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庚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學導論》適應時代需要,其出版富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我們黨一貫高度重視民族問題,歷來重視用馬克思主義的民族觀加強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教育。在新世紀新階段,堅持“三個離不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原則,努力貫徹落實“兩個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的思想方針,和中宣部、國家民委《黨和國家民族政策宣傳教育提綱》的精神,重視加強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法規(guī)以及民族基本知識教育,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大力增強各民族之間的相互認同、民族團結的思想觀念,大力增強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整體凝聚力,該著作的出版欣逢其時,大有作為。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和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面對國際國內敏感的民族問題和現(xiàn)象,如何進一步建設好、處理好、發(fā)展好各民族之間的和諧關系,如何進一步使各族人民形成正確的民族觀、國家觀對于中國這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來說意義十分重大深遠?!睹褡逅枷胝谓逃龑W導論》基于現(xiàn)實時代的呼喚回應,從思想政治教育學與民族學兩個學科交叉的角度,從時間探索和理論構建的雙重維度深化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很強的學術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和勇氣,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現(xiàn)實訴求,也體現(xiàn)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崇高的歷史責任感。
在學術方面,該著作從理論基礎、歷史基礎和現(xiàn)實基礎三個方面深刻闡述了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具有三個方面的鮮明特色:一是立足社會現(xiàn)實,聚焦學科前沿,彰顯出濃重的歷史使命感和學術品性。當今世界,民族問題具有普遍性、長期性、復雜性、國際性和重要性的特點。在當代中國,民族問題事關國家穩(wěn)定、統(tǒng)一與發(fā)展大局。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根本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加強新世紀新形勢下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無疑有利于增強民族認同、凝聚民族團結、增進民族和諧,也是解決民族問題的重要舉措。該著作提出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命題,彰顯出了厚重的歷史使命感和民族情懷。二是研究視角新穎,學科定位準確,研究對象把握科學。該著作從民族學的學科視角切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現(xiàn)象和問題,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很強的交叉學科,帶有鮮明的民族性特征。書中將“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研究對象,定義為研究社會成員民族觀形成與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及如何對社會成員進行民族觀教育的規(guī)律,顯見其研究對象的把握比較準確到位。三是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學研究的理論體系設計做出了較為合理的布局。從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結構、價值、內容到過程、環(huán)節(jié)、機理、資源、載體、方法及其評價,研究思路清晰,結構嚴謹,自成體系,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聯(lián)通體”、“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機理”等概念的提出,均具有較強的理論創(chuàng)意。
[責任編輯:張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