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新
“張奶奶,王大媽,今晚市慈善義工藝術團又來我們社區(qū)演出啦!走,我陪你們看節(jié)目去,這次慈善藝術團演出比上次還要精彩。現(xiàn)場還有有獎慈善知識小問答。前線歌舞團、市京劇院、市歌舞團的演員也來了,南京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周凡今晚走出銀幕,來到我們社區(qū)主持今晚的慈善活動。” 一位中年婦女提高嗓音在小區(qū)內(nèi)奔走相告。聽到這個好消息,張奶奶激動地說:“自從這支愛心隊伍到我們這里進行慈善演出,我們小區(qū)居民已和慈善融為一體,豐富了人們的慈善文化、精神娛樂生活。鄰里之間的相互關心、幫助的氛圍濃了,我們是越來越離不開這支親民、愛民的慈善藝術團了!”
南京市慈善總會旗下的這支慈善義工團體,每月兩個晚上到就近義務演出,用人們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傳播人間真善美。
這支隊伍是南京5萬名慈善義工、250個慈善義工團隊中的一面鮮紅的旗幟。
南京市交通局原副局長,現(xiàn)任南京市慈善總會常務理事、慈善義工藝術團的領頭人劉俊峰先生說:“我們藝術團有十位女同志是文藝活躍分子。雖說都已退休了,但身體都很結實,能歌善舞,她們是團里的骨干,是‘招兵買馬的強將,是呼喚名人藝術家參與慈善義工的主力軍。這些年來,她們自編舞蹈、小品、音詩話快板等節(jié)目和藝術家、慈善義工同臺唱響愛的主旋律,把高水平的慈善藝術大餐奉獻給廣大的市民朋友們。在豐富社區(qū)娛樂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傳承了中華民族樂善好施美德,吸引了一批愛心市民加入到南京市慈善義工隊伍中來?!?/p>
南京市慈善義工藝術團一路走來,櫛風沐雨,既有困惑和艱辛,也有責任和擔當。
2006年成立之初的成員只有10多個人。隨著南京市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藝術團也逐步壯大。團內(nèi)慈善義工都兢兢業(yè)業(yè),默默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平均年齡54歲,來自不同的職業(yè)和行業(yè),有公安戰(zhàn)線上的警花,有颯爽英姿的女兵,有劇團專業(yè)演員、記者、干部、公務員、社會愛心人士等。在市慈善總會的領導下,南京市慈善義工藝術團本著“服務他人,快樂自己,做傳播善的使者,讓慈愛之光灑遍金陵大地,即使是最小的角落也要讓美、讓愛光臨”的活動宗旨,在全市緊鑼密鼓地開展了慈善文化進社區(qū)活動,為建設和諧幸福南京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慈善義工藝術團副團長楊春蘭女士說:“我每到周日早上醒來,進入演出前的準備工作,把家務事都擱置一邊,清空雜念,認認真真地在家中把舞蹈的套路一一復習,對著鏡子練習微笑和一招一式,還叫醒老伴給我糾正舞姿。這么多年的慈善演出活動我都是這樣做的,好像每場慈善演出活動在我心中已成定式。可以說慈善藝術團的每位慈善義工演員都是為了慈善事業(yè)走到一起,不圖回報,默默把自己的愛心奉獻在慈善這個大舞臺上,用善心喚醒社會人與人之間、鄰與鄰之間的友愛?!?/p>
慈善大門為你開,有愛請進來。慈善藝術團成立以來,面臨許許多多的困難,如經(jīng)費拮據(jù)、高水平藝術人才缺乏、外出演出活動車輛難以保障等。就經(jīng)費而言,外界人士可能不了解慈善基金的使用情況。慈善機構的善款是來自社會愛心人士的捐贈,善款的去向只有一個,那就是圍繞慈善宗旨,開展助老、助醫(yī)、助困、助孤、助學、助殘“六助”活動,幫助社會上那些確實困難的群眾,以及突發(fā)災難的應急等。況且,慈善機構的善款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挪用于其它用途,這是善款開支的底線。藝術團姐妹們說,我們一不等、二不靠、三不伸手要,有困難咱們團隊自己克服,有歡樂咱們共享。她們的口號是:“慈善藝術大舞臺,有愛請進來。”
缺少明星演員參與慈善演出活動——我們上門請。起初一兩年,慈善義工藝術團十幾個人,總是演出那幾個舞蹈和歌曲,不是舞蹈《葡萄熟了》就是《花開了我醉了》,墨守成規(guī),沒能推陳出新。隨著我市慈善義工事業(yè)的發(fā)展和慈善藝術團在社會的知名度的提升,以及人民群眾對慈善義工藝術的渴望和要求,這支坊間藝術團已不適合慈善發(fā)展的需要,只有打破現(xiàn)有框架,融八方愛心人士走上慈善舞臺,才能不辜負廣大市民精神層面的需要,給市民以不同的慈善視角,了解慈善、關注慈善、參與慈善。為增進藝術團的活力,引進高水平的明星演員,幾個當家“花旦”跑遍了南京各大歌舞劇團、藝術學院,散發(fā)慈善義工資料,宣傳慈善義工理念。出乎意料的是,在劇團、學校演員和學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一時間有100多名藝技人員來注冊成為慈善義工,參與慈善義工藝術團公益演出。他們希望用自身技能為社會奉獻一份愛心,體現(xiàn)自我價值。
“多年來,我有個夢,一直在尋找適合我的慈善公益平臺,想用自己的歌聲為市慈善公益事業(yè)做點兒力所能及之事。我是在人民群眾的掌聲中成長起來的青年演員,我的每一點進步都源于你們的掌聲激勵和鼓舞。今天,終于在慈善這個大舞臺上實現(xiàn)我的夢想了。把最優(yōu)美的歌聲無私地獻給廣大的人民群眾,回報社會,盡一份公民的責任?!蹦暇┦懈栉鑸F歌唱家姚云飛說。
道具、演出服裝、樂器缺少,大家籌集。慈善義工藝術團成立之初,只有簡單的一把二胡、兩只笛子、三件服裝,一副老掉牙的老式組合音響。音響的功放效果極差,該放的時候放不出來,不需要播放之時突然又響了。舞蹈服裝更不要說,小場合演出演員們沒有統(tǒng)一服裝,各自隨便穿著;如遇大的場合演出,要提前向演藝公司租借,不但租賃價格不菲,而且不合身,影響演出整體效果。根據(jù)實際情況,大家集思廣益,為了慈善義工藝術團的長期發(fā)展和提高整體統(tǒng)一性,在不讓慈善總會支付分文費用的同時,決定集資購買必備所需。她們用集資的善款購買了電器、樂器,還買回了布料,每個演員自己裁衣,一針一線地縫做自己服裝。經(jīng)過兩個月的辛苦縫制,一套套嶄新的頭飾、服裝亮相在廣大的市民面前,頓添景致。她們還根據(jù)不同的舞蹈制做不同的裝束,一路走來,舞蹈演員們至少有四套自己親手制做的演出服裝,她們非常有成就感。張春玉書記(劉俊峰局長夫人)還把自己家中價值幾萬元的攝像、制作、編輯等設備無償?shù)靥峁┙o慈善藝術團用于后臺制作。夫妻倆都是剛從領導崗位上退休不久。夫妻倆在崗位上時一直關注、參與、慈善義工各項公益活動,團隊百分之八十的成員都是他們的朋友,夫妻倆是這個團隊的領頭雁,有親和力和影響力。每次的演出現(xiàn)場夫妻倆忙前忙后,劉俊峰攝像,張春玉照相。一張張笑臉,一個個精彩的畫面在他倆的鏡頭中定格。每場演出后,不論多晚,張春玉回到家中都要連夜趕制當天演出活動的光盤,第二天分發(fā)每個成員,并傳至互聯(lián)網(wǎng)上。
唱響慈善主旋律,把慈善藝術傳遞到鄉(xiāng)村。慈善義工藝術團不但走進社區(qū)為廣大的市民演出,而且走進郊縣的偏遠農(nóng)村。幾乎所有的郊縣、鄉(xiāng)村都有慈善藝術團的足跡,為農(nóng)民兄弟帶來慈善文化藝術享受,使千家萬戶因慈善而溫暖,因溫暖而慈善,傳播慈善義工理念。他們同時開展了慈善進校園活動。慈善進校園,就是要在學校傳播慈善文化和慈善義工理念,傳授慈善知識,提高師生的慈善意識,營造校園內(nèi)慈善氛圍,開展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在精神、物質(zhì)、工作、學習、生活上的互助互愛,樹立人人參與慈善、自覺奉獻愛心的校園新風。走進敬老院、孤兒院等服務基地慈善慰問演出。與此同時,慈善藝術團還參與市政府和其他部門組織的各種文化活動,延伸到鄉(xiāng)村,把歡樂延續(xù),把情傳遞。慈善義工藝術團成立七年來,開展慈善進社區(qū)、慈善進校園、慈善進鄉(xiāng)村、慈善進社會福利機構等演出共計260余場。慈善義工藝術團把情和愛灑向博愛之城,與日月同輝,與人民共善。
南京市慈善總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大金常說,“南京市的慈善義工組織已成為社會的活躍因子,承擔著政府無力包攬、市場無法完成的社會責任,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藝術團作為慈善義工組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經(jīng)過幾年的辛勤努力,初具規(guī)模,演員精神飽滿,用精湛的表演歌頌了中華民族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及演員們對慈善公益事業(yè)的良好祝愿,表達了全社會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營造了金陵濃厚的慈善氛圍,增強了廣大群眾的慈善意識,為促進南京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播灑慈愛種子,豐富城市內(nèi)涵,建設博愛之都,是慈善義工的奮斗目標。一個只有發(fā)達的經(jīng)濟而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慈善義工事業(yè)的城市,不是一個完美的城市。南京慈善義工開展的各種公益服務,既為慈善事業(yè)作出貢獻,也豐富了城市內(nèi)涵,提高著城市的品位,推動著博愛之都南京這座古老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最終促進整個社會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