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海韻潮音鼓浪嶼

      2012-04-14 11:18:06
      關(guān)鍵詞:鼓浪嶼鋼琴

      □ 尹 棟

      海韻潮音鼓浪嶼

      □ 尹 棟

      有的地方雖未曾去過,卻令人無限向往;有的地方只去過一次,卻終生難忘。鼓浪嶼,好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的名字,好一方丹青潮來潮去的島嶼,不知道使多少人為它興嘆過、傾倒過,釋懷不已。

      “北有太陽島、南有鼓浪嶼”,鼓浪嶼與哈爾濱太陽島齊名,風(fēng)靡大江南北,緣于鄭緒嵐演唱的那首《鼓浪嶼之波》。一個著名歌唱家把南北兩個風(fēng)景如畫的地方先后唱紅,這在全國是并不多見的。我沒去過鼓浪嶼,卻千百次做過有關(guān)它的夢,舒婷“腳下是一塊巨石,鋼琴似地凌空伸向海天” 生動傳神的描摹和王中才墨韻淋漓的三角梅畫卷,早把我對鼓浪嶼的夢幻濡染得又濃又甜,那綠沉沉的甜夢里,總是悠蕩著小島靜謐和浪花飛揚。

      善于思辯的哲學(xué)家說過,美就是充滿生命的人和物。我相信,因為鼓浪嶼,我才確信。這年夏日,我到福州出差,特意繞路到了廈門,理由簡單得很,想看看作懸腸念的鼓浪嶼,閱盡世間千般萬紫景色,徜徉在唐詩宋詞里,很古典地品味江南,在花香潮息的氛圍里,身心讓海浪、琴聲、建筑緊緊纏住。

      終于圓夢了。晨曦里,鷺江江邊的空氣像是過濾了似的,淡淡潮息中略帶著一絲南國花香的清新,令人沉醉于天地之間,盡情地放飛心中郁積起一疊疊沉甸甸的情思。

      600米的鷺江,5分鐘的距離。站在輪渡上憑欄遠(yuǎn)眺,在明澈蔚藍(lán)的天空和碧波蕩漾的大海映襯下,薄霧氤氳的鼓浪嶼,顯得修長而蜿蜒,林木蔥蘢,蒼翠欲滴,沙灘、礁石、峭壁、巖峰,相映成趣。時隱時現(xiàn)的粉墻朱檐,恰到好處地點綴其間,繪成了一幅海中勝景,如麗質(zhì)天成的婷婷處子,如剔透玲瓏的璀璨明珠,比夢中更俏更嬌美,使人難以抵擋。

      當(dāng)輪渡??吭阼偳吨肮睦藥Z”三個醒目大字的碼頭時,聽著那沖擊岸礁的浪濤聲,眺望遠(yuǎn)處那層層白練般翻卷的浪涌,宛如五線譜,從低音到高音,再從高音到低音,不停地變換著節(jié)奏,大海彈奏起舒緩的樂章,浪花唱響了呢喃的情歌!耳畔伴著那首《鼓浪嶼之波》的優(yōu)美旋律,陶然如醉,神魂飛揚,彼時,縱有千種愁萬般憂,瞬間全部消溶在這流淌的音符之中。

      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明朝改稱“鼓浪嶼”。說起“鼓浪嶼”名字的由來,確有一番來歷:在島嶼的西南隅海邊,有兩塊相疊的巖石,長年累月受海水的侵蝕,中間形成了一豎洞,每逢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如擂鼓,人稱“鼓浪石”,鼓浪嶼由此而得名。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屯兵于此,訓(xùn)練水師,鼓浪嶼聲名遠(yuǎn)揚。

      有人說廈門的美是以鼓浪嶼為核心的,這話一點也不為過。鼓浪嶼位于廈門島南部,只是個1.91平方公里的蕞爾小島,很難入眼,卻小的精致,小的畫龍點睛,像一塊極品的翡翠,令人心儀。鼓浪嶼素有“海上花園”的美譽,被大陸、半島和列島所環(huán)抱,島上四季如春,建筑千姿百態(tài),斜臥海灘的鼓浪石,龐然而凝重,潮頭起落,似鋼琴鏗鏘悅耳。就是這樣的小島,卻小的大有名氣,震耳欲聾。

      透過發(fā)黃的史料,我觸摸了一次鼓浪嶼曾經(jīng)跳動的脈博。許多過去的記載,干巴巴地從歷史塵埃中戳了出來。宋朝以前,鼓浪嶼水草豐茂、渺無人煙。最早的原住民,是來自西面隔海相望的嵩嶼島上的李姓漁民,他們捕魚時偶爾登島避風(fēng)浪,在西北平坦之地蓋搭寮棚作為過夜或遮擋風(fēng)雨的棲身之地。元朝末年,這里形成了一個名為李厝澳的聚居群落。清朝時期,先后有黃、洪兩姓家族移居此地,黃姓聚于山地,洪姓居于海濱,便有了“黃山洪?!敝f,李厝澳也更名為內(nèi)厝澳。

      廈門開埠之前,鼓浪嶼民居受閩南地區(qū)影響,以大厝式民居為主。大厝式建筑從北方傳統(tǒng)合院民居演變而來,中軸對稱,以庭院為核心組織建筑群的平面布局方式,按照規(guī)模大小以縱向和橫向展開,縱深方向依據(jù)庭院層次而增加,橫向則根據(jù)主體建筑的開間有所不同。在主體建筑兩側(cè)往往加建面朝中軸的連排房間,稱之為“護(hù)厝”或“護(hù)龍”。鼓浪嶼東邊龍頭區(qū)域、西北內(nèi)厝澳區(qū)域和南端沿海一帶地勢平坦,島上最初的居民便居住于此。早期大厝民居的代表建筑——大夫第和四落大厝就位于這個區(qū)域的中華路25號。這兩組建筑始建于清嘉慶年間(1796年至1820年),是島上現(xiàn)有最古老的民居。建筑立面處理豐富,室內(nèi)裝飾多彩多姿,紅磚空斗砌成的多種圖案樸實無華、絢麗多彩。據(jù)說房主黃旭齋八字缺水,便把主房天井的地磚燒制成看似有波浪涌動的水紋磚,至今仍保存完好。山尖的浮雕懸魚飾也具有閩南風(fēng)韻,有飛蝶迎香、獅面吉祥等圖案,祈福鎮(zhèn)邪,畫龍點睛,使山墻立面更為美觀。

      歷史就這樣走來,艷陽高照一程,風(fēng)雨又一程。一棵棵參天古榕,為游人打開了鼓浪嶼活化石般的歷史深度。鼓浪嶼是一本滄桑的歷史教科書,有過屈辱、艱難和傷痛。1842年鴉片戰(zhàn)爭,西方列強用銳槍堅船敲開了中國沉淪的大門,廈門成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英、美、法、日、德、西等13個國家,紛紛在鼓浪嶼設(shè)領(lǐng)事館。外國傳教士、商人也紛至沓來,建公館、設(shè)教堂、辦洋行、開醫(yī)院……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1942年12月,日本獨占鼓浪嶼??谷諔?zhàn)爭勝利后,鼓浪嶼才結(jié)束一百多年殖民統(tǒng)治的歷史,重新回到人民的懷抱。

      建筑是凝固的藝術(shù)。鼓浪嶼是著名的“萬國建筑博物館”。傳統(tǒng)的閩南大厝民居與西方古典復(fù)興風(fēng)格、裝飾藝術(shù)風(fēng)格、外廊殖民地風(fēng)格、廈門裝飾風(fēng)格的建筑星羅棋布。特殊的歷史,讓西方文化與中原文化、閩南文化在島上碰撞、交融,漸漸占居主流,歐美風(fēng)格一點點浸透,改變了這個彈丸之地。島上,到處遍布著帶殖民地韻味的“萬國建筑”,羅馬式的圓柱,哥特式的尖頂,伊斯蘭的圓頂,巴洛克式的浮雕,門樓壁爐、陽臺、鉤欄、突拱窗,風(fēng)格各異,匠心獨運,處處洋溢著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色彩,唯真唯美,富有品味,少了幾分鉛華,平添了幾多優(yōu)雅。

      八卦樓是鼓浪嶼標(biāo)志性建筑之一,由原鼓浪嶼救世醫(yī)院院長美籍荷蘭人郁約翰設(shè)計,它曾經(jīng)的主人為臺灣板橋名門林鶴壽。甲午戰(zhàn)爭后,臺灣被日本占領(lǐng),林家舉家遷居鼓浪嶼。林鶴壽繼承祖業(yè),在廈門水仙宮開設(shè)“建祥錢莊”,決心在鼓浪嶼上蓋一座風(fēng)格獨特、新穎別致的大別墅,做鼓浪嶼的“基督山伯爵”。雖然林鶴壽繼承了龐大家業(yè),自己又在廈門經(jīng)營錢莊,最終難以支付八卦樓建筑巨大開支,苦撐到1920年,終究力不從心,被迫宣告破產(chǎn)。這幢歷經(jīng)13年建起的大別墅,林家一天也沒有住過。 八卦樓建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總建筑面積3710平方米,高25.7米,圓頂高10米,有8道棱線,置于八邊形的平臺上,頂窗呈四面八方二十四向,故稱“八卦樓”。整個樓堪稱古典復(fù)興風(fēng)格的代表,紅色圓頂、82根大圓柱、十字形通道、柱頭裝飾、壓條下的青斗石花瓶,建筑師借鑒了巴勒斯坦、希臘、意大利和中國一些經(jīng)典建筑風(fēng)格,充分展示了中西結(jié)合的古典美。

      白玉蘭的花香浸染了鼓浪嶼,清新的空氣使整個夏季呼吸的都是香。美而濃的樹蔭把協(xié)和禮拜堂點綴得別致出色,含蓄中透露著浪漫,風(fēng)雅中流露著洋氣。教堂建于1863年,是鼓浪嶼上最早的教堂,也是一座古典復(fù)興風(fēng)格的代表建筑。因只有少數(shù)精通英語、家世顯赫的中國人才會受邀參加禮拜,教堂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番仔禮拜堂”。1919年1月9日,被喻為“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文學(xué)巨匠林語堂先生和夫人廖翠鳳在此堂舉行了中西合璧的婚禮,為教堂平添了許多浪漫情調(diào)?;楹?,林語堂帶著新婚的妻子到美國哈佛大學(xué)求學(xué),從此大師從這里走向了世界。鼓浪嶼是林語堂先生從小求學(xué)的地方,也是他收獲婚姻的地方。位于漳州路44號的廖家豪宅,曾是林語堂夫婦的新婚房,這里留下了他們最美好的回憶。

      大浪淘沙,故人遠(yuǎn)行。1 000多幢建筑曾藏匿著多少動人心魂抑或令人心酸的故事,今天這里已不再是豪門深院,如珍珠般散落在紅花綠葉中,透過歲月的風(fēng)塵,依舊能看到歷史的淚痕,看到絕美風(fēng)景之外的靜謐。

      小巷,是展示鼓浪嶼最美的精髓。島上的小巷千回百轉(zhuǎn),一條套一條,坡路連綿,似乎永無盡頭。小巷很幽靜,兩邊的風(fēng)景絕不重疊,秦時的磚、漢時的瓦、中國的門、美國的窗、法國的墻、俄國的燈、清朝的路……一切都靜靜地展現(xiàn)在小巷里,漸行漸遠(yuǎn),依稀步入歷史的深處,走著走著便走進(jìn)了被遺忘的角落。小巷如詩如畫,透過鐵銹斑剝的大門,臺階滿是青苔,院子里溢滿了濃蔭和嬌艷的嫣紅。濃綠的古藤爬滿墻頭,一叢叢,盤根錯節(jié),如同這小島數(shù)不清、理不亂的歷史,讓人心里深處驀然滋生出一些深深淺淺、濃濃淡淡的感情。

      “雖有鬧市之繁華,卻無車馬之喧囂?!惫睦藥Z保持了古樸與寧靜,整個島上最大的特點是沒有車,居民出行靠步行,運輸靠板車。初次到鼓浪嶼,讓人頗有些不適應(yīng),少了一份都市的躁動之后,步行成為許多人感受鼓浪嶼最浪漫的選擇。不緊不慢地走著,慢慢欣賞著、品味著島上靜逸唯美的勝景,宛如穿越時光隧道,細(xì)看流年,卻比享受江南水鄉(xiāng),看小橋流水的烏鎮(zhèn)更有一番情趣,心寧靜得都有了花香的味道。

      走在鼓浪嶼,路邊吊起的花籃,不時將音符與花香、旋律與旖旎,輕輕地流淌在游人的耳邊。音樂,是鼓浪嶼的靈魂,是這個小島美麗的精華。鑲嵌在路面上一個個五線譜中活潑跳躍的音符,讓人不難想象出鼓浪嶼是“音樂之鄉(xiāng)”、“鋼琴之島”。世界文化巨匠林語堂、萬嬰之母林巧稚、鑒湖女俠秋瑾、鋼琴大師殷承宗、當(dāng)代著名女詩人舒婷等誕生和成長在這里。鼓浪嶼的濤聲,凝煉了優(yōu)美和諧的音樂旋律,陶冶了一批批音樂大師;如詩如畫的桃源美景,熏陶了一代代文學(xué)巨匠;激情似火、柔和如水的音樂,澆灌了一位位巾幗英雄。他們從這里走出,走向世界,走向輝煌,他們將鼓浪嶼的魅力化作人生不竭的動力,將鼓浪嶼的記憶化作人生沖繭蝶化的淡雅。音樂,是他們的魂魄,留住琴聲,就是留住島魂,留住思念。難怪鼓浪嶼的輪渡碼頭,外形像一架打開琴蓋的鋼琴,使游人一踏上島,就感受到音樂的風(fēng)韻。

      鼓浪嶼的文化記憶里,動人心魂的背景音樂,就是那悠揚的鋼琴聲。島上處處回蕩著清雅的琴聲,如低吟,如傾訴,撥人心弦,讓游人沉醉于琴韻,讓心靈走向?qū)庫o。耳畔飄繞的琴音來自島上的鋼琴博物院,這里是目前國內(nèi)惟一一家專門展示世界各國古鋼琴的專業(yè)博物館。館內(nèi)有美國制造的“士坦威”、奧地利的“博森多?!?,皇室專用的皇家鋼琴,稀世珍品鎦金鋼琴,桃花芯制成的“舒維登”鋼琴,世界上最早成型的“科勒德”立式鋼琴,最高的“布羅德伍德”鋼琴,最大體積的“齊克寧”鋼琴,最老的手搖鋼琴,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八個踏腳四套琴弦羽管鍵琴……琳瑯滿目,各式各樣,展示出一百年來世界鋼琴的制作技術(shù)和發(fā)展水平。博物院內(nèi)的鋼琴,其中30臺世界名古鋼琴是由旅澳收藏家胡友義先生畢生收藏的。走出鋼琴博物館,耳畔依舊琴韻綿綿,從纖纖細(xì)指流淌出的醉人旋律,正在訴說著一名海外游子對故鄉(xiāng)的眷戀之情。琴聲撫過四季,浸潤了一樹樹綠葉,一朵朵鮮花,古韻與現(xiàn)代同聚,中味與西味交融,游子漂泊回家身影卻停留在依稀遠(yuǎn)逝的琴聲里。

      “不觀鼓浪勿談美。”鼓浪嶼的美是骨子里。夏季海的潮息是展示鼓浪嶼最美的一環(huán)。一路走來不見海,步入鼓浪嶼東面的菽莊花園,仍不見海。突然,一堵高墻擋住視線,正在困惑之時,回首尋覓,園門內(nèi)側(cè)楣上高懸“藏?!必翌~映入眼簾,頓時領(lǐng)悟藏海的意蘊。轉(zhuǎn)身出月洞門,豁然開朗,海闊天空,大海奔涌而至。先藏后露的藝術(shù)手法,只有藝術(shù)能做到。在菽莊花園里,感受到了這種藝術(shù)的神奇。

      菽莊花園有臺北板橋別墅的風(fēng)姿,又有江南園林的韻采,是臺灣富紳林爾嘉的私人花園,五十年代獻(xiàn)給政府辟為花園?;▓@把臨海的坡面,海灣里的礁石,漲落的潮水,全部利用起來,圍地砌階,造橋建亭,將原本狹小的海灣,巧借四周自然美景為鋪墊,變成涵納大海,視野闊大的海濱花園。

      美景自在心中。一灣坡地,創(chuàng)造出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觀潮樓、小蘭亭等10處無限的美景。遠(yuǎn)方的南太武,山下的嶼仔尾,羅列的擔(dān)嶼、青嶼、浯嶼,眼前的日光巖、英雄山,前方的海滄嵩嶼角,碧海上的點點帆船、展翅翱翔的海鷗,都成了菽莊花園的外景。走在花園內(nèi)的四十四橋上,海空遼闊,倍感花園之大。清徐的風(fēng)里,重疊的樹影睡在碧荷連天的池中,澄瑩而沉靜,閃閃的光色充滿夏日的氣息,豐富了鼓浪嶼的表情。

      鼓浪嶼無須對它進(jìn)行潤色,就是一幅優(yōu)秀的作品,大自然的美確實難以讓人用工筆摹繪,生怕錯過珍貴的細(xì)節(jié),美得恣意,美得炫目,美得俏江南。厚重與空靈、蒼茫與婉麗、多元與圣潔,營造出一種沉醉不知歸路的效果。

      游鼓浪嶼必登日光巖,這是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日光巖是鼓浪嶼中南部龍頭山上最高峰,原名“晃巖”,后來人們看到這里的日出日落美得像一幅山水畫,遠(yuǎn)處金門的大擔(dān)、二擔(dān)島飄渺在海色天際里,盡收眼底,便將“晃”字拆開,改為“日光巖”。盤山而上,日光巖與虎頭山隔海相望,演繹了一曲“龍虎守江”固若金湯的故事,不管是傳說的各種版本,吐納近遠(yuǎn),鼓浪嶼剔透玲瓏的文化流韻迷人之至,令人忘俗。

      登上92.68米高的日光巖,站立峰巔,憑欄遠(yuǎn)眺,鷺島風(fēng)光一覽無余。有人說是日光巖最美的景致要在煙雨中看,看到“鼓浪煙雨”是人生的緣分。其實看沒看到,都不重要,鼓浪嶼的景色永遠(yuǎn)重復(fù)在四季里,留存在不同視野的記憶里,大雅與大俗共融,無所謂好壞、對錯。

      一路走來,一路品味,鼓浪嶼好不掩飾美得與眾不同,將美化之功滲透原始的雕飾之中,也不愿輕拂出歷史的痕跡。日光巖寺一個很俗、很響的名字,叫得讓人繞口,卻始終雅不過“蓮花庵”這個吉祥蓮花的名字,聽著就知道與佛有緣,盡去凡俗,超越原生。寺廟以石為頂,又稱“一片瓦”,是廈門四大名庵之一,建于明朝正德年間,萬歷十四(1586年)重建。日光寺是一座精巧玲瓏的袖珍式寺廟,據(jù)說是全國唯一一所大雄殿、彌陀殿對面合而設(shè)的寺廟。

      佛是沿著絲綢之路而來的,帶著普度眾生的愿望,所設(shè)置的一切細(xì)節(jié),都是從“吉祥”兩字開始。日光巖寺遮出一方凈土,一幅宜好的清新,塵埃隨風(fēng)而去,生命的禪意化羽飛天,現(xiàn)在知道美麗在鼓浪嶼為什么容易了,因為在來到這里以前,它歷盡了一切不易。

      山門外,有涼風(fēng)吹來,掠去額頭的一絲汗水,輕輕呼吸鼓浪嶼的氣息,抖落海潮的躁熱。眼前,藝術(shù)符號的花雨如夢漂來:明朝萬歷年間(1573年)泉州同知丁一中的“鼓浪洞天”、清朝進(jìn)士林緘的“鷺江第一”、民國4年(1915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的“天風(fēng)海濤”,書法遒勁有力,風(fēng)騷百代,絕唱千秋。三人作品高懸巨石之上,底蘊獨特,韻味雋永,構(gòu)成獨特的景觀,讓人叫絕,大悟到一份歷史的溫暖。

      拾階而下,沿途通幽曲徑,兩旁峭壁上又有許多文人墨客的摩崖石刻,讓人駐足不前。疏落的樹林間,民族英雄鄭成功屯兵鼓浪嶼時構(gòu)筑的“水操臺”、“龍頭寨”等遺址,古風(fēng)猶在,盡染歷史陳韻。置身鄭成功紀(jì)念館內(nèi),思古撫今,海潮依舊,歷史卻不復(fù)。生命是一條汩汩流淌的河,在暗礁、險灘的河段,方能濺起美麗的浪花。鄭成功不屈不撓的民族魂,就是歷史長河中最美的一朵浪花,英雄不死,精神不倒,浩氣永貫!

      鼓浪嶼是鄭成功“反清復(fù)明”的發(fā)跡之地,也是打造他英雄底蘊的福地。帶著閩南人對鄭成功特有的感情,繼續(xù)在鼓浪嶼這方歷史的印痕中尋覓,感受英雄豪杰之氣。東南海濱的皓月園,是為紀(jì)念民族英雄鄭成功而建立的主題公園。公園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詩句取名“皓月園”,意在寄托對這位英雄的緬懷和對臺灣的思念。園內(nèi)廣場上,一組《藤牌驅(qū)虜》的青銅大型群像浮雕屏,生動再現(xiàn)了當(dāng)年鄭成功揮師東渡,驅(qū)荷復(fù)臺的歷史場面。

      千秋遺愛在人間。鄭成功少年成名、英年卻早逝,他不是功德圓滿的幸運兒,這是歷史的遺憾,也是一種不忍細(xì)看的細(xì)節(jié)。恰恰這種遺憾不經(jīng)間成就了一段歷史。懷著對永恒歷史長河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來到高大聳立的鄭成功雕像前,祭拜這位激起歷史浪花的先驅(qū)。雕像高15.7米,重1 617噸,由23層625塊泉州白花崗石精雕組合而成,聳立在29.5米、向海中延伸的覆鼎石上。雕像與海中的劍石、印斗石鼎足而立,氣勢磅礴,傲岸挺拔。面對潮漲潮夕的大海,鄭成功身披戰(zhàn)袍,緊握佩劍,正極目眺望茫茫海天中的臺灣寶島……歷史重演,只不過是劇情不同,角色不同。此番此景,使人倍感悵恨與陣痛,歷史在這里轉(zhuǎn)了個拐,依然留下一彎淺淺的海峽。海水在遠(yuǎn)處澎湃,海水在近處澎湃,海水陡然地沖刷著這個古老民族歷史的恥辱。站在大陸的鼓浪嶼上遙望海峽另一側(cè)的中國島嶼,心中充滿了咸澀。

      這個夏季難忘,我記住了美麗的鼓浪嶼,更記住了鼓浪嶼那端淺淺的海峽,睡夢里時常聽到中國海的浪頭雕琢鼓浪石的聲音,聽到海峽兩岸陣陣春雷涌動的聲音,耳邊響著一片片久違的鄉(xiāng)音。

      中國人民解放 軍65426部隊秘書科)

      猜你喜歡
      鼓浪嶼鋼琴
      鼓浪嶼
      “海上天堂”鼓浪嶼
      華人時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1:56
      舒婷的鼓浪嶼
      海峽姐妹(2017年8期)2017-09-08 12:16:45
      紙鋼琴
      鼓浪嶼:迷途在這里
      中國三峽(2016年6期)2017-01-15 13:59:14
      最牛鋼琴
      把愛留在鼓浪嶼
      黃河之聲(2016年24期)2016-04-22 02:39:46
      鋼琴
      夜行鼓浪嶼
      半夜敲門
      望都县| 灌云县| 新建县| 淮南市| 新巴尔虎左旗| 子洲县| 瑞昌市| 大庆市| 石林| 德兴市| 曲阳县| 彩票| 炎陵县| 漠河县| 安平县| 大方县| 海兴县| 瑞丽市| 威海市| 三河市| 彭泽县| 漾濞| 盘山县| 台山市| 司法| 绥中县| 万安县| 清远市| 塔城市| 射阳县| 余江县| 临澧县| 巫溪县| 屯昌县| 白城市| 德安县| 楚雄市| 凭祥市| 萨迦县| 玉溪市|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