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蕊
一天夜里我夢見自己抓掉了亂七八糟的頭發(fā),剩下了一水兒的“清湯掛面”。醒了忙查《夢的解析》:一是日有所思對自己頭發(fā)不滿意,潛意識希望如此,不具意義;二是了斷了一個煩惱自己的問題。
于是,上午10點,當我的同學,《國際廣告》的老麥又來電話讓“決定”時,我就毅然而不是婉言地做了否定的選擇——他正在北京操持類似倡導物質(zhì)生活、強調(diào)階級意識的法國兒童時尚服飾刊物《Milk》那樣的雜志,目標讀者是80年代后出生的時髦女性以及他們的小孩,還有90年代以后出生的現(xiàn)代孩子。他要找熟練工加盟練攤。可現(xiàn)在的我已活得眼里無光,心中無火,撲到大都市兩邊不靠“組織”那事,想來想去不能做。
業(yè)界有一幫人一直不安分,他們在大媒體里練硬了筋骨就琢磨干自己的事?!睹倒濉贰敦斏瘛贰秺y容》《玩轉(zhuǎn)天下》,這都是有頭沒尾的刊物名,可總會有人前赴后繼認為自己能縱橫江湖。前幾天清明小假,俗心開竅的老麥,就面朝鴿子窩,大談一時才俊不二之選的理由。
北京某旅游時尚刊物去年底做了一個調(diào)查,其中有一項是請18歲至28歲的人描述出他們對家的觀念,結(jié)果出奇的相似:大房子、大餐廳、大陽臺、布置精美的餐桌、好純棉鋪蓋、好吃好喝好用品。結(jié)論:你以為新一代喜歡往外闖,喜歡做個背包客在路上;喜歡漢堡、可樂、煎餅果子、礦泉水?是的,沒問題。但是回歸家居才是大趨勢,要么房子、房價這么讓人崩潰呢。當外面過于喧囂,家就是凈土,是心靈出路,不管到哪里玩,玩一天或者一百天,只要有家可回,回家便是靠譜的時髦。這項調(diào)查最大的意義,是讓各路房產(chǎn)商、家居產(chǎn)品生產(chǎn)者、經(jīng)銷商更理直氣壯地向青年消費者大賣其產(chǎn)品及概念。假前衛(wèi)藝術(shù)家為你做裝修設(shè)計不如居室設(shè)計工業(yè)化更合理;年青居家族的名牌沙發(fā)得是Skene的,椅子天王是Karim Rashid,畫框要選Ribba的,窗簾要用Bomvll的,視聽組合柜Timra最佳,ipad那還用說嗎……每年兩次去香港旅游不光要購物要看時裝展,還要看最前沿的家具展。請朋友到家坐坐,順
便用Bang的餐盤吃頓飯。20多歲就開始過著父輩四五十歲才開始過的中產(chǎn)好品位日子。
目標不只是二三十歲的自立青年,也必須瞄準他們的娃。英國新聞雜志《觀點》曾寫道:“孩子是時尚的配件”。意思是要追上潮流,你得生個小孩才行。小孩是成年人品位的構(gòu)成元素。想想看,穿的用的一身好品位父母家的小孩,總得搭配得相得益彰吧。所以,小小年紀的他們就需要知道下一季的色彩主流,風格時尚,裙子長短、服裝面料,皮鞋、手袋款式,怎樣過得才像小模特似的炫麗。長大后萬一發(fā)現(xiàn)世道險惡,前途難卜那也是另一回事了。
老麥雖說在中國土生土長,但近10多年借工作之便沒少往國外跑,也見多了眉是青山聚,眼是綠水橫,藍田日暖,軟玉生煙的美女。正因為這,老麥在北京除了一套大單元,混得沒妻沒嗣。他認為總結(jié)“薄酒可以忘憂,丑妻可以白頭,徐行不必駟馬,稱身不必狐裘”的先賢是個超級阿Q。當然,老麥辦雜志有堅強的財東鼎力。他說,現(xiàn)在,尤其是女人都
記得當年的名言:“做女人一定要想得開,要吃好喝好玩好。一旦死了,別的女人就會花咱的錢,住咱的房,睡咱的老公,泡咱的男朋友,還打咱的娃?!彼?,辦一本中國版的《Milk》等于借了女人一把婉轉(zhuǎn)溫柔刀,想殺向衣食住行育哪個領(lǐng)域還愁沒人開門?廣告客戶已經(jīng)排隊等著了。我早學會不給別人潑冷水了,沒敢徹底不稱贊,沒敢說太多市場險惡競爭激烈的套話,只說:這道水很深啊,您可要有個思想準備。有一種男人要干所謂事業(yè)那可是攔也攔不住。
現(xiàn)在我想起了老麥說過的話:見什么樣的姑娘心跳也到不了120下,手指也再不顫不抖了。雄心不息自淹,正兒八經(jīng)地做件事、賺點錢才是硬道理。
老麥在北戴河買了一棟別墅。
老麥為掙錢,我怕為掙錢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