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長江 張帆
在2000年前,我的單位位于漢口球場街的大樓一直是武漢地標性建筑之一,從樓上窗口往外望去,是解放大道至老漢口火車站這片區(qū)域。那時候,這里滿眼密密麻麻的低矮破敗的房屋,它是作家方方筆下的“河南棚子”。
方方小說《風景》發(fā)表于1987年,獲1987-1988年中篇小說獎。小說描寫了武漢最底層的貧民區(qū)——河南棚子碼頭工人一家的生存遭際。這地方之所以叫河南棚子就是因為祖父他們那群逃荒者在此安營扎寨的緣故。河南棚子在今天差不多是在市中心的地盤上了。
向南去翻過京漢鐵路便是車站路。漢口舊車站陰郁得像個教堂在路的盡頭?!狈椒皆谛≌f中準確地“定位”了河南棚子。
從《風景》還可以看出居住在這里的人們的艱苦,文中寫道:“父親帶著他的妻子和七男二女住在漢口棚子一個十三平米的板壁屋子里”、“而實際上老漢口人提起河南棚子這四個字如果不用一種輕蔑的口氣那簡直是等于降低了他們的人格”。
從1995年開始,我用鏡頭記錄“河南棚子”的變化。昔日的老漢口火車站臺及面前的京漢鐵路,變成寬敞的京漢大道,架空而過的城市輕軌交通列車在此飛馳;昔日低矮破敗的房屋也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高檔住宅樓。
現(xiàn)在,窗外的高樓已超過我單位的大樓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