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丁香花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經(jīng)濟價值

      2012-04-13 17:22:14劉云華屈國樂
      關(guān)鍵詞:丁香酚紫丁香芳樟醇

      劉云華 屈國樂

      (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哈爾濱 150025)

      丁香花(syringaLinn.)是指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屬(Syringa)植物的花卉。丁香屬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全世界約有40種,分布于歐洲和亞洲,我國有27 種,自東北至西南各省均有分布。哈爾濱市現(xiàn)有16種,廣泛栽種[1],且于1988年定為市花。丁香的種類主要有:暴馬丁香(SyringaamurensisRupr.)、洋丁香(SyringavulgarisL.)、朝鮮丁香(SyringadilatataNakai.)、紫丁香(SyringaoblataLindl.)、小葉丁香(SyringamicrophyllaDiels.)、河南小葉丁香(SyringapubescensTurcz.)、關(guān)東丁香(SyringavelutinaKom.)、藍丁香(syringameyeriSchneid)、紅丁香(SyringavillosaVahl.)、白丁香(Syringaoblatavar.affinisLinelsh. )等。早春開花,圓錐狀花序頂生或側(cè)生,碩大繁茂,呈白色、粉色、紫色、紫紅、藍紫色,絢麗雅致,是園林綠化的重要樹種。

      丁香花芳香濃郁,沁人心脾,這種香氣的物質(zhì)基礎(chǔ)是什么?對健康有益還是有害?有何藥理作用及經(jīng)濟價值?本文就圍繞這些問題對近年來學術(shù)界對丁香花的研究狀況作一綜述。

      1 丁香花的化學成分

      每種植物都有各自的揮發(fā)性物質(zhì),形成各自的獨特氣息。東北林業(yè)大學的尹承增用頂空吸附法對紫丁香、藍丁香、小葉丁香、紅丁香、暴馬丁香五個品種的花進行了測定。通過色譜分析和質(zhì)譜鑒定,確定芳香氣味物質(zhì)11種:螺-(3,3)庚-1,5-二烯、3-辛醇、二甲苯、側(cè)柏烯、苯甲醛、4-蒈烯、3-蒈烯、正十一烷、β-異胡薄荷醇、正十三烷、β-松油醇。由于氣相色譜時間較短,所以高分子量的物質(zhì)沒有檢出。用蒸餾—萃取裝置提取紫丁香花揮發(fā)物質(zhì),主要成分為:紫丁香醛18.05%、丁香酚15.29%、依蘭烯32.44%、胡薄荷酮5.50%、橙花叔醇3.02%、高級烷烴3.7%。用石油醚浸提暴馬丁香鮮花,香氣成分為:氧化芳樟醇、芳樟醇、橙花叔醇等[1]。尹衛(wèi)平等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法(GC-MS)檢出河南小葉丁香揮發(fā)油中的16種化合物:甲酸2.84%、乙酸12.82%、1,2-二乙氧基乙烷7.67%、1-羥基-2-丙酮、1-戊烯4.34%、正己醛3.16%、2-呋喃甲醛5.56%、2-烯-己醛1.45%、3-己烯-1-醇2.12%、1-己醇4.44%、苯甲醛1.79%、3-乙烯基吡啶3.18%、5-甲基-5-乙烯基四氫-α-呋喃二甲基甲醇1.45%、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18.87%、α-萜品醇1.50%、乙酸2-苯乙酯0.79%[2]。Ahmad Mansoor等從洋丁香樹皮和花中分離出丁香苷(syringin)和阿克替苷(acteoside)[3]。李祖光等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吸附采集白丁香鮮花的揮發(fā)性成分,并用GC-MS及總離子流色譜法鑒定出:丁香醛A~D、丁香醇A~D、α-蒎烯、β-蒎烯、檜烯、月桂烯、檸檬烯、桉樹腦、順式羅勒烯、苯甲醛、異松油烯、芳樟醇、苯乙醛、α-松油醇、對甲氧基茴香醚、茴香醛、(Z,E)-α-金合歡烯、(E,E)-α-金合歡烯等39種化合物,其中4個丁香醇異構(gòu)體和4個丁香醛異構(gòu)體是白丁香鮮花的特征性香氣成分[4]。回瑞華等采用水蒸汽蒸餾-溶劑萃取裝置提取遼寧紫丁香鮮花花蕾的揮發(fā)油,又采用GC-MS法進行分析,分出32個組分,據(jù)質(zhì)譜譜圖確認17個組分,其中主要成分為:苯甲醛、紫丁香乙醛、8-羥基-9-甲基-萘烷酮、丁酸芳樟醇酯、丁香酚、橙花叔醇[5]。吳鳴建等對河南小葉丁香的花和果實化學成分進行研究,采用硅膠柱色譜分離純化,光譜鑒定化學結(jié)構(gòu),結(jié)果首次從小葉丁香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4個化合物:橄欖苦苷(oleuropein)、10-羥基橄欖苦苷(10-hydroxyoleuropein),oleoside-11-methyl ester及2-(3,4-二羥基苯基)乙醇[6]。張文靜等采用同時蒸餾萃取法(SDE)提取盛花期紫丁香花精油,用GC-MS結(jié)合氣相色譜保留指數(shù)定性方法,從精油中鑒定出64種揮發(fā)性成分,主要成分為苯乙醇(16.12%)、(E,E)-法尼醇(13.43%)、苯甲醇(6.24%)、紫丁香醛C(3.91%)、肉桂醇(3.64%)、紫丁香醇A(3.61%)、4-乙烯基愈創(chuàng)木酚(3.38%)、紫丁香醛A(2.62%)、吲哚(2.34%)、苯甲酸芐酯(2.31%)、紫丁香醇D(2.25%)和苯乙醛(2.03%)。其中紫丁香醛異構(gòu)體和紫丁香醇異構(gòu)體是紫丁香鮮花的特征香氣成分[7]。李祖光等采用固相微萃取吸附采集紫丁香鮮花的香氣成分,用色譜—質(zhì)譜分析鑒定,并用GC-MS總離子流色譜峰的峰面積歸一化法定量分析,結(jié)果鑒定出大香葉烯-D(22.37%)、β-波旁烯(15.97%)、苯甲醛(11.03%)、β-石竹烯(7.56%)、β-古芹烯(3.43%)、芳樟醇(3.18%)、丁香醛B(2.99%)、α-胡椒烯(2.70%)、β-苯乙醇(2.39%)、苯乙醛(1.99%)、苯甲醇(1.89%)、丁香醇B(1.87%)、α-愈創(chuàng)木烯(1.49%)、丁香醛A(1.46%)、α-蒎烯(1.39%)、丁香醇A(1.03%)、α-草烯(1.03%)等48種化合物。其中4個丁香醇異構(gòu)體和2個丁香醛異構(gòu)體是紫丁香鮮花的特征香氣成分[8]。

      綜上所述,丁香花中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物質(zhì)可歸為如下幾類:

      (1)烷烴:高級烷烴、正十一烷、正十三烷、1,2-二乙氧基乙烷。

      (2)烯烴:螺-(3,3)庚-1,5-二烯、1-戊烯。

      (3)芳香烴:二甲苯。

      (4)醇類:3-辛醇、3-己烯-1-醇、1-己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丁香醇A~D、2-(3,4-二羥基苯基)乙醇(3,4-二羥基苯乙醇)、苯乙醇、(E,E)-法尼醇、苯甲醇、肉桂醇、紫丁香醇A、紫丁香醇D、β-苯乙醇。

      (5)酚類:丁香酚(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4-乙烯基愈創(chuàng)木酚(2-甲養(yǎng)基-4-乙烯基苯酚)。

      (6)醛類:苯甲醛、苯乙醛、正己醛、2-烯-己醛、丁香醛A~D、茴香醛、紫丁香醛、紫丁香乙醛、紫丁香醛A、紫丁香醛C。

      (7)酮類:1-羥基-2-丙酮、8-羥基-9-甲基-萘烷酮、對甲氧基茴香醚(對甲氧基苯乙酮)。

      (8)羧酸及其衍生物類:甲酸、乙酸、乙酸2-苯乙酯(苯乙酸乙酯)、丁酸芳樟醇酯、苯甲酸芐酯。

      (9)雜環(huán)化合物:5-甲基-5-乙烯基四氫-α-呋喃二甲基甲醇、2-呋喃甲醛、3-乙烯基吡啶、吲哚。

      (10)萜類化合物:月桂烯、(Z,E)-α-金合歡烯、(E,E)-α-金合歡烯、橙花叔醇、順式羅勒烯、β-異胡薄荷醇、側(cè)柏烯、異松油烯、4-蒈烯、3-蒈烯、氧化芳樟醇、芳樟醇、α-蒎烯、β-蒎烯、依蘭烯、檜烯、檸檬烯、α-松油醇(α-萜品醇)、β-松油醇(β-萜品醇)、桉樹腦、胡薄荷酮、大香葉烯-D、β-波旁烯、β-石竹烯、β-古芹烯、α-胡椒烯、α-草烯、α-愈創(chuàng)木烯。

      (11)苷類:丁香苷、阿克替苷、橄欖苦苷、10-羥基橄欖苦苷、oleoside-11-methyl ester。

      從現(xiàn)有的研究結(jié)果看,丁香醇和丁香醛是丁香鮮花的特征香氣成分,無毒無害。極個別的成分如1-戊烯、苯甲醛,在濃度高時對眼、呼吸道和皮膚有刺激性。鮮花中醇類、醛類、萜類化合物較多,是主要的芳香成分。

      關(guān)于丁香屬植物花的化學成分的研究目前還屬于初級階段,研究的對象不同,采用的技術(shù)手段不同,得到的結(jié)果差異很大,盡管暴馬丁香、紫丁香、紫丁香變種白丁香、紅丁香的親緣關(guān)系較近[9],但化學成分的研究結(jié)果統(tǒng)一性還很差,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2 丁香花的藥理作用

      根據(jù)目前的研究結(jié)果已能確定的丁香花的藥理作用如下:

      2.1 興奮作用

      丁香酚對人的大腦皮層、中樞神經(jīng)有興奮作用,有利于調(diào)節(jié)情緒,提神養(yǎng)性,促進健康[1],因此開花時節(jié),經(jīng)常散步于丁香樹下,可以使人精神輕松,消除疲勞。

      2.2 消炎作用

      丁香酚的殺菌能力比石炭酸高5倍以上,對肺炎雙球菌、流感細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苯甲醛、呋喃甲醛、α-萜品醇具有抗炎、止痛藥效,在丁香屬植物是藥材有效成分[2]。丁香苷對四種革蘭氏陽性菌和三種革蘭氏陰性菌及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10]。橄欖苦苷具有廣譜抗菌、消炎作用,且毒性很低,小鼠1g/kg未見死亡[6]。研究還證明該物質(zhì)僅攻擊病原體而對與人體共生的腸道細菌無害,這是其超越人造抗生素的一大優(yōu)點[12]。王丹丹等利用從紫丁香葉中分離出的3,4-二羥基苯乙醇進行試驗,結(jié)果表明:3,4-二羥基苯乙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的抑制作用活性最強[3],此成分在花中同樣存在。檸檬烯用于動物實驗顯示具有良好的鎮(zhèn)咳、祛痰、抑菌作用。

      2.3 健胃作用

      丁香具有健胃作用,5%丁香酚乳劑可使胃黏膜分泌顯著增加,而酸度則不增加[1]。

      2.4 鎮(zhèn)痛作用

      丁香酚可治療牙科疾病,防腐止痛,效果顯著。用法是將少量丁香酚油滴入齲齒腔,從而減輕牙痛[1]。桉樹腦為無色油狀液體,具有強烈的樟腦氣息,也具有祛風鎮(zhèn)痛等作用[5]。

      2.5 抗病毒作用

      丁香酚具有抗微生物、抑制脂質(zhì)過氧化、擴張外周血管等多種生物活性。有人采用4~6周齡近交Balb/C小鼠實驗,研究了丁香酚(15~250mg/mL)體內(nèi)外抗人皰疹病毒(HSV-1和HSV-2)活性。結(jié)果表明,丁香酚顯著減少HSV-1和HSV-2增殖,且呈劑量相關(guān),丁香酚在所試濃度范圍內(nèi)無細胞毒作用。丁香酚250ug/mL與HSV-l或HSV-2于37C培養(yǎng)lh后病毒感染力至少下降50%,說明丁香酚具直接殺病毒作用。丁香酚(1mg/mL)局部應用可顯著抑制小鼠病毒性角膜炎的發(fā)生。由于丁香酚抗病毒活性至少部分地因其直接殺病毒作用,故不宜在體內(nèi)而適合體外使用[11]。文獻報道芳樟醇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4],橄欖苦苷具有抗病毒作用[6]。

      2.6 解熱作用

      G Blint等發(fā)現(xiàn)洋丁香葉萃取物丁香酚對大鼠和家兔有解熱作用,口服或腹膜內(nèi)給丁香葉提取物0.2~0.4g,相當于0.1~0.3g氨基比林的降熱作用,其毒性顯著小于氨基比林。大鼠口服洋丁香萃取物的中毒劑量為4.0g/kg,而氨基比林為1.50g/kg。馮甲棣等通過給大鼠中樞、外周及腹腔注射注入丁香酚,觀察到小劑量的丁香酚能解熱,大劑量則能致低溫,而且中樞用藥效果明顯強于外周用藥,表明丁香酚很可能是一種中樞解熱劑[10]。

      2.7 抗癌作用

      Park H等利用從關(guān)東丁香莖皮中提取的橄欖苦苷和3,4-二羥基苯乙醇8-O-β-D-吡喃葡糖苷,經(jīng)細胞試驗證明具有體外抗癌活性。另有研究表明丁香酚等苯丙醇類清除NO自由基的活性較好,提示其對NO誘導的腫瘤有抑制作用[10]。據(jù)報道,苯甲醛還有抗癌增效作用[1,2]。

      2.8 抗氧化作用

      氧自由基是生物體內(nèi)有氧代謝的產(chǎn)物,能引起生物大分子發(fā)生氧化破壞,是生物體衰老和許多疾病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從木犀科植物中分離到的丁香酚、黃酮類及裂環(huán)烯醚萜苷類化合物如:橄欖苦苷、女貞苷(ligustroside)均有明顯的氧自由基清除作用,橄欖苦苷的作用強于維生素C。丁香酚的羥自由基清除活性高于羥自由基特異性清除劑甘露醇。丁香酚對核黃素—甲硫氨酸光照還原生成的活性氧也有清除作用,丁香酚不僅能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活性,亦可抑制化學反應產(chǎn)生超氧化物,說明其可直接捕獲超氧化物[10]。

      2.9 降壓作用

      Ahmad Mansoor等從洋丁香樹皮和花中分離出丁香苷和阿克替苷,藥理實驗證實二者對血壓正常的麻痹大鼠有明顯降壓作用,并有劑量依賴性和結(jié)抗抗毒菌堿類藥物作用,但對去甲腎上腺素或頸動脈結(jié)扎所致的血壓升高沒有作用,其降壓作用在給藥后立即出現(xiàn),1min后達到最大值。丁香苷和阿克替苷在使血壓降低的同時也使心律下降,丁香苷的降壓作用未被抗組胺類和抗毒蕈堿類藥物所拮抗[3,10]。橄欖苦苷能減輕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程度,預防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有舒緩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壓的能力[12]。

      2.10 降血糖作用

      據(jù)文獻報道, 橄欖苦苷具有降血糖作用,且毒性很低[6]。

      2.11 加強免疫系統(tǒng)作用

      部分醫(yī)師已成功將橄欖苦苷用于對醫(yī)學上無法解釋的疾病如慢性疲勞綜合癥和肌纖維痛患者的治療中,這可能是其直接刺激免疫系統(tǒng)的結(jié)果[12]。

      綜上所述,從丁香花提取的化合物中,苷類、酚類、萜類、雜環(huán)類的藥用價值較大,且河南小葉丁香、洋丁香、關(guān)東丁香、紫丁香所含居多,更適合藥用。在河南省民間就有用河南小葉丁香的花、果實泡茶飲用以消炎、鎮(zhèn)咳、治療肝炎和肝硬化的習俗。早在1986年孫士華等就通過實驗證明了紫丁香葉、關(guān)東丁香葉、朝鮮丁香果實的乙酸乙醋的抽提液及紫丁香葉、朝鮮丁香果實的水煎劑的毒性皆很低[13],由此推知花的毒性不會高。目前市面上已有丁香葉制成的炎立消片、立克寧滴丸、廣炎靈注射液等藥品銷售,希望不久的將來能推出丁香花系列藥品。

      3 丁香花的經(jīng)濟價值

      丁香花除了上述的藥用價值外,在其他領(lǐng)域也凸顯其應用價值,產(chǎn)生了經(jīng)濟效益。

      3.1 環(huán)保價值

      丁香植物對煙塵、氟化氫及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都具有一定的抗性,本身就是優(yōu)良的綠化環(huán)保樹種。再加上丁香花散發(fā)濃郁的提神香氣且揮發(fā)性物質(zhì)有殺菌作用,更能起到凈化空氣、清新空氣的作用,因此,環(huán)保價值顯著。

      3.2 工業(yè)價值

      3.2.1 日用品及化妝品工業(yè)

      丁香花中的很多芳香類物質(zhì)可作為香精用于日用品(牙膏、口香糖、香皂、洗滌劑、除味劑等)及化妝品的生產(chǎn),如:桉樹腦、萜品醇已用于香精、化妝品和香皂工業(yè),且成本低;河南小葉丁香花揮發(fā)油含有的香料化合物5-甲基-5-乙烯基四氫-α-呋喃二甲基甲醇為實驗室合成香料提供了天然模板[2];苯乙醛和苯甲醛為重要的醛類香料成分,芳樟醇是一種重要的萜類香料成分,廣泛用于化妝品(香水)香料。金合歡烯是倍半萜類香料成分,具有花香和木香氣息[4]。尤其是某些除了氣味芬芳還有殺菌作用的物質(zhì)如丁香酚,可作為化妝品中消炎保健的成分。還有的物質(zhì)如橄欖苦苷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紫外線對皮膚膜脂質(zhì)的分解,促進纖維細胞生成膠原蛋白,從而高度保護纖維細胞,自然抵御由氧化而導致肌膚的破壞,更免受紫外線傷害,達到護膚、嫩膚的功效[12],這樣化妝品就升格為護膚品。

      3.2.2 食品工業(yè)

      世界各國對香料香精的生產(chǎn)和研究極為重視,植物性香料被廣泛應用于飲料、糖果、食品行業(yè)。丁香花中提取的氣味芬芳、無毒無副作用的芳香物質(zhì)如吲哚可以制成食用香精用于食品加工;芳樟醇已是水果類食品香料[4];丁香酚作為芳香健胃劑,可緩解腹部氣脹,增強消化能力,所以進行肉制品烹飪時可加入丁香花的干品或鮮品[14]。崔云前等人的研究指出4-乙烯基愈創(chuàng)木酚和4-乙基愈創(chuàng)木酚是白酒、啤酒(特別是小麥啤酒)、葡萄酒、醬油等產(chǎn)品的重要呈香物質(zhì)[15]。丁香花中的苯甲酸、丁香酚還可用作食品防腐劑,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防止食品腐敗變質(zhì)。在倡導“綠色消費”的今天,開發(fā)無污染、無公害的植物香料、防腐劑等將成為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尹承增.丁香花揮發(fā)性物質(zhì)的分析與評價[D].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2]尹衛(wèi)平,趙天增,張占旺,等.丁香屬河南小葉丁香揮發(fā)油成分的研究[J].中草藥,1998,29(4):225~226.

      [3]殷翔.丁香葉提取物貼片成型工藝及質(zhì)量控制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4]李祖光,李新華,高建榮,等.白丁香鮮花在不同開花期的香氣化學成分研究[J].林產(chǎn)化學與工業(yè),2005,25(4):63~66.

      [5]回瑞華,魏倩,肇虹巖.遼寧紫丁香花揮發(fā)油化學成分的研究[J].遼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20(2):94~96.

      [6]吳鳴建,趙天增,張海艷,等.小葉丁香化學成分的研究[J].中草藥,2003,34(1):7~9.

      [7]張文靜,鄭福平,孫寶國,等.同時蒸餾萃取/氣—質(zhì)聯(lián)用分析紫丁香花精油[J].食品科學,2008,(9):523~525.

      [8]李祖光,曹慧,劉力,等.紫丁香鮮花香氣化學成分的研究[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6,(2):159~162.

      [9]孫振雷,劉海學,雷虹,等.丁香屬種、變種過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J].哲里木畜牧學院學報,1998,8(3):16~19.

      [10]周麗光.關(guān)東丁香化學成分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11]王曉芹摘,李曉輝校.丁香酚體內(nèi)、外抗人皰疹病毒活性[J].國外醫(yī)藥·植物藥分冊,2001,16(5):213~213.原文:〔英〕/Benencia F…//Phytother Res.2000,14(7).495~500.

      [12]橄欖苦苷.http://baike.baidu.com/view/4328994.htm.

      [13]孫士華,肖洪彬.幾種丁香植物的藥理作用研究[J].中醫(yī)藥信息,1986,(2):37~38.

      [14]于金平,任全進.溫胃暖腎丁香花[J].園林,2002,(4):38~39.

      [15]崔云前,曹小紅,王春玲,等.發(fā)酵行業(yè)4-乙烯基愈創(chuàng)木酚和4-乙基愈創(chuàng)木酚研究進展[J].中國釀造,2009,(4):14~17.

      猜你喜歡
      丁香酚紫丁香芳樟醇
      氧化芳樟醇合成及應用的研究進展*
      廣州化工(2021年19期)2021-10-25 14:03:02
      紫丁香
      丁香酚吸嗅對MCAO模型鼠神經(jīng)行為學影響
      丁香酚、小檗堿及苦參堿對荔枝霜疫霉的抑制作用
      花椒酒中檸檬烯和芳樟醇的測定
      紫丁香
      北方音樂(2017年1期)2017-03-02 05:14:34
      紫丁香
      GC法測定蒙藥其順通拉嘎膠囊中丁香酚的含量
      氣相色譜法測定肉豆蔻-8散中的丁香酚的含量
      從八角茴香油前餾分中單離芳樟醇和草蒿腦工藝研究
      工布江达县| 临沂市| 开平市| 白河县| 济宁市| 朝阳县| 宁强县| 察雅县| 合山市| 静乐县| 仁布县| 错那县| 板桥市| 洪江市| 嵩明县| 永福县| 东阿县| 碌曲县| 泗水县| 家居| 从化市| 盖州市| 宁南县| 漠河县| 房产| 黑山县| 宜章县| 综艺| 昌都县| 娱乐| 类乌齐县| 康平县| 吉安县| 临安市| 遂昌县| 望奎县| 喀喇沁旗| 宁安市| 淄博市| 涞水县| 延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