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包括硼、鋅、鉬、鐵、錳、銅等營養(yǎng)元素。雖然植物對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它們對植物生長發(fā)育的作用與大量元素是同等重要的。當某種微量元素缺乏時,作物生長發(fā)育會受到明顯的影響,導致產(chǎn)量降低,品質(zhì)下降。另一方面,微量元素過多則會使作物中毒,輕則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嚴重時甚至危及人畜健康。隨著作物產(chǎn)量的不斷提高和化肥的大量施用,對微量元素肥料的正確施用已越來越重要。
1.硼肥 主要有硼砂、硼酸,其次還有硼鎂肥等。硼砂、硼酸為常用硼肥,每畝追施0.5~0.75 kg,葉面噴施濃度0.1%~0.3%,浸種濃度0.01%~0.1%,拌種為1 kg種子用肥0.2~0.5 g。
2.鋅肥 主要有硫酸鋅,另外還有氧化鋅、鰲合態(tài)鋅等。硫酸鋅為常用鋅肥,每畝追施1~2 kg,葉面噴施濃度0.01%~0.05%,浸種濃度0.02%~0.05%,拌種為1 kg種子用肥1~3 g。
3.鉬肥 主要有鉬酸銨,其次還有鉬酸鈉、三氧化鉬等。鉬酸銨是常用的鉬肥,每畝追施50~150 g,噴施濃度0.01%~0.1%,浸種濃度0.05%~0.1%,拌種為1 kg種子用肥2~5 g。
4.銅肥 主要有硫酸銅,另外還有氧化銅、鰲合態(tài)銅、含銅礦渣等。硫酸銅為常用銅肥,每畝土壤追施0.8~1.5 kg,葉面噴施濃度0.01%~0.05%,浸種濃度0.01%~0.05%,拌種為1 kg種子用肥0.3 g。
5.錳肥 主要有硫酸錳,其次還有碳酸錳、氯化錳、氧化錳等。硫酸錳是常用的錳肥,每畝追施1~2 kg,葉面噴施濃度0.05%~0.2%,浸種濃度0.05%~0.1%,拌種為1 kg種子用肥4~8 g。
6.鐵肥 主要有硫酸亞鐵,另外還有硫酸亞鐵銨、鐵的鰲合物等。硫酸亞鐵為常用品種,每畝追施5 kg,葉面噴施濃度0.5%~0.3%。
1.土壤施入法 即做基肥、種肥或追肥時把微量元素肥料施入土壤。含微量元素的工業(yè)廢棄物和緩效性微肥常采用這種施肥方法。這種施法雖然肥料的利用率較低,但有一定的后效,可隔年施用。為節(jié)省肥料,提高肥效,通常采用條施或穴施。
2.種子處理 包括浸種和拌種兩種方法。浸種時將種子浸入微量元素溶液中,種子吸收溶液而膨脹,肥料隨水進入。拌種是用少量水將微量元素肥料溶解,將溶液噴灑于種子上,攪拌均勻,使種子外面沾上溶液后陰干播種。
3.根外噴施 根外噴施是微量元素肥料施用中經(jīng)濟有效的施用方法。以葉片的正反兩面都被溶液沾濕為宜。對鐵、鋅、硼、錳等易被土壤固定的微量元素肥料,采用此種施用方法效果較好。
4.蘸根 對水稻及其他移植作物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時,可采用此方法。用于蘸根的肥料應不含為害幼根的物質(zhì)。
1.嚴格控制用量,力求施用均勻作物需要微量元素的數(shù)量很少,許多微量元素從缺乏到適量的濃度范圍很窄,因此,施用微量元素肥料要嚴格控制用量,防止?jié)舛冗^大,施用必須注意均勻。也可將微量元素肥料拌混到有機肥料中施用。
2.針對土壤中微量元素狀況施用在不同類型,不同質(zhì)地的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及含量不同,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效果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北方的石灰性土壤含有的鐵、鋅、錳、銅、硼的有效性低,易出現(xiàn)缺乏;而南方的酸性土壤鉬的有效性低。因此施用微肥時應針對土壤中微量元素狀況合理施用。
3.注意各種作物對微量元素的反應選擇施用 各種作物對不同的微量元素有不同的反應,敏感程度不同,需要量也不同,施用效果有明顯差異。需硼較多的作物有大白菜、蘿卜、向日葵、豆科作物、油菜、甘藍和煙草等;需錳較多的作物有馬鈴薯、大豆、甘薯、洋蔥、菠菜、萵苣等;需鋅較多的有玉米、水稻、大豆、番茄、柑橘、桃等;需鉬較多的是豆科作物和十字花科作物;缺鐵則多發(fā)生在梨、桃等多年生果樹上。所以,要針對不同作物對不同微量元素的敏感程度和肥效,合理選擇和施用。
4.注意改善土壤環(huán)境 土壤微量元素供應不足,往往是由于土壤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土壤的酸堿性是影響微量元素有效性的首要因素,其次還有土壤質(zhì)地、土壤水分、土壤氧化還原狀況等因素。為徹底解決微量元素缺乏問題,在補充微量元素養(yǎng)分的同時,要注意改善土壤環(huán)境條件,如酸性土壤可通過施用有機肥料或施用適量石灰等措施調(diào)節(jié)土壤酸堿性,改善土壤微量元素營養(yǎng)狀況。
5.要配合增施有機肥料 實踐證明,增施有機肥料能大大提高施用微肥的效果,因為增施有機肥料既能增加土壤的有機酸,使微量元素呈可利用狀態(tài),同時又在微肥過量時,能緩解微肥毒性。而且有機肥本身就含有數(shù)量較多、種類齊全的微量元素。
6.要配合施用氮、磷、鉀等大量元素 雖然微量元素和氮、磷、鉀三要素都是同等重要和不可代替的營養(yǎng)元素,但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還是應首先滿足作物對大量元素的需要,只有在施足大量元素的基礎上,微量元素的效果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如果忽視了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一味依靠微肥發(fā)揮作用是不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