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1年藥市點評
2011年上半年,藥材市場在經(jīng)歷了兩年多的持續(xù)上漲之后,受嚴(yán)重旱災(zāi)、通漲預(yù)期的影響演繹了最后的瘋狂。山東、河南、江蘇、安徽、山西、陜西、甘肅、云南、貴州等地受旱災(zāi)影響,相關(guān)品種大幅上漲:丹參由每公斤10.5元上漲為15元、生地由13.5元上漲為15元、白術(shù)由36元上漲為37元、白芷由14元上漲為16元、桔梗由70元上漲為73元、夏枯球由14元上漲為26元、旱半夏由120元上漲為130元、遠志由50元上漲為60元、丹皮由28元上漲為38元、白芍由16元上漲為24元、黨參由35元上漲為90元、柴胡由50元上漲為80元、太子參由300元上漲為400元、水蛭由790元上漲為900元、澤瀉由12元上漲為18.5元、川芎由29元上漲為33.5元、茯苓由25元上漲為27元等等。特別是黨參,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里由35元暴漲為90元,將近翻了三番。
下半年,隨著淡季的來臨,藥市突變,一輪行情下跌大幕拉開。6月,藥市進入梅雨季節(jié),當(dāng)年的銷售淡季悄然來臨,藥材大多熏倉封庫,市場逐漸冷清。7月,通脹加劇。為了抑制藥價,發(fā)改委重拳出擊查處哄抬黨參價格的行為,強令囤積者將價格為每公斤90元的黨參以60元的價格賣出。9~10月,市場恐慌蔓延,行情飛流直下,跌聲一片:丹參由每公斤15元降為13.5元、生地由15元降為10元、白術(shù)由37元降為17元、白芷由16元降為11元、桔梗由73元降為40元、夏枯球由26元降為22元、旱半夏由130元降為75元、遠志由60元降為50元、丹皮由38元降為30元、白芍由24元降為18元、黨參由90元降為55元、柴胡由80元降為60元、太子參由400元降為180元、水蛭由900元降為760元、澤瀉由18.5元降為11元、川芎由33.5元降為14元、茯苓由27元降為15元等等。特別是前期上漲過高的桔梗、太子參、前胡、黨參、麥冬等品種和不該漲而漲的川芎、知母、白術(shù)、遼五味等品種競相折腰,加大了市場的恐慌。一時間藥商們紛紛拋貨,唯恐不及,市場行情全面下挫。
二、2012年藥市展望
受中藥材價格大幅波動影響,建立中藥材儲備制度的呼聲日漸高漲。2011年年底召開的中藥行業(yè)年度峰會新聞發(fā)布會傳出消息:相關(guān)部門正著手研究建立國家、地方兩級藥材儲備制度,以及國家藥材、藥品應(yīng)急計劃,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中藥材價格。據(jù)了解,國家、地方兩級藥材儲備制度有望在年底之前公布。國家中藥材儲備制度的設(shè)立,對藥市行情的下跌將起到較強的支撐作用。
2012年的藥市行情有可能是一個先漲后跌、緩慢回落的走勢。大致走勢可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觸底反彈期。受去年下半年藥商恐慌性拋售影響,藥市行情大幅跌落。由于跌得較深,再受宏觀政策回暖和需求旺季影響,市場行情將出現(xiàn)一定的反彈。大盤反彈幅度約為10%~20%。其中前期跌幅較大和錯跌的品種反彈的幅度會相對較大些。時間大致為1~4月份。
第二個階段為緩慢下跌期。6月份以后,受梅雨淡季和下半年產(chǎn)新期到來的影響,藥市行情將進入一個緩慢下行的階段。大部分藥材價格會逐漸跌落到這輪周期的谷底。
鑒于當(dāng)前藥市形勢,經(jīng)營者可采取相應(yīng)的經(jīng)營對策:1.專營戶以勤進快銷為主;2.走貨商應(yīng)以銷定購為主;3.壓貨者應(yīng)以多看少動,以待天時為主。具體采取哪種方式,經(jīng)營者應(yīng)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準(zhǔn)確把握。 (安徽 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