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南沙之前,梁亞薛就被提醒在那兒要“留點神”。
那些在海平面上或隱或現的小黑點,是關系微妙的各國軍隊駐守的島礁。稍有不慎,就會闖入有關國家的勢力范圍,有可能被警告、驅趕甚至武力襲擾。
對他來說,去南沙之前非常重要的一課,是研究這一水域的礁盤分布。最要緊的是弄清楚哪些是中國駐守的,哪些是外國駐守的。如果有可能,還要研究一下各國駐守人員的脾性。
到南沙后不久,中國駐礁官兵就告訴梁亞薛和他的同伴:在南沙,最好遠離那些外國駐守的島礁。他們同時被告知,在南沙一帶,經常有越南的武裝漁船活動。
梁亞薛是三亞市的一位船長,有32年的出海經歷。2010年5月中下旬,他受有關部門之托,帶著幾個研究人員前往南沙,進行漁業(yè)資源調查。海南省水產研究所捕撈資源加工研究室副主任劉維,是隨行的人員之一。
這次經歷,讓他們見識了一個富饒之地,也見識了一個是非之地。
存在正?;?/b>
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鋒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中國大陸在南沙實際控制的島礁有7礁8點,即永暑礁、華陽礁、渚碧礁、赤瓜礁、南熏礁、東門礁和美濟礁。其中美濟礁有兩個點:一號點和二號點。
從地圖上能看出,這7個礁盤的周圍,分布著數量眾多的其他國家控制的島礁,幾成犬牙交錯之勢。劉鋒說,在南海諸島中,越南占領了30個,菲律賓9個,馬來西亞5個。
有些國家控制的礁盤,與中國控制的礁盤距離很近。比如越南控制的鬼喊礁,距離赤瓜礁僅有4海里。當梁亞薛從赤瓜礁拔錨駛往南熏礁的當口,一艘漁船從鬼喊礁方向徑直向他們開來,掛著越南國旗,上面拖著長長的電臺天線。梁亞薛和同伴心里一緊:難道遇上了武裝漁船?后來,中國駐礁部隊發(fā)出信號彈警告,那艘漁船才知難而退,改變了航向。
中國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杜文龍曾經撰文,透露周邊國家在南沙島礁的駐軍規(guī)模:越南2000人,指揮部設在南威島;菲律賓100人左右,指揮部在中業(yè)島;馬來西亞120多人,指揮部在彈丸礁。
中國大陸在南沙的守備,由隸屬于南海艦隊的南沙巡防區(qū)負責。具體的兵力不便透露,但海軍大校、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李杰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南海,中國相對于周邊國家,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優(yōu)勢。
國家海洋局一位官員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上世紀90年代,他陪同一位南海艦隊高級將領視察南沙駐島部隊??吹侥仙澈S虮恢苓厙宜烈馇终?,這位將領氣憤難平,說:“不用其他軍隊,我們南海艦隊打它兩個來回都富富有余?!?/p>
國家海洋局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許森安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中國大陸所控制的7個島礁中,永暑礁和美濟礁的條件最好?,F在前者已經有一個永久性的港池,而后者只有一個漁政養(yǎng)殖基地,潛力還沒有被充分挖掘。
而越南和菲律賓,目前在所占領的島礁上已經有了機場。前者是在南威島,后者在中業(yè)島。
中國駐礁部隊的基礎設施,近些年已有大幅改進。1988年3·14海戰(zhàn)前夕在赤瓜礁建起的第一代高腳屋,如今已被鋼筋混凝土的建筑取代。但這些記錄著南沙崢嶸歲月的高腳屋大多被保留。立此存照,以教育后人。
遠遠看去,這兩種跨時代的建筑并排矗立在浩渺的大海上,有一種強烈的歷史畫面感。當年,華陽礁上的六位戰(zhàn)士,為了守住主權碑,在瓜棚式的高腳屋里站了7天6夜,被稱為“華陽六虎”。
在赤瓜礁和南熏礁,梁亞薛和劉維都收到了手機信號。但這不是中國的信號,而是越南的信號。他們不知道,就在這次考察期間的5月20日,永暑礁建立了移動服務基站。到2011年9月9日,手機信號覆蓋了中國大陸控制的南沙7個島礁。
在此之前,西沙的移動信號已經開通。2007年底,西沙的永興島、珊瑚島、琛航島開通了移動信號;2008年1月,西沙群島的中建島、金銀島和東島也開通了信號。
手機信號的開通,讓中國最南端的郵局——設立在永暑礁上的南沙郵局的業(yè)務開始下降。這個上世紀80年代末設立、只有1名工作人員的郵局,此前一直是島礁與內地的情感紐帶。
另外,中國島礁的變化還包括:隨著海水淡化和雨水收集系統(tǒng)的建成,如今的島礁已經告別了淡水短缺的時代;原來只能長出一種太陽花的礁盤上,如今在大陸泥土的滋養(yǎng)下,生機盎然;永暑礁上的“四防菜園”,如今的產量已達上千斤,不僅能滿足永暑礁駐守官兵部分自給,還能補貼給中國士兵駐守的附近的島礁所用。
這些變化,讓中國在南沙的存在趨于正?;_@不僅對軍事的存在意義非凡,也為今后民間的存在創(chuàng)造了條件。
民間路徑
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鋒說,周邊國家在其侵占的南沙島礁上的民事存在,越來越成為中國以后解決這一區(qū)域問題的障礙。
與中國大陸所控制的皆為礁不同,越南和菲律賓占領了一些島嶼,這為其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了較好的條件。像越南所占的南威島,是南沙除太平島和中業(yè)島之外的第三大島,島上有無線電發(fā)射塔;島側有兩個碼頭,修建有一條長600米的混凝土跑道和直升機坪,可起落中小型運輸機和小型螺旋槳飛機。目前,越南政府在該島上駐扎了一個營的兵力,約600人。上面還有軍人家屬區(qū)、居民區(qū)、酒店、醫(yī)院、學校和寺廟。劉鋒說,島上所有的民用設施都非常完備。這體現了越南對南沙島礁管理的一個思路:軍民結合,往民用方面發(fā)展,推動民事管轄。
南威島上,現在已經出現了第二代居民?!八麄冊趰u上生,島上長,已經產生了很強的歸屬感?!?/p>
這會對中國今后處理南海問題帶來很大的困擾。面對這些普通民眾時,通常有些強制措施不得不受到限制。
而國際法也傾向于支持實際管轄。而民事管轄,又是最有說服力的實際管轄。
劉鋒說,在南沙爭端問題上,中國在歷史占有和管轄上擁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但在實際占有和管轄方面,周邊國家始終圖謀“固化”其非法侵占所得。
目前由漁政實際管轄的美濟礁,是中國在民間管轄方面做出的嘗試。漁政將該礁的經營權,交給了海南省水產局原副局長林載亮和他的合伙人,做網箱養(yǎng)殖。
這是一個艱難的嘗試。由于前方沒有補給基地,養(yǎng)殖所需的大量魚餌,不得不從海南千里迢迢運過去。
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很多業(yè)內人士都表達了在南沙建立前沿基地的愿望。三亞福港水產實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魏立鳳說,要想在南沙立足,非要有一個綜合的碼頭不可。它負責后勤補給,漁船避風,以及收購漁民的漁獲。三亞榆豐漁業(yè)合作社理事長林鴻永,也表達了類似的期望。
許森安說,美濟礁成為基地的條件非常理想:它有3個口門,最大的一個水深4米 6米,稍微清理一下,航母就能進去,并且能在里面掉頭,不需要拖船。另外兩個口門,一個可進幾千噸的船,另一個可進小漁船。
湖的面積也足夠大,航道也是現成的。在里面可以建港,也可以建設機場。這樣,一個大型的基地就成為可能。
漁民的考量
有了基地,眼下最困擾漁民的高成本就會大大降低。但要鼓勵漁民前往南沙,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三亞榆豐漁業(yè)合作社理事長林鴻永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現在困擾漁民去南沙的一個悖論是:要去南沙,就要有大船,否則小船所盛的漁獲還不夠來回的油錢,而大船的指標又受到嚴格限制。
林鴻永的合作社現在有18艘船,都是100噸左右的小船。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去西沙,7天能滿載而歸,要去南沙,同樣的漁獲量,往返就要10多天。而如果有一艘500噸的船,就能在南沙多作業(yè)幾天,多捕的漁獲量,會攤薄往返南沙高昂的成本。
海南省海洋與漁業(yè)廳捕撈處處長黃文輝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現在國家的政策是,要造新船,必須淘汰相應馬力的舊船。要建大船,必須先淘汰幾艘小船,其馬力加起來要大于或等于新造的大船。
這是農業(yè)部在2002年做出的規(guī)定。按照這一規(guī)定,海南省分到的指標是50.7萬千瓦,在全國排名倒數第四。
黃文輝說,這對擁有全國三分之二海域面積的海南省來說,非常不公平。他說,當時分配指標有一個背景:海南省剛剛建省,漁船少。“這就相當于我是一三歲小孩,其他省份都是成年人,而現在你告訴我說,從現在開始我都不能長個了?!?/p>
海南省的指標較低,還有另外一個背景:當年,該省還征收漁業(yè)特產稅。很多漁民為了逃稅,不去登記。海南省海洋與漁業(yè)廳廳長趙中社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海南當時是按照11000艘船補貼的,但實際上漁船的數目是27000艘左右。
林鴻永已經感受到這個指標的制約。他想造一條500噸的船,專門跑南沙,但一直苦于湊不夠淘汰的馬力數?!皣覍O民有柴油補貼,很多人不出海,照樣可以領補貼。所以,沒有人愿意把舊船賣給你?!?/p>
柴油補貼,是政府因柴油價格上漲對漁民的補貼。黃文輝說,它的計算方式是:首先1年要出海3個月以上。在這個前提下,再按照功率和作業(yè)方式計算。
但由于監(jiān)控的難度很大,出海3個月的規(guī)定在現實中很難落實。海南海洋與漁業(yè)廳捕撈處一位副處長說,對于裝有北斗通訊系統(tǒng)的船只來說,監(jiān)控相對容易一些。但海南省只對80噸以上的船有裝北斗的要求,大量的80噸以下的小船很難監(jiān)控?!拔页龈坜D一圈回來了,沒撈到魚,你不能說我沒出海。還有說我在海上把魚賣掉了。要監(jiān)控他們出海作業(yè)多少個小時,成本太高。”
這位副處長說,在一般情況下,只要年檢過關了,就會發(fā)柴油補貼。
接受采訪的政府官員、公司老板和船長都表示,目前柴油補貼的標準太低,刺激不了大家去南沙的欲望。
按照瓊海市2010年補貼標準,三證齊全有效的漁船,每千瓦977元。一艘100千瓦的漁船,一年的補貼為9.77萬,僅僅相當于10噸柴油的價錢。而跑一趟南沙,如果待上半個月,耗油就不止10噸。
去南沙的漁船,還有一個南沙補貼。它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船的馬力數,二是在南沙待的天數。梁符袋告訴了《中國新聞周刊》一個大約數:400馬力的船,一天能領到3000元;100馬力的船,一天能領2000元。
基于上述同樣的邏輯,這個錢對真正的漁民缺乏吸引力,卻吸引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三亞的一位船長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有人把船停在北緯12度附近,就把機器關掉,讓它在那漂,回來就可以拿南沙補貼——相關的文件規(guī)定,只要出海到北緯12度以南,就可以拿到南沙補貼。
大船指標受限,柴油補貼偏低,構成了漁船前往南沙的兩個現實障礙。這是漁民的經濟考慮。此外,漁民還有一個政治上的顧慮,就是安全。
據農業(yè)部南海區(qū)漁政局不完全統(tǒng)計,從1989年至2010年,周邊國家在南沙海域襲擊、搶劫、抓扣、槍殺我國漁船漁民事件達380多宗,涉及漁船750多艘、漁民11300人。其中,25名漁民被打死或失蹤,24名漁民被打傷,800多名漁民被抓扣判刑。
海南海洋與漁業(yè)廳漁政魚監(jiān)處處長石俊奇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漁民受到侵犯可能性的大小,一方面與作業(yè)方式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通訊手段有關。在上述漁民受到侵犯的案例中,海南瓊海市的漁民占了很大一部分。
三亞市漁政漁港監(jiān)督管理處主任李丹青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們經常教育出海的漁民,不要輕易讓人上船,以避免譚門漁民有時遭遇的被人拿槍指著腦袋的事件。
過去落后的通訊方式,也使得救援的效率非常低。海南省海洋與漁業(yè)廳廳長趙中社說,過去出了問題,明明在東邊,大家會以為在西邊,“南轅北轍的事情經常發(fā)生?!?/p>
2010年,海南省為全省80噸以上的漁船安裝了北斗系統(tǒng)。這種能及時報警又能準確定位的裝置,已經在海洋維權中見效。石俊奇告訴《中國新聞周刊》,2010年,他們處理的涉外海洋維權有10例,到了2011年,這一數字下降到5例。
海南水產研究所總工程師陳積明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上世紀90年代,去南沙作業(yè)的漁船,最多的時候可達900多艘?!艾F在國家的定額是500艘,但真正去的才300多艘。最少的時候只有幾艘?!?/p>
這造成了漁業(yè)資源的大量浪費。按照其生長的區(qū)域,南沙的魚類分為兩類,一類是礁盤型魚類,比如海參、海膽、貝類、海螺等;另一類是中上層魚類,比如金槍魚、馬鮫魚以及其他的大型洄游魚類。
陳積明說,南沙的礁盤魚類開發(fā)過度,而中上層魚類則開發(fā)不足。這與赴南沙船只的構成有關:目前,去南沙作業(yè)的漁船中,以善于抓捕礁盤魚類的瓊海漁民較多,而善于抓捕中上層魚類的燈圍船只則相對較少。前者去南沙較多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所心儀的名貴魚類,只在這一海域比較集中。
林鴻永說,解決了這些后方和前方的問題,漁民們不用動員,自然對南沙趨之若鶩。他在一次跟農業(yè)部南海漁業(yè)局一位負責人吃飯時,曾經提議由政府建造大船,再以某種形式交付給漁民使用。這位負責人擔心漁民會否拿到大船不去南沙,林說,如此耗油的一艘大船,沒有人會把它放在漁獲稀薄的近海。
漁油并舉
政府與漁民之間的關系之所以如此糾結,是因為中國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在南沙奉行的是“漁業(yè)先行”的政策。
有些專家提出,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這一政策,現在似有調整的必要:從“漁業(yè)先行”,調整為“漁油并舉”。
劉鋒說,在南沙82平方公里的廣袤區(qū)域內,分布著1350口油井,其中九段線之內有790多口,卻沒有一口屬于中國。這790多口油井,每年從九段線內抽走約3000萬噸石油。這相當于中海油在海上年產量的一多半。
為了突破在南沙0口井的尷尬紀錄,中國曾經做過兩次努力。1992年,中海油與美國克里斯通合作,打算在萬安西盆地打井,但受到越南的強力干擾。越方用漁民沖撞、外交施壓、軍事干擾等手段,全天候干擾,致使開采計劃不得不擱置。當時,中國正致力于營造一個有利于發(fā)展的國際環(huán)境,在南沙爭端問題上采取的是“先緩一緩”的態(tài)度。
2005年,中菲越三國簽署《在南中國海協(xié)議區(qū)三方聯合海洋地震工作協(xié)議》,用3年時間聯合采集地震數據,并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
經過3年的勘探,發(fā)現了一些條件很好的油氣構造。但此時,受制于國內時局的變化,菲律賓不愿續(xù)簽協(xié)議,轉而和英國一家石油公司合作,致使合作協(xié)議擱淺。此后,菲律賓一直謀劃在南沙禮樂灘海域進行單方面油氣作業(yè),目前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在該爭議區(qū)塊實施鉆探作業(yè)。
周邊國家在近海油田逐漸枯竭后,正在向九段線以內滲透。這讓中國在南沙問題上“緩一緩”的策略,面臨調整的壓力?!爸袊谀仙硢栴}上拖不起了。資源上拖不起,島礁的管控也拖不起?!眲h說,一個油氣田在開采了25 30年后,就開始步入枯竭期了。
中國勘探和開采技術的提升,特別是中海油“981”鉆井平臺的建成,讓中國此前所受的技術瓶頸已經大大緩解。有業(yè)內人士提出,中國此前堅持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的提法,應該轉向“自營開發(fā),加強存在”。
但鋪設管道的難題仍尚待解決。劉鋒說,南沙向北,是一個深達4000多米的大海盆,要跨過海盆鋪設管線到海南,技術難度非目前能力所及,且成本極高。
現在研討的方案是采出油后,用上萬噸的油輪運回,如果是氣,就直接就地液化再運回。
后勤補給也是個難題。一般直升機最長只能飛300多公里,這對于1000公里外的南沙鞭長莫及。劉鋒說,南沙油氣開發(fā),必須要有個前沿基地,還要有一個現場基地。前一個可能放在西沙,后一個可能放在美濟礁。
(本刊記者關向東、王子謙、黃艾禾、實習生張 吉吉對本文均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