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楊
說到春天,是百花盛開的時候,但臘梅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fēng)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臘梅是我國傳統(tǒng)名花,在南方于臘月開放,花黃如蠟,清香四溢。蘇東坡有詩說:“蜜蜂采花為黃臘,黃臘為花亦此物”;黃庭堅也有詩:“聞君寺后野花發(fā),香蜜染成宮樣黃”。今年北京的冬天尤其寒冷,臘梅的花期也相應(yīng)的推遲了。
花語:堅強和高雅
花期:3月-4月
有關(guān)臘梅的傳說:相傳在很早以前,汴京城里刮了一場罕見的狂風(fēng),連紫禁城中皇帝寢宮門前的影壁墻也刮倒了?;实壅J為狂風(fēng)來自天上,是天帝發(fā)怒所為,它既把舊墻摧毀,就是此地不宜修墻,這是天意,皇帝考慮再三,也沒想出什么好辦法。左班丞相獻出一計,提議將臘梅移來一株,栽植于寢宮門口,一則平日可遮人耳目,二則夏可避蔭,冬可賞花,三則臘梅花開正值新年,色黃如金,更是皇家吉祥之兆,此一舉三得?;实勐犕?,連聲稱妙。這樣一來,臘梅花的身價倍增,王宮大臣豪族富紳都爭相種植臘梅,并將臘梅作為互相饋贈的禮品,臘梅也因此而名揚天下。
此梅非彼梅:往往提到梅花,人們的最先印象是那些白色或淡紅色的小花,其實臘梅與它們并不屬一科。臘梅的“臘”同“蠟”,屬蠟梅科,而梅屬“薔薇科”。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蠟梅,釋名黃梅花,此物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得此名。”蠟梅花開春前,為百花之先,預(yù)計開放期將達半個到一個月左右。
香山公園
臘梅藏深溝
香山公園眼鏡湖南側(cè)有一處“梅溝”,往年這里每到盛花期,幾十米外便能聞到撲鼻而來的香氣。今年雖然三四十株不同品種的臘梅還大都以花蕾示人,但預(yù)計再過不久便會有嫩黃色的花朵陸續(xù)綻放出來。其實現(xiàn)在來香山的中老年人居多,登山之余,不妨到這個已建成十余年的“梅溝”走走,觀賞初放的臘梅,等待含苞待放的梅花,可謂健身、賞梅兩不誤。
預(yù)計花期:3月中旬
門票:3月31日前屬于淡季,門票5元
植物園
臥佛寺中尋古臘
從北京植物園南門進入,沿著中軸線一直前行便是臥佛寺。寺中的臘梅大約60多株,分布于寺院各個角落,尤以山門殿前居多。試想,伴著晨鐘暮鼓,青燈古佛,賞臘梅本身也平添了幾分超然。而在天王殿東側(cè),還有一叢古臘梅,相傳植于唐代貞觀年間,堪稱“京城臘梅之冠”,過現(xiàn)在只有滿樹花蕾,都在襁褓中。由于今年冬天溫度比往年較低且雨水少,臘梅的花苞受了一定影響,要想一睹千年臘梅盛開,還需再等數(shù)日。
預(yù)計花期:3月中旬
門票:北京植物園門票5元,臥佛寺門票5元
頤和園
樂農(nóng)軒里有梅香
樂農(nóng)軒是頤和園里的一組農(nóng)式建筑,也是西太后在庚子年慌忙逃難途中曾經(jīng)住過的房屋式樣,待回鑾后居然把它也請進了夏宮?,F(xiàn)在這里種有十幾株臘梅,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都是幾小朵簇擁在一起,緊貼在干枝上。由于天氣尚冷,大部分還處于含苞待放狀,不過預(yù)計3月中旬可陸續(xù)開放。到時,這樂農(nóng)軒里已是芬芳金黃的世界,想必任何人經(jīng)過此處都要因這臘梅的幽香而入內(nèi)一探究竟吧。
預(yù)計花期:3月中旬
門票:3月31日前屬于淡季,門票20元
大觀園
紅心臘梅香更濃
北京大觀園中的櫳翠庵離西門不遠,按《紅樓夢》中的說法,這是妙玉的住所,也是園中唯一的廟宇景區(qū)。北屋佛殿,東屋禪房,龕焰螢青,香煙裊裊。而在北屋佛殿門前西側(cè),有幾株臘梅已是黃梅花開,據(jù)說這里的臘梅叫“紅心臘梅”,它的花瓣比素心臘梅稍尖一點,花蕊有點紅中帶紫,香氣上仿佛也更勝一籌,值得細細品味。
預(yù)計花期:現(xiàn)已部分開放,3月中旬開始逐漸達盛花期
門票:40元
中山公園
惠芳園中幾樹梅
賞臘梅不一定要往遠處跑,天安門邊上的中山公園里就有。從南門進入后往西北方向走可以來到惠芳園,這里便種植著不少臘梅。初入園中便會覺得暗香撲鼻,而當周遭草木凋零時,那長在蒼遒的枝杈上的幾朵臘梅卻迎來了美麗的初綻,黃色的花瓣里還有一層淡紫色暈紋。同時中山公園里的這幾株臘梅樹形不大,比較適合愛玩微距的攝影愛好者們。
預(yù)計花期:現(xiàn)已部分開放,3月中旬開始逐漸達盛花期
門票:公園門票3元,惠芳園門票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