將植株從盆內取出后進行根系修剪,一般只剪除盆土外層的網(wǎng)狀根,對根墊的修剪量應控制在20%~30%,輕輕剔除周圍盆土,約去掉1/2~1/3,換上新的營養(yǎng)土,栽于較大的盆或原盆中。灌足水放于半蔭處10天左右,然后進行日常養(yǎng)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