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澤蕓
法國的“鱷魚”(LACOSTE)牌服飾,從20世紀30年代初問世以來,至今風靡全球80余年而不衰。如果你足夠細心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LACOSTE”一詞在法文中并非“鱷魚”的意思,而是一個法國人的名字:儂格仕。
那么,這個“儂格仕”與“鱷魚”到底有什么關(guān)系呢?原來,“儂格仕”的全名是“雷尼·儂格仕”(RENE LACOSTE),他是一位曾經(jīng)贏得7個大滿貫比賽的法國網(wǎng)球明星。1927年,年僅23歲的雷尼·儂格仕從美國網(wǎng)球名將基爾敦手中奪得了“戴維斯杯”,為法國贏得了第一座網(wǎng)球冠軍杯。法國一片沸騰,為這位國家英雄而歡呼。
在球場上,雷尼·儂格仕無懼對手的比分超前,像一只倔強的鱷魚一樣,死死咬住對手不松口,直至對手精疲力竭。因此,美國報界送給他一個綽號——“鱷魚”,稱頌這個強勁的法國對手具有鱷魚一樣專注、一樣永不言棄的堅毅精神。儂格仕也很以“鱷魚”這一稱號為榮,他請人在自己的白色短袖T恤的胸口上繡上了一只鱷魚。儂格仕希望,在以后的每場比賽中,自己都能夠保持這樣的鱷魚精神。
可能連儂格仕自己都沒料到,他的這一鱷魚精神,還帶來了網(wǎng)球服裝史上的一個革命。80多年前,網(wǎng)球選手參賽時必須穿著長袖羊絨服裝,出汗多了就非常不舒服。而儂格仕在自己訓練的時候,自制了一款白色短袖上衣,輕爽吸汗,非常舒服。1929年,25歲的儂格仕打進了法國網(wǎng)球公開賽決賽,他向組委會建議運動員穿著清涼吸汗的短袖上衣參賽,這有利于運動員發(fā)揮應(yīng)有的水平,因為長袖運動服實在太悶熱了。一開始,大會以不符合大賽傳統(tǒng)為由拒絕,但儂格仕又發(fā)揮了自己“鱷魚”一樣永不言棄的堅持精神,一次又一次說服。最后,組委會終于采取了他的建議。
1933年,儂格仕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鱷魚品牌,開創(chuàng)了將商標標志設(shè)于服裝外部的先河。質(zhì)地輕巧、編織細密的LACOSTE白色短袖襯衫,也取代了網(wǎng)球運動員們以往所穿的傳統(tǒng)長袖羊毛上漿襯衫。之后,儂格仕又憑著永不言棄的鱷魚精神,將LACOSTE鱷魚服飾發(fā)展成為國際服裝業(yè)巨頭。
事實上,專注而永不言棄的鱷魚精神,并非只有儂格仕能夠做到。只要真正領(lǐng)悟了這種精神的內(nèi)涵,我們普通人也能夠做到。
在埃及,有一個古老的諺語是這樣的:能夠到達金字塔頂端的動物只有兩種,一種是蒼鷹,另一種是蝸牛。
蒼鷹能夠到達金字塔的頂端,是因為它強健的翅膀讓它能夠御風而翔。那是一種更多取決于先天稟質(zhì)的王者霸氣。但這種王者霸氣如藍田美玉,并非人人具有。
而小小的慢吞吞的蝸牛,之所以也能到達金字塔的頂端,是因為它具有一種永不言棄的鱷魚精神——緊咬目標不放松,一步一步往上爬。
蒼鷹,也許就是諸如儂格仕這樣的人,而我們蕓蕓大眾呢,做不了蒼鷹,那就做那只具有鱷魚精神的蝸牛吧,緊咬目標,一步一步,攀登!總有一天,我們也能沐浴到金字塔頂端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