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艷
摘 要 切實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不斷強化自身的學習是基礎;精心設計的優(yōu)質備課是根本;注重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是關鍵;堅持課后反思是延伸。這樣,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會常有、常青、常活。
關鍵詞 美術課堂 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Som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
YANG Wenyan
(Suzhou National Resort District Central Primary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159)
Abstract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elementary school, art teachers enhance their own learning is the foundation; well-designed high-quality lesson planning is fundamental; emphasis on flexible way of teaching is the key; adhere to after-school reflection is an extension of. In this way,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will often evergreen, often live.
Key words art clas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所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筆者認為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美術課堂教學是學生進行美術學習、提高美術素養(yǎng)、融入藝術生活的一個支點。課堂教學前,教師的學習、備課的質量;課堂教學中,授課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后,深刻的反思等,對提高美術教學的有效性都有很重要的影響。
策略一:不斷強化自身的學習是有效性的基礎。
打造有效的課堂教學,教師要變被動為主動,不斷自我超越,盡快改善心智模式,轉變思維方式,與時俱進,用全新的思維去觀察變化了的課堂教學。
打造有效的課堂教學,教師應樹立全新的學習觀,學會創(chuàng)新學習,能夠把知識轉化成智慧,在實踐中形成新的方法論、價值觀;學會利用網(wǎng)絡進行學習、交流和研究,快速完善自我、更新自我和超越自我,加快自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進程。
打造有效的課堂教學,我們要強化自己的有效意識,使其內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一個教師絕不能憑感覺、憑經(jīng)驗、憑苦干去教學,不能讓學生只停留在機械性記憶、淺層次理解和簡單運用上。我們只有在課前不斷研究,制定合理優(yōu)化的教學目標,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為方法,運用教學的真經(jīng),付出真功,才能真正保證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策略二:精心設計的優(yōu)質備課是有效性的根本。
備好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是知識點的總結與歸納。美術的知識點不多,并且比較分散,這就要求老師認真查閱資料,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歸納,并進行拓展。其次是教具準備。教具準備對于上好美術課也是比較重要的。也決定著教學方法的實施,以及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再次是情景的預設。 情景預設,決定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具體實現(xiàn),當然也有過程中突變生成。
策略三: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是有效性的關鍵。
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學按照新課標的要求,貫徹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但是,伴隨著新課程的推進,在小學美術教學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學生的觀察、表現(xiàn)、創(chuàng)造力不強,缺少交流,教師難以理解學生的創(chuàng)作意圖,從而也影響對作品的評價;教師在課堂上采用單一的教學形式,學生感覺自主選擇的空間小,從而影響他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等等。要解決上述問題,教師應該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緊緊把握課堂教學,不斷探索實踐經(jīng)驗,促進教育教學。首先要注意如下幾點:
第一,增強表現(xiàn)欲望。在教學中,學生對老師的評價非常在乎,教師應敏銳地捕捉到這一現(xiàn)象,要充分理解學生害怕失敗的心理。當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實踐與創(chuàng)造后,不一定必須要求每個學生的作品一定要獲得成功。應注重鼓勵,引導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投入于創(chuàng)作。
學生的每件作品都是有思想的,都是有活力的,都凝聚著童趣與心血。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品時,應采用審美的眼光來講述與評價,在婉轉地找出不滿意的地方后,更應多找出作品中的閃光點,給它適當?shù)脑u價與肯定。這樣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越來越濃,求知欲就會越來越強烈,美術的表現(xiàn)欲望會越來越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凸顯無疑。
第二,重視運用媒體。多媒體技術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更為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從而能迅速地引起學習者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渲染課堂教學氣氛,為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了更富有表現(xiàn)力,真實感更強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為優(yōu)化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條件。
在美術教學中,有一部分技法的掌握必須要教師一步步地演示,才能使學生掌握。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一步步演示時,會發(fā)生有同學因老師演示不到位而看不清。借助媒體可突破視力及空間上的束縛,進行逼真的演示,(下轉第189頁)(上接第159頁)靈活的放大,將技法中難以掌握的部分講清楚,演示到位。有很多課例利用多媒體的音、像、光、電等手段,均達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創(chuàng)作激情高漲。這樣學生就會對所學知識認識加強,理解透徹,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三,講究表演突破。“聽到的容易忘記,只有自己動手做過才能真正的理解。”表演活動是一種主動的學習,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學活動以學生的學習為本,才能夠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探索的時空,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第四,密切聯(lián)系生活。堅持回歸生活與回歸教材的統(tǒng)一,聯(lián)系實際不遠離教材,回歸教材不照本宣科。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舉例,據(jù)身邊的例子,舉自己的例子,舉最近的例子,舉生活中的例子,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走進學生的生活。
第五,堅持分層作業(yè)。美術作業(yè)盡量分為A、B、C三等,供學生自由選擇。A類作業(yè)的要求完全是由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體現(xiàn)自己的想法與觀點;B類作業(yè)的要求可以根據(jù)優(yōu)秀的范作進行適當?shù)母漠?,再結合自己的創(chuàng)意完成作品;C類作業(yè)要求最低,實在沒有靈感的同學也必須臨摹一幅教材中的范作,并結合獎勵的辦法。
這種分層次作業(yè)的設計,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照顧到了全體學生,也符合新課程所倡導的 “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這一理念,以前不愿動手畫的同學現(xiàn)在愿意臨摹了,那些不太會創(chuàng)作的學生也學習到了創(chuàng)作的方法,還有些有創(chuàng)作靈感的學生創(chuàng)作時更有自信心、更能大膽表達了。有助于學生“減負增效”,切實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在美術教學實踐中,孩子往往喜歡異想天開,有的想法甚至有些離奇。四年級藝術教材中第三單元課題就是奇思妙想,讓學生用自己的奇妙的想象描繪這這個世界,有的學生能想象魚兒插上翅膀在空中翱翔;有的能給予鉛筆、橡皮等物體生命,讓他成為自己的伙伴;還有的能甚至異想天開如蘋果樹上結了雞蛋、輪子成方形、學校建造在空中等等??隙ㄟ@些學生的想法,表揚他們敢于大膽想象、勇于創(chuàng)新,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策略四:堅持課后的深刻反思是有效性的延伸。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葉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后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
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學的保證。一節(jié)課結束后,教師要及時回憶:教材處理是否得當,教學結構是否合理,教學運用是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師生互動是否適應,學生思維是否被激活,教學過程中動態(tài)教育資源是否被開發(fā)利用,教學靈感是否被捕捉……,這些寶貴的信息,在頭腦中停留的時間是很短暫的,稍縱即逝,應及時回憶,及時記載,持之以恒,這對于以后的教學有一定的指導和借鑒作用。
如果我們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俱進能把從教和學兩個方面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成功之處細心冷靜地思考和總結,以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認真對待日復一日的教學工作,并能把有效的教和學的方法靈活地運用到以后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那么今后教學的活動,才能得到更優(yōu)化,教學的效益才能得到提高和延伸,這對打造長久的優(yōu)質課堂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