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祎
雖然婚禮被視作一個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但大操大辦、透支金錢,意義顯然與婚姻的本質沒什么關聯(lián)。在婚禮進行時,堅持“能省則省”的原則又有何不可呢?
“你知道結婚為什么要放鞭炮嗎?”甲問道。乙想了一會說:“我猜,是為了壯膽吧!”微博上的一則冷笑話,卻在不經意間道出結婚的心酸與無奈。古人云:“久旱逢甘霖,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乃人生四大喜事,可是,隨著不斷高企的物價,動輒百萬的婚禮卻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在任何一個中型城市里,一桌酒席的報價都在500元上下,即便只請20桌,也需要1萬元左右。這還沒算請攝像、拍婚紗照、買新婚衣裳等若干費用。一場婚禮折騰的不僅是新郎、新娘的體力,更是折騰高堂二老的經濟實力。從半個世紀前結婚時的衣服料子幾吊錢,到后來的四小件、四大件,再到現(xiàn)在的錢、房、車一個都不能少,如今結婚的花費變得越來越簡單明確,負擔也更重。兜里沒有個百八十萬,這年頭誰還敢結婚?難怪不少人慨嘆自己淪為“婚奴”。
當然,話是這么說,可是那么多兜里沒有百八十萬的人還不是把婚結了?結婚的時候還不都是喜氣洋洋、熱血沸騰的?尤其是在十一這樣的旺季,出個門,買個菜,都能看見裝飾著鮮花、氣球的婚車隊。這不禁讓人疑惑,結婚一定要與“頂尖”、“奢華”這樣的詞匯掛鉤嗎?記得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絕對的優(yōu)雅與奢華,最大的快樂莫過于選擇適合你的生活,并因此而開始瑣碎的幸福。感念良深。
話又說回來,幸福不是天上掉餡餅,而是靠自己爭取。如何爭取,還是先從婚禮說起。
婚照篇
婚紗照非照不可嗎?
好像沒有婚紗照,就不算結婚。但請想一想,婚紗的流行是從什么年代開始的事情?
遠的不說,就以“60后”為例吧。有理由相信大部分“60后”結婚時,都不知婚紗照為何物。大多數還是如《金婚》里演的一樣,兩人穿一身干凈衣裳,找一照相館,給師傅說拍結婚照;師傅拿一板凳,弄一藍布做背景,兩人在板凳上一坐,師傅說,靠近點,笑一笑,“咔嚓”一聲,這婚紗照就算拍完了。簡單省事,最重要的是便宜。
而現(xiàn)在,怎么著也得弄一浩浩蕩蕩的車隊,配置化妝師、攝影師、造型師若干,兩人找一繁花似錦的空地,或躺或坐,作回眸狀、深情對望狀、仰望天空狀、你追我趕狀。曾有幸參觀過一朋友拍婚紗照,但見那哥們滿頭大汗,還要做出各種姿勢。朋友告訴說,這輩子再也不拍婚紗照了。
婚紗照就像精致的蛋糕,再美輪美奐,甜蜜可口,吃多了也發(fā)膩。
那不妨換個角度想想,婚紗照非照不可嗎?花1萬塊錢拍套和真人相去甚遠的照片,就能代表幸福嗎?
拍部微電影怎樣?
姑娘們,干嘛不嘗試拍部微電影呢!
微電影,不需很長,不需請導演、找編劇、找制片人,完全可以自編自導自演,既個性,又省錢,同時還過了一把導演編劇演員癮。更重要的是,在準備劇本以及拍攝的過程中,準新人之間進行的大量協(xié)商、合作,還能給感情升溫。
如果你還是覺得婚紗照非拍不可的話,那也有諸多小竅門幫您省錢。例如,在確定婚期之后,可以在婚博會上提前預定拍照日期。一般在婚博會上的預約,商家都會給出相當優(yōu)惠的折扣。在拍攝的過程中,可自己準備一些服裝以及化妝工具等,避免商家的額外收費。在婚紗照的制作后期,可以買好相框,自己動手制作,這比起直接買影樓上百元的相框,要節(jié)省不少。
只要有心,在婚紗照的籌備上,還是能節(jié)約不少。千萬不要覺得婚紗照一生只拍一次,太過節(jié)約有吃虧的感覺。只要你開心,婚紗照還不是隨時可以拍?
婚宴篇
說到婚宴,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有調查顯示,婚宴、婚房、裝修、家電家具、彩禮、婚紗、婚車、婚慶、結婚用品、蜜月旅游等十項花費是結婚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
其實,只要花費一點心思,浪漫和節(jié)約就能同步實現(xiàn)。
選對時間很重要
首先,選對時間很重要。每逢五一、十一以及傳統(tǒng)所說的好日子,無論酒店、婚慶公司的司儀、化妝、跟拍,還是婚紗攝影等一系列結婚行業(yè)的東西,別說便宜了,價格翻倍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還得冒著沒有檔期的危險。其實,準新人可以將婚宴定在結婚的淡季,這樣節(jié)省個20%-30%是比較容易的事情。
巧定地點
除了日期之外,婚宴的地點也很重要。準新人可以在旅游網站上搜索酒店打折信息,或者通過網絡上酒店的打折服務來預訂客房。這樣,當你需要為遠道而來的賓客們預訂很多房間時,就可以享受一定的優(yōu)惠。
如果你想要一個時下流行的露天婚禮,那就找一個外景地舉行典禮。為達到省錢的目的,像什么旅游景點之類的絕對不去!必須是未開發(fā)的,最好是依山傍水、綠草如茵的地方,比如郊區(qū)山里的某個小溪畔。如果雙方的親友都不是很多的話,可以選擇更有趣的婚禮地點,比如說鄉(xiāng)間的別墅,甚至是大學校園或者博物館,都可以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在周邊風景優(yōu)美的郊區(qū)或城市舉行婚禮,你可以找到相同品質的服務,但是價格相對要便宜很多,光是婚宴一項就可以為你節(jié)省上萬元的費用。
利用網絡發(fā)請柬
傳統(tǒng)的紙質婚禮邀請函顯得精美、正式,雖然花費不高,但也是婚禮預算中不能忽略的一部分?,F(xiàn)在網絡流行的年代,不如徹底放棄紙質的邀請函,如果你有技術,可以利用軟件,如PS,制作一張精美的婚禮邀請函,然后通過微博、QQ等進行邀請,這樣不是省時省事又省心嗎?
若你不會自己制作,那么可以找身邊會的人來幫忙。如果你的賓客們都有查收郵件的習慣,那么可以通過E-mail將請柬和打印的地圖、婚禮場所方位圖發(fā)給他們。賓客們便可以通過郵件給你答復。這樣,你就可以節(jié)省很大一筆印刷和郵寄這些附加品的費用。
如果準新人還是比較偏愛正式一點的紙質請柬的話,可以親自制作,不必花錢雇人寫,這樣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婚禮菜單大瘦身
婚宴,婚宴,既然為宴,那么食物便一定會占據費用相當的份額。
其實,婚宴上太復雜、太龐大的菜單,往往意味著浪費。不妨把對數量的追求轉移到對質量的講究上,尋找一家有特色的餐廳而不是普通的酒店,挑選在其他地方吃不到的私房菜,選用健康的有機食材。或者,親友規(guī)模不大,而準新人又有余力的話,可以自己在家烹制;或者和親友一起去野外垂釣,做“全魚宴”;又或者,將婚宴地點定在戶外,提供自助餐而非桌餐。
聊完食物,再來聊蛋糕。傳統(tǒng)的婚禮蛋糕現(xiàn)在已經讓很多新人失去了興趣,那就不妨定制幾個漂亮的平層蛋糕,然后把它們放在高低錯落的蛋糕臺上,看起來也是層層疊疊的,但是卻能節(jié)省很多錢,而且令賓客喜歡。
婚慶篇
個性創(chuàng)新婚車
有沒有想過用公共汽車做婚車?
其實,這是一個既標新立異,又不陳腐世俗的好主意。公交車不僅寬敞、坐人多,更重要的是,現(xiàn)在人們都有“一卡通”什么的,這樣一來,連車票都省了。
請個熟人做司儀
找個口才好的同事或朋友幫忙主持。大家彼此熟識,氛圍會更加愉快融洽。這個熟人司儀不但會為你盡心盡力,而且分文不收。
雖然婚禮被視作一個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但大操大辦、透支金錢,意義顯然與婚姻的本質沒什么關聯(lián)。在婚禮進行時,堅持“能省則省”的原則又有何不可呢?
鏈接:千奇百怪的結婚習俗
法國人:新娘身“懷”雞蛋
法國人結婚時,崇尚白色的婚禮服裝、婚禮鮮花,代表著新娘的純潔無暇。但是,這樣的國家卻還藏有很奇特的婚禮習俗,那就是姑娘在結婚那天,要偷偷地拿幾個雞蛋藏在衣褲中。當新郎陪新娘步入洞房時,新娘故意跌倒,把雞蛋碰破,以此象征能生育兒女。而且,新人用的東西也有特定的名稱,新娘子必會準備名為“Weddingarmosre”的柜子作嫁妝。
印第安人:先度蜜月后結婚
印第安人的婚禮習俗更是不一樣。我們一般是戀愛結婚,然后度蜜月,而印第安人卻是先度蜜月。在夜晚,小伙子把自己喜歡的女孩“搶”走 ,在森林深處過滿一個月近乎與世隔絕的生活。滿一個月后,雙雙歸家,拜見雙方父母,這才正式舉行婚禮。這與我們平時的思維是大相徑庭的,但這就是婚禮習俗的奇特之處了。
摩爾人:肥胖才能嫁個好人家
摩爾人是毛里塔尼亞的一個主要民族,他們結婚挑選對象的標準,就是腰身粗、脖子短、臀部突出、乳房高聳的新娘,這樣的新娘才是美人。為了嫁個好人家,很多母親總是競相研究肥胖之道。富貴人家的女孩子,從七八歲開始,每日都要由女仆人用油脂抹在身上,喝羊奶,吃富含脂肪的食物,很少參加戶外活動。普通人家的女兒每天也要遵照父母的安排,喝下大量的駱駝奶,這樣子長大以后,才能成為他們心目中的美人。
泰國人:與大樹成親
佛教是泰國的國教,對泰國人影響很大,也影響到了泰國人的婚禮。根據當地習俗,凡年滿21周歲的男子都要舉行一次同大樹結婚的儀式。完成儀式后,便出家當和尚,直到還俗后,同女子戀愛結婚,建立家庭。在當地的傳統(tǒng)觀念中,樹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同大樹結婚,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獲得忠貞的愛情,建立幸福美滿的家庭。所以,如果看到一些人圍著一個大樹吹吹打打,歡歌曼舞,不要奇怪,那是當地男子在舉行與大樹成親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