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月滿天
人生是你的,愛你自己。
讀《圣經(jīng)》,上面說:“愛你的鄰人,就像愛你自己?!?/p>
心存疑慮,為什么不能說:“愛自己,就像愛你所愛的人!”
朋友是虔誠的基督徒,最愛講的故事是亞當(dāng)和夏娃背負(fù)原罪流放茫茫大地,需要累得汗流滿面才能養(yǎng)活自己。最常說的一句話是,“神啊,請寬免我們的罪?!?/p>
所以,我們面臨的最大難題,不是太愛自己,而是對自己過于苛刻。
食葷是罪,溺色是罪,肥胖是罪,矮小是罪,殘疾是罪,口出狂言是罪,愛金錢是罪,愛官位是罪,飲酒是罪,作樂是罪,驕傲是罪,甚至女人生子受的痛苦亦是罪。所以要清凈,要斷葷,要戒色,勿貪吃,勿濫言,要超塵,要無欲,要寬諒,要謹(jǐn)小而慎微。因為我們不完美。
完美,就是流云在它該在的位置,每一花一葉都在它該在的位置,每個人都做著它該做的事,每一個表情的綻放都無懈可擊,一切一切,既循規(guī),又蹈矩,像一朵極致美麗的絹花,不再生長,無需櫛風(fēng)沐雨,被安放在水晶盤里,漂亮,卻沒有香氣。
這樣的完美怎么可能會存在。
可是就算不完美,也不妨礙我們驕傲地做自己。
就算不完美,也不妨礙我們謙虛地做自己。
驕傲,是因為我們活得過,死得值,對陷在泥淵里的人肯伸出手去;我們種出的糧食,不單是為了自己吃。
謙虛,是因為我們藉著幫助別人,實際上卻幫助了自己。我家的貓,先生說它的命好,被我大雨之后撿回家,免受流浪之苦,可是我倒覺得被成全的是我不是它。透過它,我看見自己的善念開成花。
所以,沒有自我犧牲這回事,如果一個媽媽對孩子說:“我為你放棄了我的一生”,這種說法毫無意義。愛孩子只是一種本能,而且她并沒有那么多可以放棄的東西,這個所謂的“放棄”,不過是給了她想要的一種生活方式;如果一個小孩說:“我為我的父母放棄了我的生活,而一心的去照應(yīng)他們”,這種說法亦無意義:他在“放棄”所謂的“自己的生活”的時刻,卻是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另一種生活——被世人稱道和贊美。
所以,愛別人不是偉大,愛自己亦非自私。我們?nèi)祟惪偸沁@樣的口是心非,似是而非,喜歡為自己的行為罩一方面紗,仿佛這樣,看上去才很美。
面對這樣的尷尬,我們需要一個公正的禮遇:接受自己,喜悅地做自己。越接受自己,才會越喜愛別人,否則只會在口頭上發(fā)表贊美,心里的那張臉早已經(jīng)嫉恨得鐵青,口生利齒,要吞肉飲血。喜悅地做自己,才能寬諒地待世界。有的人既奸詐又愚蠢,既冷酷又陰狠,既短視又無能,而我們,在某些時候,也未必不是里面的一分子。
所以,面對你的上帝,請不要做這樣的祈禱:“我卑微如塵埃,如果我做了任何善事,那是因為無所不能的上帝,是他賜予我能量與慈悲?!鄙系弁ㄟ^你彰顯他自己,是因為你的身上閃耀著神性的光輝。而你對自己價值的否定,便是對他價值的否定——上帝也不存在了。
一本書上說:“腿會跑而躍過一片土地,它們本身不能詮釋在它們腳下的實相。腳對被它們踩碎的螞蟻并不覺察,它們可能感覺得到那些草或道路,但草的本身或螞蟻的獨(dú)特的個別感受卻不為腳所知?!?/p>
我們的視角就有這樣宥于局部和片面的尷尬。
即便如此,每個人也是開在宇宙間的獨(dú)一無二的花。
所以,不要輕信牧師、神父、大師、科學(xué)家、心理學(xué)家的話——如果他告訴你,你是邪惡的,你有罪;如果他告訴你,必須做些什么去贖罪,比如苦修,比如奉獻(xiàn),比如對命運(yùn)俯首低眉。不要輕信。
人生是你的,去愛你自己,就像一棵樹愛它綻放的每一片花葉,因為每片花葉都籠罩著神性的光輝——世界、宇宙、茫茫天際,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