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戶門拆除還樓道原貌
2011年12月6日上午,記者隨同北京海淀區(qū)法院的執(zhí)行法官來到北蜂窩路附近的一住宅小區(qū)。在11號樓的7層和16層,分別有兩戶居民將部分樓道占據(jù)為自家玄關,屬于違法建設。在7層,記者看到,一側(cè)樓道4戶居民,本來應是對稱的樓道,外移的戶門推出了大約2米。
此前,法官多次聯(lián)系房主,但是電話一直沒有人接,送達的文書也被拒收。在強拆之前,法官也親自上門,在房門和樓門上張貼了公告,告知房主如不自行恢復原貌,法官會于2011年12月6日來強制執(zhí)行。
當執(zhí)行法官來到這戶人家的門前,敲了半天門也無人應答,于是請開鎖公司的工人開門。但是工人嘗試多次,門都無法打開。法官決定由工人將外擴的墻體先行拆除,隨后再將門取下。
大約半個小時后,門被完好地取下。原來,這戶人家外擴戶門后,原來門的位置改為一扇裝飾門,并在兩門之間放了一個儲物柜。為了防止物品丟失,法警隨后將柜子里的物品全部搬到屋里,并請開鎖公司的人員將裝飾門鎖上。
違建者承擔強拆費用
就在物業(yè)保潔人員打掃地面、進行善后工作時,房主馬先生接到消息,趕了回來?!斑M我們家,你們經(jīng)過我許可了嗎?”馬先生咄咄逼人。法官告知馬先生,強拆全過程都有攝像,而且除了法警沒有其他人員進入現(xiàn)場,如果物品有損壞,馬先生可以提出。得到答復后,馬先生又對被強拆表示不滿:“我沒接到通知,怎么也沒人說一聲?!狈ü俑嬷R先生,此前打電話、郵寄均無法聯(lián)系上其本人,并向馬先生出示了張貼在其門上公告的照片。
“不說這些了,就說我這門怎么辦吧,當年外擴都是物業(yè)許可的?!瘪R先生又把話題引向自己被拆下的門是否損壞,損失應由誰承擔。對此,送達的文書上已經(jīng)寫得明明白白,“經(jīng)濟損失和法律后果由被執(zhí)行者承擔。”法官同時告知馬先生,強拆所產(chǎn)生的費用,包括開鎖公司、施工人員的費用,折算后都將由馬先生承擔,如果不交納,還會強制執(zhí)行。
法官隨后來到16層外擴戶門的居民家門口,同樣無人應答,開門之后發(fā)現(xiàn),房主將原有戶門的位置改小,需要重新制作戶門,因此法官決定改日再來執(zhí)行。
拆違建用了兩年
在強拆期間,有同樓的居民路過,對于這種外擴戶門的行為,有的居民認為無所謂,“反正沒侵害我家利益,而且這樓設計得不好,公攤面積太多了?!钡俏飿I(yè)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拆除外擴的戶門,可以還公共空間給全體居民,“這不是不影響別人就可以允許的問題?!惫ぷ魅藛T說,這也避免其他居民效仿。
記者了解到,外擴的兩戶居民都是在2009年入住時進行施工,物業(yè)曾送達《施工違章整改通知單》,要求恢復原狀。但兩戶居民一直沒有聽從,于是物業(yè)將他們起訴到法院。2009年,海淀法院一審判決后,兩戶居民上訴。終審判決后,海淀法院予以強制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