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桐
不少同學沒有認真學好初中地理,只能到高中再重新學,其實學好地理非常有用,它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特別密切,學習地理還是增長知識的絕佳途徑。學好地理,可以準確地在地圖上指出任何一個國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別不同國家的地理概況、風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種自然現(xiàn)象的成因、特征,可以……更何況,學好地理是取得良好高考成績的必要保障,這更凸顯了地理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但學好地理也是有技巧的,本文談談筆者的學習經(jīng)驗。
首先,鍛煉想象力。特別是立體空間想象力,只有這樣才能擁有學好地理的基本素養(yǎng)。以地圖為例,圖上每一點都是空間信息,都可能成為考試內容,稍不留神錯過一點很可能整張圖就白讀了。在讀圖的過程中,要注意地理區(qū)位宏觀和微觀的變化、地理圖像平面和空間轉換、讀圖圖名的信息解讀、地理圖像的數(shù)值化特征、地理知識的數(shù)形結構變化等。最好每天能騰出一塊完整的時間系統(tǒng)地讀讀區(qū)域地理圖。地圖是地理的重頭戲,有時甚至比書本還重要。山川、河流、城市,把它們的地理位置記清楚,爭取第一遍時就記熟。因為記地圖有一個特征,一旦記住了就不會輕易忘記,所以與其隔一段時間復習一次,還不如剛開始就認真地記好。通過平時應用加深印象,可省去復習時間。
其次,重視閱讀。地理和政治、歷史不同,常識性的東西更多,因此記憶起來不太難。但是要記的東西也很多,要舍得花時間琢磨技巧,如“諧音記憶法”或“形象記憶”等。學自然地理時,理解的東西較多,因為這部分比較接近理科,但只要肯花時間多想一些問題,學起來也不會太難。如在學習太陽周日視運動圖時,要通過觀察來理解一日內太陽的時間變化、空間變化、運動特征等;進而在地理坐標圖中理解隨著時間的變化,太陽視運動的軌跡移動和變化;最后掌握物體影子隨太陽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人文地理方面,記憶要占比較大的成分,多背幾遍,爭取每一遍比上一遍用時更少,每一遍都能發(fā)現(xiàn)一些以前沒有注意到的更細的東西。如在2011全國卷中考察山丹馬場在歷史上一直作為軍馬場的條件時,同學們想不到時間要回到歷史上的漢朝,理解當時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經(jīng)濟條件以及軍馬在部隊結構和后勤保障中的作用,就沒法答題,也不會有得分點。高考前的那段時間,筆者復習時主要是看提綱和卷子,要特別留意那些能與當前時事聯(lián)系起來的內容。如某個特定的地區(qū),或者是環(huán)境污染這一類的問題等。當然,擴充知識面必不可少。在平常的生活中,如果能利用好相關資料,必將事半功倍。紅樓夢中有句話很好: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筆者正是利用家中的報刊,對地震、泥石流等地理現(xiàn)象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獲得了豐富的知識信息,在解答相關問題時才能做到“心里有譜”。
再次,注重聯(lián)系。不論是哪一門課程,都不要孤立地學,要特別留意這幾科中能互相聯(lián)系的地方。如拿到一道時事政治題,就可以想想,它發(fā)生在什么地方,與該地方的地理特征有什么聯(lián)系?該事件是否有什么歷史淵源?從政治角度可以如何分析,反映了什么哲理或政治經(jīng)濟學原理,該事件發(fā)生地的區(qū)位因素及相關的人文地理知識等。只有養(yǎng)成這種思維習慣,才能將綜合科學通。不過這一切還是要建立在已經(jīng)掌握好單科知識的基礎上,單科都沒有掌握好,何談聯(lián)系?所以這也就更強調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平時就要注意把知識一步步地吸收好,如果幻想到了考前再突擊,必將事倍功半。
作者簡介:甘肅省張掖市第二中學2011屆畢業(yè)生,現(xiàn)就讀于西南財經(jīng)大學金融學院。高考總分559分,文科綜合2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