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有一位海外華人作家,他不滿足于寫自己的小說,還肩負起了傳播中國文學的重任;他不愿再看到中國作家在世界文壇上默默無聞,而孜孜不倦地奔波于中美兩國,積極策劃各種文學交流活動,為讓中國文學走向世界,讓世界更多了解中國文學。他被譽為“東方文學絲路”的開拓者……
為傳播中國文學樂此不疲
冰凌本人是位著名幽默小說家。1956年生于上海,9歲時隨家人前往福州。16歲時,他開始寫小說,近40年來創(chuàng)作大量作品,其中最能表現其個性的是他的幽默小說,出版有《嘻嘻哈哈》、《冰凌自選集》、《冰凌幽默小說選》、《冰凌幽默藝術論》等作品,正在出版的有《冰凌文集》六卷本。1994年,冰凌去了美國講學,隨后旅居美國康州。
在異國他鄉(xiāng),冰凌對中國文化和文學感到格外珍惜,表現出了對祖國文化的非常忠誠與熱愛。然而,他發(fā)現國外的漢學界和讀者對中國的作家和作品知之甚少,他意識到必須有人做這些事情:讓世界了解中國的作家,了解中國的文學和文化。于是,1996年11月他在美國康州成立了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并擔任會長。聯誼會的宗旨有三個:確立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壇上的崇高地位;促進中美兩國文學實質性的交流;弘揚高尚的中華民族文化。從此,冰凌為中美文化交流做了一系列的活動,至今仍樂此不疲。
1997年10月,冰凌提議開展中國作家向美國的哈佛、耶魯、哥倫比亞三所著名大學簽名贈書,被《文藝報》稱為“文學的絲綢之路”的大型簽名贈書活動;1998年5月,冰凌和著名實業(yè)家沈世光、凌文璧夫婦在美國康州建立了海外第一個“中國作家之家”,專門接待中國作家來訪交流;同年,他組織舉辦了“跨世紀的中國著名作家”宣傳專欄,在海外的主要報刊上宣傳介紹中國著名作家,同時將一批中國作家的經典著作推薦給美國的漢學家和出版商;1999年,冰凌組織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與中國作家協會編譯中心合作,聯合制作《中國著名作家》網頁;2000年他成立了美國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作家提名委員會,每年提名中國作家參加諾貝爾文學獎評選。
而冰凌在做這些活動時,沒有政府的撥款,也沒有企業(yè)的贊助,除同仁好友沈世光凌文璧夫婦、林緝光趙明心夫婦等贊助外,他自己就要掏腰包,他給各大報社寫專訪賺稿費,他給訪美代表團演講賺演講費,他到飯店打工賺錢,而把這些賺來的錢都用于交流活動中,并無怨無悔地奔波忙碌。冰凌說無論如何,堅持一個原則:“我們有錢辦有錢的事,沒錢就辦沒錢的事,錢少就辦錢少的事??偛荒懿晦k事,也不能等到有錢了再辦事。當然,今后有錢了,就可以辦更多的事情,有大錢了,就可以辦更大的事情?!?/p>
2001年,他被美國強磊出版公司聘為總編輯,有了穩(wěn)定的工作和收入;2005年,他創(chuàng)建了紐約商務傳媒集團,下設紐約商務出版社、美歐國際策劃中心、國際作家書局、國際作家新聞社等機構;2008年5月,冰凌在杭州注冊了杭州冰凌文化策劃有限公司;同時,他組織創(chuàng)建了國際金瓶梅研究會、國際生存文學研究會。他通過出版、推介、文化交流活動等形式把中國作家和中國文學推介出去,讓世界了解中國作家和中國文學。
諾貝爾文學獎情結
冰凌一直有一個心結,那就是中國作家迄今未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他認為,中國文學事業(yè)正處于歷史的鼎盛時期,中國作家是世界文壇上一個重要方陣,對世界文學做出越來越多的貢獻,一批中國作家已經擁有世界文壇一線的實力。然而一百年來從來沒有一個中國作家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這對中國來說是不公平的。
冰凌曾經在上海華東政法大學“百家講壇”上作了題為《中國離諾貝爾文學獎有多遠》的演講,在演講開始,他就直截了當地回答了演講的命題,他說:“中國有一批作家具備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實力。中國作家離諾貝爾文學獎就一步之遙,已經站在諾貝爾文學獎大門口了,就看你邀請不邀請,你邀請了,就跨進去了,你不邀請,這一步就相當于千山萬水?!?/p>
從1998年冰凌就組織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開始醞釀、籌備提名中國作家參加諾貝爾文學獎評選事宜。他們成立中國作家提名委員會,聘請顧問,反復地學習、請教、研究、討論,了解提名的程序和運作方法。他們在紐約的《美國文摘》雜志印發(fā)調查表,通過走訪、電話、電子郵件等形式,向漢學家、文學評論家、作家和各個層面的讀者請教:在所有中國作家里,您認為哪三位作家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通過調查,他們最后確定候選人。提名作家,需要提名信和推薦理由,還要附上相關資料。他們先用中文寫好初稿,然后反復修改,幾易其稿,定稿以后,再把它翻譯成英文。他們還邀請哥倫比亞大學幾位美國學者幫助修改,使提名信的文字更加準確,表達更加完美。
2000年1月,他們在哥倫比亞大學的郵局,把第一封提名中國作家參加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信正式寄出去。同時,他們在美國正式成立了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作家提名委員會,冰凌和王海龍出任共同主席。到第二年,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邀請他們提名候選人。冰凌說,提名資格是干出來的,是爭取來的。
從2000年參加提名至今,盡管中國作家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冰凌以堅定的信念和希望,連續(xù)12年提名中國作家參加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冰凌曾說,我們把諾貝爾文學獎當作一個具體的獎項,以平常心提名,年年提名,提了名才有可能獲獎。更重要的是,通過提名,在世界文壇上發(fā)出中國作家的聲音。盡管網絡媒體上有不少質疑聲,但冰凌從不在意,堅持做自己的事。后來,他這樣闡述自己的心情:“現在我的心里充滿諾貝爾文學獎情結,今后我將以神圣的心情,把諾貝爾文學獎當作一項偉大的獎項,來提名中國作家?!?/p>
兩個“作家之家”
冰凌在美居住的康州為中美文化交流的發(fā)源地,又有耶魯大學、馬克·吐溫故居、印第安人保護區(qū)等,其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他想在此建一個“中國作家之家”,專門接待中國作家來訪。他把這個構想和著名實業(yè)家沈世光、凌文璧夫婦交談,他們非常爽快地答應了,用他們在麥迪遜的一幢別墅作為“中國作家之家”之用。
經過3個月籌備,1998年5月,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在美國康州建立了“中國作家之家”,依托這個“家”,在美國廣泛推介中國文學。每年都有幾十位中國作家受邀來到這個美國的“家”,在這里不斷地開展中美文學交流活動,通過媒體的報道宣揚中國作家。
2001年,冰凌受聘美國環(huán)球傳媒集團,擔任《東方》雜志和強磊出版社總編輯。《東方》雜志是一本在美國出版的華文雜志,而雜志的國內編輯部設在杭州。自此,冰凌開始了經常往返美國和杭州的生活,對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杭州產生濃厚的感情。
“在美國建立‘中國作家之家,是為了讓中國文學和中國作家走向世界;而今,想在國內建立一個‘國際作家之家同樣是為了吸引一批國際著名作家來中國,為了中外文學和文化的交流。”
冰凌選擇在杭州,原因也很簡單:“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現代文學的浙江作家占據了半壁江山;另一方面是對杭州的深厚情感?!?/p>
冰凌期望通過建立“國際作家之家”,吸引國際著名作家、學者和文化名人來到杭州,開展文學交流活動,感受杭州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同時通過他們來推介杭州,推介中國文化。
支持杭州西湖申遺
2011年1月,冰凌在美國發(fā)起支持杭州申遺活動。他說:“杭州湖是人類文明和自然山水完美的結晶,是自然美與人文美高度融合的文化景觀遺產,是中國山水美學理論下景觀設計的經典巨著。西湖之美是獨一無二的,極致的完美。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地球因西湖而美麗。因此,我們呼吁海內外游客和華人華僑為西湖申遺鼓掌,支持杭州西湖申遺,期待杭州西湖申遺成功?!?/p>
冰凌積極發(fā)動海外的一切力量來支持杭州申遺,宣傳西湖。他覺得西湖是世界上最美的湖,作為中國精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他這樣去爭取,去努力。90高齡的國際社會活動家、美籍華裔著名記者趙浩生先生對冰凌表示,支持杭州西湖申遺。他說:“西湖太美了!古今中外,哪個文人不想去西湖。我很想再回國看看西湖?!?/p>
2011年6月末,西湖申遺取得成功。喜訊傳來,在美國的冰凌和當地華僑華人聚集一堂,舉行“杭州西湖申遺成功”慶賀宴會。每位參會者都在“地球因西湖而美麗!”的橫幅上簽名,表達喜悅之情。冰凌在宴會上致辭說:“申遺成功,讓世界更認可了杭州西湖,也讓海內外華人華僑感到自豪和榮耀!西湖的明天,一定會更美麗!”
為了讓海外了解中國的作家,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冰凌不停地在中美兩國奔波,冰凌對筆者表示,他一直想為中國作家設立一個“東方文豪獎”,每年為一位作家頒獎,整個運作模式已經完成,目前正在籌備過程中。
冰凌把宣揚中國文學和中國作家視作自己的使命和責任,而這種使命和責任來源于他對中國文學和中國作家的熱愛。為完成這項使命,他踏踏實實地如孺子牛般謙遜奮斗,堅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