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木
為什么中秋要賞月?
中秋節(jié)晚上,爸爸媽媽總要忙碌著準備一些瓜果、月餅擺出來放在窗前,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看著月亮一邊聆聽這個古老的傳說。
中秋節(jié)又叫團圓節(jié)。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它們把土地曬得冒煙,把莊稼烤得枯焦。羿看到百姓太可憐了,就用足力氣彎弓搭箭,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只留了一個太陽在天上。后來,羿娶了嫦娥姑娘為妻,他們相親相愛,過著幸福的生活。一天,羿上山打獵遇到一位道士。道士對羿說:“你為百姓除害,立下了功勞。我送你一包神藥,要是吃上半包,就會長生不老;要是全都吃下去,就會成仙升天?!濒喟焉袼幠没丶?,想和嫦娥一起吃了它。這一年的八月十五,羿帶徒弟們出去打獵,他的其中一個徒弟逢蒙偷偷溜回來,逼著嫦娥交出神藥。嫦娥情急之中打開藥包,把藥全部吞進嘴里。突然,嫦娥的身體變得像羽毛一樣輕。她不由自主地飛出窗口,向天空中的月亮飛去。從此,嫦娥就住在了月亮的廣寒宮里,羿盼望嫦娥回家,每年農歷八月十五都會準備好水果和月餅放在窗邊,久久地注視著月亮,等嫦娥回來。
這樣一個富有神話的故事,一定讓孩子們對月亮更加充滿了好奇,第一個蹦出來的問題便是——
為什么月亮會變樣?
“你們看,”小松鼠問朋友們,“為什么月亮每天晚上都會變樣子?你們不覺得奇怪嗎?我真想知道那是為什么……”小松鼠、小貓、小豬、孔雀、猴子都想爬上去看看月亮為什么每天都不一樣。他們每個人覺得月亮像自己,因為月亮有和自己一樣的特點和喜好:小貓覺得月亮像它,有時伸懶腰有時蜷成團;小豬認為月亮最像它了,吃多了的時候就變得圓鼓鼓的……等他們一點點爬上去以后,發(fā)現月亮好美啊!于是,每個人都要摘下來帶回去。
在《月亮的秘密》書中,作者巧妙地以一頁頁遞增、遞減設計出一幅幅小動物和月亮的生動畫面,每一幅畫中的月亮都在隨著小動物的想象變化。這樣有趣的月亮的變化,讓低齡段的小朋友也很容易明白月亮原來每天都是在變的。
如果孩子在《月亮的秘密》里發(fā)現了月亮每一天都在變,那么《晚安,魔力月亮》又可以更進一步地讓孩子知道,噢,月亮會一點點變小,還會一點點變大。
夜晚,小老鼠布布在月光下興致致勃勃地摘黑莓?!敖裢淼脑铝链蟠蟮?、圓圓的、亮亮的,真美啊!”媽媽仰起頭看著月亮感嘆著。第二天晚上,布布和媽媽出來找橡果。夜晚,還是那么明亮。但月亮卻悄悄地改變了形狀?!斑?,月亮變了?!辈疾俭@訝地深吸一口氣。那晚之后,月亮變得越來越小,而天空也變得越來越暗了。布布只好睜大眼睛,在大半個月亮下尋找葵花子……在半個月亮下尋找玫瑰果……在小半個月亮下尋找榛子……在彎彎的月牙下尋找蘑菇。直到有一天,月亮完全消失了。
“月亮全被吃掉了!”布布差點兒哭出來。“別擔心。”媽媽安慰他,“月亮鼠吃月亮的時候總會留下一點兒,只是太小了,我們看不到。他們在剩下的一點點月亮上灑下星光,這樣月亮又會慢慢長大?!?/p>
故事中的小老鼠布布特別想知道月亮會像金黃的奶酪一樣好吃嗎?講到這里,小朋友也想問——
月亮會是什么味道?
答案一:牛奶味
小貓咪生來頭一次見到滿月??粗鴪A圓的月亮,她心想:那是一小盆掛在天上的牛奶吧。她好想喝呀。她閉上眼睛伸長脖子,張開嘴巴,用舌頭舔了一下,舔到了一只小飛蟲!于是,從樓梯頂上向前撲;她穿過花園,跑過田野去追;她爬到樹頂上去夠……可那一小盆牛奶還好好地掛在天上,靜靜地等著呢。
當小貓費盡周折也沒夠到月亮很失望地回到家中時,發(fā)現大大的一盆牛奶正等著她呢!《小貓咪追月亮》告訴小朋友,月亮就是牛奶味的吧。
答案二:味道真是好極了!
月亮是什么味道?甜酸咸辣苦?瑞士畫家麥克·格雷涅茨筆下的《月亮的味道》充滿了童趣和無限的想象空間。封面上一輪皎潔的明月就像是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讓孩子們胃口大開,而且還吊足了小讀者的閱讀興趣。
故事中的小動物們,出于對月亮的好奇,為了能吃到月亮,大家同心協力一個疊一個搭成天梯去接近月亮。結果,月亮一疏忽大意,果真讓所有的動物嘗到了它的味道,那味道真是好極了!
好吃的繪本
讀《月亮的味道》這本書的時候,女兒一直叫我猜小動物有沒有吃到月亮。我大概是太過理性了吧,對于它們能不能吃到月亮很是懷疑,竟然沒一次猜對。沒想到小動物們充分發(fā)揮團結合作的精神,故事的結局一下子峰回路轉,小老鼠真的咬下一小片月亮。當小老鼠摘下一角月亮和參與的動物們一起分享幸福的味道時,無形中讓孩子懂得分享是一種快樂和滿足。
原本以為故事會在這里結束,沒想到疑惑的小魚提出了新問題,自言自語道:“為什么要辛苦地去天上摘月亮,難道沒看見身旁的水中就有個月亮嗎?”更是激發(fā)了小朋友對月亮是怎么在水里的這個問題做出進一步的思考。
女兒知道天上的月亮是不可能吃到的,她卻情愿相信故事中的小動物們的確是吃到了月亮。故事講完后,再問她月亮的味道,她的心中已有了答案。
媽媽:月亮到底是什么味道呢?甜的?成的?
女兒:當然是甜的啦,像巧克力一樣。
媽媽:為什么呢?
女兒:因為月亮和巧克力一樣是圓圓的。
媽媽:月亮有時也是彎彎的啊?
女兒:但是圓圓的月亮好看呢。
從此在她的眼里,月亮變得很神奇,知道了月亮有不同的形狀。一次她吃橘子,咬下一瓣之后告訴我,瞧!月亮被我吃掉了。細看那橘子瓣還真像是一輪彎月,小孩子的想象力真的是天馬行空,這就是童話帶給孩子的無限樂趣吧。
美好媽媽
月亮會來找我們嗎?
是啊,月亮天天都掛在天上,無論是細如月芽還是滿如圓盤。要是能和月亮玩一會兒,該有多好啊!答案一:不!
《爸爸,我要月亮》,書中的小主人公莉莉特別特別想和月亮玩一會兒,莉莉的爸爸要幫女兒去把月亮拿下來。
莉莉的爸爸找來好長好長的梯子,搭在好高好高的山頂上想請月亮下來和她玩兒一會兒。可月亮太大了爸爸帶不下去,于是,月亮鼓勵爸爸說:“我每天晚上都會變小一點,等變到差不多大小時,你就可以帶我走了。”爸爸終于把月亮帶下來了,莉莉好開心地跳起舞來。
答案二:會!
月亮化身為一位先生,曾經來到過地球上,只是因為最后逃回了夜空,所以回到天上的月亮從此就再不愿來了。
《月亮先生》對地球上的人類特別好奇,一次他抓著彗星的尾巴來到了地球上。他新奇地聞著開在大地上的花,還和正在舉辦舞會的人們跳舞,可由于跳舞的音樂聲太大了,惹惱了休息的鄰居,警察來了,還把月亮先生抓到了監(jiān)獄里。后來,他遇到了一位科學博士,這位博士救了月亮先生,讓他坐著火箭回到了夜空。
好玩的繪本
和女兒一起讀《月亮,你好嗎》一書時,書的開端就把她帶入一個溫暖又純真的夢幻世界,讓女兒的情緒時起時伏。書中講了一個劃著船的小男孩對著月亮說話,想引起月亮的注意。于是,月亮也想和小男孩一起玩,結果月亮一不小心掉進水里,小男孩好擔心。念到這里,女兒一直為月亮捏了一把汗,不停地問:“月亮會不會受傷呢?小男孩會不會來救它?”后來驚喜出現,粉紅色的月亮雖然沒有回答,浮出水面后卻吐出彩色的小魚,用這樣的動作來回應,沖淡了溺水的緊張氣氛。女兒為此長長吸了口氣,為月亮脫離危險而開心。
接下去講到小男孩邀請月亮到他家做客。小男孩和月亮一起唱歌、跳舞,一起吃巧克力布丁……女兒正聽得津津有味時,我故意戛然而止,告訴她好東西要留一些給明天,講故事時大人要留點懸念,這樣會激發(fā)孩子自主閱讀的興趣。
最后的故事情節(jié)極具戲劇性,天亮了,月亮開始睡覺,小男孩又劃著船去找太陽,月亮睡醒時發(fā)現太陽也睡在屋里,他們三個一起吃早餐,小男孩美夢成真了。故事講完后,女兒一直沒能接受故事真的結束了。
她很認真地說:“他們把星星給忘了?!?/p>
“好主意,是要有星星,他們聚在一起做什么呢?”我乘機表揚她接著問。
“當然是吃巧克力布丁了!”女兒一邊回答一邊露出一副很向往的樣子,“媽媽我也要去,和太陽、月亮、星星一起共進早餐,那我也能吃到布丁了?!?/p>
美好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