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聰
江南又入梅季。
梅雨來了,滴滴答答。濕了山野,濕了草木,濕了瓦墻,濕了行人。
如果說江南的春雨是多情的女子,旖旎,纏綿,那么江南的梅雨就是調(diào)皮的孩子,酣暢,卻也黏人。
剛剛還是艷陽高照的天空,一瞬間就可以霧遮云障。一陣噼里啪啦,雨水就呈翻江倒海之勢傾瀉而下。密密匝匝的水簾,形成了一幅寫意、透明的流動(dòng)的畫,暢快地朝地面撲打而來。走在雨中,水流涼爽地滑過雙腳,酥癢癢的感覺猶如淌著歡快的小溪水,童趣盎然。
江南的梅雨就是任性如童啊,冷不防就來偷偷地?cái)_你一下。來不及打傘的行人,往往轉(zhuǎn)眼就成了水淋淋的一個(gè),但卻絲毫沒有惱的意思。因?yàn)樗麄冎烂酚甑钠⑿裕瑏淼每烊サ靡部?。它沒有春雨的寒氣,冷颼颼的入骨讓你一不小心淋壞了身子。它帶著夏的氣息,捎給你的是一份沁心的涼爽。
院子里的一只七石缸,經(jīng)梅雨的一番照顧,天落水早已豐盈而充沛。原本光坦的水缸外沿,青苔不知道什么時(shí)候起已從底下挨個(gè)兒往上長,郁郁蔥蔥地罩滿了大半個(gè)缸身??旖卓谶呌幸粭l曲折細(xì)微的裂縫,青苔嗅著這一絲潮氣在縫隙邊安家而居。軟綿綿的苔青色,常常惹得我手發(fā)癢,總會(huì)在邊緣處揪下一小簇來,在手里翻騰,揉捏。想起小時(shí)候的“過家家”,用顏色不一的蛤蜊殼裝起來,可是一道誘人的秀餐。
那年蓋新房時(shí)遺棄了很多舊東西,卻執(zhí)意留下了這只水缸。不喜歡現(xiàn)代這種方方正正的水塔水渠,它們只能作為一種容器來蓄水,單一的顏色和硬朗的線條在我眼里終是缺了水氣氤氳的那種溫軟。陳舊的七石缸,雖已不再光鮮,甚至還帶著細(xì)細(xì)碎碎的裂痕,但我喜歡極了這種樸素溫潤的感覺。
小時(shí)候我們住的房子大多是平房,不高,黑瓦白墻,就是舊式的兩層木結(jié)構(gòu)老宅也是矮的。那時(shí)接屋檐水的一般都用毛竹,我們叫它“水漏”。一根粗壯的毛竹對劈一分為二,拿半根在兩頭用鉛絲一吊,略微傾斜地拴在屋檐下的木條上,就成了一只長長的“水漏”。黃梅季節(jié),雨水敲打著屋片順著瓦壟流下來,落在長長的“水漏”里,由高及低匯聚成一股水流“嘩嘩”落進(jìn)水缸。隔著木制雕花窗戶望出去,“水漏”里落下的水珠,和水缸里濺起的水花“滴滴答答”交織著,纏繞著,水霧彌漫,分明就是一場雨和水的舞蹈。
走過屋邊的小橋向南望去,眼光總是留戀于這一片江南煙雨。靠著河岸邊的一家民居的外墻上,爬山虎的藤蔓纏著藤蔓,密密挨挨,不露一絲縫隙,碧綠的葉子覆蓋了整面墻。因了梅雨的潤澤,便覺著不過癮,搭著幾根細(xì)細(xì)的竹竿伸出長長的卷須攀過圍墻,向著河道傾覆而來,與河塘里的水草來了個(gè)親密相擁。雨聲里,水草瘋長,順著河水的流動(dòng)舒展搖曳,妙曼輕舞……
聽著答答滴滴的梅雨聲,縱使那載不動(dòng)的閑愁,也化作了水一樣的柔軟、溫和,一不小心就入了詩詞。
江南人,留客不說話,只有小雨沙沙地下。若短又若續(xù),如詩又如畫,心在雨中醉,情在雨中發(fā),多情的小雨唱不停……