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振
一直對徐霞客有種崇拜,對黃果樹瀑布有種向往。領(lǐng)略了旅行家徐霞客和《西游記》唐僧師徒的“穿越”,對黃果樹瀑布的向往在我心中越來越強烈。
其實黃果樹瀑布留給我的最初印象是“黃果樹”牌香煙。我的童年時代,喜歡收集香煙盒玩,這其中,“黃果樹”牌香煙以氣勢磅礴的黃果樹大瀑布為商標(biāo)圖案,加之印刷精美,實在讓我愛不釋手。后來讀小學(xué)時偶得一枚普票,上面就是黃果樹瀑布,愛它喜它,成了日后我集郵的啟蒙。正是通過小小煙標(biāo)和郵票,方初步了解了黃果樹瀑布。然而童年的黃果樹對于我來說更多則是一組抽象的數(shù)據(jù)以及那圖片中四季飛落似乎永遠也不干涸的滾滾飛流,最近有幸,我與她來了次親密的接觸。
穿越黃果樹瀑布
因了偉大的地理學(xué)家、旅行家和探險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記中介紹了中華第一瀑,從此黃果樹大瀑布名聞九州四海。而無論上世紀(jì)80年代版《西游記》還是張紀(jì)中版《西游記》,都把黃果樹瀑布作為核心拍攝基地,可見該瀑布的“魅力”。
位于貴州省西南的黃果樹瀑布是我國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麗的地方”?!皫锥葢{欄觀不厭,愛他清白可盟心”是清代黃培杰心中的黃果樹瀑布,這也是我們的神往。
經(jīng)過劉海粟題寫的“黃果樹”鑲嵌的仿古牌坊,穿過古老的半邊街,就來到黃果樹瀑布景區(qū)門口。
進入景區(qū),首先來到的是盆景園,奇石、花卉、小橋、流水,亭榭點綴其間,和諧自然,美不勝收。走出盆景園,順著山勢,拾級而下,不知不覺方才發(fā)現(xiàn)自己身在半山崖頭,身旁是郁郁蔥蔥隨風(fēng)婆娑的水竹林。因為樹木遮擋,還看不到瀑布的樣子。又走了一陣,終于聽見轟隆隆的水聲,但還沒有瀑布的影子,每個人都知道,瀑布就在前面一片濃密的樹叢后面了。游客們此刻都加快腳步,想快一點看到瀑布。
漸漸,遠遠隨風(fēng)傳來一陣嘩嘩水聲,漸近漸響,仿佛千軍萬馬呼嘯而來,又像交響樂的高潮漸到。嗬,遠處的山腰上,如千尺白練懸掛的不正是黃果樹瀑布么?
屹立巖頭,遙望對面山崖上的大瀑布,白色的瀑布就像綠色的舞臺上一群舞女身穿的白色長裙,隨著舞曲,擺動搖曳。也像墨綠的畫板當(dāng)中用毛筆畫上一束束白色的筆墨。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霧般騰空而上,隨風(fēng)飄飛,漫天浮游,高達數(shù)百米,瀑布于其中,仿佛仙女下凡。
前方不遠處,有一小巧的觀瀑亭,上書對聯(lián):“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虹霞似錦何須梭織天生成”,不錯,這正是黃果樹大瀑布的真實寫照。站在觀瀑亭上—據(jù)說這里是眺望大瀑布的最佳位置,想當(dāng)年,徐霞客一路翻山越嶺來到此地,站在觀瀑亭小憩,深為黃果樹大瀑布的雄偉氣勢所折服,卻因大瀑布“令人可望而不可即也”而為憾事,然而今天,游人已經(jīng)可以沿著山間的石梯小道暢游整個瀑布。
往前,瀑布的響聲越來越大,空氣越來越濕潤,越來越清涼。公元1638年,徐霞客在考察大瀑布后贊嘆道:“搗珠崩玉,飛沫反涌,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厲;所謂珠簾鉤不卷,匹練掛遙峰,俱不足以擬其壯也。高峻數(shù)倍者有之,而從無此闊而大者?!?/p>
黃果樹瀑布高77.8米,寬101米,是世界上唯一可從上、下、前、后、左、右六個方位觀看的瀑布,也是世界上唯一有水簾洞自然貫通且能從洞內(nèi)向外聽、觀、摸的瀑布,圍繞著黃果樹瀑布,四周有七個觀瀑臺,橫看側(cè)看各有奇趣。
瀑布瀉落在深潭中,但見白浪翻滾,水霧升騰。擊起的水花和撞擊在巖石上產(chǎn)生的飛沫,形成了細(xì)小水滴、霧氣一起散落在其周圍,籠罩著整個山谷,置身這雨霧的世界,真是感覺置身世外桃源……觀瀑臺的石階路、護欄,全是濕漉漉的。我們穿著簡易的雨衣,任涼絲絲的飛珠撲上臉龐,打濕衣衫。聆聽著訇然作響的瀑布聲,只覺得胸膛在擴展,就像張開的山谷,讓瀑布飛流直下,攜來大自然無限的生機,同行的朋友介紹,這里負(fù)離子豐富,呼吸呼吸會很健康,深呼吸,果然心曠神怡。
我凝望著正對面的黃果樹瀑布,忘記身畔穿梭的游人,巨大的水聲在我耳里卻是悄然。青山翠谷,激流飛瀑。我的思緒是瀑布沖擊山巖飛濺出的水珠,在重重水霧中起伏;我的心情是瀑布對面山坡生長著的小草,在暖暖滋潤里舒展……
憑吊徐霞客
我獨自來到樹叢中的徐霞客石像前,憑吊這位我國古代偉大的地理學(xué)家、旅游家。他遙對瀑布,仿佛在凝神諦聽遠處的瀑布聲……他完全沉醉了。此時此刻的我們,也完全沉醉了。
崇禎十一年 (公元1638年)三月,徐霞客經(jīng)慶遠府、河池、南丹進入貴州,開始了為期一個多月的黔西南之行。四月中旬,徐霞客在旅途中第三次遇盜。他的路費被所雇挑夫偷走,“窮途之中,屢遭拐竊”,心情之沮喪可想而知。四月二十三日,在歷經(jīng)艱險跋涉后,他終于見到了白水河瀑布(即今天的黃果樹大瀑布),面對氣勢恢弘的大瀑布,他不禁贊嘆道:“蓋余所見瀑布,高峻數(shù)倍者有之,而從無此闊而大者。但從其上側(cè)身下瞰,不免神悚。”“天下第一瀑”的美譽,黃果樹瀑布當(dāng)之無愧。感謝這位地理學(xué)家,正是他的妙筆,從此黃果樹大瀑布名揚天下。
站在徐霞客石像前,仰望對岸的大瀑布,樹林里時隱時現(xiàn)的山道中,游人不時經(jīng)過?;叵肴儆嗄昵?,古人探幽之險峻艱難,方覺世事變幻滄桑。當(dāng)代人類工程技術(shù)手段早已將古人視為“天塹”所“不可即”之處演變成了通途,山崖上甚至還修有電動大扶梯代步,為來自都市的旅客盡掃爬坡上坎的勞累。樹林中交錯的電線以及遠處黃果樹寨子中擠擠挨挨的水泥磚房,已經(jīng)給這個當(dāng)年人跡罕至、荊棘叢生的深山幽谷打上了現(xiàn)代文明的烙印,眼前穿越千年時空,亙古不變的只有依然清澈見底、生生不息的白水河。
天生一個水簾洞
空氣中的水氣越來越濃,似乎在下著毛毛雨的感覺。我們靜聽著眼前大自然的協(xié)奏曲,一邊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知不覺中,衣服都被潤濕了,我們沿著一條羊腸小道,進入了瀑布中央—水簾洞。
水簾洞是個大型巖溶洞,有一百多米長,洞內(nèi)有彩燈裝點,地面鋪設(shè)水磨砂巖磚。俯身鉆入洞中,頭頂洞外大瀑布以飛瀉千里的氣勢撞擊巖壁,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轟鳴,洞內(nèi)不時有水珠滴滴答答地飛濺在石鐘乳、石花上,水花四射。緩步洞天福地,細(xì)細(xì)品味著“曲徑通幽”的意境,眼前突然又豁然明亮,原來前面就是水簾洞的洞窗。湊在一個巨大的洞窗前,巖壁上赫然書有“水簾洞”三個朱色大字,一看落款,乃是著名的美術(shù)家劉海粟大師所題。站在洞窗前,手探洞外飛瀉的激流,不免心驚神悚。然此時才真正觸摸到大瀑布,感受到那咆哮“長河為我從天降”之氣勢,探頭望望洞外銀花亂濺的犀牛潭,但見白水河翻滾如潮。
我們感受著夏日洞內(nèi)清涼的同時,想象著《西游記》中美猴王在這水簾洞中的嬉戲場景,不禁佩服拍攝導(dǎo)演的藝術(shù)魅力。從洞中往外看,渾身有點打顫,不覺中想起了李白的那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巖溶瀑布博物館
白水河勇敢前行于黔西南的崇山峻嶺間,每一處阻礙,多一個急彎;每一次跌落,多一道瀑布,一串風(fēng)景,一江清波。白水河自上游而下,形成了以黃果樹瀑布為核心,在上游和下游20公里的河段上的雄、奇、險、秀風(fēng)格各異的二道溝瀑布、陡坡塘瀑布、黃果樹大瀑布、螺絲灘瀑布、銀鏈綴瀑布等18個瀑布。
有一份考察報告說:縱觀世界名瀑林立,像黃果樹如此集中而姿態(tài)各異的瀑布群,則為我國黃果樹所獨有。黃果樹瀑布群由于分布在巖溶洞穴、明河暗湖,構(gòu)成“瀑布成群、洞穴成串、星潭棋布、奇峰匯聚”的世界罕見自然景區(qū)。它位于鎮(zhèn)寧、關(guān)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有多處古跡,民間建筑奇特,民族風(fēng)情濃厚。人們說:“無山不洞,無洞不奇,無村不榕,無榕不蔭。有水皆成瀑,城有石頭城。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黃橙。相逢毋須問,十九布依人?!?/p>
黃果樹瀑布形成于典型的亞熱帶巖溶地區(qū),統(tǒng)稱“巖溶瀑布”??茖W(xué)工作者經(jīng)過考察把它們分為三種類型,即經(jīng)黃果樹大瀑布為代表的河流襲奪型瀑布,經(jīng)關(guān)腳峽瀑布為代表的斷裂切割型瀑布。黃果樹瀑布群被稱為“巖溶瀑布博物館”。
走出黃果樹大瀑布景區(qū),我雇個導(dǎo)游看其他幾個瀑布,一路上陽光明媚、藍天白云、青山碧水、村落點點,風(fēng)掠過我的面頰發(fā)梢,載著我的靈魂,飛向天際。
銀鏈綴瀑布在天星景區(qū)中。天星景區(qū)以山水結(jié)合精巧秀麗著稱,步行其間,如入畫廊。整個景區(qū)前半部分主要看山石之奇,后半部分主要看水秀之美,而滲透在全過程的是綠色的樹,綠色的風(fēng)。梁衡曾贊譽道:“雖然還是不脫石美、水美、樹美,但是它卻硬能化平淡為神奇,將幾個最普通的音符譜成了一首天上的樂曲?!?/p>
恰我來時,游人稀少,正好慢下腳步,細(xì)細(xì)觀賞。穿過天星盆景和天星洞,就是銀鏈綴瀑布。舒緩的流水沿著層層圓潤的巨石滾下,絲絲銀波,串串水滴,交疊縱橫,如珠鏈,似紗衣,陽光照耀,閃爍生姿,真當(dāng)?shù)闷疸y鏈綴的名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蔽易谄俨寂砸髡b孔夫子的話,絲毫沒有光陰流逝的感嘆,只覺得當(dāng)時快樂無邊。
而位于黃果樹瀑布下游二公里處的螺絲灘瀑布,以灘面逶迤綿長為其特點。河水從攔河壩翻下,分成兩股,最后作方形交匯,形成左右相對的兩個瀑布,左大而緩,右小而陡。瀑布最高處為三十一米,灘面逶迤長達三百五十米。
螺絲灘瀑布還沒有開發(fā),完全是自然的模樣,瀑布割裂為幾條,分分合合,絲絲縷縷,如白布般鋪陳在河川里。布依族的石頭村寨和梯田靜偃在瀑布旁,幾株老榕樹,一片新芭蕉,景象和諧。我和導(dǎo)游一起站在山頂上看瀑布和村莊。導(dǎo)游對眼前的景色實在熟悉不過,而我卻驚喜不已,我喜歡平凡的風(fēng)景,久久望之,滿心都是幸福安寧。
導(dǎo)游帶我穿過村莊,從不起眼的后門來到陡坡塘瀑布。已是夕陽西下,陽光把寬闊的瀑布渲染地錦繡富麗。陡坡塘瀑布落差小,但幅度寬,水量大,有種壯闊之美。
與黃果樹瀑布的游人如織相比,這里清冷一些,附近很多鴨子,它們信步曲頸相依相偎,俏立于河中綠洲之上,余暉將那雪白的身軀鍍得金黃。駐足觀瀑,悠然嫻靜。暮色將垂,附近村民和兒童三三兩兩在河邊游泳洗澡,看著他們,我更覺得生活的平和與滿足。
離開時,我是經(jīng)?;仡^看看,就是想多看幾眼,不僅是黃果樹瀑布的美麗和帶給人們的驚險刺激叫人難以忘懷,而水的力量、水的包容、水的凝聚、水的堅持,水給人的教益更振聾發(fā)聵,這不正像徐霞客嗎?
我一定還會穿越黃果樹的,我忘不了這里的美麗,更忘不了徐霞客的堅韌……
(責(zé)編:石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