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巖芳
山東省濱州市區(qū)是國內紅富士蘋果最佳產區(qū)之一,蘋果種植已是該地區(qū)農業(yè)的主導產業(yè),更是農民經(jīng)濟收入的主要來源?,F(xiàn)將蘋果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以期為蘋果的豐產栽培提供技術參考。
建園標準。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高產優(yōu)質果園,活土層在60cm以上,土壤有機質達到1%以上。土壤pH值以微酸性至中性為宜,最適宜pH值為5.4~7.0,鹽堿度低于0.15%。苗木應選擇選用二年生、抗寒性、適應性、親和力均強的山梨為砧木的優(yōu)質嫁接苗,苗高150cm,基徑1.2cm以上無檢疫病蟲苗。并且在起苗前5~7d澆足水,使根系充分吸水,起苗后保護好根系。一般于春季栽植,按4∶1的比例配植授粉品種,按(2~3)m?3~4)m株行距定植,定植前挖寬1m、深0.8m的條溝,施入有機肥45t/hm2、秸稈15t/hm2、果樹專用肥750kg/hm2進行施肥回填。定植時施有機肥10kg/株,栽后澆透水,樹下覆地膜。
肥水管理。秋、冬季落葉后,根系停止生長前施入腐熟基肥45~60t/hm2。在定植穴外挖環(huán)狀或平行溝,溝寬60cm,深40cm(依植株大小調整),施后澆透水。萌芽前后追肥,以氮肥為主,施尿素2~4kg/株,花芽分化及果實膨大期,以磷鉀肥為主,氮磷鉀混施,果實生長后期以磷鉀肥為主,施肥后澆水。根外追肥,生長前期以氮肥為主,噴0.3%~0.5%尿素2~3次,花期噴0.3%硼砂2次,后期以磷鉀肥為主,7~8月噴0.3%磷酸二氫鉀2次。最后一次葉面追肥在果實采摘前20d以前進行。根據(jù)土壤墑情適時灌水,灌水以“花前灌足,春梢旺長期灌好,果實膨大期灌少,封凍水適量”為原則,結合施肥澆水,雨季注意排澇。擴大果園生草面積,緩和降雨對土壤的直接侵蝕,減少地表徑流,減弱地表蒸發(fā),涵養(yǎng)肥水,改善果園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綜合肥力,促進天敵種群的繁衍。注意保持樹盤內不生草。
整形修剪。首先開張骨干枝的角度,小冠疏層形主枝角度70白笥遙?層主枝各配置2個副主枝,第1副主枝距干約20cm,往上相距20cm在反方向再選配第2副主枝。上面的主枝不留副主枝,其上直接著生結果枝組,樹頭過高的及時落頭,以防止樹冠交接和下衰弱。紡錘形的主枝角度保持80白笥遙上面培養(yǎng)中、小型枝組,或直接利用短果枝和短果枝群結果,主枝過長的適時修剪。疏除過密枝和重疊枝,控制枝條數(shù)量,保持良好樹體結構。采取緩疏縮相結合的修剪方法。夏季修剪,旺長輔養(yǎng)枝在春梢停長后和秋梢開始生長時可進行拿枝,使枝部傷而不斷,從而改變角度、方向和長勢。?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主干上方或主枝、輔養(yǎng)枝的基部進行環(huán)剝或環(huán)割3~4圈,使其在環(huán)剝口上方多積累養(yǎng)分。夏季除適當摘心、扭梢外要及時疏除剪鋸口及背上萌發(fā)的徒長枝、競爭枝及密擠枝,減少養(yǎng)分消耗。背上適當保留部分中庸枝防止日灼。夏末開始,通過拉、吊的方法拉開主枝角度并使主枝保持一定間距,改善通風,提高光合效率。8月下旬至9月上旬,疏除背上及樹冠外圍徒長枝及過密擋光枝,輕剪秋梢上部幼嫩瘦弱部分,抑制秋梢生長,增加樹體養(yǎng)分貯藏。秋剪,清除樹冠內徒長枝及骨干枝背上的直立旺枝、樹冠下部部分裙枝和長結果枝,可采用立支柱或吊枝等措施,拉開空檔,以提高光照,促進著色。冬剪時,疏除過多的密直枝、徒長枝、細弱枝、病害枝和多余的梢頭枝。及時縮剪衰弱冗長的結果枝組,穩(wěn)定結果部位,把枝量控制在適宜的范圍內,減少營養(yǎng)活動,促進枝條充實芽體飽滿,利于越冬。
花果管理。采集花粉品種,花粉量要大,花期比接受方早3~5d,大蕾期采集。用授粉器蘸上花粉,在當天或前一天開放的花柱頭上輕輕點一下,把花粉授在柱頭上。落花后15d開始疏花疏果,在15d內分2次完成。留果量根據(jù)樹勢確定,生理落果結束后,平均間隔20~25cm留1個果。原則上,同一枝條留中上部,疏去基部的果;同一花序上疏去中心或靠近中心的花與果,疏果時保留果臺、副梢、葉片,以利當年形成花芽,在花果夠用的情況下,也可每隔1~2個花序疏去1~2個花序的花與果,疏去花果的枝當年可抽生副梢形成花芽,翌年結果,對于生長勢弱的枝上的花和形成的幼果,正常年份可不留,小年留1個果,以盡早恢復樹勢。在蘋果幼果生長期,用特制的果實袋將果實套于袋內,對果實進行保護。選擇長卓砦?8cm?5cm的雙層防水袋,花后50d內,定果后進行。去袋時間可于采摘前25~30d先脫掉外層紙袋,經(jīng)過6~8個晴好天氣再脫掉內層紙袋。脫掉外層紙袋后開始摘葉,先摘除果梗部位直接影響果實著色的葉片,然后摘除果實周圍葉片,最后摘除果實附近及影響果實內膛采光的外圍葉片,最后一次摘葉應在采前15d完成,摘葉總量應占全樹的30%~40%。采前20d鋪反光膜4500~6000m/hm2,經(jīng)過6~8個晴天,果實陽面著色鮮艷后,分2~3次將果實陰面逐步轉到陽面,使其全面著色。
病蟲害防治。加強病蟲害預測預報,針對主要病蟲害進行綜合防治。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木抗逆性。結合冬季修剪,剔除病蟲枝、枯枝敗葉,及時清運出園,集中燒毀或深埋。果樹休眠期徹底刮除粗皮、翹皮、剪鋸口周圍死皮、翻樹盤、地面覆蓋秸稈、發(fā)芽后及時摘除蟲梢。8月下旬進行樹干束草誘集,翌年早春解凍前解下束草燒毀。樹干、主枝涂白,人工捕殺幼蟲等措施也可抑制病蟲害發(fā)生、發(fā)展。樹干上掛糖醋液小碟,配液比例糖∶醋∶酒∶水為2∶4∶1∶10,加入藥劑。利用成蟲很強的趨光性,在其羽化盛期用黑光燈或使用高壓滅蟲燈誘殺成蟲。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多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生物制劑農藥。利用殺蟲、殺菌范圍較大的廣譜性農藥,用藥適時、適量,降低藥物污染。采摘前30d禁止使用任何農藥。
[1]毛紅榮,王秀英.優(yōu)質蘋果無公害栽培技術[J].中國果菜,2008.01
[2]王玉玲.蘋果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J].河北果樹,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