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余亮 高其雙 黃海軍 等
摘要:通過一年3茬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田間試驗,研究了4種不同施肥模式(即不施肥、施純化肥、化肥和豬糞配合施用(其中化肥N占80%,有機肥N占20%)、化肥和沼肥配合施用(其中化肥N占80%,有機肥N占20%)對小白菜產(chǎn)量及硝酸鹽含量的影響。結果表明,與不施肥(對照)相比,20%的沼肥綜合施肥模式(即化肥和沼肥配合施用)可極顯著提高小白菜的生物學產(chǎn)量,增產(chǎn)(165.13±2.63)%,與其他施肥模式相比,小白菜產(chǎn)量差異不顯著;與施用純化肥相比,極顯著地降低了硝酸鹽的積累。因此,沼肥綜合施肥模式可以在武漢地區(qū)的小白菜生產(chǎn)中加以推廣應用。
關鍵詞: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沼肥;產(chǎn)量;硝酸鹽含量
中圖分類號:S63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2)15-3201-03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Modes of Biogas Manure on Yield and Nitrate Content of Brassica chinensis
GONG Yu-liang1,GAO Qi-shuang2,HUANG Hai-jun2,TAO Bi-fei2,XIANG Min2,CHEN Zhi-hua2,ZHAN Cai-yao2
(1.Wuh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65, China
2. Wuhan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cience, Wuhan 430208, China)
Abstract: Through field trials of three-stubble Brassica chinensis in one year, effects of 4 fertilization modes, i.e. no fertilizer,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ed as base manure,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ed half as base manure and half as additional pig manure, applying chemical fertilizer(80%) and biogas manure(20%), on yield and nitrate content of B. chinensis were studied.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reatment, biogas manure could increase the yield of B. chinensis by(165.13±2.63)% (P<0.05) but has no difference with other models(P>0.05); while compared with the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ed, it could de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 thus worth being popularized in future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Wuhan.
Key words: Brassica chinensis; biogas manure; yield; nitrate content肥料是農田土壤養(yǎng)分的重要來源,為了提高農作物產(chǎn)量,農民大量施用化肥,特別是氮肥,一些地方的施氮量高達 3 300 kg/hm2[1],遠遠超過了作物所需。在蔬菜生產(chǎn)上,全年2~3季一般共施氮肥 600~1 300 kg/hm2[2]。這樣大量的投入,不僅增加了農業(yè)種植成本,而且加劇了土壤污染,已經(jīng)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沼肥由沼液及沼渣組成,是生物質經(jīng)沼氣池厭氧發(fā)酵的產(chǎn)物。其速效性強,養(yǎng)分可利用率高,能迅速被作物吸收利用,是一種多元速效復合肥料。據(jù)測定,沼液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鈉、鈣等元素。沼渣中除含上述成分外,還含有有機質、腐植酸等。經(jīng)有關部門研究分析,沼肥中的全氮含量比堆漚肥高40%~60%,全磷比堆漚肥高40%~50%,全鉀比堆漚肥高80%~90%,作物利用率比堆漚肥高10%~20%。
此外,沼肥中還含有微量元素和17種氨基酸以及多種微生物和酶類,對促進作物的新陳代謝以及防治某些作物病蟲害有顯著作用。沼肥綜合利用技術在促進農民增收,實現(xiàn)農業(yè)無公害生產(chǎn),建設農村小康社會中正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3]。本研究旨在探討武漢地區(qū)沼肥綜合施肥模式對小白菜生物產(chǎn)量和硝酸鹽含量的影響,為進一步推廣該模式提供理論依據(jù)。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品種為清江白菜,由武漢市農業(yè)科學技術研究院提供。
1.2試驗設計
試驗設在武漢市新洲區(qū)雙柳,土壤類型為灰黃泥菜園土,土壤肥力中等。設計4種不同施肥模式:不施肥(對照)、施純化肥、化肥和豬糞配合施用(其中化肥氮占80%,有機肥氮占20%)、化肥和沼肥配合施用(即沼肥綜合施肥模式,其中化肥氮占80%,有機肥氮占20%)。3次重復,每個試驗小區(qū)面積2 m2。試驗以等氮量施用為基礎,兼顧氮磷鉀養(yǎng)分平衡。所用肥料品種為尿素(N 46%)、磷酸一銨(N 10%,P2O5 50%)、氯化鉀(K2O 60%)和有機肥。尿素按試驗設計的基追肥比例施用,磷酸一銨、氯化鉀和有機肥(沼肥、豬糞等)結合小區(qū)整地作為基肥施用。試驗共種植3茬小白菜,各茬小白菜施肥一致,其不同施肥模式的肥料施用情況見表1。
3茬小白菜的田間施肥管理情況如下:第一茬小白菜于2011年3月30日播種,4月29日追肥,5月13日上午8∶00~9∶00于每小區(qū)隨機取小白菜植株地上可食部分樣品5株,并進行植株硝酸鹽含量測定,5月14日采收,考種并測產(chǎn);第二茬小白菜于2011年5月30日播種,6月20日追肥,7月3日上午8∶00~9∶00于每小區(qū)隨機取小白菜植株地上可食部分樣品5株,并進行植株硝酸鹽含量測定,7月9日采收,考種并測產(chǎn);第三茬小白菜于2011年8月29日播種,9月26日追肥,10月11日上午8∶00~9∶00于每小區(qū)隨機取小白菜植株地上可食部分樣品5株,并進行植株硝酸鹽含量測定,10月12日采收,考種并測產(chǎn)。
1.3分析測定方法
蔬菜硝酸鹽含量采用“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含量的測定(GB/T 15401—94)”方法測定。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Excel 2003軟件進行基本的描述統(tǒng)計,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LSD檢驗。
2結果與分析
2.1沼肥綜合施肥模式對小白菜產(chǎn)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與不施肥的對照處理(處理Ⅰ)相比,其他幾種不同施肥模式均能極顯著地提高小白菜植株的生物產(chǎn)量,增產(chǎn)25 902~30 367 kg/hm2,增產(chǎn)幅度為145.09%~170.10%(表2)。沼肥綜合施用模式,即化肥和沼肥配合施用模式(處理Ⅳ)稍低于純化肥施用處理(處理Ⅱ),但高于化肥與豬糞配合施用模式(處理Ⅲ),三者差異均未達到顯著水平。
2.2沼肥綜合施肥模式對小白菜植株硝酸鹽含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與不施肥的對照處理(處理Ⅰ)相比,純化肥施用模式(處理Ⅱ)極顯著地促進了小白菜植株硝酸鹽的累積,而豬糞和沼肥綜合施用模式(處理Ⅲ和處理Ⅳ)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植株硝酸鹽含量;3種施肥模式之間,豬糞和沼肥綜合施用模式(處理Ⅲ和處理Ⅳ)的硝酸鹽含量極顯著低于純化肥施用模式(處理Ⅱ)。
3結論
3.1沼肥綜合施肥模式對小白菜產(chǎn)量的影響
由試驗結果可知,與不施肥的對照處理(處理Ⅰ)相比,試驗設計的其他幾種不同施肥模式均表現(xiàn)出明顯促進小白菜生物產(chǎn)量的提高,而各施肥處理間產(chǎn)量差異不顯著。尤其是沼肥綜合施肥模式,即化肥與沼肥配合施用模式與純化肥施用模式的產(chǎn)量相差甚少,所以可以利用沼肥與化肥配合施用取代純化肥施用,以減少土壤污染。
3.2沼肥綜合施肥模式對小白菜植株硝酸鹽含量的影響
小白菜是一種富氮喜硝的作物[4]。在通常情況下,人體攝入的硝酸鹽有81.2%來源于包括小白菜在內的蔬菜[5],進入人體后的硝酸鹽可被微生物還原成有毒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還可與次級胺結合成強致癌物亞硝胺,從而誘發(fā)食道癌、胃癌、肝癌等,對人體健康產(chǎn)生極大的威脅。有研究表明,施肥是導致蔬菜硝酸鹽含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通過合理的施肥措施可以有效地減少蔬菜植株硝酸鹽含量的累積[6-10]。與不施肥的對照處理(處理Ⅰ)相比,純化肥施用模式(處理Ⅱ)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小白菜植株硝酸鹽的累積,這說明化肥是導致小白菜硝酸鹽含量提高的重要因素;而施用化肥和豬糞(處理Ⅲ,其中化肥N占80%,有機肥N占20%)、施用化肥和沼肥(處理Ⅳ,其中化肥N占80%,有機肥N占20%)可降低硝酸鹽的累積。因此,在小白菜生產(chǎn)上可通過適當增施沼肥來獲得低硝酸鹽污染的蔬菜產(chǎn)品。
綜上所述,沼肥綜合施用模式不僅能使小白菜獲得較高的產(chǎn)量,還能明顯降低硝酸鹽含量,確保食品安全。因此,沼肥綜合施肥模式值得在今后小白菜生產(chǎn)上加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賈繼文,李文慶.山東省蔬菜大棚土壤養(yǎng)分狀況與施肥狀況的調查研究[A].// 謝建昌,陳際型.菜園土壤肥力與蔬菜合理施肥[C].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7.73-75.
[2] CAO Z H,HUANG J F.Soil quality evolution and public healthy issues after land use change from rice to vegetables[A]. //MCGUIGAN C, REYNOLDS R, WIEDMER D.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change and public healthy[C]. Hong Kong: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2002.12-16.
[3] 張立艷,劉振陽. 沼肥在蔬菜生產(chǎn)中的應用[J]. 吉林農業(yè),2011(12):24-27.
[4] 申秀英,許曉路.蔬菜硝酸鹽積累機制及影響因素[J].農業(yè)環(huán)境與發(fā)展,1998,57(3):4-20.
[5] 滕葳,柳琪,郭棟梁,等.國內蔬菜硝酸鹽污染原因分析及防治對策[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3,24(6):38-42.
[6] 黃東風,羅濤,邱孝煊.氮抑制劑對蔬菜產(chǎn)量和硝態(tài)氮含量的影響[J].中國蔬菜,2005(12):14-16.
[7] 邱孝煊,黃東風,蔡順香,等.施肥對蔬菜硝酸鹽累積的影響研究[J].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2004,12(2):111-1l4.
[8] 黃東風,王果,李衛(wèi)華,等.不同施肥模式對小白菜生長、營養(yǎng)累積及菜地氮、磷流失的影響[J].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2009(7):619-624.
[9] 黃東風,王果,李衛(wèi)華,等.不同施肥模式對蔬菜產(chǎn)量、硝酸鹽含量及菜地氮磷流失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08(5):5-10.
[10] 王培順,王興遠,張顯東,等.不同施肥模式對春玉米生長發(fā)育和產(chǎn)量的影響[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1(1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