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記得大仲馬的一句話:人類的智慧就包含在這四個字里——“等待”和“希望”。可以說,人生充滿等待,等待就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內(nèi)容。正如著名的荒誕劇代表作——貝克特的《等待戈多》,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我想不僅是因為運用了荒誕的藝術(shù)表現(xiàn)了荒誕不經(jīng)的社會現(xiàn)實,也在于它道出了等待與人生的關(guān)系:生命需要等待,等待的過程就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沒有等待,就沒有將來,也就沒有生活的延續(xù)。
但人生“有千百種等,等有千百種滋味”(周國平語),不同的人對待“等待”,也有不同的態(tài)度:李煜曾吟“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民諺卻說“桃花三月開,菊花九月開,各自等時來”;也有人說“與其等待,不如出擊”……
也許等待是幸福的,因為希望在前頭;也許等待是一種煎熬,因為等待的結(jié)果兇吉未卜??傊却且环N生活的態(tài)度,一種人生的哲學(xué)。讓我們用“心眼”去欣賞匡立慶“等待”的“花開”,用“心耳”去傾聽蔡成那雙“為我停留的腳”,用心靈去品味周國平“等的滋味”,也許你就能品出“等待”的個中滋味,悟出“等待”的人生智慧和哲理。
(選文/點評:浙江省永嘉縣甌北五中 厲雄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