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生命盡頭的“燃燈者”

      2012-04-29 00:00:00李鵬飛李徑宇
      中國新聞周刊 2012年2期

      2011年12月19日上午,山西省腫瘤醫(yī)院寧養(yǎng)院主任護師辛麗艷和同事前往40公里外的棗園頭村出診。途中,一位患者家屬告訴她,她原本準備要去護理的病人去世了。

      辛麗艷舉著電話,半天不語?!白雠R終關懷隨時都可能會有病人離世,雖然都能接受,但還是會難過”。

      辛麗艷所在的寧養(yǎng)院是山西省唯一一家提供臨終關懷服務的醫(yī)療機構(gòu),服務對象大部分是太原市周邊村子里那些得不到基本醫(yī)療保障,家境貧寒的絕癥患者。

      精心護理、控制疼痛、緩解癥狀是辛麗艷每日必做的工作,但她們做得更多的是通過陪伴、溝通,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和消極情緒,病人往生后,她還為家屬提供居喪照護的心理支持。

      在寧養(yǎng)院,辛麗艷和她的同事們被稱作“天使在人間”,她們用專業(yè)與愛,幫助越來越多的臨終病人戰(zhàn)勝了恐懼、不安、焦慮、埋怨、牽掛,在死亡來臨時豁達自然,臨終不懼。

      “等我死了你再走吧”

      12月19日12點半,女兒電話里催促巡診的辛麗艷回家吃飯,她擦去淚,脫去白大褂,換上鮮綠的羽絨服,回家了。

      從臺灣來的培訓師對她說,“要學會抽身,學會翻頁,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辛麗艷回答:“我已經(jīng)學會了?!?/p>

      但情感的挑戰(zhàn)還是會遇到。9個月前,一個年輕交警的離去曾讓她久久無法釋懷。那是一個陽光帥氣的青年,走的時候只有27歲。

      交警周偉(化名)家在農(nóng)村,考上公務員之后,只工作了一年多便不幸患上左股骨肉瘤,雖然左腿截肢,但還是沒能控制住病菌向全身擴散,連肺都失去了張力,叫辛麗艷一聲“姐”要深吸兩口氣才能完成,終年只能臉面向墻伏在床上,與人的交流必須借助鏡子。

      “可能是緣分吧”,辛麗艷第一次到周偉家探訪,周的父母正因為貧困和兒子的疾病心力交瘁,辛麗艷的照護給一家人帶來一絲溫暖,很快得到了周偉的信任。

      周偉想吃水果,辛麗艷就切成小塊,一塊一塊地喂給他,他的要求辛麗艷都想盡辦法滿足他。有一次,周偉羞澀地問辛麗艷“我能叫你‘姐’嗎?”

      護士為周偉擦洗身體,小心翼翼地問他“是否介意清潔會陰”,周偉說還是希望“我姐”來,辛麗艷勸他“她們也是你的姐姐”,周偉這才同意。

      每次去看周偉前,辛麗艷都會打電話,把食品一樣一樣點給他聽,碰到想吃的他就嘿嘿地笑,這讓辛麗艷很開心。每次跟周偉在一起,辛麗艷總是忘了時間,直到被司機連催幾次她才離開。下班后又抽時間跑過去看,周偉只要想和辛麗艷說話,不分時間地打給她,她也從來不惱。

      周偉告訴辛麗艷,他有一個學小提琴的女友,一直陪著他看病、做手術,但最后還是被他硬生生攆走了,唯一留下的紀念就是兩人的婚紗照;他是想讓交警隊的同事和警校同學來看看他,但不需要他們捐錢;他最大的心愿是用攢下的錢為家里蓋座房子,“就算我報答父母了,等房子蓋好那天就是我死的時候”。這些事,很多連他的父母都不知道。

      辛麗艷國外的朋友知道她現(xiàn)在與女兒兩人相依為命,勸她不如到國外,一次在和周偉聊天時說起:“我要出國了”,聰明的周偉不甘心地試探:“是去學習?旅游?”

      “可能很快就回來,也可能就不回來了”,聽完辛麗艷的話,周偉央求她:“等我死了您再走吧。”這讓辛麗艷一陣心酸。

      黑暗的背面一定有光

      辛麗艷的細心也是傷痛磨出來的。

      8年前,辛麗艷的命運遽然轉(zhuǎn)彎,身高1米83的丈夫罹患腦膠質(zhì)瘤癱瘓在床,那年辛麗艷29歲,女兒只有3歲。

      辛麗艷開始日夜陪伴丈夫,丈夫平均每兩個小時要翻身一次,每天早晨從6點開始輸液直到次日凌晨兩三點,秋來暑往八年如一日。

      2007年,丈夫永遠離開了她和女兒。臨終前幾天,辛麗艷托朋友幫忙代為照看丈夫自己抽身去洗澡,回來時朋友的眼睛已哭腫得像兩只桃子。不過才幾個小時時間,已經(jīng)不能動彈不能言語的丈夫無數(shù)次用眼神“尋找”著自己的妻子,那一刻都不想分開的眼神“讓人心痛”。

      辛麗艷說,她最喜歡臺灣漫畫家?guī)酌椎摹妒穲@》中的一段話:不管這個世界如何殘酷卑劣地對待你,都不是你的錯,請你相信,黑暗的背面一定有光

      2011年4月,由李嘉誠基金發(fā)起的“全國寧養(yǎng)醫(yī)療服務計劃”為即將逝去的生者制作了一本名叫“旅行筆記——獻給至親的紀念”的彩繪畫本,供病人回顧梳理自己一路走來的得失: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還有,陪我們一起看風景的人

      陪辛麗艷看風景的人已經(jīng)走了,她說,她最大的遺憾就是未能告知丈夫病情,“否則他會給我們留下更多東西”,當丈夫想要為母女倆寫下些文字的時候幾乎已經(jīng)無法動筆了,以至于如今已讀高一的女兒對父親最深刻的記憶只有在汾河橋下父女倆跟著復讀機一起大聲念英語的時光。

      因為從小看到媽媽如何在爸爸病榻前不離不棄,女兒也過早地長大了,丈夫去世已近4年,每當在學校填寫家庭成員時,女兒仍要工工整整地填上父親的名字,那是屬于她自己的秘密。

      生命盡頭,燃燈相伴

      在送走自己悉心照顧了八年的癌癥丈夫后,辛麗艷加入了臨終關懷的隊伍。許多不久于人世的患者把她視為自己的姐姐、母親、女兒

      一位美國臨終關懷專家認為“人在臨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體上的痛苦”,香港富商李嘉誠說,如果我們能夠解除他們的痛苦,使他們將人生最美好的事留在記憶中,安寧而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旅途,那就是我們活著的人對他們最好的回報了。

      2001年,李嘉誠基金會在中國大陸啟動了一項“全國寧養(yǎng)醫(yī)療服務計劃”,這也是中國專為貧困晚期癌癥患者提供免費家居服務的醫(yī)療慈善項目。辛麗艷所在的醫(yī)院也是該計劃的合作醫(yī)院之一,于2008年建立了山西省腫瘤醫(yī)院寧養(yǎng)院。

      辛麗艷第一批報名參加了“寧養(yǎng)院”,成為一名巡診護師,“當死亡不可避免,病人最大的渴望就是能有人陪伴左右,看看花草、聽一段音樂,或有寫下遺囑,見見最想見的人,他們對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比平時更加需要?!?辛麗艷說。能夠在死亡來臨前臨終不懼,本身就是一種生的力量。

      在病人家里,辛麗艷總是想著法子,與病人親屬一起滿足病人的要求,病人的家庭各有不同,遇到子女不和,辛麗艷除了為老人止痛,還要做和事佬從中協(xié)調(diào)家庭關系。

      辛麗艷的同事、山西腫瘤醫(yī)院生物治療科護士長陳穎說,最初參加寧養(yǎng)院活動時只知道跟著家屬一起哭,如今她們已經(jīng)學會暫時關閉情感的閥門,嫻熟地用專業(yè)技術為病人減緩疼痛,但病人真的故去還是忍不住流下淚來。

      “看到病人家境貧寒,常常不由自主地就要把身上的錢掏給他們”,泌尿外科護士長楊振亞說。

      事實上,為了幫助病人回顧人生,尋求生命意義,對往生世界充滿希望及信心,臨終關懷常由醫(yī)師、護士、社會工作者、家屬、志愿者以及營養(yǎng)學和心理學工作者共同參與。有時甚至幫助病人通過宗教的方式建立生命價值觀。

      據(jù)《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全國寧養(yǎng)醫(yī)療服務計劃”啟動至今,李嘉誠基金會捐資3億元,約9成用于提供免費鎮(zhèn)痛藥,醫(yī)護人員薪資福利及場所,已有10.2萬貧困臨終病人接受寧養(yǎng)院服務。

      “讓患者積極、平靜、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是臨終關懷的‘終極意義’?!?辛麗艷說。

      辛麗艷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每年寒暑假期,山西腫瘤醫(yī)院許多職工都讓自己的子女到寧養(yǎng)院來做義工,如今僅在山西寧養(yǎng)院注冊的義工就有200多人。

      “希望能有更多的公眾加入到義工行列,大家共同為病人在生命盡頭點亮一盞明燈?!?辛麗艷說。

      宁津县| 仁化县| 岑巩县| 吉木乃县| 高碑店市| 永清县| 沙河市| 同仁县| 柘城县| 柏乡县| 阿坝县| 柳河县| 本溪| 枣庄市| 游戏| 瑞昌市| 库伦旗| 玉林市| 南开区| 青州市| 清镇市| 调兵山市| 宜阳县| 通海县| 青河县| 仙居县| 新兴县| 镇巴县| 天镇县| 东宁县| 沂南县| 丽江市| 阿克陶县| 博客| 辉南县| 花垣县| 信宜市| 竹山县| 宁陵县| 神农架林区| 精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