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順忙
一、走到學生中間去,可以發(fā)現(xiàn)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對學生的課堂管理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站在講臺上看學生活動,站在講臺上聽學生的報告,不加入到學生活動中去,那么,我們看到、聽到的現(xiàn)象,往往是虛假的,和本來面目不相符合。當我們?yōu)閷W生的表現(xiàn)激動不已,以為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我們的教學方法相得益彰,禁不住沾沾自喜的時候,如果走到學生中間去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有好一段時間,當我提問個別學生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一部分學生因為老師沒有提問到自己而感到高興和無事可做。這種情況是怎么造成的呢?我仔細分析了一下自己在提問學生時候的情景:如果聽寫單詞,我通常叫一兩個學生在黑板上寫,雙眼瞅著聽寫單詞的這幾個學生,對其他學生的書寫情況,我很少過問;對提問到而沒有完全正確寫出單詞的學生,我通常批評教育,督促過問。于是,就養(yǎng)成了教師提問一些學生的時候,一些學生因為沒有受到老師的關(guān)注而無所事事。怎么辦呢?我知道,作為一個學生,應(yīng)該時刻牢記自己的學習,即使是老師沒有提問到自己,也要考慮老師提問的問題自己是否理解和掌握,如果自己不懂,那么認真聽老師提問到的學生回答的問題情況,對自己不僅是鞭策,也是一種學習,并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于是我向?qū)W生說了好幾遍提問別人也是考察自己的重要意義,可是效果不明顯,有些依然是百無聊賴的樣子,惹得我既生氣又著急。因為這樣下去,起不到提問的作用。后來,我想出了一個辦法。以后我在提問學生聽寫單詞的時候,一般情況是叫一個學生到黑板上書寫,其他學生拿出自己的練習本,在自己的本子上聽寫。教師一邊讀單詞,一邊檢查其他學生的書寫情況。對于沒有聽寫下來的學生,教師可以督促和警告。然后教師和學生共同檢查寫黑板上的詞匯。這樣一來,每當教師聽寫單詞的時候,以前那種因為沒有提問到自己而沾沾自喜和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漠然態(tài)度的學生逐漸少多了。只要教師說一聲“聽寫詞匯”,學生們便自覺拿出自己的練習本,全神貫注地盯著自己的老師,生怕漏掉每一個單詞。另外我還想出了一招“詞匯大比拼”,讓學生之間可以互相檢查,看一看、比一比誰寫的正確詞匯多。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迅速高漲。
二、走到學生中間去,可以掌握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授人以漁
在教學新的語言知識和話題的時候,教師應(yīng)力求給學生提供真實的氛圍,讓學生理解特定環(huán)境的表達方法。如教學《May I help you?》時,教師提供購物的課件,當顧客走進商店的時候,售貨員向顧客說:“May I help you?”顧客說“Yes!I want to buy…,please.”這樣,學生就可以掌握一些購物用語,這比教師先用漢語翻譯、講解詞語的用法要好多了。教師在進行詞匯的時候,對學生來說,如不是什么特別而難懂的詞匯,完全可以通過啟發(fā)學生進行學習。以教學使役動詞let為例。教師先可以把一些例句寫在黑板上:Lets go home.Lets play together.Lets not draw on the wall.然后讓學生觀察并且總結(jié)let的用法。在總結(jié)的基礎(chǔ)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再舉一些有關(guān)動詞let的例句。這樣一來,學生在探索中學習,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大增。還有一種方法是教師在舉例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一邊翻譯一邊書寫記錄。這樣做的優(yōu)點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能學習新知識,而且可以復習舊的知識。讓學生動手、動腦,要比把一些條條框框搬給學生,讓學生記憶學習要好得多。
三、走到學生中間去,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走到學生中間去,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學習中出現(xiàn)的困難。例如我在教學冀教版第一冊第7單元第49課《Seasons and Months》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學生盡管在課堂上對表現(xiàn)出濃厚的學習興趣,但是對four seasons和twelve months的記憶比較困難,其中一個原因是詞匯量大,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記不??;另外一個原因是學生容易混淆季節(jié)和月份。為了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所學的知識,我決定把這一課用兩節(jié)課的時間去教學,要求學生在一天的時間內(nèi)必須學會。在教學的時候,我設(shè)計了課件、卡片,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利用記憶規(guī)律,迅速掌握單詞。然后以組為單位,進行單詞大比拼比賽。再要求學生在課外必須加強學習,在下一節(jié)課前,還要進行詞匯考查。這樣,我在教學的時候分解了難點,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感到有趣又感到容易學。
如果我們走到學生中間去,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學生英語學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教師在教學新的詞匯和語言話題教學的時候,重點進行用法講解和舉例句,卻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鞏固環(huán)節(jié)——達標訓練。于是出現(xiàn)了學生對當節(jié)課所學的新知識、新內(nèi)容沒有掌握或者要在下課之后花費一定的時間才能消化。我們在隨機的聽課活動中發(fā)現(xiàn),許多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他們喜歡教課本,通過多次的聽說訓練來達到培養(yǎng)學生技能的目的。但是,由于教師在教學中提供的教學場景單調(diào),訓練方式簡單,使得一些重點和難點沒有突破,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不知道本節(jié)課應(yīng)該掌握什么知識,因此,學生在答題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似是而非的情況。因此,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對本課進行研究,只是教教材,那么,英語教學的效果肯定不是那么好。因為,學生的學習來自于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練習,而不是僅僅的聽和說的練習,也不是詞句的翻譯。教師在反思教學方法的時候,除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以外,還必須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讓課堂氣氛活躍、充滿活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當中來。當然,為了鞏固教學效果,發(fā)現(xiàn)并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設(shè)計一定的達標訓練是教師提高教學效果的必要選擇。
(通渭縣李家店鄉(xiāng)祁家嘴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