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旭
法國有一位著名的牧師,名叫納德?蘭塞姆,他的足跡遍布法國的許多城市和鄉(xiāng)村。在許多人的生命彌留之際,蘭塞姆會來到他們身邊,佇立在他們的床前祈禱,讓這些人接受上帝最后的洗禮,并聆聽他們在即將告別人世間的時候,說出人生中最后想要說的話。
就這樣,不知不覺幾十年過去了,蘭塞姆已是80多歲高齡的老人,他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每天主要整理他記錄了整整幾大本的人們最后想要說出的話。他將這些手稿收集、整理后,編寫出一本書,叫做《最后的話》。
蘭塞姆驚訝地發(fā)現(xiàn),許多人最后想要說出的話,竟是自己從沒對人說起過、一直深埋在心中的一些事。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們將這些話說出來,希望能得到上帝的寬恕和原諒。他們一旦說出來后,竟會如釋重負,面露慈祥。
有人說道,自己曾經(jīng)使用手腕,陷害了某某人,使某某人背負著沉重的陰影,活得潦草、頹廢、沮喪。此時,他最想對某某人說一聲“對不起”;
有人說道,自己生前沒有孝敬、關(guān)愛好自己的父母和親友,感到深深的懺悔,此時,他最想對自己的親人們說一聲“對不起”;
有人說道,自己曾經(jīng)暗地里干了某種齷齪、見不得人的事,感到深深地懺悔,此時,他最想對某某人說一聲“對不起”;
……
人們在即將告別人世的彌留之際,最想說出的一句話,竟是一個個“對不起”。透過這一個個“對不起”,蘭塞姆仿佛看到人性中的一種陰暗和晦澀,齷齪和卑鄙,心靈中感到一種深深的震撼和波瀾。
這一聲聲“對不起”,就像是黑暗中傳出來的一絲微弱的光亮,是懺悔、是道歉,更是人性光輝的一縷閃現(xiàn)。
蘭塞姆仿佛看到,在這一聲聲“對不起” 中,籠罩在人們頭頂上,那絲絲縷縷的烏云,被吹散開來,露出云蒸霞蔚的亮麗。這一聲聲“對不起”,雖然來的稍晚了一些,但是,他畢竟是人性中最后一絲亮光的閃現(xiàn),此時,他終于說出了那句“對不起”,也使得他得以輕松上路,奔向一個叫天堂的、不染一絲雜塵的地方。
蘭塞姆意味深長地說道,人性中最大的敵人,正是自己的狹隘、自私和陰暗,才會有了這生命中最后的話是一聲“對不起” 。這一聲“對不起”,充滿了人性的苦澀、悲哀和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